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2025年,十大預測,歡迎閱讀。
作 者:于啟章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2025 年,馬上到來,世界又将是一個新的樣子。
不論 2024 年過得如何,我們都将重新出發。
在《通往奴役之路》的第一章,哈耶克寫了這樣一句話:
" 觀念的轉變和人類意志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世界。"
這句話寓意頗深,也讓我們不由得思考,如果一個時代充滿焦慮,讓人覺得不舒服,我們的觀念和意志又能将它導向何處?明日之世界,會是如何?
本文結合專家觀點和個人分析,預測了未來 10 大趨勢,期待這篇文章成為大家了解未來的一扇窗,啟發更多關于未來的思考。
全球政治 " 壓力測試 "
世界範圍内,政治舞台上的風雲變幻總是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詩劇,每一個國家的動态都牽動着全局的神經。
就像所有人都沒想到,叙利亞會在 2024 年最後一個月 " 光速 " 變天。
在正式完結的 2024 年大選浪潮中,現任執政黨的表現普遍糟糕。
比如美國和英國出現了執政黨的更替,印度和南非被迫組建聯合政府,法國出現了政治共治,韓國戒嚴 ……
這一系列事件不僅僅是各自國家内部的政治波動,更是全球局勢復雜多變的一個縮影,預示着 2025 年的世界将步入一個充滿挑戰與不确定性的新時期。
背後是選民對現狀的不滿,以及對改變的強烈渴望。
因此,2025 年新領導人們能否真正兌現競選承諾,将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發展的核心問題。
如果這些領導人無法滿足民眾的期望,或者未能帶來實質性改變,那麼由此可能引發更深的震蕩。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5 年可以被視為全球政治的 " 壓力測試年 "。
美國方面,特朗普預計将在明年 1 月份再次入主白宮,并宣誓就職美國總統。
從他第一個任期所推行的政策來觀察,有三點十分重要,并會在他第二個任期加大力度:
一是政府通過稅收減免、補貼等政策,吸引企業回到美國本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二是提高進口關稅,避免外國產品特别是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防止美國就業機會流失海外;
三是反移民,啟動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非法移民驅逐行動,把就業機會留給美國人。
特朗普的壓倒性勝利将對移民、防務、經濟和貿易等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而他的 " 美國優先 " 政策也難免讓盟友和對手都質疑美國聯盟的穩定性。這可能導致地緣政治的重新調整、緊張局勢加劇,甚至增加核擴散的風險。
除此之外,特朗普可能會促使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協定,已經超過 1000 天的俄烏衝突有望在 2025 年收尾。
但與此同時,美國方面可能會繼續放任以色列在加沙和黎巴嫩的衝突中采取行動。
《經濟學人》直言,"2025 年将是冷戰後最危險的一年 "。
美國政策調整、俄烏衝突走向、韓國政治動蕩、法國政治格局變化以及叙利亞的政權危機等,都可能引發地區乃至全球政治、經濟、軍事格局的重大調整和變化,地緣政治波動注定成為延續至 2025 年的重大風險。
世界經濟,加劇分化
2025 年世界經濟如何演化?
根據 IMF 預測,2025 年全球經濟增速将稍微回升至 3.25%,對比 2024 年的 3.23% 有所回升,但未來幾年整體增速大概率仍将放緩。
這也是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的共同趨勢。
意味着 2025 年世界經濟的基本盤不會有大變化——
溫和滞脹、弱勢增長格局和全球通脹仍顯著高于全球增長。
而 EIU 預測,美聯儲将在 2025 年進一步降息 50 個基點,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 2025 年也可能進一步推動降息,這樣一來,雖然銀行的利潤被侵蝕,但我們大概率能看到債券市場的反彈。
在此之上,地緣衝突頻發、逆全球化趨勢、供應鏈產業鏈碎片化大勢這三個影響因素将會繼續發揮作用," 特朗普衝擊 " 的到來幾乎成為定局。
比如前幾天,路 · 透社報道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表明上任後會對中國商品加征 10% 關稅,導致在其明年 1 月就職前已出現諸多發酵事件。
EIU 還指出值得注意的一點,全球範圍内,南方國家與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差異明顯,主要南方國家所處地區的經濟增速顯著高于發達經濟體。
其中,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引領全球經濟增長,預計 2024 年其經濟增速将超過 5.3%,2025 年也将保持在 5% 以上,印度成為其中值得重點關注的一環。
最後,發達經濟體内部經濟也增速分化明顯。近年來,美國經濟增長相對較為強勁,基本實現軟着陸,但日本和歐盟的經濟增長勢頭偏弱。預計未來發達經濟體内部的分化将持續存在。
2025 年,世界範圍内的增速分化加劇,可能成為判斷各個未來經濟體走向的關鍵一年。
而中國經濟的宏觀政策方面,随着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過,已經趨于明朗。
" 更加積極的财政政策 + 适度寬松的貨币政策 + 超常規逆周期調節 " 是史無前例的表述,可以預見 2025 年的宏觀政策會是 2009 年全球金融風暴、四萬億刺激以來最寬松的。
對比來看,2024 年的前三季度,宏觀政策發力不夠,三季度之後開始轟油門,政策落地需要時間,2025 年恰好全年都處于政策發力階段。
因此多家機構預測,如果中美博弈在正常範圍内,2025 年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整體發展上也将略好于 2024 年。
AI,鏟子已經插進土裡
當前的 AI 產業,這可能是商業史上最大的賭博——
目前,超過 1 萬億美元正在投入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但事實上大部分企業仍然不确定如何使用這個工具,采用率也比較低。
2025 年,人工智能毋庸置疑将繼續引領科技行業的發展,但科技企業将面臨投資回報壓力,明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将進入 " 現實檢驗 " 階段。
自 ChatGPT 問世以來,全世界都在尋找 AI 的殺手級應用。
而紅杉資本預測,2025 年,AI 搜索引擎的快速普及可能會讓這個一統天下的市場出現分化,每個專業都有自己專門的 AI 搜索引擎,Midjourney 可以看作是對 " 像素宇宙 " 的搜索,Github Copilot 是對 " 代碼宇宙 " 的搜索。
2025 年,每一個行業,都值得用 AI 重做一遍。
除此以外,我們也能對 2025 年 AI 產業的資本支出有一個穩定的預期。
經過 2024 年的跑馬圈地,不難看到科技巨頭們已經牢牢掌控了 AI 革命,微軟 /OpenAI、亞馬遜 /Anthropic、谷歌、Meta 和 xAI,他們不僅控制了支撐 AI 的絕大多數數據中心,還在大模型公司中持有重要股權,同時也是新興 AI 創業公司的主要股東。
随着這些巨頭對 AI 掌控度的增加,他們的資本支出也将更加笃定。
如果說 2024 年是争相籤訂土地和電力各種協定,那麼 2025 年将是動工執行之年,鏟子已經插進土裡。
除此以外,圍繞 AI 展開的一系列 " 基建 " 也将在 2025 年迅猛發展。
比如,人們經常将雲計算公司與鍍金時代(指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期間,美國經濟快速增長和工業化進程加速的時期)的鐵路寡頭進行比較。
如果說數據中心确實是數字經濟的鐵路,那麼到 2025 年底,新的 AI 鐵路将安全就位。
這決定了,什麼樣的貨物會在這些鐵路上運行,以及 AI 将被如何運用于為客戶和最終用戶創造價值。
新能源汽車,價格戰難停
多方數據預測,到 2025 年,世界範圍内新車年銷量将達到創紀錄的 9720 萬輛,其中新車銷量将增長 2%,商用車銷量将增長 4%,電動汽車銷量将增長 16%。
而國際數據公司 IDC 認為,2025 年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車的市場規模将接近 1400 萬輛。
增長的水面之下,行業的重壓也正在越發顯現。
客觀來看,明年新能源汽車行業仍然存在打響新一輪價格戰的潛在可能。
短期視角下,車企需要衝刺銷量,長期視角下,新能源車產品同質化加劇的情況下,當行業裡有玩家率先降價,另外的玩家出于競争,很可能也會被迫跟進。
威爾森咨詢此前判斷," 按照汽車產品周期,(價格戰)預計至少還要持續五年。"
而何小鵬、雷軍等人也曾公開表示,2025 年行業淘汰賽将真正開打,能留在牌桌上的品牌最多不超過 5 家。
要知道,目前除了以特斯拉和比亞迪為代表的少數車企,絕大多數新能源車企都還沒能實現全年盈利," 自我造血 " 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遭遇價格戰,倒在 2025 年的品牌将會更多。
除此以外,随着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極有可能加劇的中美貿易戰也給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了諸多挑戰與機遇。
比如,貿易壁壘和高關稅政策增加了中美兩國之間的成本壓力。全球供應鏈,特别是在電池原材料(如锂、钴、鎳)方面的依賴,可能受到影響,導致生產成本上升。
盡管中美貿易戰帶來了不确定性,但全球綠色轉型的趨勢依然強勁。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到 2025 年将占總汽車銷量的 20% 以上。
中國車企對于歐洲、東南亞等市場的積極探索,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美國市場的不确定性,進一步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企業出海,理性回歸
特朗普第一個任期時,為了規避美國的高關稅,有一大批中國企業在海外國家設立工廠,實現了產能出海。
如今來到 2025 年,即便特朗普第二個任期不再祭出關稅大棒,更多中國企業也會選擇去海外落地,情勢已經發生微妙的變化。
《經濟學人》有這樣一個表述:
" 随着保護主義加劇,中國企業通過在墨西哥到匈牙利等地建廠擴展海外,以繞過貿易壁壘并開拓全球南方市場。因此,所謂的‘脫鉤’并未真正發生,中國企業另有打算。"
雖然 " 脫鉤 " 是否真正發生有待商榷,但中國企業的确有 " 打算 ",那就是堅定出海,并且從 " 侵入 " 到融入。
明年,中國企業出海已經進入 " 深水區 ",過去大家出海的決策邏輯是建立在對市場紅利的追逐上,多少帶有一些開拓新市場的侵略性,但随着發展的深入,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需要更多考慮政治、文化、宗教、消費心理等因素。
也就是說,從 2025 年開始,出海航行的企業将更關注水面下的東西,投機型出海的企業會越來越少,深耕市場的理性出海趨勢将慢慢回歸。
在此基礎上,接下來的出海大潮中,新玩家可能集中在三類:
一是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產業龍頭,截至 2024 年上半年 A 股 5300 家上市公司裡面有約 53% 披露了海外收入,預計 2024 年年報裡披露海外收入的上市公司數量會接近 60%,而這個比例在 2025 年只會繼續增加;
二是天生全球化的公司,其中不少由中外團隊聯合創辦,在海外各市場被當成本地企業;
三是基于中國數字化能力或人工智能優勢而成長起來的出海新物種,他們不一定有天生全球化的團隊,但全球化能力非常強。
人口問題,下一個灰犀牛
多方預測,2025 年中國人口總數可能會跌破或者來到 14 億邊緣。
從 2024 年上半年公布的數據來看,我國出生人口數量為 433 萬,據此,有機構預測 2024 年生育人數會再創 " 新低 ",可能在 788 萬,不會超過 800 萬。
而今年死亡人數,估計會達到 1200 萬,兩相對比,淨人口可能會減少超過 400 萬。
而根據目前的結婚率和整體生育意願來看,2025 年的淨人口減少數值可能會進一步變大。
不僅如此,人口結構的變化,特别是老齡化的問題,也在深遠影響着社會經濟。
聯合國将發展中國家老年年齡的界限定義為 60 歲。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 60 歲以上人口占人口比重超過 10%,表示進入老齡化社會;超過 20%,表示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超過 30%,表示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早在 2000 年,中國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根據國家衛健委測算,預計 " 十四五 " 時期(2021-2025 年),中國将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2035 年左右,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将超過 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人口問題是一個典型的 " 灰犀牛 " 事件:這類事件不是随機突發的,而是出現一系列信号後,不加處置就會出現的大概率事件。就像非洲草原上的灰犀牛,看似行動遲緩,但一旦奔襲而來,幾乎難以逃脫。
因此,随着相關問題愈發緊迫,2025 年我們可能會看到中國人口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轉變。
比如 2024 年,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規定,國務院就決定于 2025 年開展全國 1% 人口抽樣調查。
這次抽樣調查旨在掌握 2020 年以來我國人口在數量、素質、結構、分布以及居住等方面的變化情況,客觀反映我國人口發展狀況。
也是為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新時代人口發展戰略、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準确的統計信息支持。
破内卷,開始發力
2024 年臨近尾聲,有一種共同的心聲正在越來越強烈,那就是不要再卷了。
從今年 7 月 30 日政治局會議首提 " 防止‘内卷式’惡性競争 ",到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綜合整治 " 内卷式 " 競争,政策風向标也很明顯,對内卷,2025 年從防到治,一定會見行動。
與此同時,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向市場傳遞出要進一步刺激國内市場消費的确切信号," 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内需求 " 被列為明年九大重點任務之首。
一手抓消費,一手停内卷,2025 年,扭轉國内產能過剩,引導產業健康發展成為重中之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認為提到," 内卷 " 在很大程度上是企業和地方政府合力作用的一個結果。
《經濟日報》也在近期的一篇報道中指出了這一問題:有地方為加緊布局產業新賽道,奉行 " 撿到籃裡都是菜 ",通過在稅收、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上大規模讓利的方式不計成本地招商引資。
因此,2025 年,不僅企業頻繁降價的行為會遭到限制,面對地方政府提供補貼、讓利等 " 内卷式 " 招商行為也應保持警惕。
愉悅自己,這就是消費趨勢
消費方面,2025 年會有何趨勢?
受大環境預期的影響,近幾年消費者在購物時的考量發生了明顯變化,他們更加注重性價比,不再單一地追求高端產品或者只看重低價商品,而是會時刻權衡當前需求和未來需求,展現出戰略性的消費行為。
但與此同時,麥肯錫發布的《2024 年中國消費趨勢調研》中提到,64% 的消費者更加看重精神消費,年輕消費者對此尤為重視。
復盤 2024 年大熱的零售爆款案例,從 Jellycat、泡泡瑪特 LABUBU、中藥冰淇淋 IP 忠耀堂,甚至博物館與文化 IP 陸續推出的 " 情感價值增值服務 ",再到年末引發廣泛關注的谷子經濟 ……
我們可以清晰感知到消費者需求的轉變," 情緒價值 " 正逐步崛起為零售行業的重要趨勢,成為品牌與消費者建立深層次情感連接的關鍵紐帶。
因此,2025 年的消費趨勢或許可以概括為 8 個字 " 謹慎精明,精致悅己 "。
在過去一年,名創優品高歌猛進,而其創始人葉國富正是率先洞察了這一趨勢:"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小孩,把錢都花在這些方面,愉悅自己,這就是消費趨勢。"
未來一年,得情緒者,得天下。
低空經濟,蔚然成風
羅蘭 · 貝格研究機構預測,到 2050 年,全球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将超過 60 萬億元人民币。
而無人機市場和 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市場将成為全球低空經濟市場增長的主要引擎。
無人機大家比較熟悉,目前已經被廣泛運用在攝影、農業、物流、測繪、災難救援甚至文藝表演領網域。
尤其是在物流領網域,無人機配送服務将極大地改變傳統的物流模式,實現更高效、更靈活的貨物運輸。
随着政策環境的優化和技術的不斷成熟,消費級和商用無人機的市場需求将繼續快速增長。
而 eVTOL 則是一種不同于傳統固定翼飛機的飛行器,可以在不需要跑道的情況下起飛和降落,類似直升機,非常适合在城市或復雜地形環境中進行空中交通操作。
未來,eVTOL 作為未來城市空中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将在解決大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縮短通勤時間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各大航空和科技公司已投入大量資源開發 eVTOL 技術,并開展了多次試飛和商業化探索。
随着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eVTOL 有望在未來 10 年内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成為城市交通的革新力量。
整體來看,無人機和 eVTOL 市場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觑。兩者不僅将在全球低空經濟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還将引領低空經濟的未來發展方向,推動整個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
各國普遍認為,2025 年将是 eVTOL 和城市空中交通商業化應用的關鍵節點。
日本已經計劃在大阪世博會期間,率先啟用 eVTOL 的商業運營,以展示其在低空經濟領網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潛力。
半導體,别開生面
2025 年,整個半導體行業将實現增長。
此前,畢馬威(KPMG)和全球半導體聯盟(GSA)發布了第 20 份年度全球半導體展望報告,其中明确指出了:
由于人工智能、雲、數據中心、無線通信和汽車應用的發展,對芯片的需求将持續增長,半導體高管對 2025 年抱有明顯的樂觀态度。
盡管地緣政治和人才保留的問題仍然會成為不可忽視的阻力,但是非傳統半導體公司(科技巨頭、平台公司和汽車公司)在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正在給整個行業打開新的局面。
比如畢馬威全球半導體負責人林肯 · 克拉克(Lincoln Clar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 科技巨頭和老牌半導體公司開始争奪市場份額,不斷進行技術開發和優化人工智能芯片,旨在增強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能力并提供替代方案。"
" 行業競争日益激烈,大量投資和尖端戰略對于企業不僅要生存,而且要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環境中蓬勃發展至關重要。"
随着全球半導體短缺以及中美之間鬥而不破的競争,我們大概率能在 2025 年觀察到新的芯片設計和技術的崛起,比如量子計算和 AI 芯片。
此前谷歌重磅推出全新的量子芯片—— Willow(共 105 個量子比特),在 AI 圈掀起了海嘯級巨震。
在一個标準基準計算任務中,Willow 用時不到 5 分鍾(300 秒)神速完成。
而如今,世界上最快超算 Frontier 要完成同樣任務,則需要 10 億億億年,也就是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年。這一天文般的數字,甚至遠遠超過了宇宙的年齡(138 億年)。
Willow 不僅僅是速度的勝利,更取得了量子計算領網域決定性的技術突破——
随着量子比特數量的增加,這款芯片的誤差也呈指數級下降。這種精度提升的速率超出了一個關鍵阈值。
這意味着,曾困擾量子計算近 30 年的糾錯問題,終于迎來曙光。
有分析師稱,Willow 具有劃時代意義,它将成為構建有用量子計算的第一步,未來在 AI 大模型、藥物發現、核聚變、電池設計等諸多領網域中帶來巨大潛力。
2025 年,量子芯片的商業化應用,值得期待。
結語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給莫言寫留言,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 如果人生中遇到艱難時刻,該怎麼辦?"
這是一個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是當下這個時代惶惶不可終日的人的心聲,甚至折射的是很多人一生的課題。
而莫言的答案,是一則故事:
莫言小時候跟爺爺去割草,遇到狂風像一根飛速旋轉着的黑色圓柱向他們逼過來。
爺爺對莫言說的第一句話是:" 使勁拉車吧,孩子。"
很快,風來到眼前,莫言被刮倒在地,爺爺卻攥着車把,脊背如弓,就這麼與風對抗着。
最終,風把車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可莫言腦海裡只記得車還在,而爺爺就像釘在大壩上一樣,沒有前進,但是也沒有倒退。
那一刻他覺得:"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勝利了。"
艱難或許是這個時代的底色,而我們首先能做的,就是保持定力,不被大風吹倒。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孫子兵法》有雲," 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
2025 年,我們謀定而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