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錦江航運IPO過會:上半年淨利潤預計降四成,歡迎閱讀。
7 月 14 日,闖關上交所主機板的上海錦江航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江航運)成功過會。若此次完成 IPO,其将成為上港集團(SH600018,股價 5.32 元,市值 1239 億元)海上貨櫃運輸業務上市平台。
對于貨櫃航運企業來說,投入運營的船舶運力決定了供給情況。按照 IPO 計劃,錦江航運拟募集資金 30.25 億元,其中 19.08 億元、2.11 億元分别用于兩個運輸船舶購置項目,合計耗資 21.19 億元用于購船。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1 年全球貨櫃航運市場呈現較高景氣度,市場出現 " 一箱難求 " 及運價上漲的火熱行情,部分航運企業計劃大手筆投入購船或租船。2022 年下半年以來,運力短缺問題得到緩解,導致市場運價逐步回落,錦江航運 2023 年上半年業績受此影響出現明顯下滑。在行業觸頂回落的情況下,該公司與同行企業新增船舶投入運營後,可能面臨行業運力供給過剩的風險。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視覺中國圖 楊靖制圖
市場運價面臨逐步回落
錦江航運是一家綜合性航運公司,主要從事國際、國内海上貨櫃運輸業務,多年來持續深耕東北亞、東南亞和國内航線。
2020~2022 年,錦江航運分别實現營業收入 34.30 億元、53.72 億元和 68.40 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别為 4.56 億元、11.93 億元和 17.67 億元,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均持續增長,尤其是 2021 年業績增幅較大。
這主要系 2021 年國際貿易呈現較高景氣度,使得全球貨櫃航運市場持續復蘇,錦江航運班輪運輸服務的運輸數量大幅增加;同時全球航線海運運力緊張,貨櫃航運的市場價格持續上升,此外錦江航運不斷開拓和完善東南亞、美西航線的網絡布局,成為公司新的收入增長點。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錦江航運共經營 44 艘船舶,包括 25 艘自有船舶和 19 艘租賃船舶。2020~2022 年,錦江航運平均總運力分别為 2.63 萬 TEU、3.02 萬 TEU、3.72 萬 TEU,随着公司租賃船舶數量逐年穩步增加,公司平均總運力相應地呈逐年增長趨勢。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貨櫃航運行業屬于典型的周期性行業,2020~2022 年,行業經歷了市場運價大幅上升然後逐步回落的階段。2022 年下半年起,随着全球航運周轉效率出現回升,運力短缺問題得到緩解,同時疊加全球經濟復蘇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市場運價逐步回落。
錦江航運經營業績水平受市場運價的波動影響較大。2023 年 1~3 月,錦江航運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别同比下滑 14.30%、41.25%;公司預計 2023 年 1~6 月營業收入同比下滑 15.73% ~17.57%,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 41.77%~44.80%,主要是由于貨櫃航運市場供需發生變化,致使貨櫃運輸價格有所下降,在上年同期業績基數較高的情況下,運輸價格下跌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同比下降。
錦江航運提示風險稱,若航運價格波動、燃油價格上漲等多個負面因素疊加爆發,公司有可能發生上市當年淨利潤比上年度下降幅度超過 50% 的情況。
公司業績是否存在持續下滑風險?錦江航運通過郵件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貨櫃航運行業正經歷運價迅速上升後向新均衡點回探的周期階段,但行業仍有較大增長潛力和發展态勢,并非處于長期持續下滑趨勢中;公司短期内經營業績存在下滑的風險,系正常的行業周期性波動,并不改變公司的基本面,不影響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公司經營業績持續下降的風險較小。
募資大多用于增加運力
在過去兩年業績高速增長的同時,錦江航運也适時提交 IPO 申請,募集資金大部分用于購買運輸船舶以進一步增加運力。按照 IPO 計劃,錦江航運拟募資 30.25 億元,其中 19.08 億元用于購置 6 艘 1800TEU 型貨櫃船舶、2 艘 2400TEU 型貨櫃船舶,2.11 億元用于購置 2 艘 1000TEU 型沿海貨櫃船舶。兩個船舶購置項目建設進度計劃為 2 年。
2021~2022 年上半年,在全球貨櫃航運市場持續維持較高景氣度的背景下,海運運力緊張情形較為突出,運價上升,讓航運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也開始了購置船舶擴大運力的計劃。
錦江航運在招股說明書(上會稿)列舉了 5 家同行業可比公司,其中 A 股公司 3 家,分别為中遠海控(SH601919,股價 9.88 元,市值 1598 億元)、寧波遠洋(SH601022,股價 10.61 元,市值 138.85 億元)、中谷物流(SH603565,股價 11.28 元,市值 236.89 億元)。這 3 家公司近兩年均計劃大手筆投入購船。
中海遠控屬于全球性班輪公司,經營規模遠高于國内其他班輪公司。2022 年 10 月 28 日晚,中遠海控宣布訂造 12 艘 24000TEU 甲醇雙燃料動力貨櫃船,訂造船舶總價為 28.782 億美元(折合約人民币 206.3612 億元)。該批船舶預計于 2026 年三季度開始交付使用。
寧波遠洋于 2022 年 12 月上市,其募投項目包括投資總額 12 億元的貨櫃船購置項目、投資總額 4 億元的散貨船購置項目,拟購置 6 艘貨櫃船舶和 2 艘 5 萬噸級散貨船,項目建設進度計劃為 2 年。
中谷物流于 2020 年 9 月上市,其首發募投項目包括投資 10.17 億元的貨櫃船舶購置項目,計劃購置 6 艘 1900TEU 貨櫃船舶,2020 年已實施完成;短短一年後,2021 年 9 月,中谷物流定向增發募資 27.48 億元,募投項目包括投資總額 39.51 億元(拟投入募集資金 15 億元)的貨櫃船舶購置項目,計劃購置 16 艘 4600TEU 的貨櫃船舶,預計于 2022~2024 年陸續完工并下水。
除了上述可比公司外,中聯航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航運)、樂艙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艙物流)均已在 2022 年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招股材料也都提出擴大船隊規模的計劃。
中聯航運 2022 年 8 月招股檔案顯示其訂購了 12 艘船舶,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4 艘訂購船舶已交付,其餘船舶預計于 2023 年 2 月至 2024 年 12 月交付。中聯航運亦計劃購置 6 艘運力為 1900TEU 至 7000TEU 的新造船舶,将于 2025 年交付。
樂艙物流 2023 年 5 月遞交的最新上市申請檔案顯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購入 4 艘二手貨櫃船舶,以獲取船舶運營相關資源及能力。2022 年 6 月,樂艙物流籤訂合同訂購 2 艘運力皆為 14700TEU 的一手超大型貨櫃船舶,該等船舶預計于 2025 年左右交付。
由此可見,未來 2~3 年,同行業可比公司及其他同行會有較多船舶投入運營,行業運力将大幅提高。如果貨櫃航運行業繼續 2023 年上半年的下行周期,或将對航運企業造成較大的競争壓力。
招股說明書(上會稿)也對此提示風險稱,2021 年度,受運價上漲的影響,新造船舶訂單數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長,該部分新增運力将在未來投入航運市場;若運力供應出現過剩的情況,市場運價将可能出現下行風險,進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對于運力過剩的相關風險,錦江航運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的班輪運輸服務專注于亞洲市場,亞洲區網域相關航線收入合計占比 90%,亞洲區網域的貨櫃貨運總量長期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速,近 20 年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年來,随着國際產業轉移的趨勢和 " 一帶一路 " 倡議等推進,中國 - 東南亞貨櫃運輸市場出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與 5 家關聯企業客戶重疊
目前,上港集團直接和間接持有錦江航運 100% 股權,錦江航運若成功上市,将成為上港集團海上貨櫃運輸業務上市平台。
錦江航運認為,上港集團主要從事港口相關業務,主營業務分為貨櫃板塊、散雜貨板塊、港口物流板塊和港口服務板塊,公司主要從事國際、國内海上貨櫃運輸業務,截至招股說明書(上會稿)籤署日,雙方主營業務定位存在本質區别,不存在同業競争。
按照錦江航運所述,上港集團下屬的上海集海航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集海)、江蘇集海航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集海)實際主營業務為内河貨櫃運輸,與海運在經營區網域、船舶運輸資質等方面皆不同;上海港復興船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興船務)、上港集團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港物流)等企業經營範圍雖然包括國際船舶運輸、國内沿海普通貨船運輸,與錦江航運主營業務相似,但并未實際開展航運業務,因此上述企業與公司不構成同業競争。
然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2020~2022 年,錦江航運與上海集海、江蘇集海、復興船務、上港物流等 5 家關聯企業存在客戶重疊,與上海集海、江蘇集海等 6 家關聯企業存在供應商重疊。
錦江航運表示,重疊客戶主要從事航運代理業務,公司向其提供貨櫃班輪運輸服務。之所以與上海集海、江蘇集海形成客戶重疊,是因為其内河貨櫃運輸業務下遊客戶主要為貨物運輸代理,部分客戶亦會根據其貨主需求向錦江航運采購貨櫃運輸服務;而上港物流主營業務為國際運輸代理業務,部分貨物運輸代理存在直接向錦江航運采購運輸服務的情形,因此與公司形成部分客戶重疊。
重疊供應商主要包括燃油供應商、碼頭裝卸服務提供商及貨物運輸代理。上海集海、江蘇集海在開展業務過程中存在向碼頭相關公司采購裝卸服務的情形,與公司部分碼頭裝卸服務提供商重疊;上港物流上遊供應商主要為船公司或貨物運輸代理,錦江航運經營過程中存在向部分船公司采購支線運輸服務、向貨物運輸代理采購代理服務的情形,故導致供應商重疊。
錦江航運稱,相關重疊客戶和供應商系航運產業鏈上的正常商業現象,相關交易均基于自身業務發展需求,重疊客戶和供應商具有商業合理性。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