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大哥你玩流量,玩它有啥用啊,歡迎閱讀。
文|江小花
我個人不喜歡小米這家公司。但并不代表我不佩服雷軍。
雷軍說的很多話是很通透的。
比如,他說很多公司的產品定義,是靠蒙的嗎?
沒錯,很多技術上還不賴的公司,產品定義在抽絲剝繭之後,大體上就是靠蒙的。畢竟在很多企業裡,一個品牌總對產品定義的話語權很有限,對研發、供應鏈,甚至小到一根線纜的調整權力都有限得很。很多時候,到一個品牌總手裡,讓他要一個月跑出 10000 台的輛的車,都是塞給他的。車反正就這樣,你給老子賣去吧。
所以,現在的汽車市場才會被同質化拖累,存量競争的内卷才會呈現出低水平、低創造性、單純比價的内卷。雷軍給人的感覺大概還是不算太懂車,但企業運行機制,他是懂的。
再比如,上個星期他又說,強烈呼籲,沒有資質、沒有專業能力的野生測試就不要再搞了。這顯然也沒錯,我上個月就寫過一篇《野生測試,可以休矣》的稿件,觀點差不多。
我不知道上個星期爆火的 " 極氪 001 對撞小米 su7" 的那場野生測試背後有什麼,盡管從事情的發展來看,左中右的可能性都有,但這并不妨礙雷軍對野生測試的言論是對的。
按照這位 up 主的說法,他做這件事情,不是為了直接牟利,甚至他做 b 站視頻也不為了牟利,b 站掙的錢 b 站花掉。如果我們就以這版為真,那麼說白了,人家就是為了個流量。
流量确實來了。在小米專業化、體系化程度遠遠吊打友商的 " 危機 " 公關套路加持之下,這個野生事件,在上周甚至幫極氪的一年三代危機分擔了流量。
為了潑天的流量,而耗資近百萬做一場實際意思不大的碰撞。這事兒在當下确實有可信度。别說靠流量吃飯的 up 主們,就連車企不都在幹這個嗎?
以前做碰撞,車企斥資钜萬,光車上的假人都貴上天際。本田做的假人單價高的讓人咋舌,沃爾沃更是以高價制作了包括孕婦在内的各種模拟假人而業内聞名。
當時的碰撞是為了收集各種精确的數據,以獲得車輛開發中需要的各種支持。
挺有意思的是,那時候那麼專業的碰撞測試,幾乎沒有流量,有些企業也宣傳過幾次,效果甚微。
而如今,大家似乎突然喜歡看各種碰撞、使勁造車的東西了,車企每每樂意花錢做這個,弄個車子吊到 30 米、50 米高扔下來;弄個車子做一些大角度的偏置碰撞;乃至于用大鐵錘砸,用炸藥炸等等種種。
一般整這麼一出,最後也就是看三個事兒,氣囊有沒有彈出來、座艙變不變型、門能不能打開、有沒有冒煙起火。反正安全碰撞的意義就是乘員是否能生還。
即便很多企業出于專業素養,還是找了專業測試機構來做這些實驗,事實上整個測試的過程也基本上不在意數據收集,而只在意視覺呈現。
那些專業的測試機構這輩子也沒想到,他們的業務量大量增長,股價蠢蠢欲動,既不是因為政策法規要求對于新車以及車輛事故的專業強制檢測做出了更明确的規定,也不是車企需要收集更多、更精準的數據來改進產品。
而是需要他們為車企營銷做流量打輔助。
你看,如今這流量的成本可見一斑。企業大概是算過這個賬的,就是這樣恐龍抗浪的短視頻,成本和真實流量的之間的比值算是最劃算的。當然,昂貴的假人是不能用的,不然部門價格流量成本就算不過來了。
而這,在如今的流量大戰中,已經算是很上台面的一款了。
營銷的本質是獲客成本。主流車企們如今對小米、華為這些企業最大的恐懼,就是他們的獲客成本要比這些生态型車企高不少。這種成本的劣勢,在傳統汽車產業中的友商之間是沒有過的。
而獲客成本的基礎,在如今似乎就是流量。所以營銷追逐流量其實無可厚非。
但是,這種成本差異的源頭,并不是簡單的流量的高低。雷軍買個煎餅豆漿上班的視頻也能有上千萬的流量,這些流量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在國内,如果我們要說出幾個站在流量頂端的人,能真正以冷血的、產業的高度來理解流量的,只有雷軍和羅永浩。
羅永浩作為一個新東方出身的英語老師,對流量的理解高入雲端,唯一可惜的就是他對于制造業如何獲得成功的理解層次不夠,我估計在成本、品控和大規模企業管理方面,羅永浩可能不太在行,當然在資本圈和科技圈,老羅的底蘊也比雷軍差了太多。不然現在的汽車產業要面對的就不是小米一家,而是米錘雙煞組合,周鴻祎估計都沒法來擦邊兒了。
老羅現在的選擇是對流量虔誠。如果說之前他的玩兒法,還有一點玩着流量,但又不太看得起流量的不恭,那麼如今我看了他近一年的直播,他對流量的虔誠已經到了飯圈的高度。
你可以感覺得到,老羅或許是真的希望,流量能成為整個商業生态中的第一壁壘的。也就是說,最好擁有流量的人,都能結成一個商業陣營,我不管你是什麼貨,如果不從這個商業陣營過一道,那你就成不了。
就好像這麼多年裡,白酒的經銷商在白酒產業中的地位一樣。
他對待董宇輝事件的态度,與其說是在對他埋汰了多年的前老板俞敏洪洩憤報復,還不如說,他不容董宇輝這樣的流量人才,為傳統商業大佬們驅使。你必須出來自己幹,幹成幹不成我不管,反正你這樣的人不能流落在流量帝國的對立面。
你出來了,還能比我賣的好,那沒關系;但你不能幫着俞老板賣。
你看,這就是流量產業高度。這必須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把主流的消費習慣都圈在流量帝國裡。
老羅眼中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雷軍。他應該是高度認可雷軍的。
這是一個能組織起一個幾萬人的企業,并按照商業成功的方向,把制造業、流量產業糅合起來的人。這樣的企業除了繼承費勁一點,其他環節幾乎是無敵的。不管是造個手機,還是電視,或者是插線板、圓珠筆。
只要他想幹的,就基本一定至少能在這個產業裡有一個明确的存在。
他把自己產品定義的理念、公關營銷體系的鍛造,跟自身形象以及帶貨能力的塑造,糅合得超越了絕大多數體制、機制和模式能實現的效率和高度。他的時間管理和勤勉程度,也讓人佩服。
在小米帝國中,唯一讓人诟病的可能就只有知識產權、核心技術與科研能力這些其實在用戶端并沒有太大短期影響的内容了。
時代進入拼夕夕 + 短視頻節奏之後,這種影響就更微弱了。
雷軍在流量上的段位比老羅高的地方在于,老羅的流量還是要靠帶動,乃至如今扭曲價值觀、偷換概念來實現的,而雷軍的流量則不用,他甚至做到了像一個明星一樣,舉手投足,閒聊呢哝,瑣碎日常,都能帶來大量的關注,乃至認同。
用陳震的話說,這你受得了嗎?
我不看好老羅的流量帝國能真的成為新的商業主體模式,也不覺得雷軍能在汽車產業大殺四方。當然,他們肯定會繼續他們的成功。尤其是後者。
但是,如果所有的參與者面對流量都犯錯誤的話,那意外也未必不能到來。
面對流量,保持淡定,那對于如今的車企恐怕是做不到,尤其是中國車企,沒有海外市場的穩定高利潤支撐,可能無法在國内市場安之若素。
但是,小米那樣的流量型企業體制,對于所有主流車企都無法復制。恕我武斷,是所有主流車企。即便在雷軍所說的數碼界裡,華為這樣執行力超強的企業,也從來沒有在流量營銷上,真正成為小米的對手。
事實上,華為在汽車產業的營銷中,從長期角度來看,如今的打法到底能不能算成功,還相當兩說着呢。
你看看問界的元年,跟小米的元半年,就不難得出答案來。
所以,汽車營銷追求流量,老板們紛紛下場站台、帶貨,這些當然不是不好,努力幹活,不坐以待斃怎麼都值得稱贊。
但是,你追逐的流量到底能管什麼用,我們得有個明确一點的目标,得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產業視角。
我覺得有這麼幾條可以作為車企的底層思考和驗證邏輯。
第一、汽車的銷售必須是基于產品本身為第一商業邏輯,而不能是基于流量。
也就是說,車企不能只去研究為什麼小米、理想的產品沒有得到市場的足夠驗證就火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會去盲購一輛汽車。
如果你去追求這個,那麼就是放棄自己的陣地,到别人的魔鬼主場去叫板,那活下來就只能指望雷總早點退休躺平了。
學習小米,首先需要學習的是他的產品定義。你不必拉下臉來也是心有靈犀,但是小米除了心有靈犀之外,确實還有不少產品定義的優勢存在。
第二、你必須有自己的營銷體系,不能是唯流量的散打。
今天百萬加,明天爆款了,你要說沒用,那肯定武斷,但你要說長期來看有什麼大用,那肯定扯淡。現在有多少企業的營銷、公關,每天忙得不得了,但每天都不知道在忙啥。到頭來就是今天點贊過一千了,今天就算是過關了;明天又只有二三十了,明天可咋辦啊。
有幾個在做流量内容的兄弟姐妹,是真的明白自己到底在幹啥的?如果你公司内部都沒太明白自己在幹啥,問到高級别領導,回答也都只能是不管怎樣,先得幹起來這樣的措辭,那麼真的就是在散打。
真正有用的流量來了你接不住,遊魂流量一大堆。很多流量巨大,又總有人來舔,其實拆了自己台的内容,還沾沾自喜。
啧啧,看着心疼。
第三、别輕易說,我們就是營銷不行,其他都挺好。
在汽車圈裡,首先還是看看產品行不行。你產品特别好,但别人不喜歡,那是產品不行,不是營銷不行。你產品特别好,但别人不待見,那是品牌形象不行,不是營銷不行。
你產品也不錯,品牌也還成,但經銷商不給你好好賣,那是營銷不行,但也不是市場、公關不行,也不是 " 酒香也怕巷子深 "。
你啥啥都挺好,但就是賣得不好。那說明你沒大問題,你的一些做法可能還是增量市場的做法,同樣的體系優勢在存量市場裡需要調整才能發揮出來。
是個老板其實都明白自己到底哪兒不行,不同的老板能下決心調整的東西不同而已。比如如今已經更新上汽集團總裁的賈健旭,他比其他老板就聰明?見識高遠?我看未必,只是他能很實際得去動那些其他老板不願意動的部分而已。
營銷不出色是有可能, 但我放眼看去,營銷在混日子的車企不多,多數營銷人還是深度參與内卷的。很多問題反而是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學出來的。
比如現在用戶端的很多問題,超越法規的維權,對產品定義的誤導,對營銷決策的綁架,不都是我們的汽車人通過不懈的努力營造出來的市場環境嗎?
比亞迪有這樣嗎?小米有這樣嗎?華為又有這樣嗎?
第四、應該訴求跟產品相關的流量。
有些企業在說要流量需求的時候,還會特意提出,我們不太想要那種說我們產品好的流量,我們就要那種看上去真實的生活,帶到我們的產品就可以了。
我特别理解,就好比當年 jeep 投方興未艾的微信公眾号的時候,花幾萬塊,讓作者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寫一篇完整的稿件,然後末尾提上一句,這稿子能把我的品牌調性帶出來就成。然後随着時間的推移,企業要求產品和品牌的篇幅越來越大。
想法相近,但不切實際。還是那句話,你的一颦一笑,跟雷總的一颦一笑,那不能是一個層面的商業價值,不具有類比性,現在的商業邏輯就得在直給的基礎上做好。
價值觀那一套到不了華為破除卡脖子的份上,那在标籤化閱讀的今天,就起不了什麼用;生活方式那一套不到雷總那個顆粒度,也帶動不了汽車這樣產品的消費。即便是老羅、董宇輝這樣的流量主,如果真能帶的動汽車,那不早就下場了嗎?一個月要是能有一萬台車的銷量,那老羅還債肯定用不了三五年啊。
明确的說產品、技術能力的流量才管用。比亞迪、奇瑞、吉利都是這樣做的。如果你覺得你沒啥技術可說,產品也沒啥可說,那請不要輕易檢讨營銷。
在這個唯度上的流量,哪怕流量不大,也是管用的。離開了這個維度的流量,哪怕大也沒多大用。
那些你希望的生活方式化,是你的產品和品牌到了那個社會影響力了自然發生的。花錢,造不出來的。
對于小米這樣的企業,你跟他的競争,如果被你自己定義為,你老板跟雷軍的流量競争,你的獲客成本跟他的獲客成本在營銷層面上的簡單競争。那麼雷總可得高興壞了。戰場如果在這裡的話,那小米的确就是穩了。這是小米的核心優勢,這個戰場沒人打得過他。
這就好比很多企業,面對新能源、智能化的衝擊,就想着老子這麼深厚的底蘊,這麼強的體系能力,還能弄不出比你強的產品來?
事實證明,這樣的企業,如今都在坑裡。歐洲很多大企業,人家還沒怎麼樣呢,自己先放棄燃油車,all in 新能源了,結果如何。多少企業覺得,我的電車出來,好日子就會回來了,結果如何?
不光是好日子沒回來,體系優勢還弱了。
你的體系優勢,有八成都基于你的銷量水平,以及你能給產業鏈帶來的利潤率和市場預期的準确性。
所以面對新能源車,你第一件事情就應該是,讓你那些跑量的產品更具有市場競争力,穩住你的優勢盤面,你需要的是讓你的優勢快速擴大,而不是自己先把自己的優勢給棄了。到人家的地盤上叫板。
只要你的盤面還在,你的體系優勢就還在。你的盤面崩了,那人家的盤面就起來了,不管是供應鏈還是經銷鏈,你還奢談什麼體系優勢。
不管是在流量競争,還是產品競争中,有競争力的主流企業的坑其實主要都是自己給挖的;風中搖曳的新企業的人頭,其實也主要都是主流企業們自己給送的。
你平時刷短視頻的時候,也不免常常會感慨一句,這潑天的流量到底都是怎麼來的吧。很多莫名其妙的,令人費解的,完全沒有信息含量的流量,我認為已經走到了大量理性讀者憤怒的邊緣,而這些是你打算花錢追求來跟雷總 pk 的奇貨嗎?如果是這樣,那麼不好意思,這些一定會成為送葬的唢呐。
產業的變化,還沒有真正的撼動理性消費人群,純電智能車市場的滞漲就是明證。事實上,中高端的增程市場今年來增長也并不明顯。
市場仍然理性,理性的消費者為很多主流企業的不理性而憤怒,是很多企業的行為,在瓦解理性用戶對他們未來的認同,在強迫理性用戶走向流量選車消費 " 新模式 ",但如果選擇流量的話,我又幹嘛要選你?雷總,不帥嗎?至少到現在,還沒背刺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