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言承旭自曝有喜歡的女生,和林志玲分開是必然結果,歡迎閱讀。
言承旭有喜歡的女生?
近日,在某戀綜節目裡,言承旭自曝猛料,表示自己有過一個心動的女生,還說自己從未見過這麼活潑的女生,那女生又特别關心他。
對此,網友們紛紛猜測:難不成是官宣戀情的前戲?言承旭口中所說的女生又是誰?
有人覺得是徐若瑄,因為兩人合作過《夏花》,徐若瑄本身的性格又是大大咧咧活潑型,但是轉眼一想,又覺得兩人相差足足 21 歲,好像也不太可能。
但不管如何,大家都希望言承旭早點找到他喜歡的女生,早點成家。
畢竟,知道言承旭過去的,都挺心疼他的。
他最為人知的一段戀情,莫過于和林志玲的那一段,那段時間,真的是所有粉絲都希望兩人能夠步入婚姻。
可惜,兩人還是分手了,林志玲另嫁他人,而如今言承旭,依舊單身,實在可惜。
但看回言承旭的原生家庭和他本身的人格,他和林志玲分手是必然的。
言承旭的童年是極度缺愛的,家裡特别窮,家中的老冰箱總是會漏電,天花板上的水泥随時會掉下來,生病都不敢去看醫生因為沒錢。
父母為了生計,忽略了他的成長,所以 " 被愛 " 對他而言,成了十分重要但奢侈的詞匯。
小時候,言承旭特别喜歡生病,因為只有生病,才能讓忙碌的父母停下來照顧他," 我很珍惜發高燒的感覺,那時候你才會知道有人是關愛你的 "。
12 歲那年,爸爸去世,家裡就更窮了,媽媽是裁縫,每天面對牆壁做衣服,一針一線賺的都是辛苦錢,看着媽媽的不容易,才讀小學五年級的他便靠打工幫媽媽貼補家用。
他做過服裝店店員、酒吧調酒師、餐廳服務員,還曾經在工地做過搬磚苦工。
他曾回憶過那時窘迫的日子:每當學校放假,其他同學都梳着油頭,騎着摩托車出去玩,只有自己還穿着學校的舊制服準備出去打工。
家裡的窘迫,讓他壓根顧不上吃穿,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吃過新鮮的水果。
從小在缺愛中長大,從小就要被逼着堅強面對這個社會,工作的時候要拼了命地去幹才能保住這份工作。
他在原生家庭裡就沒有獲得愛别人的能力,同時也缺少了愛自己的能力,這也就形成了他回避型依戀人格。
主持人問他,理想中的親密關系是什麼樣的?
他說,希望對方面向大海,讓我躲藏到她的世界。
" 躲藏 " 一詞,基本是所有回避型依戀在親密關系中的底色,他們敏感、自卑,缺乏力量和自我認同,自我評價往往過低,渴望被愛,又覺得愛離自己太遠,同時,也不善于表達愛。
言承旭就是這樣,不會表達愛,對母親也是如此," 有時候在家跟媽媽會發脾氣,因為她怕花錢不去看醫生,我就會發脾氣,因為我真的不知道用什麼方式和她說,我真的很擔心您的身體,您這樣會讓我難過,可我說不出口,有的孩子可能會和媽媽撒嬌,但我感覺我更像一個哥哥的身份,我只會用肩膀去自以為是地扛起她的世界。"
而在他和林志玲在一起,他的人格特征也無疑給了這段感情疊加了不少傷害,他不懂得表達愛,無意識中總會說出傷人的話,明明當時心裡想的是我愛你,可是話到嘴邊怎麼都說不出來,正如他在書中寫道:" 王子正在打仗,外面槍林彈雨,他決定逃亡去公主的地方見到她的時候卻連怎麼抱都不懂。"
悲觀、自卑,讓他面對大部分關系時都處在一種準備撤退的狀态,總是愛逃避。
回避型依戀人格,他們還會有個特點,那就是習得性無助,關系裡總是被索取和利用,言承旭之前接受采訪時,也談過自己這樣的經歷:" 只要朋友他們跟我說他們沒有錢,如果我身上有一百塊,我會拿出所有的錢去幫助身邊的朋友,我會讓自己日子過得不好,我以前就會這樣,我有很多的錢都被朋友借光,有些人他跟我借了錢以後人就不見了,不瞞你說,我借出去的錢加起來應該有上千萬,其實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總覺得借人家錢就是幫助到人家。"
如果你的伴侶也是回避型,那麼你的親密關系必然是地獄開局,如果你很勇敢,或者你真的很想繼續這段關系,那如何才能将這段關系進行到底?
那就得了解回避型在關系中追求的是什麼?
是被接納,這種接納不是無底線的包容和付出,而是被認可,因為他們真的很自卑,很膽小,當他們想靠近時,又畏畏縮縮的,剛踏出一步又想縮回去了,這樣的人他在努力嘗試推進關系時,心裡是很矛盾的,所以他是需要在關系裡被認可的,認可就是他的推動力。
你得有一個穩定的内心世界,強大且從容,可以包裹住他的自卑、敏感、怯懦,兩人相愛,本身就是一種情感體驗,在生命中感受愛、理解愛。
那麼在感受愛的過程中,面對這樣的回避型人格,無疑也是一種成長體驗,檢測的是你的溝通能力和經營關系的能力,歡迎跟着幸知學習高情商溝通,看人格,說人性,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