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應對中美貿易戰,商務部将幫助外貿企業拓内銷,歡迎閱讀。
知情人士向譚主透露,為抵御外部衝擊,中國商務部将采取系列措施幫助外貿企業拓展内銷渠道。
上周末,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上海調研内外貿一體化工作,了解外貿產品拓内銷情況。
譚主了解到,這次調研的企業是紡織品外貿企業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前幾年熱映的電視劇《繁花》中 " 外灘 27 号 ",其原型就是東方國際。東方國際的董事長曾提到,一部《繁花》,半部是中國的紡織史,還有半部是中國的外貿史。
紡織品和服裝作為我國對美出口的重要品類,去年,中國對美出口占中國紡織品服裝總出口的 17% 左右,美國從中國進口占美國總進口的 24% 左右。
但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的利潤空間卻在變小。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還要進一步對華加征 10% 的關稅。
此前,因為美國對華加關稅,美國企業要求中國供應商降價後,相關行業商協會中,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首先站了出來發聲。
這一次,商務部首先調研的也是紡織外貿產品拓展内銷的情況。
外貿企業轉内銷時,面臨着不了解國内市場等問題,這是我們過去特定的發展階段和模式造成的。通過調研,商務部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采取系列措施,幫助外貿企業拓展内銷渠道。
譚主認為,商務部這一次幫助外貿企業拓展内銷,向市場釋放了三個信号。
第一個信号是,外貿企業轉内銷有充足的發展空間。
譚主了解到,今年,商務部将在各地舉辦 " 外貿優品中華行 " 系列活動,為外貿企業拓展内銷搭建平台。
活動覆蓋的地區包括 10 個經濟大省,這些省份既是外貿大省,也是消費大省。
其中就有這次調研去到的上海。今年,上海将投入 5 億元市級财政資金發放消費券,通過政策提振消費。
剛剛發布的數據顯示,1-2 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 4.0%,高于此前彭 · 博社等預期的 3.8%,高于去年 12 月的 3.7%。
第二個信号是,對于外貿企業擔憂的問題,商務部将給予相應的保障支持。
譚主了解到,其中包括關于外貿企業關心的回款問題。
第三個信号是,推動内外貿一體化,幫助外貿企業拓内銷,将是一項長期戰略,而不僅僅是面對外部衝擊時采取的臨時性措施。
2024 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 48.8 萬億人民币,是對美國出口額的 10 多倍。比較之下,與國内市場相比,中國對美出口的市場其實相對較小。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輪外貿企業拓展内銷比起 " 量 ",還有一個特點是,特别注重產品的 " 質 "。
譚主認為,為外貿企業拓展内銷不是把賣不出去的東西轉向國内賣,而是将一批質量較高、品質較好的外貿產品轉向國内市場。
這也對應着近年來中國消費市場變化的趨勢。以去年的 " 雙十一 " 為例。去年 " 雙十一 " 的消費趨勢顯示,戶外運動品牌的銷量在增長。
其中,戶外運動标志性的單品," 衝鋒衣 " 的銷量更是呈現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特征:
根據相關統計,1000-1500 元及以上高價格區間的衝鋒衣,成交人數同比增長超 100%。
相較于其他服裝品類,戶外運動單品有一個特點是,特别注重比面料、比性能,這直接考驗廠商生產的技術水平。
可見,中國國内市場不是沒有需求,在消費更新和多樣化等方面,中國國内市場有很大的潛力值得挖掘。
為此,商務部為外貿企業拓展内銷搭建平台将聚焦四個方面:
促進内外貿渠道對接
品牌對接
產銷對接
标準對接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譚主,外貿企業拓展内銷涉及國際市場的規則和國内市場不一樣、市場渠道不一樣、支付體系、消費者的認知不一樣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做很復雜的工作去對接,讓外貿商品絲滑地進入國内市場。
内外貿一體化的體系建立起來後,不止可以幫助更多外貿企業有效應對外部壓力,也是從供給側的角度發力,幫助中國消費市場擴大内需,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