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不願内卷的年輕人,回到農村“開飛機”,歡迎閱讀。
農民不再是傳統的農民,農具也早已經數字化變身。
文 | 石燦 張潇楊
編 | 石燦
28 歲的小丹不願意繼續在工作中内卷,從浙江杭州裸辭回到安徽阜陽老家的第一天,她就跟着父親上田地裡打農藥去了。
小丹告訴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她父親承包了兩百畝土地,種植小麥、高粱和大豆。2022 年,父親購入應用于農業領網域的植保無人機極飛 P100,給田裡的農作物打農藥。植保無人機是專業術語,它是用于保護農林植物的無人駕駛飛機。
這是小丹第一次親眼看到植保無人機在寬闊的農田中作業。她的父親從車上把無人機抬下來,在遙控設備的螢幕上圈地測繪、設定飛行高度和速度、制定每畝地的用藥量。小丹在一旁協助父親配藥、搬運和充電," 給他打打下手 "。
視頻來自受訪者
盛夏時節,正值黃淮海平原和南方地區農作物傲然生長的時段,小麥、稻谷等農作物都在奔着秋季的成熟而去,但各種阻礙農民秋季豐收的有害蚊蟲也在拼命發力。正是此時,農民集中往田地裡播撒農藥,成為了保障收成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過去長久的年月裡,小丹的父親往往需要雇傭十幾個人才能給兩百畝地打上農藥,每年打上 3~5 次藥,才可等到豐收季的到來。但現在父親一人使用植保無人機,三個小時就能完成作業,這其中還包括了準備機具、補藥和換電池的時間。
如今,農民的勞作方式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身處大城市的人或許對此無從所知。當我們把目光跟随着植保無人機在天空中駛過的軌迹,抵達中國 19 億農耕土地上時,我們深知:農民不再是傳統的農民,農具也早已經數字化變身。
2023 年初發布的《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 年)》顯示,截至 2021 年,全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 12.1 萬架、年作業 10.7 億畝次。市場的數據顯示,植保無人機背後的核心玩家,直指兩家總部分别坐落在深圳和廣州的公司:大疆創新和極飛科技。
也是這兩家公司的產品,讓我們看到植保無人機均勻地噴灑着農藥劃過田野,新農人的身影在田間忙碌,每天下地工作的時間壓縮到 8 小時以内。當用蠻力種地的時代過去時,科技的力量早已将勞作方式重塑成形。
但是,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植保無人機發展簡史
世界上最先把小型無人機運用在農業領網域的國家是日本。1983 年,雅馬哈公司接到來自日本農林水產省提出的一個要求:發明單旋翼無人直升機。經過四年的研究探索,載荷為 20kg 的無人直升機 R-50 問世,并于次年面向市場銷售。
第一架 R-50 模型的原型 圖片來自雅馬哈官網
其誕生的背景與日本城市化運動有關。20 世紀 50 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許多農村人口遷移到城市,農村出現勞動力人口數量下降、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快、農村土地病蟲害嚴重等問題。
1958 年,日本最先采用人工飛機航空施藥,但飛行作業高度在 8~13 米的較高位置,再加上 60~80 千米 / 小時的速度,導致藥物飄移嚴重,藥物沒法兒精準落到農作物身上,不僅造成大量次生災害,也污染了環境。甚至還導致墜機、作業操作故障等安全問題,如此之下,日本走上了研發、制造農用無人機的道路。
經過多年發展,日本已經成為世界上植保無人機第一大國。
同屬東亞經濟圈,日本的發展歷程對于中國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隔一段時間,我們就要踩着日本的經驗過一次河。
中國的第一台植保無人機要追溯到 2010 年,它是由江蘇無錫漢和航空技術公司生產的 3CD-10,是一台單旋翼油動植保無人機。當年在鄭州 " 全國農機博覽會 " 上首次亮相,從此開啟了中國植保無人機商業化的第一步。
2012 年 4 月,一場關于低空航空施藥技術的會議在北京小湯山舉行,全國農業技術機構、制造公司、保值站長等學術政商領網域的 80 多位人士匯聚一堂,并觀摩 12 種單旋翼和多旋翼、油動和電動植保無人機。
記錄此次會議的資料稱," 以此為起點,低空低量航空施藥技術研究開始在我國逐漸成為熱點。"
期間,另一支科研團隊在中日韓三國之間開展 " 植保無人機水稻低空施藥技術研究 ",三方所有參與成員共享無人機施藥技術研究成果和信息,最終撰寫了一份總結報告。這為後來無人機在全國推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當時,國内的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導致農村勞動力減少,而人工噴藥導致農人中毒的現象屢見不鮮,加速了農用無人機研制的緊迫性。
頂層設計把無人機在農業領網域的運用謀劃得更高,它将是現代化農業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要把 " 專業玩具 " 變為改造農耕生產方式的 " 生產力工具 ",還需要更具創新力的市場主體來完成。
同樣是 2015 年,政策将植保無人機的國家級補貼試點地放在湖南、河南兩省,它的發展和應用被推入快車道。與此同時,中國植保無人機領網域的兩頭巨獸逐漸浮出水面:極飛科技和大疆創新。二者是該領網域的頭号玩家,也是競争對手,先後進入農業領網域,在同一年發布重磅無人機產品。
年初,極飛科技發布 " 農飛 P20 植保無人機系統(XPlanet)"。P20,特指飛機飛行一次的最大作業面積是 20 畝,工作效率大約是人工作業的 5~8 倍,是傳統機械噴灑的 3 倍。
年末,大疆創新發布 " 智能農業噴灑防治無人機 MG-1",每小時作業量可達 40~60 畝,作業效率是人工噴灑的 40 倍以上。
相較于日本、美國、韓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農業植保無人機在中國發展比較晚,但起步非常快,如今,中國植保無人機的研發技術、用戶規模已經處在世界前列。
極飛科技創始人、CEO 彭斌曾向媒體算過一筆賬: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機械國,擁有 18 億畝基本農田,如果每年噴灑 5 次,每畝作業價格為 10 元,那麼,在植保無人機市場上,一年的作業收入将達到 900 億元。傳統植保無人機提供商的優勢是組裝無人機,但沒有核心研發能力,更多通過政府補貼或者固定關系獲得銷售量。在革新者眼裡,這并不是一個正常的商業競争環境,也一直導致該市場沒有走向成熟。
自從極飛科技打響植保無人機商業競争的第一槍,大疆創新迅速加入,中國植保無人機市場迅猛發展,競争異常激烈,主要玩家數量從原先的幾百家逐步淘汰,無人機產業鏈快速成熟。根據 Frost & Sullivan 報告,大疆創新在 2020 年取得了中國農業無人機市場份額的 54.82%,排名第一;極飛科技為 37.59% 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
在極飛科技和大疆創新發布量產級農業無人機以前,雅馬哈是全球農業無人機領網域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後,第一梯隊的位置被兩家公司牢牢坐住,剩下的企業只能在價格戰和產品戰中夾縫生存。
而那些散落在農田、果林間的充滿趣味性植保無人機故事,也基本上是圍繞兩大巨頭展開的。
" 植保飛手 " 獨有的浪漫
除了給自家農田打藥,小丹的父親還加入了植保無人機飛行團隊,團隊内擁有 20 多架植保無人機。小丹的父親在阜陽附近接單,給其他農人家裡的田地打藥,以收回其高達 6 萬元的農業無人機購買成本。
" 我父親是挺新潮的人,他都 50 多歲了,還跟飛手團隊裡 30 多歲的年輕人一起操作。" 小丹說。
這實際上是在進行農業管理。在整個農業的生產周期中,分為耕地、種植、管理和收割是四個基本環節,植保無人機參與的是管理環節。
根據極飛科技的數據,飛手用戶群體中,超過 50 歲的人很少,集中在 25 歲到 50 歲之間;他們分布在東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而西南地區則很少;他們每年 4~9 月最忙,植保無人機多用于農藥噴灑、化肥施用等等用途。
購置植保無人機的人大多是植保服務團隊、大農場、合作社等等,他們對植保無人機的需求量、更新換代頻率較高。根據統計,極飛科技農業無人機在激活後第一、二年飛行率較高,第三年飛行率開始下降,第四年飛行率下降幅度較大。
對于農民而言,單獨購置一台無人機的價格不低,而無人機的生命周期通常只有 3 年左右,更加不劃算,這便催生了機動性較強的臨時團隊。
蔣天雄是一名大學生。2023 年夏天,趁着暑假有空餘時間,他在貴州福泉組建了一支植保飛手團隊,三個小組、七台農業無人機、數十位職業飛手,走進各村各戶的農田中進行飛防作業。6 月到 8 月中旬,是蔣天雄最為忙碌的一段時間,早上五點起床打藥,晚上七點左右才能回到家中。
在提前與村委會進行聯絡後,他與同伴開着皮卡車來到與村民約好的地塊。通常由兩人相互配合,一人負責搬運、配藥、充電等輔助工作,另一個人操縱無人機。打開機翼、裝入農藥、啟動螺旋槳,蔣天雄娴熟地操作着植保無人機升空飛向目标地塊,霧狀的農藥均勻地灑在稻田上。
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 受訪者供圖
他在 2020 年 10 月從貴州考到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讀大專,原本不是學習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入學一星期後,他發現自己對無人機技術非常感興趣,立刻提出了轉專業的想法;再加上他看好無人機行業的發展前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在校期間,他學習了各種無人機的組裝與調試,包括航拍無人機、固定翼無人機、植保無人機等等,并順利拿到由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 CAAC 無人機機長執照。
然而,不同于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像小丹這樣的 " 新人飛手 ",則表示:" 我感覺好像哪個流程都不簡單。" 首先是配藥,無論是農藥還是肥料,需要一種一種地稀釋,不能出現任何混淆。搬運也是一項大工程,除了體型龐大的植保無人機,還有藥箱、水管、發電機等裝備需要從車上轉移。大約飛行 8~13 分鍾,植保無人機就需要更換一次電池,充電過程中柴油發電機也會傳出巨大的轟鳴聲。
其實蔣天雄打藥的整體流程也并不輕松。" 要想保證效果好,基本在飛行過程中都屬于高度集中狀态。" 蔣天雄說," 還要保證飛機飛行過程的安全。高溫暴曬也是不可避免的,每天出行,團隊裡的人會根據個情況穿防曬衣、噴防曬霜之類的,天氣熱,飲用水用量也很大。"
縱使如此,蔣天雄對 " 植保飛手 " 這一職業仍有極高的熱情。" 這個工作能給我自由,我們一般只工作半年,下半年就能休息了。" 此外,每月 1~3 萬元的薪資也達到了他的心理預期。
每當 " 植保飛手 " 帶着無人機出現在田野上,原本依靠人工打藥的村民們,總會投來好奇的目光。" 村裡的叔叔阿姨們都特别熱情,中午還把我們叫到自己的家裡吃飯呢。" 村民們會走進地裡查看無人機打藥的效果,他們臉上露出的滿意笑容,同樣讓蔣天擁有成就感。
" 這片田是我打下來的 ",這是 " 植保飛手 " 獨有的自豪與浪漫。
植保行業的 " 黃埔軍校 "
" 至少在貴州,植保很賺錢,目前行業很可觀。" 談到植保飛手這一職業的發展前景時,蔣天雄這樣說。
極飛科技根據自己的用戶進行過計算,飛手通常對農業無人機使用強度較大、使用頻率較高,在農忙季節進行密集作業,在相對閒暇時也會存在作業活動,且存在跨區網域作業的情形,工作能力較高的飛手一年内的作業量能達到 20000 畝次以上。
結合實際操作中應用場景的復雜性、使用者操作熟練度等因素,假設按照 2 畝次 / 分鍾的作業速度測算,通過 80 小時飛行約可以完成 9600 畝次作業,以單畝次收費 6~8 元測算,能夠取得 57600~76800 元收入。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每年需要大量的人員從事農業植保作業。人社部在 2019 年的判斷是,全國 " 無人機植保從業人員需求量是 40 萬人 "。但蔣天雄也結合自身觀察提到:" 再加人進來也行,不過機械化操作,可能需要不了那麼多人,飛手人數會慢慢達到飽和狀态。"
這些飛手大多來自兩個培訓機構——也是業内的 " 飛手黃埔軍校 "。
大疆創新創立的慧飛培訓中心和極飛科技成立的極飛學院,分别在全國 31 個、13 個省市區設定線下學習分校(網點),為市場培訓出大量飛行員或操控手。他們要學習操控和維修無人機,也要學習農作物主要的病蟲草害防治技術。培訓學院起到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為該領網域培訓人才,把飛行标準落實到個體身上,提高該領網域專業人士的數量和水平。
植保飛行手肖紅是從大疆創新的慧飛培訓中心結業的。在購買大疆 T25 農業無人機後,代理商贈送給肖紅家兩個考證的名額。
" 這個證書只是一個門檻,是針對農業的,為了防止‘黑飛’,再就是可以走保險。" 她說,第一天講解配藥、飛行安全等理論知識,第二天按照考試流程學習實際操作,最後的考試需要先繪制地圖,然後操縱無人機完成飛行。只需要兩天半的時間,肖紅便獲得了大疆農業無人機的飛行資格。
植保無人機灑藥場景 受訪者供圖
肖紅也是從大城市辭職回鄉的年輕人。5 月 19 日,肖紅的父親突然發生腦梗,半邊身體完全動不了。本從事服裝設計工作的肖紅辭掉在廣州的工作,回到廣西桂林的老家,和弟弟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擔。
在肖紅的記憶中,父親一直承包土地,從剛開始的幾十畝、幾百畝,到現在已經有一千多畝。平坦連片的土地上,水稻旺盛生長,肖紅家作為種田大戶,把剛采摘下來的稻谷賣給鎮上的糧管所。
父親生病這天,恰好是他拿到大疆 UTC 證書的第四天。這意味着他本可以 " 持證上崗 ",獨立駕駛植保無人機打藥,但命運的齒輪突然宕機了。
往年,肖紅的父親會請植保飛行團隊用無人機噴藥,價格是 12 元一畝,每年打 2~3 次藥。随着越來越多的旱地改為水田,小紅的父親在 2023 年承包的土地增加了三百畝。
這一情況與國家土地經營權流轉政策有關。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截至 2021 年 4 月,國内土地流轉面積超過 5.55 億畝,涉及全國 1239 個縣市區、18000 多個鄉鎮;而在 2010 年底,畝數僅為 1.87 億。随着土地流轉加快,各地近年逐漸出現 " 種糧大戶 "。
" 折算下來,還不如我們自己買一台 ",于是在 2023 年 3 月,肖紅父親以 6 萬元左右的價格,購入了一台大疆 T25 農業無人機。
在目前接觸過的無人機品牌中,蔣天雄對大疆的農用無人機情有獨鍾,他正在使用 T20、T30、T40 三款產品。
總體而言,他被大疆農用無人機的兩點優勢吸引。
第一點是避障功能。飛行過程中,安全排在第一位,無人機在遇到障礙物時,能否自動暫停極為關鍵,否則将會造成 " 炸機 "。而大疆在 2020 年發布的 T30 農業無人機,就已經實現了 360 度全向避障功能,絕大多數無人機是前後避障和仿地飛機,目前只有大疆支持向上避障,這是遙遙領先于其他品牌的技術。
T30 的主要競争產品來自極飛科技的 P80 農業無人機,二者在部分功能、性能方面的綜合性能旗鼓相當。這兩款產品之後的有力競争產品,是兩家廠商在 2022 年發布的極飛科技 P100 和大疆創新推出的 T40。
它們各有千秋,T40 具有更高的載重能力,單架次飛行可搭載更多負載,而 P100 的作業速度更快、作業均勻度更好。植保無人機早期機型都以 10L 為主,随着技術發展,逐步發展到 16L、20L、30L、40L。
第二點是快速充電。蔣天雄使用的 T30 用 10 分鍾就能充電,兩組智能電池和一台充電器、或一台充電站即可循環作業。T50 更恐怖,只用 9 分鍾即可完成快速充電。因此,充電速度快與慢也成為商家的賣點之一。
一架無人機、一只搖桿,便能完成從地圖測繪到播種灑藥,無人機技術在農業領網域大放異彩,為新型農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年輕人回到農田 " 開飛機 ",這是新科技與新生代的碰撞,在春耕秋收的流轉中,他們真切感受着從腳踏泥土到手握藍天的變化。
6 月 3 日,肖紅第一次獨立用植保無人機打藥,她在小紅書記錄下這次首飛:" 當我看到無人機從叔叔的眼前飛過,一雙眼睛充滿了好奇,和終于不用再請人工噴農藥的灑脫。"
大片水稻即将進入收割期,最後一季水稻也已經種下。肖紅負責用植保無人機給水稻打藥,弟弟則管理農田裡的日常事務。
不同于城市工作的朝九晚五,田野帶給肖紅專注與自由。" 沒有需要完成的 KPI,我現在一心就在想怎麼把我的田種好。"
(文中小丹、肖紅均為化名)
除訪談外,主要參考資料為:
[ 1 ] .《關于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檔案審核問詢函之回復報告》,2022 年 2 月
[ 2 ] .《農業無人機行業白皮書》,2022 年 7 月
[ 3 ] .《無人機農業植保應用研究新進展》,2022 年 11 月,蔣三生,郭 輝,王 尚,秦雪良
[ 4 ] .《無人機植保必須既懂無人機又懂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