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GPT Store都開不下去,這家國產平台怎麼敢走這條路的??,歡迎閱讀。
注意看,這個男人把超 1000 種大模型接入,讓你可插拔無縫切換使用。
最近還上線了可視化的 AI 工作流:
給你一個直觀的拖放界面,拖拖、拉拉、拽拽,就能在無限畫布上編排自己個兒的 Workflow。
正所謂兵貴神速,量子位聽說,這個 AI Workflow 上線不到 48 小時,就已經有用戶配出了 100 多個節點的個人工作流。
不賣關子,今天要聊的就是 LLMOps 公司Dify,及其 CEO張路宇。
張路宇也是 Dify 的創始人。
投身創業前,有 11 年的互聯網從業經驗。搞產品設計,懂項目管理,也對 SaaS 有點自己的獨到見解。
後來他還在騰訊雲 CODING DevOps 團隊負責產品和運營管理工作,服務超百萬開發者用戶的平台產品。
投身創業後,Dify 迅速在他和團隊的合力下成為 " 開源 LLM 應用程式開發平台 " 領網域絕對的佼佼者,迄今在 GitHub 坐擁超 22k 星标。
這一次,借着上新 AI Workflow 功能,我們專門找到張路宇,和這個幫 20 萬個 AI 應用接上大模型的男人聊了聊。
他說:
未來的編程,可能就是編 flow。
拖放拽完成 workflow 設定
不久前,AI 大牛吳恩達發表了一個引發廣泛讨論的觀點。他斷言,AI agent workflow 将在今年推動人工智能取得巨大進步,甚至可能超過下一代基礎模型。
吳恩達視 workflow 為一個重要趨勢,并呼籲所有從事 AI 工作的人都關注它。
于是 Dify 就趁熱打鐵地上線了 AI workflow。(但其實 Dify 看到這個機會是在半年之前,這個我們待會說。)
正式上線後,它是醬嬸兒的:
核心是一個直觀的拖放界面。
用戶可以通過連接不同的節點,在一個無限的畫布上構建自己的 Workflow。
沒錯,是 "無限畫布" ——目前版本允許不斷擴大可用節點的類型,且每個節點均可配置,用戶可以為每個節點定義輸入和輸出,确保 workflow 的工作邏輯和數據流動符合預期。
也就是說,你既可以端到端地測試你的 Workflows,也可以單獨測試每個節點,快速定位問題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核心節點被優先支持,包括:
LLM:選擇任意一個主流的大型語言模型,并定義它的輸入和輸出
工具:使用内置的和自定義的工具來擴展你的 workflow 能夠實現的功能。
意圖分類器:讓 LLM 對用戶的輸入自動分類,根據不同的類别進行工作流轉。
知識檢索:為你的 LLMs 挂載來自現有知識庫的上下文數據。
代碼:執行自定義的 Python 或 Node.js 代碼。
If/Else 塊:定義條件邏輯以創建分支的 Workflows。
此外,AI workflow支持 DSL 的導入導出,張路宇稱其為 " 最酷的功能之一 "。
簡單來說,用戶可以導出自己的 workflows,然後導入到其它工作區,讓 Workflows 來去自如,同時還能根據需要再次自定義它們。
這個特性為社區内的合作、分享,以及在他人工作基礎上再構建,打開了一扇窗戶。
并且 workflow 中可以利用 Dify 平台的全部能力,用戶已經設定好檢索方案的知識庫、平台提供的第一方豐富工具、自定義的工具等,都能作為其中一個節點能力編排。
可以說是和 Dify 生态無縫适配了。
不會把門檻降到無限低
AI Workflow 上線後,Dify 就有了兩種應用模式。
一種是 Workflow,一種則是傳統的 Chatflow。
" 絕大多數用戶會使用傳統的 Chatbot 類型,它背後沒有復雜的邏輯,基本上依靠接入的大模型的自我運作。" 張路宇解釋道,相比之下,Workflow 會強大很多,但這不代表不能用 Workflow 做出聊天機器人。
這下就明了了,"workflow" 雖然翻譯為工作流,但其實代表的是 Dify 背後的運作機制。
而 Dify 之所以朝這樣一個方向進化,原因是團隊有自己的 " 信仰 "。
我們認為,未來的編程,可能編的就是(work)flow。
據了解,Dify 的下一步規劃,是上線 RAG 的 Pipeline,以及 prompt 的協同範式。
那麼,不斷給自己打補丁的 Dify,到底把哪些群體視為自己的用戶和潛在用戶?
" 假設全中國有 1000 萬名開發者,其中有 50 萬人現在有能力去創作、去影響别人,大模型對他們有天然的吸引力;剩下的人需要時間去理解和接納新事物。"
有價值的、有留存的、能充分產品化的,在自己行業或技能有豐富技能的人——張路宇這麼來 " 界定 "Dify 服務的主要用戶群體,并稱其為 " 真正的我們認為的專業的開發者,或者說這個有極具創造力的創新者 "。
這部分群體,在所有人群中占比不超過 10%。
所以,張路宇也坦白,DIfy 一直做的事是降低工具的使用門檻,但門檻不會低到沒有。
Dify 更不會把使用門檻降為零。
我們還聊到了功能上線時間的選擇。
Dify 上線 AI Workflow 的時間并不早,去年下半年起,借着 Agent 概念大熱的東風,不少創業公司就已經上線了類似功能。
但 Dify 稱這個時間是主動選擇的時機,在 GPTs 上線前,團隊就對 Workflow 的機會有所洞察。
既想觀察模型側和產品側的動态,又要交付完整能力,不打沒有準備好的仗," 我們其實節奏故意放慢了一些。"
出身大廠," 但我離經叛道 "
Dify 有自己的節奏,大約和團隊對自我技術的評估有關系。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大廠下場擠壓市場空間時,得到的答案是正面的三個字:不害怕。
他們的理由是這樣的:
一來,市場競争似乎并沒有那麼緊迫與激烈。
去年 5 月 Dify 成立時,核心創始團隊一直擔心入場時間過晚,怕有團隊先聲奪人," 但事實是,沒有别的團隊做起來 "。
二來,大廠往往是因為看到市場上有這麼一個機會,供給推動,而選擇押注;Dify 則是因為看到切實需求才驅動研發。
不僅不怕大廠,Dify 也不懼同類創業公司的力量。
張路宇表示,雖然有許許多多的現在這一波創業者,大多還是十年前的那一波創業者。這群人身上的标籤,是在大廠進行過修煉。
" 在打上大廠經歷标籤的同時,大廠部門之間寫作流程復雜等,也成為了這些人固有的思維模版。"
同樣在大廠呆過的張路宇,稱自己是 " 大廠叛逆者 ",标榜着自己的離經叛道——
我不歸于(被思維掣肘)的那一類。我第一份工作在一個很大的遊戲公司,21 歲,當工程師。那時候只要我判斷我做的事有價值,產品很好,我會忽略一切流程,把產品弄上線,叫偷渡上線。
這在很多公司屬于違規,但我一定要做。為什麼呢?如果按流程走,可能走不通;但我把它上線,用戶體驗後帶來的價值是顯著的。
這和創業一樣,需要接受風險。
創業有風險,下場需謹慎,好在有一些令張路宇高興的事情。
他說,過去一年最興奮的事情,就是有特别多的年輕人在湧入這個行業,有無數頂尖學校的應屆生願意投身到裡面來。
這群人不缺好的機會,畢業後輕松能拿下 500 強或大廠的高職級,但現在願意拿非常少的錢來做大模型相關的事情。
" 在以前,我們如果想招聘這樣的人是很難的,甚至不知道從哪裡去找到這樣的簡歷,更别提說服他們來加入。"
" 這樣的人在我們公司内部有很多嗎?"
" 已經至少有 1/3?但這個比例我認為還不夠高,這些人應該成為我們的主力。"
— 聯系作者 —
— 加入量子位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