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燃爆了,内娛終于等到他,歡迎閱讀。
這個 " 人潮洶湧 " 的五一假期從熱搜氛圍已經感知:
# 五一預計 240000000 人次出遊 #
# 五一這些景點已約滿 #
# 北京已嚴重擁堵 #
(擠進海洋館的朋友都在紛紛感慨,人比魚多)
另一邊,五一檔的 " 厮殺 " 也在假期的前奏就已經開始。
18 部新片,覆蓋動作、愛情、動畫、犯罪、喜劇、災難、奇幻、懸疑等多種類型。
目前,《長空之王》以數據第一遙遙領先,上映 3 天,已突破 2 億票房。
淘票票評分甚至達到了史上最高,與重映的《泰坦尼克号》平分,比《肖申克的救贖》高出 0.1。
相較而言,豆瓣上則評價則兩極分化,五星與一星相互較量。
有人稱贊:
" 轟鳴聲一響便值回票價。"
" 影片節奏緊湊,劇情很燃很淚目。"
" 主旋律拍成這樣,才有讓人觀看的欲望。"
有人吐槽:
" 除了胡軍,其他演員都不行。"
" 觀感比不上它的噱頭,文武都一塌糊塗。"
" 男主閻王看了都 call6。"
但,無論如何。
首款隐形戰機殲 20 亮相,《長空之王》已經值得一句 " 史上最豪華 "。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劇透,如果還沒有看電影,建議收藏或轉發給看過的朋友,歡迎觀影後再來閱讀)
" 試飛員是刀尖上的舞者。"
《長空之王》是好看,主要指的是視覺上的好看。
演員好看,穿得英姿飒爽;飛機好看,感動又震撼;特效好看,萬裡長空的炫目。
電影一開始就是足夠震撼的大場面。
面對外來戰機的挑釁,前線的飛行員明明有出彩的技術卻因為飛機的落後而落下遺憾。
" 西方四代機對抗我們三代機,就是世界拳王泰森打一個初中生。"
落後意味着挨打的恐懼從未消失。
發動機的落後被飛行員們稱為 " 心髒病 "。
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中國需要有自己的隐形戰機。
它代表着一份民族自豪,更是尊嚴和底氣捍衛。
中國航空技術不斷研究嘗試,《長空之王》講述的就是飛機設計後專門承擔飛機試飛任務的 " 殲擊機試飛員 "。
他們需要對飛機進行一系列測試,檢驗飛機能否安全、可靠地飛行。
滑翔機之父李林塔爾曾說:
" 發明一架飛機算不了,制造出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而測試它才是艱難無比的。"
在飛機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須通過一次次的試飛才能檢驗及摸索出問題,他們需要對飛機進行一系列測試,檢驗飛機能否安全、可靠地飛行。
但這也意味着無法預知的各種風險,試飛即試錯。
正如劇中台詞所說:車壞在馬路上 , 壞了還能修一修 , 飛機在天上,壞了怎麼辦 ?
劇中出現了一系列空中停車、失速尾旋、大迎角過時速機動 ......
試飛員需要用生命去測試飛機的極限,其危險程度不言而喻。
(要先突破自己的極限,然後試出新飛機的極限)
所以,和平年代裡,試飛員是站在最前線、最接近危險與死亡的人。
" 試飛員是刀尖上的舞者。"
他們,是拿生命去推動航空發展的人。
但鮮少有人知道這背後犧牲,這群無名英雄的存在。
電影則是将我國航空事業發展的主線聚焦到試飛員雷宇的個人成長線。
從想試試新機,到稱為一名真正的試飛員。
從最開始的一身傲氣到見證死亡的課題才終将接過使命的傳承。
最淚目的地方還是犧牲。
正如中國試飛烈士公墓處的誓言寫道:
" 祖國終将選擇那些忠誠于祖國的人,祖國終将記住那些奉獻于祖國的人 "。
張挺試飛多年,妻子十年如一日的問一句:" 晚上回家吃飯嗎 "。
直到這天再也沒有等來消息。
在飛機下墜的危及之時張挺将其開離居民區自己被困其中。
高空墜落,屍骨無存。
葬禮紅旗之下是冷冰冰的石頭,年幼的兒子聲嘶力竭的那聲爸爸直戳人淚點。
一如張挺劇中台詞:
" 誰 tm 不是爹生娘養的,哪個不金貴啊。"
電影最後播放了失事飛機最後記錄的真實試飛員生死刹那間的遺言。
" 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努力 "
是電影,也是真實故事。
" 殲 -20"
是國人的尊嚴與底氣
" 殲擊機試飛員 " 用生命托舉的不只是一款飛機的試飛成功,更是是強國的基礎和外交的底氣。
1997 年,美國研發出了 F22 隐形戰鬥機,被稱作 " 猛禽 " 的 F-22,宣告着屬于它的空中霸主時代到來。
" 落後就要挨打 " 的教訓我們早就付出過血淋淋的代價。
彼時的祖國,面對 F22 隐形戰鬥機更是堪稱降維打擊。
國產機研發之路也是困難重重,它的誕生背後是無數人的血與淚。
中國航空發展六十年,幾乎完全是從一窮二白中走過來的。
前路險阻,但不可松懈,這是關系到國家尊嚴和領土安全的戰鬥。
一代代人前赴後繼,直到 2011 年 1 月 11 日,殲 -20 首飛成功。
這是我國目前航空史上最令人驕傲的戰機。
作為我國現役最先進的戰機,也由中國人自主研發和制造的真正的 " 長空之王 "。
殲 -20 成為了集中國航空領網域高新科技之大成的旗幟性產品,也成了中國國防能力高速發展的重要象征。
如今,殲 -20 在全世界第五代戰機中已經坐穩了三甲位置,可以跟它橫向比較的成熟機型只有 F-22 和蘇 -57。
《長空之王》将國之重器搬上大銀幕,也讓我們感受着真正的民族自豪感。
大概就如電影中所說:
" 你知道,中國原子彈最大的秘密是什麼嗎?
就是能造出來。"
國之重器,以命鑄之。
每一位英雄都不應該被遺忘。
《長空之王》的初心和努力都值得肯定
《長空之王》最大的意義仍然在于,讓觀眾了解到 " 殲擊機試飛員 " 這群幕後英雄。
讓更多人願意去了解 " 殲擊機發展史 ",為祖國感到自豪。
近些年,緝毒警察、消防員的熒幕形象眾多,觀眾逐漸審美疲勞。
《長空之王》則開啟了一個不同的視角,聚焦于一個很少被大眾關注和理解的群體。
如編劇桂冠曾談到自己創作的初衷:" 這群人要被看見。"
但以往刻畫空軍試飛員生活的電影之所以少,正是因為難度太大。
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導演已經拍的十分克制。
不同以往此類電影的熱血,反而将保家衛國的精神情懷,轉化為更能調動觀眾的觀影興趣的藝術語言。
減少了教育意義的說教和硬核主旋律刻意拔高的煽情。
但在人物刻畫上,還是難以逃脫從光偉正的标籤裡跳出來,這似乎是所有主旋律電影難以避免的困境。
演技上同樣是有心但力不足的感受,還是偏向于符号化的叙事。
《長空之王》的導演一心想要講滿,但顧此失彼反而導致主次失衡,看似什麼都講了但沒有核心表達。
有點段落式的叙述,缺乏足夠抓人的故事主線。
但瑕不掩瑜,《長空之王》的努力和初心,依舊得肯定。
在拍攝困難大的前提下,作為我國為數不多的航空類電影,《長空之王》已經算得上開了一個好頭。
《長空之王》就電影的成熟層面而言或許還不夠好,但我們需要這樣的電影。
也不必說中國版的《凌雲壯志》,因為它就是我們的《長空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