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上市銀行零售業務“含金量”變局,歡迎閱讀。
" 不做對公業務,今天沒飯吃,不做零售業務,明天沒飯吃。" 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的一句話成為銀行業真實寫照。轉眼二十載,商業銀行零售金融板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一度成為中小銀行彎道超車利器。但在利率下滑、客戶需求減弱、不良抬頭等因素的交織影響下,連續多年高歌猛進的零售業務在 2023 年進入 " 逆風 " 期:零售客戶資產管理規模(AUM)座次調整、多家上市銀行零售利潤貢獻率下滑……為彌補資產投放缺口,各家銀行相繼發力消費貸、經營貸,輪番打響 " 價格戰 ",以量補價成為緩解之法。歷經市場洗禮後,未來零售業務的發展又将何去何從?
座次微調
因具備高收益、穩增長等特點,零售業務近年來備受銀行青睐,在零售轉型已成為銀行業共識之下,各家銀行圍繞零售金融業務展開較量。國有銀行憑借堅實的客戶基礎穩居前列,股份制銀行則依托靈活的經營策略投入零售轉型浪潮," 零售之王 "" 零售黑馬 " 紛紛突出重圍,而扎根地方的城商行、農商行也陸續加碼零售業務的布局。
但過去一年,受外部風險形勢和資產供求關系變化,銀行零售業務正逐步告别高增長時代,規模雖整體仍保持增長,但增速減緩,零售 AUM 座次也迎來小幅變動。
國有銀行憑借堅實的客戶基礎仍穩居前列。工商銀行以 20.71 萬億元的個人金融資產總額蟬聯零售規模榜首,農業銀行憑借 8.67 億戶個人客戶總量,以 20.29 萬億元的個人客戶金融資產規模緊随其後。兩家銀行是唯二零售 AUM 突破 20 萬億元大關的上市銀行。
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零售 AUM 均在 10 萬億元關口之上,報告期末,管理的個人客戶金融資產分别為 18.5 萬億元、15.23 萬億元、14.29 萬億元。交通銀行境内銀行機構管理的個人金融資產以 8.23% 的增速突破 5 萬億元,但離 10 萬億元水平尚有差距。
相較于國有銀行穩定的零售 AUM 座次,股份制銀行則有所調整。以 " 零售之王 " 著稱的招商銀行管理的零售客戶總資產餘額 13.32 萬億元,位居股份制銀行之首。興業銀行則憑借代銷行外理财、基金、保險等财富 AUM 規模的增長,以 4.79 萬億元的集團零售 AUM 規模超過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躍居上市銀行中股份制銀行陣營第二位。而浦發銀行因個人金融資產餘額較上年末減超 6%,跌至股份制銀行第五名。民生銀行趕超光大銀行,以 2.74 萬億元的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位居股份制銀行第六名。
城商行、農商行加碼布局零售業務。北京銀行零售 AUM 突破萬億關口,達到 1.04 萬億元;寧波銀行個人客戶金融總資產為 9870 億元,實現了超 20% 增長;上海農商行零售金融資產餘額增長 7.06% 至 7458.83 億元。
" 零售 AUM 在 10 萬億元以上的銀行客戶基礎堅實,位次相對穩定,而 10 萬億元以下的銀行間格局變動更為明顯,反映出零售金融市場第二梯隊的競争激烈。" 蘇商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杜娟表示,部分銀行加大在組織架構、經營策略、產品創新、優化服務、績效考核等方面的努力争奪零售客戶,而客戶也會綜合考慮收益率、服務體驗、產品吸引力等多方因素用腳投票,進而導致零售格局出現變動。
" 含金量 " 削弱
在内外部環境交織的影響下,2023 年,零售業務進入 " 逆風 " 期。
"2023 年是‘強預期、弱現實’的一年,銀行利率大幅下降,理财基金保險都很難賣 ",回顧 2023 年零售業務推廣情況,在股份制銀行工作的零售客戶經理王倩瑤(化名)說道,每天都在給客戶打電話,但能接電話并且成功推廣出產品的卻寥寥無幾," 時時刻刻都在想着怎樣把產品賣掉,完成指标,銷售壓力真的很大 "。
身處同樣崗位的趙兆(化名)也感到零售業務開展的壓力," 業務推廣不出去,我們周末還要加班打電話約客戶 "。
一線人員的展業難感受也反映在數據上,多位 " 大玩家 " 已出現零售利潤占比明顯下降趨勢。例如,工商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稅前利潤為 1504.74 億元,占稅前利潤的比重由 44.1% 降至 35.7%;建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利潤總額 1948.97 億元,在利潤總額中的占比由 56.65% 降至 50.05%。
過去按揭貸款、信用卡貸款因定價水平較高一度成為銀行零售利潤的 " 驅動器 ",随着客戶需求減少、還款能力減弱,疊加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提前還貸等因素的影響,按揭貸款、信用卡規模也面臨着 " 縮量 " 挑戰。2023 年在 A 股上市銀行中,超六成個人住房貸款規模出現 " 縮水 ",頭部銀行信用卡發卡量、消費額增長乏力。
為彌補資產投放缺口,過去一年,各家銀行相繼發力消費貸、經營貸,輪番打響 " 價格戰 ",優惠券、打折券齊上陣,利率卷進 "3" 字頭。部分銀行個人消費貸和經營貸漲超 40%,亦有銀行在年報中直言," 全年個人綜合消費貸和個人經營貸增量達歷史最高水平 "。
但整體來看,消費貸、經營貸的以量補價難以全面抵消上述負面因素。招商銀行 2023 年零售金融業務的稅前利潤為 999.13 億元,占稅前利潤總額的 56.57%,同比下降 0.47 個百分點。
" 零售黑馬 " 平安銀行更是遭遇 " 滑鐵盧 ",報告期内,該行零售金融業務利潤總額為 68.64 億元,同比減超 72%,占利潤總額的比重降至 11.9%。而上年同期,該指标則為 43.6%。近年來推行 " 新零售 " 戰略的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稅前利潤為 159.35 億元,占比由 23.7% 降至 21.3%。
" 國内經濟仍在逐步恢復和回穩,部分個人客戶還款能力繼續承壓,本行加大零售資產核銷及撥備計提力度,導致零售業務淨利潤同比下降 ",對于零售業務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平安銀行在 2023 年報中解釋道。
利潤貢獻承壓的同時,亦有個别銀行零售利潤為負,例如,2023 年張家港農商行個人銀行業務稅前利潤為 -8384.63 萬元,上年同期則為 2.27 億元。
" 零售業務利潤率下滑,以至于收入創造利潤的能力下滑,這個利潤率下滑原因很多 ",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指出,一方面是因為零售業務結構變化,部分零售業務開展規模比較零散,利潤率不如按揭貸款高;另一方面是因為息差降低,政策面壓降貸款利率,銀行間業務競争,導致貸款利率下降幅度超過存款利率下降幅度。
" 逆風 " 局的結構調整
受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市場波動,零售資產質量也面臨一定壓力。部分銀行個人貸款不良率有所上升。截至 2023 年末,工商銀行個人貸款不良率為 0.7%,較上年末上漲 0.1 個百分點;農業銀行個人貸款不良率較上年末上漲 0.08 個百分點至 0.73%;浙商銀行個人貸款不良率為 1.91%,較上年末上漲 0.41 個百分點;平安銀行個人貸款不良率為 1.37%,較上年末上漲 0.05 個百分點。
雖然過去一年零售業務遭遇 " 逆風 ",但各家銀行仍未放棄加碼零售業務發展的決心。" 即使是這幾年的變化和發展,平安銀行零售業務占整個銀行的營業收入都是高于 50%,所以後續的零售業務做強的核心戰略不會動搖 "。平安銀行行長助理張朝晖表示,後續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發展策略,一方面是要控制好風險,優化風險等成本;另一方面要與其他銀行差異化競争,可能更多依附于集團綜合金融優勢,打造渠道優勢。
面對零售轉型的 " 逆風 " 期,銀行積極尋求對公補位,以期探索新的盈利增長點。從年報來看,2023 年多家銀行加大了對制造業、綠色貸款、普惠小微等領網域的投入力度,對公業務結構優化明顯。例如,招商銀行過去一年科技、綠色、普惠、制造業等重點領網域貸款增速均顯著高于該行公司貸款增速。
招商銀行行長王良表示," 在當前時點,僅靠零售銀行一體的發展也是孤掌難鳴。俗話說‘獨行快、眾行遠’,必須各板塊協同發展,才能更好支持零售主體。所以必須加快打造公司金融特色化競争優勢,加強投行和金融市場業務發展,打造新的業務增長極 "。
"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零售業務還是調結構的狀态 ",盤和林表示,以規模和多元化彌補業務下滑的缺口,追求規模是存量競争,要在眾多銀行中脫穎而出,零售業務的服務能力要聚焦面向高淨值用戶,多元化則是在同質化零售競争中走出一條适合自身的新路,去開拓零售業務範圍的邊界。
杜娟認為,在零售利潤承壓的環境下,上市銀行一方面要夯實零售客戶基礎,包括新客的獲取、促轉化,以及老客的促活、促復購;另一方面要加強資產質量管理,部分銀行前期經歷了零售資產壞賬升高的問題,需計提大金額減值損失,對利潤造成不利影響,在零售金融市場競争激烈的背景下,應警惕為争奪市場而過分降低風控準入門檻,從而造成風險隐患。此外,還應加強息差管理,在貸款利率持續下行的趨勢下,通過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定價策略、負債成本壓降等多種方式,穩定淨息差。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