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中國汽車需要有序迭代和真正創新,歡迎閱讀。
撰文 / 王 劍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琚 佳
" 軒轅獎希望通過終評,給企業樹立風向标,把無序迭代變成有序迭代。并且挖掘需求創新,實現有價值的可持續發展。"
2024 年 11 月 5 日 -6 日,第十二屆中國汽車產業年度貢獻獎——軒轅獎,在湖北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進行終審評選。
這是自 9 月 1 日啟動,收到來自 63 個汽車品牌提報的 80 款車型後,經由三大顧問團(媒體、設計、技術)在 10 月上旬進行投票,于 10 月 16 日遴選出 40 款車型進入 10 月 25 日 -11 月 4 日的初評測試,即接受 5 支專業團隊(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動靜态綜合表現、場景體驗)的測評、分析和排名之後,再由評審團成員經過實地測試與專業讨論,最終評選出獲獎車型。
眾所周知,軒轅獎以推動新汽車產業,以高質量、可持續和有競争力的方式發展為使命。尤其當下,正如軒轅獎執委會主任、評審團副主席賈可,與諸位評委及合作夥伴所達成的共識:這是一個亟需發現正确趨勢,匡正錯誤概念,引領汽車行業真正向前可持續發展的時代。
顯然,責任重大。
在本次終審會上,軒轅獎的主辦方,推動力傳媒董事長賈曉坤表示,時至今日,軒轅獎已成功舉辦十二屆,這十二年來不變的是初心,始終以 " 獨立于商業、獨立于權力、獨立于關系 " 為原則,在諸位評委及合作夥伴的鼎力支持下,共同打造全球最佳專業汽車評獎。
新任評審團主席、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 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許敏表示:" 十二年後全新出發,從評委陣容更加本土化與學院化,以及評審标準與評測緯度的與時俱進,都是為了讓所評獎項不負軒轅獎的使命擔當。尤其當下,呼籲企業進行原始創新,真正實現有價值的可持續發展。"
雙向結合:評委實測 +5 支專業測評團隊的鼎力支持
具體而言,本次終審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評委的實車體驗為主,軒轅獎執委會為各位評委安排了入圍車型的靜态感知和動态測評;第二部分以專業讨論為主,分為 5 支測評團隊匯報成果,以及與評委交流意見。
第 1 支進行匯報的測試團隊是軒轅獎的合作夥伴、博泰車聯網產品總監杜芳。在她看來,兩年一個周期是智能座艙的發展節奏,今年恰恰處于變化前的醞釀期。但是在 3D HMI 與大模型上車兩個方面,依然有可圈可點的車型出現,無論互動中的轉場流暢度與背景渲染的完整度,都有讓人驚喜的表現。
其次是智能駕駛測試團隊的負責人、軒轅獎合作夥伴知行科技測試負責人胡俊成,他在闡述了本次評測的體系邏輯、打分權重、主客觀評價指标後,重點介紹了在城區領航與高速領航中,有此功能的車型的具體表現與排名情況。随後,他的同事王俊針對在智駕使用過程中,與智艙的互動體驗進行了匯報。
另一支參與智能駕駛測試的是軒轅獎的合作夥伴、魔視智能測試負責人李帥,主要圍繞用戶日常高頻使用的泊車功能,APA 泊車與 HPA 泊車進行了重點匯報,并以識别、效率、安全、互動為考量标準,對相關車型進行排序。另外在城市 NOA 和高速 NOA,他們也做了大量測試,除了基礎考核,還設定了加分項,以期對參評車型能有更全面的考核。
第 4 支進行匯報的測評團隊是軒轅獎的合作夥伴,也是軒轅獎的評委、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專業副總師、高級工程師李青林。與上述 3 支團隊不同的是,他以車輛的本身屬性為重點,對 40 款車型按照價位區間與車型類别進行分類,再對每個類别有特色的車型進行詳細介紹,尤其對今年出現的多款硬派越野,還進行了專業分析。
第 5 支進行匯報的測評團隊是軒轅獎的合作夥伴、SoCar 汽車產品戰略咨詢體驗評價負責人李雪琪,她圍繞用戶體驗場景,通過 1000 多項評測标準,對 40 輛入圍進行排名,并對兩個現象進行了着重說明:單項體驗突出的車型,除了已經開始對場景體驗非常好的小細節不斷打磨,還有扎扎實實滿足用戶日常使用的基礎功能與核心訴求。另外通過堆料帶來的畫蛇添足,依然明顯存在。
綜合考量,圍繞 4 大評審緯度
在聽取了五支測評團隊的匯報後,評審團成員針對 40 款入圍車型,進行了 3 輪探讨,以及不斷 " 加試 " 的探讨,最終經過層層篩選,從軒轅獎所倡導的 4 大評審緯度——技術創新指标、需求創新指标、產業進步指标、可持續發展指标——共同尋找眾望所歸的車型。
軒轅獎評委、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設計學院研究生部主任王選政談到,中國汽車今天很多產品有一種趨勢是堆料設計,也就是設計冗餘,同時帶來一定的技術冗餘,上了很多功能,花了很多成本,但是用戶得到的到底有多少?中國汽車似乎進入了某種信息繭房。今天的很多汽車測評,更像電子信息產品的測評。因此,新一屆軒轅獎不僅要引導什麼是中國汽車產品未來的标準和方向,更希望關注中國汽車企業的出海戰略,要從全球視野來審視我們的汽車產品。
" 有一個故事是,美國宇航員在太空中使用了一種帶泵的圓珠筆,然而這支筆的研發費頗高,而當年蘇聯航天的策略是采用鉛筆,便捷易用而且經濟。" 在另一位軒轅獎評委、北京艾斯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CEO/ 卡爾曼品牌聯合創始人陳群一看來,好的解決方案非常重要,可以延伸到今天中國國民車的解決方案是什麼?當年北汽 212 等車型之所以可以成功,正是因為 " 全民全能 "。
代表軒轅獎評委、同濟大學汽車學院 / 設計創意學院雙聘教授馬鈞參與終評的龔在研建議,軒轅獎在產品評選中可以圍繞五個維度進行考量:一是家庭空間,中國用戶視角下成功的車型大多圍繞于此;二是智能機器人,雖然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案例;三是駕駛機器,注重操控與舒适;四是經典傳承,能把自己的 DNA 很好地傳承進化;第五是產品在功能上做減法。
代表軒轅獎評委、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主任參與終評的王山表示,軒轅獎的評審要有一定的引領性。不是只唯銷量論,或唯創新論,可以基于不同品類和用戶需求來進行劃分,從而選出每個細分市場或者不同體驗場景的優秀產品。
" 軒轅獎的年度測評,希望能夠站在產業 B 端與用戶 C 端,分别考量大家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以及中國最大的用戶群體需求是什麼?" 新晉軒轅獎評委李青林,希望軒轅獎評選出的車型對于行業和消費者產生更多價值。
軒轅獎評委、SoCar 汽車產品戰略咨詢創始人張曉亮,也談到了要從兩個緯度看產品," 如何回歸本質,消費者到底需要的是什麼?以及從 To B 視角考量企業在產品開發的費效比,與消費者在 C 端獲得產品的性價比如何平衡。"
另一位新晉評委、上海滕睿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建華,從安全可靠與易用性表達了自己的期望。在具備產品本身屬性的同時,不炫技,真正的方便易用,并且安全第一,這是不容忽視的一條準則。
最後,新任軒轅獎評審團主席許敏總結道,現在的市場上同質化產品那麼多,一個根源是大家的跟随者思維,走捷徑,掙快錢。但是和很多國際車企相比,在長遠的投資方面,在真正鼓勵那些颠覆式的原始創新上,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因此,從第十二屆軒轅獎開始,希望能夠發掘那些有價值的創新點,并對其褒獎和鼓勵,推動行業真正的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進步。
這就是本屆軒轅獎的終審評選,經過諸位評委的激烈讨論,能夠看到,最終他們所評選出的車型,無論在創新緯度,對產品定義的成功,或是集團體系化能力的不斷顯現,都出現了多款佼佼者;在用戶體驗緯度,或用戶價值回歸,也發現一些企業不為市場風潮所動,堅持第一性原理,對產品功能大膽取舍;另外對單項勝出的車型,評委會也給予了堅定的認可。
根據軒轅獎執委會的安排,頒獎大約于 1 個月後舉辦。屆時,所有獲獎車型将一一揭曉,這些車型将成為中國汽車工業,以及世界汽車工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變革力量。
大國印度,8 年造不出一輛車
是時候抄底勞斯萊斯了
點擊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