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史上最驚悚機器人,看了讓人睡不着,網友:像新鮮的屍體在抽搐,歡迎閱讀。
這個機器人是用來幫忙做家務的。
同是機器人,命運卻各有各的不同。
有的機器人出生不久就站上了春晚舞台給全國人民送祝福,而有的機器人剛來到人類世界五分鍾就選擇了上吊。
如果是半夜打開這篇文章,已經有被吓到的網友當了你的嘴替:「像新鮮的屍體一樣抽搐。」
「現在就燒掉它,簡直就是噩夢!」
「都已經刷到這麼恐怖的玩意兒了,是時候放下手機睡覺了!」
這個看起來像從《西部世界》片場走過來的機器人叫 Clone,它是世界上第一個雙足肌肉骨骼機器人。在三個月前,你可能被它的上半身吓過一次了:
短短幾個月,這家來自波蘭的人形機器人創業公司 Clone Robotics 就首次攻克了仿生學界最困難的部分,做出了真實的人體下肢結構。
Clone Robotics 在 X 平台宣稱:ProtoClone 是世界上首個雙足、肌肉骨骼型仿人機器人。
Clone 使用水作為介質,采取了液壓驅動。在此基礎上,Clone 還引入了一種革命性的人造肌肉技術 —— Myofiber,通過将每個肌肉和肌腱單元精确連接到骨骼的解剖學位置,來驅動機器人做各種動作。
仔細來看,肌肉形狀、骨骼結構都被排線模拟出來了,好像還有點運動時青筋暴起的意味。我們常見的機器人往往都是「鋼筋鐵骨」,由金屬制成的架構驅動。
其實,仿生機器人也是人形機器人研究中的重要一脈,它們以自然為師,通過柔性材料的伸縮運動,不僅能實現更自然流暢的動作,還能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展現出驚人的适應性。
畢竟,萬一它們不小心失控打了你一巴掌,柔性材料肯定沒有金屬打得那麼痛。
24 年 7 月,Clone Robotics 發布的擁有 24 個自由度靈活機械手
如果你是那種看到它覺得太酷了,想買一個放在家裡自用的人,那你可太幸運了,根據 Clone Robotics 網站的消息,這些機器人将于今年開放預訂。但是只生產 279 台,心動的朋友可是要拼手速了。
根據 Clone Robotics 在其網站上的描述,Clone 最初具備的技能将包括記住房屋布局和廚房設備。它可以講段子逗你開心,和你握手,為你倒飲料、再做上一份三明治。
它在日常家務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洗衣服、烘幹和折疊衣服、吸塵地板、開關燈、擺放桌子、将碗碟放入和取出洗碗機 ...... 它都能行。
此外,它點亮了跟随技能,能幫你拿來指定的物品,還會自己充電,配備了 Telekinesis 訓練平台,你可以教會它新技能。
據 Clone Robotics 稱,最初發布的是高級版本,售價将逐漸降至約 2 萬美元,該公司計劃在 2026 年初将 Clone 推向大眾市場。
機器人做菜?還是漢尼拔做菜?
比馬斯克的擎天柱更接近人類的機器人
在接受《Libertyn》雜志采訪時,Clone Robotics 的創始人 Ł ukasz Ko ź lik 表示,他的機器人比埃隆・馬斯克的擎天柱更優秀,因為它在結構和功能上更接近人類。
「這是一個重構的人,而不是人形機器人。它復制了人類的構造,直到最深層的組織。」
在 Clone 的官網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款機器人各個系統的介紹。
肌肉系統
Clone 的肌肉系統通過其在 2021 年開創的革命性人工肌肉技術 Myofiber 來驅動骨骼。該技術通過将每個肌腱單元連接到骨骼的解剖學精确位置來驅動自然動物骨骼。Myofiber 以整體肌腱單元的形式生產,以消除肌腱故障。為了獲得哺乳動物骨骼肌的理想特性,合适的人工肌纖維應在不到 50 毫秒的時間内響應,無負載收縮超過 30%,且單個三克重的肌纖維至少能產生一公斤的收縮力。目前,Myofiber 是世界上唯一能在重量、功率密度、速度、力重比和能量效率方面實現這種組合的人工肌肉。
骨骼系統
Clone 的骨骼系統包含人體全部 206 塊骨骼,只有少量骨骼融合。關節通過人工韌帶和結締組織實現完全鉸接。通過在骨骼上進行 1:1 的韌帶和肌腱布置,這個機器人具有高度關節活動性,并包含一對多和多對一的關節肌肉關系。連接肩胛骨、鎖骨和上臂骨的四個肩部關節總共有 20 個自由度,包括旋轉和平移,而脊椎的每個椎骨還有額外 6 個自由度。手部、手腕和肘部擁有 26 個自由度,僅 Clone 的上軀幹(不包括腿部)就擁有 164 個自由度。這些人工人體骨骼完全由廉價且耐用的聚合物制成。
神經系統
Clone 的神經系統設計用于對閥門(進而對肌肉)進行即時神經控制,僅依靠本體感受和視覺反饋。Clone 的頭骨中裝有 4 個深度相機用于視覺,70 個慣性傳感器提供關節級本體感受(角度和速度),以及 320 個壓力傳感器用于肌肉級力反饋。閥門控制板和傳感器融合反饋裝置安裝在椎骨上,超高速微控制器與頭骨中運行 Cybernet(Clone 的視覺運動基礎模型)的 NVIDIA Jetson Thor 推理 GPU 進行信息的發送和接收。
血管系統
Clone 的血管系統是有史以來設計的最先進的液壓動力系統,其配備了一個與人類心髒同等緊湊的 500 瓦特電泵,能夠以 40 SLPM 的體積流量和 100 psi 的額定壓力泵送液體,從而為整個肌肉系統提供液壓動力。Clone 的 Aquajet 閥門技術結合了 100 psi 的水壓和 2.28 SLPM 的流量,功耗低于 1 瓦,并在 12 毫米的微型設計中采用了三通配置。
從手臂到軀幹,Clone 的仿生進化之路
Clone Robotics 是一家成立于 2021 年的波蘭創業公司 —— 專注于仿生機器人技術,致力于實現類似生命體的運動、力量和靈巧度。
不過,從 YouTube 視頻列表來看,其創始人對于這類機器人的探索在 2019 年就開始了。當時,這還是一個在車庫裡進行的項目,創始人用鉸鏈代替了韌帶;通過使用人工肌肉,他實現了前臂的軟組織結構,使其看起來自然。
Clone 創始人在 2019 年發布的機械臂視頻。
公司成立後推出的首個產品名叫「Clone Hand」,這是一款配備人工肌肉和骨骼的機械臂,其行為模式與人手相似。這個機械臂能夠旋轉拇指,并以驚人的精确度接住球。
之後,他們又開發出了名為「Torso」的軀幹機器人。一代「Torso」包含了一個驅動的肘關節、頸椎(頸部)以及具有鎖骨胸骨關節、肩峰鎖骨關節、肩胛胸壁關節和肩關節的人形肩部。閥門矩陣緊湊地安裝在胸腔内。
二代「Torso」披上了一層白色透明的皮膚。該皮膚覆蓋了其 910 根肌肉纖維,這些纖維賦予了它 164 個自由度,并配備了 182 個傳感器用于反饋控制。
在經過多年的技術準備後,完整版的「Clone」人形機器人終于在今天亮相了。不過,我們目前還沒看到它自然行走的樣子。
Clone 核心團隊綜合了美術、軟體工程和材料學背景。為了讓 Clone 的身體更像真人,他們制作了逼真的骨骼、韌帶和肌肉解剖模型,還復刻出了近似人類皮膚的柔性材料。不過具體是哪種材料,Clone Robotics 并未公開。
如何将大自然花了數百萬年創造出的人體工程轉化為電和機械系統控制的機器人,這注定是個難題。Clone 的核心研發團隊在外媒 USA Today 的采訪中表示,最難的就是復制骨骼、韌帶和肌肉。以膝跳反射為例,當膝蓋受到輕敲時,骨骼、韌帶和肌肉會協調運動,產生一種近乎本能的反應。那麼每個部件怎麼才能模仿出這種復雜而精妙的生物機制呢?
面對這樣的挑戰,Clone 團隊采用了「簡化哲學」。他們選擇讓材料來引導設計思路,逐步完善方法。
Clone Robotics 表示,希望在很快的未來,我們能在家裡、醫院與這些仿生機器人見面。它們和自己鋼筋鐵骨的同類瞄準的都是一個賽道:例如工業裝配線上的手工操作,搬運或移動物品等。
不過仿生機器人還有一項獨門秘籍,就是它們還可以通過遠程操作協助醫療康復 —— 康復患者可以遠程控制機器人的動作,從而恢復肌肉功能。
在 Maciej 的設想中,Clone 這樣都仿生機器人将像智能手機一樣普及 —— 既功能強大,又能自然融入人類社會的生活。人們不再将它們視為機器,而是把它們當作心意相通的知心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