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是創造未來,歡迎閱讀。
功不唐捐,我曾經見過多次這個成語但總也記不住具體什麼意思,畢竟理解語言要融入語境,這個成語卻總缺少恰當的語境。
在看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發布會的時候,這個成語含義突然具象起來:功,功夫;不,不會;唐,徒然;捐,舍棄;曾經付出的功夫,不會白白浪費。
順便也想起來這個成語的常用搭配:玉汝于成,指經過磨煉而有所成就。
華為自然是最适合這兩個成語的手機廠商,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三折疊手機也是最契合「功」與「成」兩個字的產品,非凡大師在此也不是一種标榜,而是回應了它的内涵「極致美學、極致工藝、極致創新」。
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就是華為現階段在智能手機領網域拿出的集大成之作。
手機吞噬一切?手機更新一切!
七八年前,社交網絡上還流行 EDC(Everyday Carry,日常通勤物品) 的概念,把滿滿一包的手機、卡片相機、墨水屏閱讀器、MP3、頭戴式降噪耳機、掌機、錢包、鑰匙、紙巾、溼紙巾什麼的做成攻略和圖賞分享出來。
舉個例子,最早的實體按鍵功能機,主要就兩個功能:打電話和收發短信。遊戲可以玩一下《貪吃蛇》,想要玩點畫面更好内容更豐富的遊戲時,就得靠掌機了 ......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經歷了,從「大哥大」,到功能機,再到早期智能機,接着是取消了正面按鍵的全面屏手機,更科幻的折疊屏手機來了,現在前所未有的三折疊手機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已經面世,把折疊屏乃至手機品類的形态帶到了更高的維度。
EDC 這個概念日漸式微,是因為手機能夠代替其中的大部分,并且綜合體驗還更好,這就是「手機吞噬一切」說法的由來,當然,紙巾除外。
在解釋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的形态優勢之前,可以再看一個例子。
在傳統錄音筆時代,我們想要将現場的錄音轉成文字,需要将錄音檔案導出,然後聽一句,在電腦上打一句,過程繁瑣,用時冗長;或者,花錢請專業速記員。
如果使用當下智能手機裡内置的錄音機 app,完全可以實時将錄音識别成文字,錄音速記二合一,還有的可以自動識别音色,标注講話人角色,再來總結錄音内容,生成總結和要點。
不光幹了速記的活,也幹了秘書的活。
是「手機吞噬一切」嗎?也許是「手機更新一切」。
再看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的三折疊形态,再稍一琢磨就會發現,除了完全展開之後類似于平板,但因為「三折」的新特性,它和平板其實差異多于類似。
單屏态就是我們最常見的直板大屏手機狀态,用戶可以像平時使用手機那樣使用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簡單直接,便攜日常。
雙屏态對于使用過華為 Mate X3 和 華為 Mate X5 的用戶來說也很熟悉,雙屏對應雙手,這是雙手握持操作和信息處理之間的平衡地帶。
三屏态則提供了和大螢幕平板電腦幾乎沒有差異的沉浸大屏體驗,在觀影、處理文檔,或者閱讀内容的時候,視野更開朗,一屏之内,事無巨細全貌盡覽。
由于是兼顧了手機和平板兩種形态,加上「一屏三折」的關系,使得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具有非常自由和高效便捷的分屏體驗,支持 1:1,1:2 和 2:1 三種比例自由拖拽,在同一螢幕同時運行 2 個應用,比如以手機 app 形态運行一個微信,再以平板 app 形态運行一個 WPS,這樣無論是 2 個應用的使用體驗,還是應用間的文字圖片内容復制粘貼等辦公體驗,都更勝以往。
應用生态的繁盛,以及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本身的多變形态,無疑可以誕生無數種玩法,每一個用戶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甜點區。
商務人士固然會把它當作首選,左邊小屏在飛書上運籌帷幄中,右邊大屏分析财務報表決勝千裡之外;但當他們用三屏态看電影,或者玩 SLG 策略遊戲的時候,大屏賦予的價值,可不僅僅是比普通手機螢幕大 2 倍而已,那是觀影更沉浸,操作不誤觸,一切盡在掌握的安全感。
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關于螢幕的形态可能性到此其實還沒有完全結束,官方的旋轉支架保護殼的加入,才是最終的完全體,雖然單屏态、雙屏态和三屏态的多變組合有點復雜,但這個支架保護殼都能匹配,駕馭多形态支撐需求。
簡言之,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不是把傳統手機放大了 3 倍,而是打通了手持設備、移動設備和輕桌面設備的界限,自成一派。
三折疊手機并不僅僅是改變了此前折疊屏手機展開态下的螢幕比例,使其更貼近傳統平板的螢幕比例,而是因為手機本身更好的随身性,更輕薄的機身,以及更好的影像體驗等等,呈現了「新物種」的形态,它不是「1+1+1=3」的邏輯,而是因為形态、硬體和功能的排列組合,催生新的化學反應,成為打破智能終端形态邊界的新產品。
有迹可循的創新邏輯
做成一部三折手機難嗎?
做出來肯定不難,難的是好用耐用。 華為 Mate X3 和 華為 Mate X5 解決了大折疊產品厚度和重量的問題,以及耐用性問題,成為了當時綜合體驗最好的折疊屏手機之一,也幫助華為成為國内折疊屏市場斷層領先的品牌。
三折疊手機面臨的關于輕薄好用,以及耐用性的挑戰,只會比大折疊手機更高。
所以我們看到了諸多新材料,新技術和新設計巧思的應用,涵蓋了外觀、鉸鏈和螢幕等多個方面。
在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上,「1+1+1=3」是需要打破的思維定式,不光是形态上要做到「1+1+1>3」,在重量和厚度上也要做到「1+1+1
單屏 6.4 英寸,分辨率 2232x1008;雙屏為 7.9 英寸,分辨率為 2232x2048;當完全展開到三屏态時,螢幕到達了「手機」從未觸及到的領網域:螢幕尺寸為 10.2 英寸,分辨率達到了 2232x3184,并且在此形态下,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擁有了兩個第一:
折疊屏領網域全球第一的 92% 屏占比
全球第一薄折疊屏手機,展開最薄至 3.6 毫米
做產品有個「加減法」的概念,盡可能地給提升體驗的部分做加法,給降低體驗的部分做減法,這也是上面兩個不等式的由來。
經常減肥的人都知道,吃胖容易瘦身難。
手機亦是如此,折疊屏猶是,三折疊更是,況且它還是冠上「非凡大師」之名的三折疊!
首先自然是材料創新,超薄素皮材質和超強航天級纖維,保證了強度,也兼顧了質感。
重頭戲則是鉸鏈和螢幕。
華為這次使用的「天工鉸鏈」,一邊是精密的機械結構調校,一邊是微米級數字孿生模型的反復調試,設計出精妙的開合力曲線,這樣是為了在内外彎折的形态下,找到一體聯動的最佳組合,以及适手的開合手感。
另外,由于三折疊形态對手機機身厚度提出了極為嚴苛的挑戰,所以為了保障超纖薄手感,華為前所未有地引入内折鉸鏈的嵌入式滑軌結構,和外折鉸鏈的一體連杆結構,加上在鉸鏈核心部件 100% 地使用火箭鋼,讓調校凸輪數提升 100%,抗變形強度提升至 1900MPa,解決了輕薄、手感、耐用和強度之間的多重矛盾。
因為此前折疊屏手機只有内折和外折兩種形态,這兩種形态對螢幕材質和鉸鏈結構的要求并不相通,内折要抗拉伸,内折要抗擠壓。尤其是螢幕材料這塊,為了同時兼顧内折和外折的需求,華為也首創了首創超形态疊層設計,引入超維折疊有機材料,使得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的螢幕耐彎折能力提升 25%,外折抗擠壓,内折抗拉伸,能屈能伸還輕薄,這就好像要求一個田徑運動員,同時獲得 100 米和馬拉松的金牌一樣,因為這兩種運動對身體素質和訓練方法的要求截然不同。
至此,我們就可以知曉三折疊背後,華為在材料和結構上下的硬功夫。
在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機身上,有一行「Designed and Crafted by HUAWEI」徽标,Crafted 代表了工藝,印象中這是第一家手機廠商在機身上做宣言:把工藝放在和設計同樣的高度。
智能手機的設計擅長在第一眼吸引你,而工藝會在任何時刻和你交流。
早先智能手機機身以塑料為主的時代,會把塑料做出金屬的樣子,然後随着塑料老化和日常磕碰,機身變得斑駁,仿佛一個被揭穿的謊言。
材料和工藝,反過來也可以成為「誓言」的象征,就像「金石之盟」或者「鑽石恒久遠」所表述的那樣,類似的,喊出「匠造工藝」口号的華為,也想表達類似的信息:奪天工,镂金石,鑄產品。
畢竟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一出生,就面臨着 2 個挑戰:消費者換機周期變長,比以往更在意手機的耐用性;以及,因為折疊屏的多變形态和纖薄姿态,消費者也更擔心是否堅固耐用。
華為需要從行動和語言上都回敬這 2 個挑戰。
不過終究是以行踐言,創新不是從帽子裡面掏鴿子,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的形态創新背後,是諸多材料創新和結構創新的結果,而在此之前,我們或多或少地見過華為在相關領網域的積累。
厚積而薄發。
比如說,自從 2019 年華為發布首款折疊屏手機華為 Mate X 之後的 5 年時間裡發布了多款不同形态的折疊屏產品,華為也是世界第一個掌握豎向折疊、橫向内折、橫向外折三種折疊技術的手機廠商。
恰好,三折疊手機的一個難點就是要同時兼顧内折和外折兩種鉸鏈形态,以及螢幕同時要扛住内折和外折的不同結構壓力。
在華為折疊屏手機上,結構和材料的創新并非沒有先例,比如華為 Mate X5 上用到了雙旋水滴鉸鏈、超薄 Type-C 器件和超輕凹形機身結構來解決各種矛盾。
在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上,我們也看到一些熟悉的名詞:非牛頓流體 +UTG 復合抗衝材料,這種抗衝擊内屏材料如今變得内外兼修,在此之前,它則出現在了 華為 Mate X3 和 華為 Mate X5 上,和外屏的玄武鋼化昆侖玻璃一道,構建鋼筋鐵骨的防線。
所以說,一切都有迹可循,那些材料和結構的創新并非如空中樓閣那樣缥缈無根,而是一磚一瓦層層搭建,最後拾級而上,終至高處,終至無人之處。
為什麼手機創新從不枯竭?
一位科普作家不久前發微博說,他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少野外工作者開始把衛星電話換成了華為 Mate60 系列,因為手機畢竟更輕便也更方便,而單獨的衛星電話本身也不便宜。
手機伴随着野外工作者勇闖無人區,成為可靠耐用的助手。
這種手機進入無人區的例子,和三折疊手機技術研發進入無人區的現實相映成趣,曾經的手機衛星通信是「技術踏入無人區」,計算攝影是,現在的三折疊還是…
似乎在手機領網域的創新,從不枯竭。
消費電子歷史上最大的市場,呈現出了驚人的生命力,每每我們覺得這個市場不再令人矚目的時候,總有產品橫空出世,告訴我們,手機依舊是那個消費電子市場最閃亮的星網域。
現在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就是其中獲得最多關注的,它也沒有因為三折疊形态就摒棄過往的優勢,或放棄對 AI 潮流的追求。
所以我們依舊可以看到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支持衛星通信,在無地面網絡的情況下,用戶依然可以在天通衛星網絡下,與任何品牌手機實現接打電話和收發短信,支持自由編輯衛星消息,衛星消息還可以攜帶消費者所在的位置信息,支持多個位置生成軌迹地圖,與外界時刻保持聯絡。
而 XMAGE 的 logo 自然也出現在了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背後,可變的十檔光圈搭配 OIS 光學防抖,能夠保證白日黑夜下各種場景的成像穩定性,從超廣角到最高 5.5 倍的光學變焦則涵蓋了從風光到特寫的需求,畢竟,大屏這麼适合觀看,影像也需要足夠适合拍攝。
小藝的進化也和螢幕一同展開,除了影像魔術能夠實現 AI 修圖和 AI 擴圖之外,還有 AI 雲增強功能,分析并還原原本模糊照片中的細節和紋理,提升照片的清晰度與豐富度。
同時 AI 資深編輯可以通過語音指令輕松實現文字幫寫,修改、潤色和翻譯,所以說,不能用傳統的想法來思考新產品。
開始我還想着,這麼大一塊螢幕,不得配一個鍵盤啊,這不是天作之合嗎?
其實三折和 AI 才是新時代的創新做媒,伉俪情深。
過往我們說手機雖小但技術密集,但現在手機可大可小,不過不管如何,它都凝聚了最尖端的半導體技術,影像算法技術,雲計算和 AI 大模型技術,材料技術,通信技術,電池技術,這些技術,就是為什麼手機創新從不枯竭的原因。
可能專業錄音筆的麥克風比旗艦手機略好,但手機其他的技術優勢,能夠迅速抹平這一點劣勢,并且轉而利用 AI 消噪,自然語言理解,Speech-to-Text 語音轉文本技術,大語言模型,把錄音這個場景的體驗轉化為傳統錄音筆無法企及的高度。
影像體驗,衛星通信體驗,AI 體驗,還有車手互聯體驗等等,都是如此。
9 月 7 日 12:08,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三折疊手機開啟預訂,開啟預訂 24 小時不到,預約量已經突破 200 萬,這款注定不會便宜的手機能有如此預定量,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用戶需求在這裡,產品滿足和用戶需求。
其中有一個關于手機的根本性需求:用戶渴望盡可能大的螢幕,以及盡可能舒适的體驗。所以就有了過往從 3.5 英寸螢幕智能手機為起點,不斷發展到現在趨近 7 英寸螢幕單手握持極限的手機變大歷史,再就是折疊屏手機的橫空出世,以及現在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三折疊手機的更進一步。
只要這個用戶關于手機的根本性需求存在,那麼各大廠商圍繞消費者需求的創新就不會停歇,而這次華為走在最前面。
21 世紀初的筆記本看起來與現在相差不大,但 21 世紀初的手機和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比較起來,中間經歷了好幾代的演變,我們是用手機的方式,也經歷了好幾代的演變,動因有從 2G 到 5G 的網絡變遷,也有從實體鍵盤小螢幕功能機,到如今三折疊手機的形态進化。
折疊屏告訴我們,手機沒有什麼最終形态,而是只有更好的形态,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則告訴我們,更好的形态,不止一種,而是很多種。
而這個一切,都源于開頭的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