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字節跳動低調入局又一千億音樂市場,歡迎閱讀。
文 | 音樂先聲,作者 | 李沁予,編輯 | 範志輝
上周,字節跳動被外媒報道低調推出了一站式音樂授權平台 EasyOde(易頌)。
根據美國版權局(US Copyright Office)最新披露的備案信息顯示,字節跳動通過其注冊在開曼群島的子公司 Lemon Inc.,已為 EasyOde 提交了包括品牌名稱和 LOGO 在内的商标申請。目前平台相關商标中一項已獲準注冊,另一項仍在審核階段。
多家專業媒體分析指出,雖然字節跳動此次布局異常低調,但 EasyOde 平台的存在,可能成為重塑全球音樂產業格局的重要變量。
那麼,号稱 "APP 工廠 " 的字節跳動,為何姗姗入局這一細分市場?
醞釀四年,悄然上線
EasyOde 的誕生,最早可追溯至 2021 年杭州第八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
彼時,EasyOde 以 " 易頌 " 中文名首次亮相。據介紹,該平台集音樂内容提供、音樂内容智能創作于一體,可為用戶提供上萬首字節跳動自有音頻及定制化音頻内容,其中包括字節跳動 BCD Studio 廠牌的優質音樂,預計将于 2022 年初上線。
但這一等,就過去了 4 年,EasyOde 終于低調問世。
官網顯示,EasyOde 平台可為媒體項目提供 " 高質量的音樂和音效 ",擁有 60000 首版權曲庫,平台允許用戶上傳視頻内容以獲取 AI 驅動的音樂推薦,并提供定制化服務以制作個性化作品,用戶還可以上傳參考曲目進行分析。
目前,EasyOde 的官網功能架構并不復雜,共分為 5 個板塊,歌單、音樂、音樂定制、音效、音頻工具箱。大陸用戶目前無法注冊。
其中歌單、音樂、音效頁面,用戶可以根據需求将曲目加入購物車,也可以按照曲風、情緒、場景、速度等分類選曲音樂。前面提到的 6 萬餘首版權音樂,包括熱門短視頻 App 中最受歡迎的背景音樂,第三方制作人創作的歌曲,以及工作室(BCD studio、炙熱星河、Muse)定制的音樂。
在音樂定制頁面,用戶可以點擊 Demo 試聽選項試聽 27 種類型 Demo,再通過定制需求接入填寫具體需求,或可以提交 5 首歌曲樣例進行定制音樂。
音頻工具箱就比較有意思了,分為音樂智能推薦和節拍檢測兩個選項,用戶可以通過上傳視頻素材,EasyOde 會自動從其曲庫中推薦與視頻内容視頻的曲目;用戶還可以通過節拍檢測工具上傳音頻,系統會自動識别歌曲的整體結構、BPM 等。
目前,EasyOde 的定價模式相對單一,僅限按需購買、音樂定制。以平台上的歌曲《Lazy Sunday》的商業廣告用途為例,若用戶選擇全渠道、全球授權、随片永久的定價在 2833.92 元港币(約 2550 人民币)。
在同等需求下,對比國内同類平台,Vfine Music 的授權價格微 2384.8 元人民币;曲多多為 2020 元人民币,5333 元的套餐可授權 3 首歌曲;100Audio 的價格在 1992 元左右。
盡管 EasyOde 提供了 " 工具箱 " 等功能,但單曲定價及平台運營模式上優勢不明顯。然而,據 MBW 分析,EasyOde 最有趣的并不是它目前能做什麼,而是其背後的運營研發團隊。
EasyOde 官網顯示,其版權歸屬字節跳動旗下子公司 BytePlus。該公司成立于 2021 年,在美國專利商标局(USPTO)的備案中,其商标覆蓋 " 平台即服務(PaaS)",并特别注明包含 " 人工智能、數據挖掘領網域的個性化推薦軟體平台 "。這一定位與音樂 AI 生成的技術需求契合。
而且,BytePlus 旗下語音、音頻與音樂智能團隊 SAMI 擔任其研發團隊,該團隊在近幾年 AI 音樂領網域成果密集。比如去年該團隊就研發了一款名為 MeLoDy 的 AI 模型,業内人士預測,未來這些或将都會被整合在 EasyOde 當中。
字節跳動 2021 年申請的 " 基于神經網絡的音樂風格遷移方法 " 專利中,詳細描述了如何将特定情感标籤轉化為音樂特征參數,也為 EesyOde 的 AI 基因提供了前置條件。
雖然目前沒有确鑿證據表明 EasyOde 的曲庫包含 AI 生成的音樂,但考慮到字節跳動在 AI 技術上的積累以及其在音樂授權領網域的持續擴張,業内人士普遍對 EasyOde 的發展仍保持較高的關注。
字節跳動為什麼入局音樂授權?
在全球數字内容產業狂飙突進的浪潮中,音樂授權市場正從 " 沉默的金礦 " 蛻變為 " 必争之地 "。
根據貝哲斯咨詢數據,2024 年全球音樂授權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 756.37 億元(人民币),中國市場達 217.61 億元。到 2030 年,全球音樂授權市場規模預計将達到 1089.37 億元人民币,CAGR 大約為 6.27%。
随着商用音樂在短視頻、長視頻、直播、遊戲等領網域的規範化使用,音樂版權作為構建内容帝國不可或缺的 " 水電煤 ",其潛在市場價值已被激活。這一細分市場的痛點早已是公開的瘡疤,中小企業面對分散的版權方時議價能力薄弱,創作者因盜版橫行損失過半收益,而使用者稍有不慎便陷入法律糾紛。
如上圖所示,傳統音樂授權市場一直以來大多以三種付費形式為主,預付費、訂閱、按需購買,比如 Epidemic Sound 的訂閱制(7.99-14.99 美元 / 月),猴子音悅的年費分級(1999-3999 元 / 年),Pond.5、Vfine Music 不同折扣的預付充值,且幾乎所有平台都支持根據授權場景、方式、地網域、時間按需購買。
從產業效率與風險對衝的視角看,這種模式已經比較靈活,構建了多方受益的商業閉環,降低了單次交易溝通成本,也用固定成本鎖定無限量的音樂資源池,為高頻創作者提供了便利。
在國内平台多年的内卷之下,後來者的 EasyOde 可能在靈活性和擴展性上稍顯不足,特别是對于需要高頻次使用音樂庫的用戶來說,可能不如訂閱制或預付費更具優勢。雖然字節跳動擁有強大的資源,但平台的用戶基礎和版權曲庫的規模可能尚未達到這些成熟平台的水平。
不過,結合字節跳動的生态優勢,EasyOde 在未來仍然具有一定的潛力。
從創作和傳播的層面來看,EasyOde 如果通過與 CapCut(剪映國際版)結合,創作者在剪輯界面可直接調用其曲庫,TikTok 也可以用算法對使用 EasyOde 音樂的内容給予流量傾斜,那麼 MCN 機構就能對 EasyOde 迅速形成路徑依賴。同時平台通過分析用戶互動數據(如完播率、點贊峰值)反向優化音樂推薦模型,還能形成 " 熱歌制造 " 的增強回路,放大品牌傳播效果。
此外,TikTok 的商用音樂庫 Commercial Music Library 為 EasyOde 的入場提供了一個穩固的業務基礎,使其音樂不僅能服務于個人創作者,還能夠滿足品牌廣告和商用推廣的需求。
如此一來,EasyOde 依托其生态構建起創作即分發、使用及變現的活水循環,再加上其運營、研發團隊的 "AI 基因 ",傳統版權商确實不得不提高警惕。
可以預測的是,EasyOde 可能不僅限于傳統音樂版權授權業務,而是嘗試結合整體布局優化音樂產業鏈。
結語
話說回來,倘若 EasyOde 後續真的在 AI 領網域發力,通過将創作、授權、分發能力模塊化輸出,對創作者也有一定影響。音樂產業正不可避免地從 " 藝術創作 " 向 " 數據工 " 的異化,擠壓的也是創作者的生存空間。
在技術能力逐漸介入價值分配的背景下,B 端音樂作為當下内容生產要素的重要性持續提升,而此番字節跳動的目标更多或許是試圖通過技術整合重構產業鏈條。
不過,其他扎根商用音樂的同行們倒不必太過焦慮,接下來,就看 EasyOde 能不能從字節跳動的賽馬機制中脫穎而出。
畢竟,上一個被市場寄予厚望的 TikTok Music,已經被關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