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她們正在影響AI進程,歡迎閱讀。
今天是 3 月 8 日,祝廣大女性同胞節日快樂!
當下,人工智能正是全球科技圈最受關注的領網域,甚至沒有之一。
在人工智能領網域誕生興起的幾十年内,女性科學家作為重要力量,一直在推動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從基礎算法研究、行業落地,她們以卓越的能力、堅定的決心帶來眾多重大突破與成果。
在此節日之際,量子位盤點了 AI 領網域中十大值得關注的華人女科學家。通過她們的成就與履歷,共同感受 AI 行業内的 " 她力量 "!
李飛飛
提到 "AI 女神 ",很多人腦子裡第一個浮現的名字恐怕都是李飛飛。
她 33 歲成為斯坦福計算機系終身教授,44 歲成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現任斯坦福以人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AI)院長。
她是計算機視覺領網域舉足輕重的領軍人物,一手創立的 ImageNet 成為推動計算機視覺識别領網域前進的标杆成果。
她的經歷時常為人樂道:出生于北京、成長于成都、赴美求學、在斯坦福獲得終身教職、出任谷歌副總裁即谷歌雲 AI 首席科學家……
最新大模型趨勢裡,李飛飛團隊聚焦于具身智能,将大模型接入機器人,無需額外數據和訓練即可把復雜指令轉化成具體行動規劃,開辟新一輪浪潮中的重要方向。
蘇姿豐
AI 算力從未在任何一個時刻,比大模型趨勢下更受矚目。
人稱 " 蘇媽 " 的 AMD CEO 蘇姿豐,正是算力行業中的傑出女性代表。
蘇姿豐出生于台灣省台南市,3 歲移民美國。在麻省理工大學電機工程系獲得本碩博學位。
她先後在德州儀器、IBM 從事研發工作,後成為 IBM 新興產品部的負責人和創始人,2007 年加入飛思卡爾半導體後任 CTO 一職。
2014 年蘇媽正式加入 AMD,在推動公司在個人終端市場發展上起到關鍵作用。在她領導下 AMD 推出一系列頗具影響力的產品,如 Ryzen 處理器和 Radeon 顯卡系列;主導 AMD 推出 Zen 微架構,撼動英特爾在 CPU 的壟斷地位。
大模型趨勢以來,AMD 積極迎戰,發布大模型專用卡 Instinct MI300X。同時 AMD 股價也在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市值邁過 3000 億大關。
王銳
2021 年,英特爾中國區迎來一位女性接任者——王銳。
她擔任英特爾高級副總裁、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一職。
王銳求學階段一直主修的就是電子工程學專業,本科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碩博士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
英特爾在中國深耕了 36 年,而王銳在英特爾累積了近 30 年工作經歷。
在這期間,她擔任過英特爾平台工程事業部副總裁兼融合信号 IP 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領導了英特爾絕大部分模數融合信号 IP 產品的開發。
也擔任過英特爾華為全球客戶總經理,負責發展英特爾與華為的合作關系。
福布斯 " 中國科技女性榜 " 上,有她,《财富》雜志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榜單上,也有她。
郭文景 &Chenlin Meng
大模型趨勢裡,也有不少新走進聚光燈下的女性人物。
比如視頻生成領網域備受關注的初創企業 PIKA,因為兩位女創始人的背景,而更為行業内津津樂道。
郭文景(Demi Guo)和 Chenlin Meng,目前均在斯坦福攻讀博士學位。
郭文景于 2023 年 4 月創立了 Pika,随後 Chenlin Meng 加入成為聯創,兩人合作開發了這個文本生成視頻模型。
從二人學術經歷來看,她們分别專注于 NLP 和計算機視覺兩個方向的 AI 研究,也都有生成式 AI 的學術經歷。
聯合創始人兼 CEO 郭文景,斯坦福大學 AI 實驗室(NLP& 圖形學方向)在讀博士,領英主頁顯示她處于休學中(On leave)。
她在美國出生,杭州長大,初中就讀的是杭州外國語學校,從小就接觸編程,奪得過 IOI 銀牌,從本科開始正式留學,被哈佛大學提前錄取。
在斯坦佛大學讀博之前,郭文景在哈佛大學取得了計算機碩士和數學本科學位。
在本科期間,她曾經 gap 過一年,專程在 Facebook AI Research 全職做了一段時間的研究工程師。
在職期間,她參與了用 Transformer 分析 2.5 億個蛋白質序列的研究,目前這篇論文引用已有 1200+,其中就包括後來大火的 AlphaFold2。
Chenlin Meng,同樣是斯坦福計算機在讀博士。
在此之前,她于 2020 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了數學本科學位。
相比郭文景在 NLP 領網域的研究經驗,她在計算機視覺、3D 視覺方面的學術經歷更加豐富,參與的去噪擴散隐式模型(DDIM)論文,如今單篇引用已有 1700+。除此之外,她還有多篇生成式 AI 相關研究發表在 ICLR、NeurIPS、CVPR、ICML 等頂會上,且多篇入選 Oral。
陳丹琦
AI 學術領網域裡,清華姚班大神陳丹琦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華人青年學者之一。
她曾獲有 " 諾獎風向标 " 之稱的斯隆獎,是 08 級清華姚班校友,也是信息學競賽圈内頗具傳奇色彩的一位女選手——CDQ 分治算法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2008 年,她代表中國隊斬獲一枚 IOI 金牌。
現在,她是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系助理教授,從頭搭建 NLP 組并擔任共同負責人、也是 AIML 組成員。
陳丹琦出生于湖南長沙,高中就讀于長沙市雅禮中學。她在很小時就被家人發現對數字非常敏感,且做題速度、思考問題的全面性都超越同齡人,三年級就開始練奧數。
或許是自身經歷影響,陳丹琦也不止一次呼籲女性要參與到理工、計算機學科建設中來:
不要刻意強調女生不擅長學工科、計算機這個事情。
男女之間的 GAP 會越來越不存在。
吳甜
大模型趨勢裡,百度一直保持高度活躍狀态。
吳甜是百度人工智能方面中的關鍵人物之一。
她現任百度集團副總裁,負責百度人工智能技術平台與生态,涵蓋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計算機視覺、增強現實、飛槳深度學習平台、AI 技術生态等。
吳甜 2006 年加入百度,先後帶領團隊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重要方向上取得成果,她所負責的飛槳是中國首個功能豐富的產業級深度學習開源開放平台。
與此同時,吳甜兼任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人工智能開源軟體發展聯盟副理事長等職務。
林詠華
國内大模型領網域的女性代表中,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總工程師林詠華正是其中之一。
她是 IBM 中國研究院成立以來首位女院長,從業已有 20 餘年,在雲計算、系統架構、AI 系統、計算機視覺方面均有涉獵,在 IBM 就職期間力推人工智能系統創新。
2022 年加入智源。負責推動智源 AI 平台發展,開源以及產業生态建設。
目前智源已發布開源一系列大模型,包括文圖表征模型、EVA 通用視覺編碼模型、通用視覺解碼器 Painter 等。
楊紅霞
楊紅霞是阿裡 M6 大模型的前帶頭人,去年 3 月被曝加入字節 AI Lab,參與語言生成大模型的研發。
她先後畢業于南開、杜克大學,師從著名統計學家 David Dunson。她在人工智能領網域國際會議、頂級期刊有近百篇頂級論文。
M6 是阿裡巴巴達摩院研發的超大規模多模态預訓練模型。
楊紅霞曾帶領 M6 大模型從百億級進化到千億、再到萬億的參數量,并且主導認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場景落地。2021 年 3 月,M6 大模型首次發布,到 2021 年底,阿裡雲發布 M6 最新進展時,其參數已至 10 萬億,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 AI 預訓練模型。
2022 年 9 月初,楊紅霞因個人家庭原因從阿裡巴巴達摩院離職。
翁麗蓮
OpenAI 華人科學家翁麗蓮是 ChatGPT 的貢獻者之一。
她是 OpenAI 人工智能應用研究的負責人,2018 年加入 OpenAI,在 GPT-4 項目中主要參與預訓練、強化學習 & 對齊、模型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在 OpenAI 新成立的安全顧問團隊中,她領導安全系統團隊,解決減少現有模型如 ChatGPT 濫用等問題。
AI 說:
(以下生成來自 ChatGPT)
當我們聚焦 AI 領網域中的華人女科學家,我們看到了無數的智慧、堅韌和創新。她們在這個高度技術化的領網域中勇攀高峰,為科技世界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正是因為這些傑出的女性,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多元和包容的科技未來。在國際婦女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向她們致以崇高的敬意,期待她們繼續在 AI 創新的征途上書寫輝煌的篇章。
她們的成就不僅為華人女性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也為整個科技行業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和靈感。願這些優秀的女科學家繼續在科技的星空中閃耀,成為更多年輕人追随的榜樣。
在這個崇高的使命中,她們不僅是科學的引領者,更是社會的先行者。
最後,除了她們,你還會提名誰?歡迎大家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