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國產電影,全靠他帶飛?,歡迎閱讀。
" 什麼樣的電影會爆?"
這是這個暑期檔,頻繁被提及的一句話。
畢竟。
最近大爆的這兩部電影,事前,沒人能想到——
《孤注一擲》,截至今日 28 億,預計總票房 38 億,大概率是暑期檔票房冠軍。
《消失的她》,目前 35 億,基本上已經到達了峰值,坐穩了亞軍寶座。
但為什麼是這兩部?
Sir 覺得,答案就在于,同樣是頻繁被提及的一句話:
" 電影越來越短視頻化了。"
它們戳中了社會的痛點,打擊了邪惡,伸張了正義,讓人們 " 出了一口惡氣 "。
就連走出電影院,都感覺非常 " 爽 "。
但大家還是會覺得,和以前電影的那種爽,不同了。
區别在哪?
為什麼很多人又會總結為 " 短視頻化 "?
在 Sir 看來。
并不是電影變得更短視頻了。
只是今天大眾的爽點變了。
短視頻和電影,都只不過是迎合了同一種需求。
只不過短視頻一馬當先,電影也開始後知後覺了。
01
爽的衝刺
還是從一個删減片段說起。
Sir 是在《孤注一擲》的短視頻裡,才發現,安娜原來是有家人的:
她有一個病重但沉迷賭博的母親。
這是導致她決心踏進賭場,成為荷官的重要原因。
作為安娜這個人物,本該是充滿矛盾的——自己痛恨賭博,但卻又逼不得已進入這個行業賺錢。
但是。
删除了安娜的家庭線之後,她的動機就變得異常簡單,她變成了一個只是為了賺錢而走向不歸路的落魄模特。
這對角色的影響極大。
那麼,為什麼會删掉這段?
除了片長原因,Sir 覺得,更重要的是,對于這部影片來說,人物是否豐滿,是否復雜,其實不重要。
重要的是。
是否有助于立竿見影地挑動起你的情緒。
在這個基礎上。
讓一個角色變得豐滿與復雜,會讓你在觀影過程中思考太多,而這,有可能是發揮 " 情緒價值 " 的一種 " 阻力 "。
是的。
對于 " 短視頻化 " 電影來說,最重要的一個詞,就是:情緒價值。
我們看短視頻往往是要獲取情緒價值的。
幾分鍾的時間,或喜或悲,或憤怒或沮喪,總是要有一定的情緒價值才會促使我們去點贊,去轉發,這是它的特性決定的:因為它面對的直接是 C 端觀眾,更因為," 留住觀眾的目光 " 和 " 促使觀眾轉發 " 是短視頻能不能經受市場檢驗的重要标準。
所以,短視頻的創作要講的不是 " 藝術性 "。
而是當下性和情緒性。
換言之。
就是,能不能吸睛,能不能讓人 " 爽 "。
而" 短視頻化 " 的電影呢?
雖然電影的創作周期要比短視頻長不少,但精明的電影人們也能 " 去蕪存菁 ",抓住當下和情緒兩大法寶。
拍出 " 爽片 "。
細究下來,這些電影往往都有下面這幾個特點:
容易上手,在幾分鍾内,就能快速獲得基本信息,并抓住觀眾眼球。
切中當下,它們緊跟着時事熱點。
碎片化明顯,就算你期間玩一會手機,也可以很快接上劇情發展。
臉譜化角色,有着容易激起強烈情緒的角色,好、壞、善、惡都很明顯。
以及,見縫插針加入金句,升華電影價值觀。
就拿暑期檔兩部頭部電影來說。
《消失的她》。
講述了一個女子在異國他鄉被害,于是 girls help girls,眾人抽絲剝繭,追查真兇的故事。
但它主要内核是在談論的是女性主義麼?
不。
是渣男的惡。
《孤注一擲》。
講述了一個被騙入異國,結果進入詐騙集團,最終苦苦對抗,逃出生天的故事。
但它是在談論人性在賭博中,所展現矛盾、痛苦麼?
不。
是詐騙的惡。
電影其實都在滿足觀眾的第一需求——
找到一種惡,然後狠狠鞭撻。
而表現手法上,通常也是直給 + 一定程度誇張。
《消失的她》裡。
文詠珊有一段戲是要用酒瓶敲自己頭,并有鮮血滴下來,開始第一遍的血,很接近真血。
但,導遊示意道具組,特地讓血變得更濃稠。
要的是衝擊力。
創作最關心的,是情緒。
而這情緒,是激發出人們内心的 " 恐懼 "。
大眾需要壞人。
那麼電影,就制造出壞人出來供大家發洩,他可以是渣男,也可以是騙子。
最主要的。
他們才是我們過得越來越憋屈的 " 元兇 "。
這也是為什麼,《消失的她》之後 " 分手短信 " 那麼流行,《孤注一擲》之後連小朋友都知道緬北可怕的原因之一。
這時候電影已經不需要展現更復雜多維的信息。
只要找到精準的爆破點,就能掀起一波浪潮。
02
看電影還是 " 奔現 "
那麼問題來了,這一切是怎麼產生的?
似乎不久以前。
短視頻還只是電影宣傳的一個平台(例如《前任 3》),如今,反而主導了電影的票房表現?
不得不提一個被忽略了好久的詞:網大。
曾幾何時,短視頻與網大,就是一對相輔相成的好兄弟。
比如說林正英。
一直以來,他都是某音上的華人明星 " 頂流 ",其道士形象,熱度總是居高不下。
也正是如此。
發現 " 短視頻 " 與 " 網大 " 觀眾重合率高的創作者們便不斷地打造出 " 偽林正英 " 的電影,這裡面有形形色色的 " 六叔 ",有各種各樣的 " 驅魔 ",甚至于還讓錢小豪再度風光了一把。
結果呢。
他們的确成功了。
可以這麼說," 短視頻 " 和 " 網大 ",曾經在互相驗證中,找到了彼此的流量密碼,而後,這種 " 密碼 " 不斷延伸,不再局限于某個形象,它可以包括某些話題,某些情緒,某些事件,總之就是,很多網大和短視頻的趨同性越來越強,爆款的聯系性也越來越緊密。
而現在。
這種聯系,終于輪到了院線片。
一個現象。
就像早期的網大,現在的院線電影宣傳,極度依賴短視頻平台。
相比于傳統宣傳中更注重卡司、口碑,在短視頻宣傳的平台上,他們更在乎的,則是話題。
舉例來說。
《孤注一擲》的短視頻發布現場拍攝的視頻,不仔細看還以為是緬甸詐騙集團現場一般。
話題直接引爆。
這比常規的預告片宣傳有效多了。
更讓人吃驚的則是《我經過風暴》。
還在點映期間。
宣發團隊就直接将電影的結局放了出來。
因為他們知道,一個女人反殺家暴丈夫的噱頭,是足夠引起轉發的。
再看看《我經過風暴》制作的留言合輯——
眼熟麼。
# 多一個人看這個,少一個人受傷害。
# 治療戀愛腦。
嗯 ……Sir 不想說 " 模仿 ",只是如今的宣傳與電影本身,的确越來越遠了。
這樣的傳播方式就導致了。
閱聽人最初是因為事件或話題而被吸引。
上電影院看電影,成了打卡和 " 奔現 "。
這當然能為電影吸納 " 出圈用戶 "。
問題是。
當一部電影完全按照 " 爽片 " 的模式,從制作到宣發都強烈依賴短視頻平台。
是否意味着傳統中的 " 正經電影 ",正在式微?
03
談論電影,是不是太懷舊了?
在豆瓣短評裡,Sir 看到了一個這樣的留言:
" 怪《我不是藥神》開了爛頭,靠抓幾條熱點,騙錢。"
網友的意思是,《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現實題材爆火讓許多人似乎抓到了 " 流量密碼 ",開了個壞頭。
但,要 Sir 說。
還真的怪不了《藥神》,畢竟,在《藥神》裡,每一個人都是鮮活的形象。
比如,程勇。
劇本設計了印度格列寧的三次藥價變化——
開始,他缺錢,所以,定價是 5000 一瓶,賺得盆滿缽滿;
一年後,假藥販子跑路,病友因無藥可吃而自殺,他又走上賣藥之路,開價 500 一瓶,平本;
最後,印度格列寧工廠查封,只能賣零售,印度藥房 2000 一瓶,程勇還是賣 500 元,虧錢。
至此,人物弧光完全展現。
觀眾看到的,是一個立體的角色,而并非,粗暴地去将他們簡化為 " 符号人 "。
這就是電影的魅力。
它通過鏡頭語言的表述,通過劇本的刻畫,人物動作的細致處理,讓觀眾沉浸在電影中,随着人物的命運走向,而感動、嘆息、動容。
它不用明說。
你就能在心裡感受到些什麼。
比如這個鏡頭。
當程勇二次來到印度,再次為了買格列寧時,他在煙霧中看到保佑眾生的各神像時。
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此時的内心,開始由人到神的轉變。
那麼。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Sir 覺得。
創作者或者觀眾,無論怪罪哪一方,其實都有失偏頗。
導演拍片的初衷不一定就是要做一部 " 短視頻化 " 的電影,觀眾選擇的初衷也不是要在影院看兩個小時的 " 短視頻 "。
導致這樣的結果。
很可能只是一次 " 相互成全 "。
一方面,電影并不是一個單純的藝術品,它身上的商品屬性注定它不會純粹,尤其是當下,電影的評價體系混亂,最 " 确切 " 的坐标只能是票房,于是相比于 " 藝術家 ",人們也就更願意做一個 " 產品經理 " 型的導演了。
而另一方面呢。
觀眾也是如此,相比于電影的藝術性,普通觀眾更在意的其實是電影的社交屬性,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只要電影不太爛,只要有話題,就有人買單。
于是。
在票房的壓力下,在大數據的引導下,很多電影也就從 " 引領 " 價值觀,變成了 " 迎合 " 價值觀。
先鋒,也就變成了投喂。
但。
存在并不代表着合理。
電影不該如此,也不能一直如此。
如果所有的電影都變成計算着恐懼、憤怒的工具,變成了販賣着所謂情緒價值的渠道,那麼真正的,完整的,有深度的藝術表達,又該何去何從?
那些好的電影。
所產生的化學作用是讓人產生反思,而并非直接為一件事,一個現象下一個二元論的定義。
我們需要那些看完之後,意猶未盡的電影。
就如《色,戒》,雖在最後你無法認同王佳芝的選擇,但你總會為她最後撲向愛情的決絕而打動。
或是《花樣年華》裡,周慕雲與蘇麗珍的婚外情本是不道德的,但,你還是會為他們彼此若即若離之間的暧昧情愫而牽動。
而當 " 短視頻化 " 的電影一次又一次占領票房榜,那些讓我們長久沉迷其中的電影,都将變成懷舊。
當然。
電影和短視頻絕非二元對立,Sir 在此也并不是否定短視頻。
它只是順應需求、呈現當下的一種載體。
現在的大眾,普遍要求着更短、更快、更黑白分明。
電影沒有能承載這部分的需求,那麼觀看的習慣自然流向短視頻。
與其說是 " 短視頻電影 " 擠占了電影空間。
不如說是閱聽人早已轉移," 短視頻電影 " 聞風而動,開始和短視頻加入了同一場注意力争奪賽。
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就連賈樟柯都說:電影恐怕也到了向短視頻學習的階段。
但,學習并不是照搬。
否則。
恐怕就像香港 80 年代新藝城由碎片化、段子化的方式 " 拼湊 " 電影,致使港片走向明星化、奇觀化的道路一樣,國產片也會逐漸走上一種大數據鑄就的偽 " 現實主義 " 道路。
到那時。
我們可能會不在乎劇本的好壞,只看它是否與熱點有關。
也不在乎藝術的高低,只看它能否講完一個故事。
所謂的人性復雜、道德反思、觀點碰撞、審美多元 …… 統統都會變得稀缺而邊緣化了。
而這些,損害的到底是誰呢?
是影迷?
還是國產電影的未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