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觸樂怪話:關于抽選,歡迎閱讀。
觸樂怪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抽選可不能開透視(圖 / 小羅)
4 月 2 日,任天堂舉行了萬眾矚目的 Switch 2 專場直面會。兩天後,任天堂官網開啟了日本區的 Switch 2 預售抽選。
所謂 " 抽選 ",就是讓所有有意購買首發版本 Switch 2 的玩家提前在線上報名,但僅有一定比例的玩家可以中選,有資格在首發第一時間買到新硬體,類似于手遊的預約。
日本的抽選文化由來以久,它類似于中文語境中的抽籤、抓阄,大致是為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進行高效分配,或者符合 " 機會均等 " 的價值觀,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減輕黃牛倒賣對普通消費者的影響。對喜歡在日本買各類(尤其是限定)周邊、輾轉各種演出的朋友來說,這兩個字可能已經深入骨髓。
本次 Switch 2 的抽選提供 " 日語版 "" 多語言版 " 和 " 日語版 +《馬力歐賽車世界》捆綁包 "3 種,每個賬号只可選擇其一。獲取抽選資格的條件相當嚴苛:1、用戶需累計訂閱任天堂的 Switch Online 會員滿 1 年(必須是家庭組的家長或是個人會員,家庭組的成員不具備資格);2、截至 2025 年 2 月 28 日,Switch 上的付費軟體(不包括試玩版和免費遊戲)累計運行時間達到 50 小時以上。這樣的規則的确可以篩選掉一大批黃牛和一部分玩家,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符合标準的玩家仍然非常多," 中選率 " 也就相當低了。
只要涉及了随機性,就會變得 " 有人歡喜有人愁 "。譬如前幾日 Switch 2 的第一輪抽選結果公布,我和任天堂直面會的御用聲優中村悠一平等地享受了 " 落選 " 這一結果。
中村悠一連發數條推文,并表示要和中選的人絕交
在這次抽選之前,我對結果還抱着一點希望——我深信今年 2 月日本經濟新聞消息寫到的 " 任天堂社長古川俊太郎表示 Switch 2 備貨充足 ";我确定周圍有不少人因為 " 不是家庭組的家長 " 沒有獲得抽選資格;我并不懷疑 4 月 2 日直面會結束之後網絡上大量吐槽 " 無聊 " 的聲音,很多人似乎并不願意首發購入 Switch 2。這樣看來,優勢在我。
4 月 24 日,抽選結果公布。起初一直都沒收到郵件,我已經快忘了這件事,直到晚上路過關注的主播直播間,看到标題 " 祝!Switch 2 落選紀念 ××× ",才想起來要查查自己的運氣。直播間的聊天室高挂着已有 2000 多人參與的實時投票,記錄着 " 落選率達到 50% 以上,30% 的人沒有參加抽選,中籤的人數不到 20%"。根據日網上另一個超過 2.5 萬人樣本數的投票結果顯示,3 個可選版本總計中選的人數還不到 25%。
吐槽落選的直播間标題
我趕緊打開自己的郵箱,确認了 " 落選 " 二字,心裡才算踏實。此時,中村悠一的名字已經上了 X(推特)的趨勢。
落選的郵件也是種紀念呢
也許是預料到這樣的局面,古川俊太郎事先準備好了 " 致歉信 ",在抽選結果出爐前一天就發了出來。其中提到:日本約有 220 萬人參與了抽選報名,遠遠超出任天堂的預想(所以導致這次很多人沒有中籤)。由于本次抽選參與條件頗為嚴苛,這 220 萬的人數裡是摻不了多少水分的。一方面,我不太确定一款首發百萬量級的產品,其生產、供應鏈的實現難度有多高;另一方面,很難說是任天堂自己的預想過于保守,還是 Switch 世代積累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遠超過去經驗的量級。畢竟當年 Switch 日本本土首月的銷量,差不多也是 220 萬。
還記得我買 Switch 的時間點已經是 2022 年下半年,入首發版的朋友當時給我打預防針:" 你買這個大概率是要吃灰的。" 當時,社區裡有許多類似的聲音,也算是一種反向抽選:他人流行的設備你不一定感冒,大家好評的遊戲你不一定喜歡,那吃灰自然是躲不掉的。但我覺得,雖然無法笃定後面發生的一切,但至少自己試了試、努力過,才知道它是不是适合我。
這時候," 随機性 " 才體現出它的魅力。我喜歡 Switch,喜歡它的方方面面,功能單一也好,性能落後也好,第三方遊戲不足也好,一點不成問題。它甚至成了我的主力遊戲設備,若非必要,我已經不常在 PC 上玩遊戲了。
我購入的首台 Switch,時間過得好快
回到 " 抽選 " 這個話題,任天堂很體貼地将第一輪未中選的玩家納入了第二輪抽選,第二輪抽選即日起可以報名,并在 1 個月後公布結果。當然,如果不是一定要購買日語版,其實還有很多渠道首發入手 Switch 2。譬如未獲得日版抽選資格的朋友們轉戰港版之後,會發現購買資格 " 點擊就送 ",100% 的命中率也許少一些驚喜,卻足夠穩當。
不論如何,祝心心念念 Switch 2 的各位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