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堅持“零容忍”,讓衛生巾真正“衛生”起來,歡迎閱讀。
衛生巾 " 廢料翻新 " 問題持續引發社會關注。公安部近日下發通知,将對消費領網域的假冒偽劣犯罪進行嚴厲打擊,特别是對涉及老婦幼的偽劣衛生用品持 " 零容忍 " 态度。
媒體曝光的衛生巾 " 廢料翻新 " 亂象顯示,這些瑕疵品使用了回收材料,可能攜帶大量有害物質,極易導致細菌感染、過敏等問題,或将影響生殖系統,甚至危及生命健康。不少網友憤慨,貼身用品竟然是 " 廢料垃圾 ",這是明目張膽地踐踏女性健康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 廢料翻新 " 并不是孤例,從 " 熒光增白劑超标 "" 疑似蟲卵 " 到 " 虛标長度 ",衛生巾作為女性剛需消費品屢次 " 塌房 ",一再挑戰消費者的底線。
買片合格衛生巾怎麼這麼難?從媒體的多次調查中不難看出,這背後是衛生巾用品的行業性 " 頑疾 ",長期以來,產品質量 " 就低不就高 " 似乎已經成為行業 " 潛規則 "。
一些企業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利用國标偏差範圍鑽空子,不惜壓縮成本 " 偷工減料 ",甚至使用劣質原料,踩着國标的 " 下限 " 生產。如此衛生巾雖控制在 " 合理偏差 " 内,卻難說 " 衛生 "。
今年 7 月,衛生巾新版國家強制标準将正式生效。新國标對一次性衛生用品的原材料、生產環境及產品衛生指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有望從源頭上打擊衛生巾市場的混亂現象。
但新國标只是行業整改的 " 起點 ",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能止于事後追責。守護 " 她健康 ",須強化監管力度,建立從原料采購到終端銷售的全鏈條追溯系統,倒逼企業真正将產品質量安全放在首位,讓衛生用品市場更加清潔。
正如一位消費者所言:" 我們需要的不是‘塌房’後的道歉,而是從生產線上就開始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