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不想卷裝備的年輕人,入坑中式野餐,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三聯生活實驗室,作者:田梅梅,原文标題:《打工人最新露營三件套:床單、鐵鍋和大饅頭》,題圖來源:《風平浪靜的閒暇》
最近一場大風,把北方打工人的野餐夢吹得七零八落。
" 前腳在山裡鋪好野餐墊,後腳就被揚起來的沙塵暴包圍了。本想學南方人來一場精致野餐,沒成想到在戶外被吹得眼睛都睜不開,準備的鮮花蛋糕也沾滿了土味。"
以至于不少北方打工人紛紛避雷:求求大家不要再學南方人野餐了。
被天氣背刺久了的北方打工人,為了圓自己一個戶外夢,開始兜兜轉轉尋求戶外解法,沒想到在山東人身上找到了突破口。
在人均野炊教父的山東,野餐格外硬核。" 大家不但愛在地裡做飯,甚至連山東大集的本質都是大家聚在一起野炊,現炒現炖請年輕人來吃。"
年輕人看了一次就發現自己的裝備弱爆了," 什麼卡式爐、蜘蛛爐,都不如大爺油漆桶裡的火旺。上千的鋁皮箱、燒烤架也不敵山東人的小耳朵、大火、大炒勺,三下五除二就能做一桌滿漢全席。"
于是,最通透的一批年輕人開始醒悟了:野餐露營這一塊,咱還得跟老祖宗學。
圖源:biubiu 的旅行日記
在互聯網上,中式野餐信徒正在用粗犷的畫風,開啟一場農村包圍城市的野餐革命。
所謂中式野餐,主打一個不搞虛的。初級版玩家把塑料袋一抖席地而坐,掏出榨菜配馍直接開啃;中級版通常鋪個尿素袋,在上面擺滿涼皮炒粉和爽口的蘸醬菜。
而終極版玩家已經徹底基因覺醒,直接在田間地頭上演真人版星露谷。" 左手挖野菜,右手架鍋灶,在山裡現挖現烹,才叫真正的賞春味。"
起初一些年輕人還放不下架子," 總覺得有點寒酸 ",直到真正嘗試過才知道什麼叫真香現場。
" 以前買個漂亮蛋糕、披薩的錢,現在可以在小吃街橫着走。炒米炒面炒粉各來一份,再帶 50 個串都花不了 100 塊。以前扎個天幕累得要死,現在随便找個樹蔭底下就可以開席,選址不對抬腳就走,朋友之間也不會因此互相埋怨影響心情。"
早先買的露營裝備也沒有白費,不少年輕人已經把西式野餐的家夥式,徹底運用到了中式野餐的思路之中。" 之前冰啤酒葡萄酒的保溫箱,現在放滿了熱乎的豬頭肉和滷大鵝。之前圍爐用來烤橘子,現在擺滿了牛肉和豬五花。"
自從愛上中式野餐之後,年輕人在心态上也徹底松弛了。
" 之前精雕細琢發一條朋友圈,還得焦慮有沒有人給我點贊。現在朋友圈直接毛坯化,反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變得接地氣了,每次發都有人熱心評論:他二嬸子今天晌午又在地裡對付一口啊?"
今年這天氣,只有中式野餐能笑到最後
最開始入坑中式野餐的年輕人,是一批去戶外徒步爬山的年輕人。
" 上山主打一個輕量化,山上背着太多吃的走不動路,而且在戶外一暴曬,平時野餐的重頭戲蛋糕炸雞根本吃不下去,反而是接地氣的烙馍卷上點黃瓜豬頭肉讓人食欲倍增。一頓操作下來花也賞了,胃也飽了,兩全其美。"
于是從食物到裝備,一些打工人開始用 " 輕量化思維 " 爆改野餐物資。" 過去野餐一次陣仗太大,得帶着卡式爐、烤盤、保溫箱,光折疊桌椅拉天幕就累出一身汗。最後累得收拾不動,還得花 200 塊叫貨拉拉才把裝備運下山。"
"但極簡版中式野餐,只要一個塑料袋就可以席地而坐。一不挑設備,二不挑地點。在這種環境下,你甚至不用費力捯饬穿衣風格,什麼草編籃、蕾絲紗裙通通派不上用場,扎倆麻花辮蹬上回力才是中式野餐最松弛的 OOTD。"
對一部分打工人來說,中式野餐是一種因地制宜的戶外生存智慧。" 每年春天北漂出去野餐,都像在迎接一場赤裸裸的生存挑戰。大風卷着花粉、沙塵,剛擺好的披薩蛋糕轉眼就裹滿了柳絮,吃起來都有股土味。"
為了不讓野餐變成風餐露宿,有人幹脆在兜裡揣個煎餅果子或者東北大飯包," 沒風的時候掏出來美美咬上一口,起風了就往兜裡一揣轉戰下一地點。"
圖源:stephanie
當别人還在沙塵裡手忙腳亂地擺盤拍照時,真正的野餐王者已經在萬花叢中吃飽吃好,還沒有受到一點戶外惡劣環境的攻擊。
也有一部分年輕人迷上中式野餐,純粹是懶得裝了。" 周内看老板臉色,周末再也不想大包小包精致擺拍,看朋友圈好友的臉色。只想在公園找個安靜的地一躺,聞着花香吹吹風,給自己續個命。"
一些之前看不上中式野餐的年輕人,親身實踐了之後也徹底放棄了掙扎。" 以前搞西式野餐,冰冷的奶酪沙拉果盤,配點氣泡水一整個色香味棄權,大家坐在一起都溫良恭謙讓,等着别人先吃第一口。"
" 直到搞起了中式野餐,氣氛徹底鬧騰起來了。大家在田間地頭人手一個大馍,對着辣條鴨貨滷味 ' 給我一口,給我一口 ' 都快搶起來了。吃完接着暈碳的勁,在地裡吹點小風一睡别提多舒坦了,醒來一身牛勁感覺能耕幾十畝地。"
中式野餐,最适合北方寶寶的體質
起初年輕人沉迷西式野餐的時候,父母長輩還不理解,為什麼吃個飯能弄這麼大陣仗。直到中式野餐逆襲之後,老一輩人才集體共鳴," 中式野餐,是我們一代人的共同記憶 "。
有的父母一輩回憶:" 二三十年前出去春遊,大家就在帆布包裡帶點幹糧。全班圍坐在草地上,你分我一塊幹脆面,我掰你半根火腿腸。要是有人帶上一瓶老式橙汁汽水,全班同學都得圍着他,為了喝上一口在那猜拳決鬥。"
自從愛上中式野餐,年輕人出門再也不用拿高腳杯搭起泡酒,再配上斜切 45 度角的法棍了,主打一個填飽肚子,曬透太陽。
" 燒餅上手掰成兩掰,往裡夾點醬肘子,鹹鴨蛋往滷肉飯裡一摁,再啃根生黃瓜。别人覺得糙,但仔細一瞅碳水、蛋白質、膳食纖維一樣不落。"
最近全國各地年輕人,都在覺醒中式野餐基因。東北人烀根粘苞米,再帶上幹豆腐卷大蔥馍就是一頓。硬核的山東人已經在地裡壘好鍋了,前腳剛挖的苦苔子,後腳就包進了餃子。
圖源:biubiu 的旅行日記
不僅如此," 約中式野餐 " 已經在年輕人圈子裡成了考驗感情的試金石。
" 關系一般的朋友才會約西式野餐,互相放不下面子,假借野餐之名實則畢恭畢敬互拍一堆 ins 風靓照。只有真正的鐵子才敢約你去中式野餐,左手辣條右手滷貨吃的滿嘴流油,一起邋遢一起放肆,才是真交情。"
愛上中式野餐的打工人,精神狀态超絕
打工人最開始入坑中式野餐,純粹是不想内卷裝備、出片受累,後來才發現中式野餐真正的魅力,是它自帶的氛圍感。
" 朋友之間沒有以前端着的架子,大家坐下就是敞開了造,哪怕有樹葉飄進炒面裡也沒人講究,挑出去繼續炫。"
" 坐在西式野餐墊上大家偶爾還會聊聊工作業務,但坐在尿素袋子上聊那些就顯得太裝了,大家嘻嘻哈哈聊的全是生活話題,讓人感覺一直懸浮的生活落了地。"
在中式野餐圈子裡,也并非沒有内卷,只不過大家内卷的方向從裝備氪金,變成了廚藝大比拼。
" 約第一頓的時候大家還是馍加辣條的基礎組合,第二頓的時候就有人帶上自己做的紫菜包飯了。直到第三頓的時候,大家表面風平浪靜,背地裡都在偷偷炸廚房,多約幾次什麼醬肘子老鴨湯炖牛腩都能齊全,跟在地裡吃席沒啥兩樣。"
ENDING
對上班壓力太大的打工人來說,中式野餐徹底幫大家松綁了。" 原本出來野餐就是想緩解壓力,沒想到卻誤入了一場用消費堆出來的松弛感大賽。"
" 如今兜兜轉轉才明白,如果一個人在城市裡有很多露營裝備,只能說明他在這個地方扎根太久,家當太多了。但說到底,打工人野餐不是來山裡當中產的,而是把自己放歸大自然,體驗剛來大城市時最初始的快樂,僅僅是出來曬曬太陽,吹吹風看看花,就已經很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