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米資金剛解凍,印度又對vivo下手了,歡迎閱讀。
财聯社 12 月 24 日訊(記者 唐植潇),vivo 在印度市場又遇到麻煩了。
根據多家其他媒體報道,印度執法局(ED)日前再以 " 反洗錢調查 " 為由拘捕多名 vivo 印度公司高管,包括 vivo 印度臨時首席執行官 Hong Xuquan(英文名 Terry)、首席财務官 Harinder Dahiya 和顧問 Hemant Munjal。
此前印度執法局已經根據《防止洗錢法案(PMLA)》向 vivo 印度提交了一份指控書。指控書指,vivo 總計通過空殼公司,非法向境外轉移資產 6247.6 億印度盧比(約合 637 億元人民币)的資金,以逃避在印度納稅。這占到了 vivo 這些年在印度總營業額 12518.5 億盧比的一半。
vivo 方面發言人表示 " 深感震驚 ",稱印度當局 " 最近的拘捕行動表明騷擾行為仍在繼續,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不确定性 ",公司将堅決利用一切法律手段來應對和挑戰這些指控。
這也不是 vivo 首次在印度市場遭受針對:早在今年 10 月份就有消息傳出,印度金融執法機構以涉嫌洗錢為理由,逮捕了四名行業高管,其中一名是手機公司 vivo 的員工。
除了用偽造的檔案開設銀行賬戶外,印度執法局還聲稱 vivo 員工在沒有必要的籤證情況下在印度工作,違反了當地的就業籤證規定。
根據公開信息,在印度運營的主要中國手機品牌有 OPPO、vivo、小米、Transsion(傳音,在印度運營三個品牌:Itel、Tecno 和 Infinix)、Realme 和 Oneplus(一加)。除了 vivo 之外,OPPO 和小米都曾被印度政府特别 " 對待 " 過。
在 2022 年年初印度就以特許權使用費為由,對小米實施了 65.3 億盧比(約合 5.6 億人民币)的罰款,理由是小米印度公司向美國高通和中國小米支付了特許使用費,但是沒有計入進口產品的價值中,此舉構成了偷稅漏稅。
随後,出于非法匯款的指控,印度執法局在小米的銀行賬戶中凍結涉案資金 48 億元。直到今年 10 月初,印度政府才正式宣布取消對中國企業小米的罰款,解凍小米在印度銀行的 48 億美元的資金,并且解除小米在印度的限制,允許小米繼續開展業務。
受此影響,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Canalys 發布的 2023Q3 印度市場數據顯示,小米由此前蟬聯印度市場銷量榜首 20 個季度,跌至第二位,市場份額年增長率下滑 17%。
另一家中國品牌 OPPO 市場份額年增長率同樣也下滑了 16%,同時也在 2022 年年中也收到了印度稅收情報局的補繳稅款通知,印度稅收情報局稱,OPPO 累計逃避關稅近 439 億盧比,并且通過貨物不當申報,不當獲取了總計 298.1 億盧比的免稅福利。
除了 " 罰錢 " 之外,印度還對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的高管國籍提出了要求,據外媒報道,印度政府對在印度的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提出了多項新要求,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首席财務官、首席運營官、首席技術官要由印度籍人士擔任。
產經觀察家、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将對新消費日報記者表示:" 整體來看,印度的基礎配套,營商環境以及供應鏈體系的完善程度,對于中國企業深入產業鏈和擴大投資,都還有一定的阻礙。"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印度手機出貨量從 2014 年到 2022 年累計突破 20 億部、年復合增長率約 23%,智能手機滲透率達到約 80%。
有手機行業從業者對新消費日報記者表示:" 印度市場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智能手機普及率上去了之後,勢必會向中高端方向更新,因此國内品牌也需要調整策略,但是考慮到目前印度對于中國品牌的限制和針對,接下來產業鏈的投資更新手機廠商也會有所顧慮。"
(财聯社記者 唐植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