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 人一生真的不能只是謀生,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知止齋主,原文标題:《人一生真的不能只是謀生:也論嵌入與脫嵌》,題圖來自:AI 生成
文章摘要
人生不止謀生,教育需平衡嵌入與脫嵌。
• 探讨教育中的嵌入與脫嵌,影響孩子未來。
• 強調藝術和創造力的重要性,超越功利教育。
• 鼓勵多元化選擇,實現自我價值與幸福。
最近,看了許知遠訪談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林小英教授的訪談視頻,很有感想。基礎教育這個話題,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生命話題,更是一個關乎民族未來的話題。
說到這裡,你一定感覺這個話題太沉重了,也太大了。的确如此,因為家裡有孩子,關心一下也是正常的,不關心倒是有點不正常。
我們如今的社會其實面臨的問題,仍然是當年韓愈提出的三個問題:如何傳道、授業、解惑?
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三觀話題: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傳道 " 指向的是世界觀,如何看世界?" 授業 " 指向的是價值觀,我應該做什麼?" 解惑 " 指向的是人生觀,我應該怎麼做?
一個正常社會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我相信凡是家長都是想了解的。
林小英教授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基礎教育的第一個特點是基礎性,它無法變成一個科目,也很難用分數衡量。人一生真的不能只是謀生啊!現在很多人丢掉手機就不會玩耍了,而藝術的創造力往往發源于此。另一個是為整個人生做預備,但現在逐漸收窄成只為升學做準備。我們其實有很大的空間來調整,但改變這個正在運轉的巨大機器是很難的,我們先看個體要怎麼做,我覺得,不要過度嵌入,要脫嵌。"
一
首先說說該不該嵌入。
一個嵌入,一個脫嵌,恰恰是兩種價值觀,前者是主流價值觀,後者是非主流價值觀。
這有點像商業上的紅海和藍海,你可以選擇去紅海,那你面臨的将是止不住的水深火熱,止不住的内卷一生;
你也可以選擇去藍海,那你面臨的将是止不住的孤獨清涼,止不住的自由一生。
你不能 " 既要也要還要 ",人類沒有完美終極的選擇,只有适合你的選擇;因為你的任何選擇都有兩難,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充滿不甘和遺憾的。
到底我們該去紅海還是去藍海呢?不同家庭的孩子選擇差别很大,認清自己的家庭,才是我們做好選擇的第一步,也是最主要的一步。
雖然我們都知道,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是當我們面臨選擇的時候,的确還是很無奈,很無助,很無力;因為世俗的力量太強大,太猛烈,這是所有當下人的常态。
每個人都在說如今的教育太功利,但是每個人都帶着功利的眼鏡去看别人。
讓金錢為上的思想掌控時,什麼思維意識都向這方面發展,獨立的個體意識就不會出現,只能是随波逐流,為生存為所謂的跨階層而奔赴。這是一種價值觀的力量,能逃離者了了。
曾看到這樣一段話,既殘酷又現實——這個世界除了你自己,沒有誰有義務為你的人生負責,包括國家、社會、學校,甚至包括你的親人。
别人對你好,是因為他們願意,而不是因為你覺得你應該被善待;别人尊重你,是因為他們有修養,會本能地尊重别人,包括弱者,而不是因為你覺得你應該被尊重。
想明白了這一點,人生的困惑自然就能迎刃而解。既然只能選擇嵌入,那就要風雨兼程,勇往直前;因為這條路,雖然艱難一些,總歸是有人陪伴的。這恰恰就是我們人生的認知根基。敢于直面這種歲月的殘酷,才會更加感恩和珍惜那些彌足珍貴而不求回報的人。
所謂嵌入的價值觀對于很多人來說,把讀好書考上好大學,作為人生的追求目标,這個沒問題;只是當你能力不夠的時候,這并不是唯一的人生出路,你更不能太執着。
每個人自己心裡要明白,不能因為這些就來否定主流價值觀,自古以來可不是白存在的。我們作為家長要明白,把這個當成孩子的唯一出路,把這個當成愛不愛孩子的唯一标準,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孩子進入高三把高考作為當前最重要的事情,這也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你作為家長從幼兒園就開始,把每年都作為孩子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一種妄想和妄念了。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你得學會利弊取舍,你得懂得松弛有度,你得懂得輕重緩急。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在談論教育的金錢驅動和升學率,這一定是無法逃避的問題。你想想,我們送孩子去學校讀書不就是衝着學校歷年升學率去的嗎?如果一個學校不去抓教學質量不去搞升學,你願意送孩子去嗎?教育部門把升學率作為獎勵一個學校的标準這也很正常,但是如果你作為家長過于執着這些,那就有問題了。
孔子說,那就是 " 過猶不及 "。
從大局來看,有一個主流價值觀是必須的,但是這個主流價值觀肯定不可能适合所有人;多元化的社會,你可以選擇走非主流價值觀的道路。這條道路你适不适合你要明白,你要不要脫離這條道路,這些你都是可以自主選擇的;只不過太多的人,沒有這個勇氣脫離擁擠和内卷的嵌入式人生道路。
孩子的成長其實并不難,家長的成長才是至關重要的。作為家長你要相信因果規律;你要清楚自家孩子的特點、優勢和劣勢;你要明白自家的教育目标是什麼,并不是父母規劃的好孩子,結局就是完美的。努力是為了朝着目标前進而不留遺憾,選擇是為了接納結果而不執着。
現代的中國是從一個古代農耕文明漸漸發展起來的,我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念還是有其根源所在的。宋真宗趙恒有詩雲:"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随,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自古以來,中國人讀書都有成為 " 人上人 " 的觀念。當然古人讀書," 人上人 " 的内涵還有立德、立功、立言 " 三不朽 " 這些精神層面的東西;而現代的人讀了那麼多書,掌握這麼多信息,精神層面反倒越來越貧瘠,越來越單一。
我們知道,教育從來不是一個簡短的過程,也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父母、老師、社會、大自然皆是我們的學校,都可以教會孩子很多東西。你看孔子不是常說向天學習,自強不息嗎?向地學習,厚德載物嗎?向萬物學習,生機勃勃嗎?
再想想,絕大多數的父母能一直供養孩子上學就很不容易了,談何去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呢?相對而言,有能力、見識多、思維多元化、包容性強的父母,他們能給予孩子很多的不确定性,讓他們保留更多屬于他們自己的想法。
一個家庭養育一個孩子,從來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過程也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誰都想随心所欲地活着,談何容易啊?有人說,如今的社會,似乎除了錢,别的還真沒有太多好的辦法,雖然有些絕對殘酷,似乎也有當下的道理。
二
再說說該不該脫嵌。
" 脫嵌 " 是個很妙的詞。大路條條通羅馬是常識,一葉障目是日常。很多學生埋頭苦讀就是為了一個目标高分,其他什麼事情真的都沒時間精力去做;
考完後只給你幾天時間選擇專業,然後對這些專業幾乎一無所知;上了大學一下突然就沒有了目标,宿舍的人都沉浸在玩遊戲中,考試能過就好。這是當下很多大學生的日常狀态。
" 脫嵌 " 是一個很大的人生課題,你需要為自己負責,你需要為自己尋找人生出路,你需要強大,你需要了解這套社會運作體系。當你既了解這套體系又強大的時候," 脫嵌 " 已經不是問題,那個時候你不是 " 脫嵌 " 而是遊刃有餘。
" 脫嵌 " 需要的是和社會評價體系對抗的能力,要麼自己成長為一個足夠強大的個體,要麼需要背後有一棵參天大樹。這兩種人那可都是鳳毛麟角,萬中無一。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最重要的是在道德上、思想上具有解放人心的作用。有人說,現在的教育是為了選拔人才,而不是為了教育孩子。這句話雖然很殘酷但也是現狀。
曾經讀到一個段子,說得很好笑,很真實,也很無奈:
上幼兒園後,把天真弄丢了;上小學後,把童年弄丢了;上初中後,把快樂弄丢了;上高中後,把思想弄丢了;上大學後,把追求弄丢了;畢業後,把專業弄丢了;工作後,把鋒芒弄丢了;戀愛後,把理智弄丢了;按揭後,把下半生弄丢了;結婚後,把激情弄丢了;經商後,把底線弄丢了;出國後,把祖宗弄丢了;微博微信後,把隐私弄丢了。
" 脫嵌 " 對現在的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大的考驗。這一代教師和學生的經驗和習慣在根基上是不穩的,而且還做了很多的無效和無用功,從而導致越來越遠離了正常的教育規律。
教育最大的功用是要啟蒙孩子明白生命的有限性!人的一生中除了謀生,還有很多别的事情。如果你的生活中,能不直接為謀生而做的事情越多,你會感到越幸福;反之,你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謀生,那便是一種苦役!
如今的社會,有些問題是顯而易見的,看到問題後選擇沉默的則是大多數人。雖然大家說起來頭頭是道,但是做起事來一個個的沉默寡言,似乎每個人都在心裡暗想:還是等下一代人來改變吧!
"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将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難道這就是我們無所逃的人生定數嗎?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既然知道人生就是 " 玩遊戲 ",那我們的成長、學習、工作、婚姻、生死為什麼不能 " 脫嵌 " 出來呢?
" 讓自己内嵌于這個世界與他人廣泛共鳴,又讓自己脫嵌于這個世界與自我獨立相伴,這大概是我們此生的進退應對之道。"
脫嵌,是脫離社會中隐形的某種安排、某種嵌入的現狀,走出一條适合自己的路子來。我們總是喜歡說 " 面對現實,心存美好 ",但到了行動時,我們都成了言語的巨人,行動上的小矮人。
現在的大學,本科教育是必須的,對提高國人的素質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研究生階段應該只适合一部分走高精尖路線的人,而且很多崗位根本不需要研究生學歷,大學生完全能夠勝任,反而更有活力。
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多花三年的時間混一個研究生學歷,然後用人部門在面對眾多簡歷的時候,只能用學歷這個最快速的方式來進行第一步篩選。這個惡性循環是現實存在,這才是很致命的存在。
教育最大的謊言就是你考不上大學就完蛋了。大學不過是生命探索的過程,沒必要把它看得多麼重要,只要找到自己的熱愛,持續的努力和學習,你就會實現自我價值,這即是生命的意義。
三
最後說說該怎麼選擇。
嵌入,還是脫嵌,這是一個大問題。無論怎麼選擇你都會有不甘。你看到的和聽到的,都将令你們沮喪,因為世俗的力量非常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
當下的社會,單純讨論教育是沒有意義的,說到底這是一個無解的循環。重大改變是需要天時、地利與人的認知。作為個人在洪流中要有反思,有掙扎,有争取,有叛逆,相信光明一定會到來。
現實永遠是做篩選的,無論哪一種選擇都要先提升自己的内核。因為現階段絕大多數人的學習和工作都是為了生計,即便知道什麼是對的,也逃不掉被驅動被定價的命運。
當你厭倦了嵌入的價值觀時,脫嵌的價值觀也可能會讓你更加痛苦,更加無奈。因為所有人都在這套體系裡争先恐後,你不參與你就是那個異類,整個社會都會排擠你,因為大部分人的内心,既貪婪又弱小。
學校教育對一個人的發展是非常有限的,意識到這一點,學校能給你的就這麼點兒。更多的時間要留給自己,活在當下,不斷發展出終身受用的人格。
如果你讓你的孩子去過一個卷的人生,人生的一大塊蛋糕就沒有了。學生決定不了自己所受的教育方式,但是家長可以,取決于家長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到多大的力度;簡言之,就是要有多種選擇,而大多數學生是沒有這個資源的,只能按部就班地被社會同化。
我們的孩子不一定聰明,但父母不能不開明;校風不一定适合孩子,但家風一定适合孩子,小心把孩子養廢。生命不只是來賺錢享受物質财富,還要有超越物質的精神财富;如果孩子的心性越來越萎靡不振,那财富對我們又有何用;如果孩子學習不優秀,那我們要找到屬于他自己優秀的那扇窗,讓光照進來,讓他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整個社會正在陷入極端功利主義的價值體系,對 " 人 "" 人生 "" 生活 "" 幸福 " 的定義和評價标準比較單一,全靠金錢、物質、權力、地位來衡量,成功和幸福的人生都依靠這些東西來标榜,完全向外求,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有人說,世上至少有兩種遊戲,一種稱之為有限遊戲,一種稱之為無限遊戲;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 脫嵌 " 不僅僅在教育,也在我們社會的方方面面,無處不需要我們找回自己,脫離無意識的随波,拿回屬于自己的控制權。
當最終回顧一生時,會不留遺憾地對自己說,我勇敢地活出了我自己,以終為始,方得始終。
人和動物都有嘴巴,但只有人會說話。人類之所以有語言,而它的功能就是喚醒處在黑暗當中的靈魂,讓靈魂見光,只有光能驅散黑暗,只有真光才能驅除愚昧和奴役。
成功只有一個,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活出自己的一生需要一點智慧,去看清洪流裡偶爾浮現的堅硬真相,還需要一點勇氣,邁出走向看似無人的曠野的第一步。
哲學家叔本華說:" 世界上最大的牢籠,是人的思維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一次是從母體降臨人間,一次是讓思想衝破牢籠,而後者才是人生命意義的價值所在。
無論我們作為家長還是作為老師,從我做起,才是唯一的出路。一個個體沒有辦法改變教育的方向,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可以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期望,與孩子站在一起,與孩子的未來在一起,與孩子的生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