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蒙牛“救火隊長”交班,歡迎閱讀。
作 者丨賀泓源 , 實習生陳思竹 , 吳方毅
編 輯丨張偉賢
蒙牛正走出盧敏放時代。
2024 年 3 月 26 日晚,該公司公告稱,盧敏放升任副董事長、卸任總裁并繼續擔任執行董事。原高級副總裁、常溫事業部負責人高飛接任公司總裁,并擔任執行董事。
3 月 27 日,在香港召開的蒙牛業績會上,高飛與盧敏放站在主席台正中央。面向鎂光燈,他們微笑握手,這成為蒙牛歷史性一刻。
" 有得有失吧。" 當談到近 8 年蒙牛總裁生涯時,盧敏放說。
當天,蒙牛股價大跌 9.92% 至 17.08 港元,總市值 672.15 億港元。
圖源 / 蒙牛乳業
" 救火隊長 "
需要注意的是,外表溫和的盧敏放其實是個狠角色。
2009 年 7 月,中糧集團與厚樸投資共同以 61 億港元收購蒙牛 20% 的股權,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2010 — 2012 年間,逐步完成了管理層更迭,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分别由來自中糧的寧高寧、孫伊萍擔任。
阿拉福茲、達能也相繼于 2012、2014 年成為蒙牛戰略股東。與之相應,在中糧 " 全產業鏈戰略 " 下,蒙牛組織架構相應調整,由產品事業部制轉為職能事業部制,同時,加強外延并購。
種種變化給蒙牛運營帶來壓力。2016 年,該公司業績虧損,與伊利差距拉大。
此種狀況下,曾任多美滋中國區總經理的盧敏放走馬上任。他提出 " 釋放蒙牛人狼性文化 ",錨定 2020 年公司收入、市值均實現千億的 " 雙千億目标 "。
與之配套的是,激烈改革。
盧敏放将蒙牛組織架構再次調整為以品類為核心的事業部制,劃分出常溫、低溫、奶粉、冰品事業部,并随後增加奶酪、鮮奶等新興品類事業部。2016 年 12 月中旬,蒙牛啟動組織變革,到次年 1 月底已經完成。
2020 年,盧敏放在接受采訪時透露,這輪組織變革涉及 4 萬名員工,全面下放權力。此前,供應鏈、營銷和銷售職能整合在一起,結果是重大業務決定都在 CEO 手上,這帶來一系列問題。
例如,在銷售端,由于蒙牛有三十幾個品牌、1400 多個 SKU,如果全部整合,團隊自然會選擇容易幹得好的品牌,結果是所有戰略性新品和市場不夠大但盈利好的品牌全部死掉。" 因此我堅定地把組織模式改成 BU 制,讓事業部老大對前端、後端一切負責。還對總部進行 30% 以上的人員精簡。" 他說。
此外,盧敏放把直線匯報的 12 個高管在 6 個月内換掉了 11 個,其中 6 位從蒙牛内部選拔、5 位從市場外招進入。" 不要把命運賭在不能信任或是我認為沒有能力把公司帶向未來 4 — 5 年成長規模的人身上。" 他稱。
另外,盧敏放進行了分配體系改革。" 我最多拿 10%,核心管理層拿 20% — 25%,大部分都下沉到中堅力量身上。這 4 年來,平均而言蒙牛一線員工收入翻了一倍,大區經理翻了 3 倍,BU 核心管理層翻了 3 倍,有一年,一個大區經理的年終獎金甚至比我的年薪還多。" 他透露。
種種調整後,蒙牛回到增長區間。
财報顯示,蒙牛營收規模從 2015 年的 491.2 億元增至 2019 年的 791.6 億元,GAGR 為 12.7%。2019 — 2022 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蒙牛營收從 2019 年的 791.6 億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929.4 億元,GAGR 為 5.5%。
2021 年,達能出售全部蒙牛股份,創始人牛根生亦辭任非執行董事,中糧在董事會控制力進一步加大,除獨董外占比達 2/3(中糧背景 4 席,盧敏放和阿拉各 1 席)。
盧敏放的遺憾
另一頭,盧敏放 " 千億蒙牛 " 的目标并未實現。
财報顯示,在 2023 年,蒙牛營收 986.2 億元,增長 6.5%;歸母淨利潤 48.1 億元,同比下滑 9.3%。淨利潤下滑影響因素包括銷售成本增加、原奶大跌下當年計提存貨減值 3.2 億元等。
甚至,蒙牛與伊利差距還在拉大。伊利在 2021 年、2022 年營收規模就已達到 1106 億元、1231 億元,且伊利這兩個年度的淨利潤為 87 億元、94 億元。
業績會上,盧敏放也提到了任職期間的問題。他認為,在并購業務上,管理并不夠。
客觀上,2013 年後蒙牛資本開支水平顯著提升,雅士利、貝拉米、現代牧業及妙可藍多收購金額均超過 30 億元。結果是,在 2023 年,該公司淨負債比率達到 56.33%。
同時,2013 年後,蒙牛商譽等無形資產、權益性投資之和占總資產的比重由不到 5% 提升至 20% 以上。且随并購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商譽減值和聯營企業損益也加劇了蒙牛利潤總額的波動性,2016 — 2019 年均對利潤產生拖累。其中,雅士利的兩次商譽減值合計 45.5 億元,現代牧業在 2017 — 2018 年間虧損產生聯營企業損失合計約 8 億元,對利潤總額的負面侵蝕明顯。
另外,盧敏放認為,他治理下的蒙牛擴張不夠堅決。" 在做一些新的品牌發展和投資上可能還要更堅決。比如每日鮮語,擴張的野心還不夠。這造成了在全集團資源配置的時候,實際上有一點保守,應該給配置更多資源。" 他說。
在 2023 年,蒙牛液态奶 / 冰淇淋 / 奶粉 / 奶酪 / 其他收入分别為 820.7 億元 /60.3 億元 /38.0 億元 /43.6 億元 /23.7 億元,同比增長 4.9%/ 增長 6.6%/ 下滑 1.6%/ 增長 229.8%(收購妙可藍多影響)/ 下滑 32.1%。
盧敏放還特别提到,奶粉、蒙牛國内冰淇淋業務拖了後腿。
回過頭來,随着蒙牛進入高飛時代,外界好奇蒙牛業務節奏的變化。
至少現在,大概率會保持平穩。" 從戰略上來,蒙牛是非常清晰的,會堅定執行和落地。從組織層面,目前來講的話還沒考慮(變化)。" 業績會上,高飛說。不同于盧敏放的 " 空降兵 " 身份,他自 1999 年蒙牛創立之初便加入公司,在乳制品行業深耕多年。
高飛認為蒙牛下個方向依舊在高端化。" 持續的高端化,這個戰略肯定繼續加強。在產品當中,功能奶是一個趨勢,我們也做了一些研究和布局。在渠道上,如何把細分渠道做好,把線上線下協同的事情,應該還是有空間的。" 他稱。
高飛說話背景是,乳業正在經歷需求收縮。尼爾森數據顯示,2021、2022、2023 年乳制品全渠道收入同比分别增長 7.90%、下滑 6.50%、下滑 2.40%。
另在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于北京多地進行的調研發現,中高端市場的伊利金典奶與蒙牛特侖蘇奶正在進行猛烈價格戰。在當地沃爾瑪,蒙牛特侖蘇環球精選純奶(250 × 12)打出了單獨售價 55 元一箱、99 元兩箱的特惠,伊利金典新西蘭進口純牛奶(250ml × 12)也打出了 55 元一箱、99 元兩箱的特惠。
這都衝擊着高飛的高端化空間。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李潔
21 君薦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