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亞洲:印度尼西亞軍力報告,歡迎閱讀。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東南亞地區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 17508 個島嶼,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疆網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裡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裡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全國共有 3 個地方特區,一級行政區(省級)38 個,二級行政區(縣 / 市級)共 514 個,國土面積 1913578.68 平方公裡,
印度尼西亞 2024 年人口 2.81 億,是世界第 4 大人口大國。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民族,其中爪哇族人口占 45%,還有巽他族、馬都拉族、馬來族等。印度尼西亞的民族語言共有 200 多種,官方語言為印尼語。印度尼西亞約 87% 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13-14 世紀在爪哇形成強大帝國,16 世紀末淪為荷蘭殖民地,1942 年被日本占領。1945 年 8 月 17 日獨立後,先後武裝抵抗英國、荷蘭的入侵,其間曾被迫改為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并加入荷印聯邦。1950 年 8 月重新恢復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54 年 8 月脫離荷印聯邦。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是 20 國集團成員國,2025 年 1 月 1 日正式成為金磚國家夥伴國。
印度尼西亞 2024 年 GDP 總量 15423.7 億美元,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也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印尼在 1970 至 1996 年間 GDP 年均增長 6%,跻身中等收入國家。1997 年受亞洲金融危機重創,經濟嚴重衰退,貨币大幅貶值。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有 40000 多種植物,其中藥用植物最為豐富。印度尼西亞的森林面積為 1.2 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為 67.8%。印度尼西亞盛產各種熱帶名貴的樹種,如鐵木、檀木、烏木和袖木等均馳名世界。印度尼西亞的漁資源極為豐富,蘇門答臘島東岸的巴幹西亞比亞是世界著名的大漁場。
印度尼西亞自然資源豐富,有熱帶寶島之稱。盛產棕榈油、橡膠等農林產品,其中棕榈油產量居世界第一,天然橡膠產量居世界第二。富含石油、天然氣以及煤、錫、鋁礬土、鎳、銅、金、銀等礦產資源。印度尼西亞石油儲量約 13.1 億噸,天然氣儲量 4.8 萬億~5.1 萬億立方米,煤炭已探明儲量 193 億噸,潛在儲量可達 900 億噸以上。
印度尼西亞國民軍 1945 年 10 月 5 日成立,由荷蘭殖民時期的荷印殖民軍和日本占領時期的國民備份軍改編而成。印度尼西亞軍隊總兵力 39 萬人,由陸軍、海軍和空軍組成,其中陸軍 30 萬人,海軍 6 萬人,空軍 3 萬人。準軍事部隊包括警察和民兵,警察部隊曾于 1964 年納入武裝部隊總部領導,與國民軍合稱印尼武裝部隊,2000 年 7 月正式獨立并直接由總統領導,目前警力近 38 萬人。
印度尼西亞軍事實力在東南亞地區也算是排名前列,由于印度尼西亞采取不結盟政策所以武器裝備來源多樣化,有來自歐洲、俄羅斯、中國、美國和韓國等不同國家的武器裝備。軍隊規模不算小,但是印度尼西亞軍工制造能力比較薄弱,主要的武器裝備依賴進口,雖然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但軍費仍然沒有新加坡高,2024 年軍費開支為 106 億美元。
印度尼西亞陸軍總兵力 30 萬人,設有 14 個司令部,分别是第 1、2、3、4、5、6、7、9、12、16、17、18 司令部,以及雅加達司令部和伊斯坎達・穆達(亞齊)司令部。軍隊編為作戰部隊,支援部隊,特種部隊和戰略預備隊。
作戰部隊包括 3 個裝甲騎兵營,6 個騎兵營,9 個步兵旅,32 個獨立步兵營和 16 個突擊營。支援部隊包括 12 個野戰炮兵營,7 個戰鬥工兵營,4 個建築營,1 個防空團,6 個高炮營,3 個防空導彈分隊和 3 個陸航中隊。特種部隊包括 1 個特種部隊司令部,下轄 5 個特種突擊群和 10 個分隊。戰略預備部隊包括 1 個戰略預備司令部,下轄第 1 步兵師,第 2 步兵師和第 3 步兵師。
印度尼西亞陸軍和大多數的東南亞國家一樣,陸軍裝備都非常老舊,只有少部分先進裝備。印度尼西亞陸軍的先進裝備為 103 輛德國豹 2A4 主戰坦克,55 門法國 155 毫米凱撒自行火炮,18 門二手美國 M109A4VE 自行火炮,18 門韓國 KH-179 型 155 毫米彈炮,36 部巴西阿斯特洛斯火箭炮和 4 部中國 90B 火箭炮,8 架 AH-64D 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和 8 架米 -35 武裝直升機。
印度尼西亞陸軍的老舊裝備不少,有法制 AMX13、英制蠍式輕型坦克 300 多輛,美制 V150、法制 AMX-VCI、英制風暴等裝甲車 700 餘輛,各種老舊中小口徑火炮 1000 餘門,這些都是屬于文物級别的老裝備,在現代戰争中幾乎沒有戰鬥力。
印度尼西亞空軍總兵力 3 萬人,主要編為第一(西部)、第二(東部)空軍作戰司令部,特種作戰司令部,訓練司令部和維修司令部。航空部隊包括 2 個地面攻擊機中隊,1 個攔截機中隊,2 反暴亂中隊,1 個海上偵察機中隊,4 個運輸機中隊,3 個直升機中隊和 4 個訓練中隊。地面部隊包括 5 個機場防空營,基地防御連,基地安全連,空軍憲兵安全部隊營和空軍憲兵營等。
印度尼西亞空軍裝備各型飛機 440 餘架,但真正有戰鬥力的只有購自俄羅斯的 5 架蘇 27 戰鬥機,11 架蘇 30 戰鬥機和美國的 31 架 F16 戰鬥機,共 40 多架第三代戰鬥機。另外還有 15 架 A29B 超級巨嘴鳥攻擊機,24 架 C-130 運輸機,13 架 CN-295 運輸機,F-5 戰鬥機 12 架,其餘都是些非常老舊的機型。
印度尼西亞海軍總兵力 6 萬人,含海軍陸戰隊 15000 人,海軍航空兵 1000 人,擁有 2 個大型海軍基地和 23 個小型基地。海軍陸戰隊下轄 2 個陸戰步兵旅、15 個陸戰營,還設立直屬東、西部艦隊的 5 個陸戰營。印度尼西亞海軍編有東部艦隊(駐泗水),西部艦隊(駐雅加達)兩大艦隊司令部、海軍陸戰隊和 1 個軍事海運司令部。
印度尼西亞海軍裝備各型艦艇 220 餘艘,其中主力艦艇包括常規潛艇 1 艘 209 型潛艇,3 艘韓國張保皋 I 級潛艇,4 艘西格瑪級護衛艦,5 艘望加錫級船塢登陸艦,其餘都是些老舊的護衛艦。海軍陸戰隊裝備輕型坦克 80 輛,裝甲偵察車 20 輛,步兵戰車 10 餘輛以及火炮若幹,海軍航空兵裝備飛機 100 餘架。
印度尼西亞總體軍事實力在全世界來看也就三流水平,在東南亞都算不上頂尖水平,至少在裝備水平上遠不如新加坡。雖然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的第一大經濟體,但是其科技實力太弱,幾乎沒有什麼軍工產業,先進武器裝備也只能靠進口,想快速提升軍事實力花費的代價不菲。
本文由上甘嶺的旗幟原創,歡迎關注、點贊、收藏、分享,帶你一起長知識!
歡迎大家訂閱,内容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