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聚焦“兩會”政策落地,修復行情或将延續?十大券商策略來了,歡迎閱讀。
财聯社 3 月 3 日訊(編輯 宣林)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觀點新鮮出爐,具體如下:
華西證券:" 兩會 " 是本輪春季行情視窗期
春節以來,随着資本市場政策發力、海外映射和兩會政策預期疊加,本輪春季行情的演繹使得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改善。下周全國兩會召開,政策預期落地後,經濟數據和企業财報的驗證更為重要,後續關注 2 月物價、通脹等數據的改善情況。需要關注的是,由于 PPI 持續負增的拖累,當前 A 股企業盈利預期略缺乏 " 腳踏實地 " 的基本面彈性,今年以來 A 股機構對上市公司盈利預測下調公司比例也在提升。2 月普漲後,随着财報的陸續驗證,後市行情難免加劇震蕩分化。
國内經濟延續弱修復,房地產是核心變量。全年來看,降準降息仍有空間,地方房地產政策有望繼續松綁。全國兩會将于下周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或将全年經濟增速目标設定在 5% 左右。新質生產力是今年政策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其中人工智能、算力、機器人、新材料、車聯網、生物制造等領網域将是新的增長點。建議以現金流充裕、分紅穩定的藍籌資源股為主,輔之以部分受益于海外產業映射和產業政策支持的 TMT 個股。
華安證券:政策預期即将明朗,重點關注 " 新質生產力 "
2 月市場超預期大漲收官,進入到 3 月,市場将重點聚焦下周即将召開的兩會政策定調。展望後市,短期内市場反彈情緒仍在,但市場聚焦點已從產業技術變革 sora 轉為兩會政策預期的驗證,即此前市場略偏樂觀的重點預期方向能否落地。若整體弱于市場預期,在市場 2 月反彈已有可觀幅度的情況下,市場或進入到震蕩局面。而對于即将召開的 " 兩會 " 政策定調上,我們認為與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基調區别較小,但當下對于 " 新質生產力 " 的推進或将帶動市場出現新的熱點。
展望後市配置,可以關注以下四條主線加一條主題性機會:1)繼續泛 TMT 板塊,包括人工智能主題性機會演繹下的計算機、傳媒、通信及電子;2)延續高股息穩健資產及銀行板塊;3)有共識的出口景氣方向,主要包括汽車及零部件,以及業績支撐的家用電器;4)具備催化同時又具備強周期規律性的基建開工優勢領網域,如水泥、非金屬材料、環保設備、專業工程、工程咨詢、環境治理、金屬新材料、燃氣等 8 個性價比高的領網域。此外需要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帶來的主題性機會,主要關注設備更新、半導體設備、工業母機、機器人等。
中銀證券:政策為基,超跌反彈仍在途
2 月生產指數回落較為明顯,需求端新訂單指數相較上月持平,產需缺口有所收斂。總體來看,當前國内經濟數據有所修復但改善趨勢還不明顯。春節以來,市場逐步進入兩會時間,政策預期的發酵以及近期市場資金面回暖帶來市場底部反彈。當前政策對于市場資金面及預期呵護意圖明顯,IPO 階段性收緊,财經委高層會議也着重研究并提出了設備更新及消費品以舊換新等議題,引發市場對于國内資本開支修復的預期。往後看,一方面需要密切關注相關配套政策的持續推進;另一方面,核心内需高頻數據的趨勢上行也有望成為後續市場信心企穩的關鍵。
當前行業輪動的三條線索:1)超跌反彈;2)交替修復;3)主線輪動。龍年第一波超跌反彈視窗仍在途,1 月超跌行業都已有不同程度修復,但整體來看,全 A 指數距離年初尚有 3.3% 修復空間。從紅利與 TMT 雙主線輪動趨勢來看,兩者間的交替輪動現象仍在持續展開,市場風偏提升後,TMT800 較紅利(非煤炭)超額收益開始修復,兩者繼續向趨勢線收攏。
中信證券:把握修復行情,關注右側信号
步入 3 月,經濟保持平穩偏弱運行,地產仍有待增量政策支持;預計兩會定調整體符合預期,新質生產力着力方向有望更加清晰;3 月預計 A 股市場不會再出現量化引發的流動性衝擊,仍将呈現活躍資金定價的特征,紅利加主題的杠鈴式行情結構或延續,上半月建議積極參與,下半月耐心等待行情右側确認信号。首先,從經濟環境來看,前兩月經濟數據平穩,内需偏弱的态勢延續,開發商有望平穩度過短期還款高峰,但地產企穩有待進一步政策支持。其次,從政策邊際變化來看,預計兩會總量政策目标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新質生產力有望成為後續發展的重心。最後,從市場生态來看,量化調倉引發的流動性衝擊已經結束,活躍資金是此輪反彈最主要增量,AI 等新質生產力相關主題或持續活躍,資產荒背景下,紅利資產仍然是長線配置型資金的主要方向。
配置上,首先,在資產荒背景下,央企紅利低波和高股息板塊仍是大體量增量資金的首選底倉配置方向,構成杠鈴結構的一端。其次,成長板塊可關注新質生產力相關主題,重點包括新型要素建設(數據、算力)與配套(能源、材料、基礎軟體、基礎裝備等),以及從導入期進入成長期的大模型應用、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新材料、衛星互聯網、低空經濟、生物技術等,構成杠鈴結構的另一端。最後,港股中的消費、互聯網等白馬品種已極具長期配置價值和新興市場組合中的相對性價比優勢,可積極布局參與。
民生證券:中外實物需求共振成為經濟修復主導
連續的指數修復并未真正逆轉市場的結構,但風險偏好修復帶動的主題投資熱度卻已接近 2023 年 q4 的高位。基本面的變化正在發生:國内經濟回升的路徑仍然是以實物資產的消耗量抬升為主,類似于 2002-2004 的經濟結構正在出現。全球制造業景氣度回升下產業鏈價格與生產動能的修復将帶動上遊業績彈性。未來產業鏈利潤向上遊分配的格局并未改變,實物類資產彈性将助投資者超越紅利。
在中外實物需求共振成為經濟修復主導的當下,供給瓶頸正在顯現的上遊業績彈性值得期待。上遊資源類資產依然是首要推薦:油、銅、煤炭、資源運輸(油運等)、鋁和貴金屬。其次,圍繞滬深 300,部分傳統制造類龍頭公司開始出現機會,分布在(船舶制造、重卡、鋼鐵、化工、家電、造紙)等領網域,以及萬得克強指數相關的紅利資產(銀行、建築、水電、燃氣、鐵路等)。
招商證券:供求改善,風格生變
展望 3 月,前期流動性衝擊和流動性回補所造成市場大波動基本告一段落,市場逐漸回歸到相對平復的狀态。市場将會重新回到經濟基本面、企業盈利和資金面邊際供求等關鍵因素。基本面和流動性保持弱改善的狀态,市場在快速上行後有望逐漸平穩。風格層面,龍頭風格回歸,從紅利策略到紅利成長,重點關注中證 A50 和科創 50。行業層面,重點關注制造消費醫藥領網域細分行業的龍頭,關注醫藥、食品飲料、零售社服、輕工;科技領網域仍建議關注電子板塊。
國泰君安證券:產業政策密集期,關注新老主題輪動
主題延續高熱度但分化加劇,產業政策催化下新主題開始湧現。融資買入額延續淨流入狀态,融資買入額占 A 股成交額比例維持平穩。預計短期主題熱度有望維持,主題方向的選擇需密切跟蹤新興科技領網域新技術新產品的突破,結合近期產業政策新變化尋找主題方向,并注意新老主題輪動。
新質生產力主題方面,推薦:1、先進制程半導體設備 / 新材料 / 核聚變 / 氫能等先進技術;2、人形機器人 / 智能終端 / 腦機接口 / 無人飛行器等未來產品;3、商業航天 / 低空經濟 / 工業元宇宙等未來應用場景。綠氫方面,推薦 1、綠氫投資加碼直接拉動電解槽等制氫裝備需求(科威爾 / 華電重工,受益雙良節能 / 昇輝科技等);2、氫儲運相關的長管拖車 / 儲氫罐(受益京城股份等);3、燃料電池車、加用氫環節相關的燃料電池系統 / 加氫設備 / 整車等(受益億華通)。設備更新方面,推薦:1、節能變壓器和節能電機、科學儀器、工業鍋爐、數據中心節能等電力 / 能源 / 交通和科研領網域先進設備更新(金盤科技 / 雪迪龍,受益中國中車 / 國網英大等)。2、受益于構建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體系的資源再生產業(受益英科再生 / 中再資環等)。
國金證券:" 股債跷跷板 " 有望重現
海外市場,分母端短期的高位震蕩,或帶來美股上行動能減弱,而上行基礎更為 " 堅實 " 的日歐市場行情或有望延續。當下,美股估值已至相對高位,短期經濟韌性與通脹粘性或驅動美債收益率繼續攀高,以信息技術、工業等為代表的高估值板塊波動或将加劇。區别于美股,日、歐股市上行基礎更為 " 堅實 "、估值也更 " 合理 ",行情或有望得以延續。
國内市場,基本面預期改善、風險偏好抬升與長線資金的支撐,或将助力 A 股的修復," 股債跷跷板 " 或将重現。随着基本面築底改善、流動性風險相繼釋放,股市的利多因素正在累積。而債市方面,當前收益率已與資金利率明顯背離。政府債券發行節奏對資金面的潛在擾動,股市預期改善後、前期 " 擁擠 " 機構行為的調整,或将放大債市的波動。
華福證券:長端利率再創新低,分母邏輯持續演繹
本周有三方面值得重點關注。一是政治局會議聚焦經濟議題,後續兩會具體部署值得期待。新質生產力有望成為未來產業發展政策的主線之一,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只會只增不減。政治局會議總體體現出穩增長的訴求較大,尤其是在產業政策層面,具體關注後續兩會相關具體表述。二是 2 月 PMI 數據呈現弱復蘇格局,制造業邊際承壓而服務業景氣回升,内需修復一方面仍有賴于前期特别國債及新發專向債逐步形成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有賴穩增長政策繼續發力,貨币和财政政策尤其值得關注。三是節後長端利率大幅下行,分母邏輯持續演繹。當前位置,從期限利差、信用利差、ERP 等各個維度看,債券已處于歷史極值水平,短期需警惕交易風險。而穩增長訴求對應貨币政策或仍有發力空間,對股市持續構成分母端利好。
海通證券:中期白馬成長仍是主線
兩會對經濟政策的定調或更加積極,GDP 目标或為 5% 左右,產業政策或更重視培育新動能,新質生產力是關鍵突破口。本輪行情為底部第一波反彈,借鑑歷史行情或未結束,短期行業或輪漲,中期白馬成長仍是主線。重視受益于兩會政策催化的硬科技制造及醫藥,硬科技制造重點關注電子、數字基建和數據要素、AI 應用,醫藥重點關注 24 年業績望占優的創新藥 / 血制品 / 高值耗材。此外,近期管理層圍繞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做出多項部署,未來產業并購正在成為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主流和監管重點支持方向,關注上市公司治理改善帶來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