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嫉妒羨慕究竟是種什麼心理?,歡迎閱讀。
《情敵》(The Rivals),查爾斯 · 愛德華 · 佩魯吉尼(Charles Edward Perugini),1876 年。© Getty Images
利維坦按:
克爾凱郭爾在《致死的疾病》(The Sickness Unto Death)中曾寫道," 欽佩是快樂的自我放棄;嫉妒是痛苦的自我主張。" 也就是說,欽佩是一種愉悅的情感,類似于敬畏。但是,嫉妒卻往往是一種不愉悅的感受。埃琳娜 · 費蘭特在她的《我的天才女友》中,也呈現了萊農和莉拉之間復雜的嫉妒與羨慕的情緒起伏。
或許有一種有益的嫉妒——好勝性嫉妒(emulative envy)。這種形式的嫉妒以關注自身缺乏的優點為特征,也就是說,感到好勝性嫉妒的人,不是想着剝奪他人的優勢或珍貴品質,而是将其視為自己可以追求的目标,或作為自我提升的榜樣。
在網易雲音樂搜索【利維坦歌單】,跟上不迷路
所有情緒,包括羨慕和嫉妒,都是生存的驅動力。我們對環境的反應可能相當簡單,比如看到水就喝,但情緒會驅動一種更有組織、更復雜的行為模式。它們影響神經和生理等一系列功能。有些情緒比其他情緒更復雜。恐懼和憤怒更直觀,觸發更明确,其結果從生存角度來看更明顯、更有用。
相比之下,嫉妒和妒忌,以及内疚、羞恥或驕傲等情緒,需要一定程度的内省和自我認知——它們與更高層次的認知功能以及對社會世界的深刻理解緊密相連。這些簡單情緒的進化要求也更為明顯,它們是我們生存的原始守護者。例如,恐懼可以降低掠奪或物種内衝突的風險;憤怒會驅使人們使用暴力來保護食物、夥伴或領土。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體驗到這些不愉快的情緒:羨慕和嫉妒?為什麼别人的優勢會引發這些痛苦的感覺?這些情緒會帶來哪些進化和生存優勢?
最明顯的解釋是,他人的優勢會對自己產生深遠的影響。由于這些優勢會帶來好處,包括交配、食物、更廣泛的成功,而且我們生活在一個競争激烈的世界,一個人的優勢就是另一個人的劣勢。
索菲亞 · 羅蘭(Sophia Loren)與模特傑恩 · 曼斯菲爾德(Jayne Mansfield)在貝弗利山莊參加派拉蒙的晚宴。© wikipedia
嫉妒的兩面性
沒有敵意的良性羨慕可能會帶來一些非常積極的結果。與被認為更優秀的人比較,可能會激發希望——讓人覺得改進和成就觸手可及。這種羨慕還可能激發創造力和動力。不過,關鍵在于,要羨慕與你相似的人,那些你可以效仿、在你能力範圍内的人。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羨慕埃隆 · 馬斯克、傑夫 · 貝索斯或比爾 · 蓋茨的巨大财富是沒有意義的——他們的位置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觸及範圍,羨慕他們并沒有實際意義。相反,羨慕鄰居稍高的收入或者更好的車則更符合進化邏輯。
正如著名神經科學家 V.S. 拉馬錢德朗(V.S.Ramachandran)及其同事所寫:" 羨慕的全部目的就是激勵你采取行動,要麼通過更加努力獨立實現(羨慕),要麼通過觊觎并竊取别人所擁有的(嫉妒)……羨慕的進化是為了激勵人們獲得群體中他人渴求的資源。" [ 1 ]
真正的嫉妒(惡意嫉妒)與敵意相伴而生的不愉快感受,作為情緒上的強化劑,增強了争奪有限自然資源的動力和決心。這種敵意使人更堅定、更專注 [ 2 ] 。相反的選擇是因恐懼上級的報復而在自己劣勢面前屈服。惡意嫉妒中與敵意相關的情緒,可能會幫助人們擺脫這種屈服傾向。
© The Good Trade
因此,與其他情緒一樣,羨慕和嫉妒也有其進化目的。它們激勵我們完善自我,争奪有限的資源,保護我們所愛的東西不被他人侵犯。這些情緒是我們存在的基礎,可以說是人類進步的推動力。
然而,正是這些力量一旦失控,就會導致謀殺、混亂、衝突和戰争。我能理解古代宗教的戒律,即我們應該以道德和精神美德而不是外部因素來評價自己。我們的自尊不應該取決于我們的财富、外表或财產。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在内心領網域有所欠缺,我們應該努力提高自己,而不是嫉妒别人。
但這些宗教規訓有時會敗給我們的本性。
甚至宗教也認識到嫉妒的復雜性質,它既有積極屬性,也有消極屬性。猶太教經典中有這樣的諺語:" 為了我而嫉妒吧!如果沒有嫉妒,世界就無法維持下去。沒有人會種植葡萄園,沒有人會娶妻,沒有人會建造房屋。" 同樣,伊斯蘭教也認識到惡意嫉妒(hasad)和良性羨慕(ghibtah)之間的區别,後者會讓嫉妒者為真主工作。
正常與病理之間的模糊界限
羨慕和嫉妒都可以為我們所用,但也可能成為病态。
從臨床角度來看,當這些情緒過于強烈,以至于在日常生活或人際關系中造成困擾,甚至導致有害或危險的行為時,它們才會成為醫學關注的焦點。實際上,羨慕和嫉妒很少被視為醫學問題,而主要停留在哲學、神學、社會和心理學領網域。
© Getty Images
嫉妒通常被認為是正常狀态,而非病态,盡管正常與病态之間的界限往往模糊且主觀。在嫉妒的背景下,定義病态的問題在涉及人格障礙時尤為重要。
什麼構成了正常範圍的極端狀态,什麼又會發展為疾病或障礙,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醫學界,尤其是精神病學界。由于沒有明确的血液或大腦測試來發出警告,表明某種行為或思維模式是疾病,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診斷往往取決于醫生的主觀判斷。這是一種解讀患者或其家人描述的行為或症狀的過程。
在許多情況下,異常可能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明顯的幻覺或妄想——即盡管有相反證據但卻依然堅定的錯誤信念。然而更多時候,它并不明顯。因此,不同精神病學和心理學流派之間關于《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如何定義和分類精神健康問題的争論持續不斷。經常有人指責 DSM 醫療化了正常現象(通常還伴随着對制藥行業推動藥品銷售的指控),甚至 DSM 之前版本的編輯也對最新版 DSM-5 提出了嚴厲批評。
在《赫芬頓郵報》的一篇文章中,他抨擊了将正常行為的過度狀态定義為精神疾病的危險,認為 DSM-5 可能将發脾氣、正常的悲傷或偶爾暴飲暴食視為精神障礙。而通過将這些行為貼上 " 疾病 " 的标籤,便開啟了人們被過度用藥的可能性:" 精神病學中的新診斷比新藥更危險…… DSM-5 制造了一條滑坡……将我們喜歡做的許多事情歸類為精神疾病。" [ 3 ]
在關于人格障礙的争論中,這些問題濃縮為一個核心:人格障礙是否真正代表一種精神疾病。人格障礙通常被定義為一種持久且不可改變的思維或行為模式,與個人文化預期顯著偏離,導致生活各方面的困擾或功能受損。這些思維或行為既不能歸因于藥物濫用或其他醫學或精神病疾病,而是内在的,天生的。
雖然 DSM 和《國際疾病分類》(ICD)在定義上的标準存在差異,但本質上,人格障礙被認為是正常人格特質的極端化表現,在個體身上顯得過于突出,以至于對自己或周圍的人造成傷害。這種定義承認了我們每個人在這些人類行為特質的光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挑戰在于,定義正常與異常的分界點——什麼時候某種特質會成為一種障礙。
© Connolly Counselling Centre
因此,像我們的心理特質一樣,人格障礙深植于個體核心,是長期人格的表現。這一特點意味着它們更難治療,也無法 " 治愈 "。精神科醫生用來定義或細分這些人格障礙的術語,例如表演型、偏執型、邊緣型(現更常稱為 " 情緒不穩定型 ")、自戀型和反社會型等,已經進入了日常語言。這些障礙極為常見,有多達 10% 的人口符合診斷标準。
雖然人格障礙的起源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認為它們是潛在神經生物學傾向(部分遺傳)與發育過程中的壓力相互作用的結果 [ 4 ]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童年創傷,特别是虐待或忽視,是已知的風險因素。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生物學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人格深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通過比較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的研究表明 [ 5 ] ,基因對人格障礙的發展具有強大的作用。人格障礙的研究還揭示了與情緒調節有關的神經遞質系統差異、大腦某些結構體積的變化,以及參與行為的神經網絡的紊亂。
鑑于這些障礙是大腦固有結構的一部分,而非由影響大腦或心理的疾病過程導致,大多數精神科醫生認為人格障礙并非精神疾病。盡管人格障礙顯然是精神疾病的風險因素,并可能使治療變得復雜,但它們被視為獨立的實體。
可以說,人格障礙最終反映了一種大腦功能甚至結構的差異,與其他從兒童期發展并持續終生的情況(例如自閉症譜系障礙)類似。這在某種程度上僅僅是語義問題:你如何定義一種疾病、病症或障礙。
不過,這并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治療一種深植于我們大腦結構之中的狀況,比治療由感染、炎症或化學失衡引起的腦部異常更具挑戰性。
人格與嫉妒
與嫉妒特别相關的一種人格障礙是自戀型人格障礙(NPD) [ 6 ] 。乍看之下,這似乎很違背直覺。
極端的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特征包括自認為很特殊:優越感、誇大自我的重要性、對輝煌或成功的沉迷,以及過度的傲慢。這些特征還伴随着缺乏同理心、傾向于利用他人達到目的,以及尋求關注的行為。具有自戀特質的人(而非人格障礙)往往會非常成功,因為這些特質有助于社交和實現目标。
© Amaha
然而,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不僅有自戀特質,他們的過度自信和反社會行為(表現為看不起他人、在别人被認為得到更多關注時不耐煩,以及在受到批評時表現出敵意)會損害其在工作、社交和家庭生活中的發揮作用的能力 [ 7 ] 。
在自我重要性和強烈優越感的背景下,嫉妒的情緒似乎格格不入。你肯定只會嫉妒那些比你擁有更多、成就更大或以某種方式比你更成功的人。畢竟,如果你一生都覺得自己是最好的、最聰明的、最美麗的、最有趣的,那你還有什麼可嫉妒的呢?然而盡管如此,許多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表現出非常強烈的嫉妒感,這加劇了這種障礙的破壞性。
實際上,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嫉妒情緒往往并不局限于他人的财富或成功,而是更多地集中在他人對自己的關注或認可上。他們可能會因為别人得到了他們認為自己應得的關注而感到不滿。對于他們來說,嫉妒的情緒并非僅僅是對他人優勢的承認,而是源于對自己 " 特殊地位 " 受到威脅的深切反應。這種羨慕可能會促使他們表現出更強烈的競争行為,甚至采取破壞性的方式來維護他們對自我優越性的信念。
羨慕與嫉妒,盡管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但在正常和病态之間的界限模糊。它們可能驅使人類追求進步和成就,但也可能是破壞性行為的根源。在人類社會的復雜性中,理解這些情緒及其影響,仍然是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重要議題。
參考文獻:
[ 1 ] 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ology/articles/10.3389/fpsyg.2017.01619/full
[ 2 ] 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843025/
[ 3 ] www.huffpost.com/entry/dsm-5_b_2227626
[ 4 ] 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6266914/
[ 5 ] 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012279/
[ 6 ] 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shame-guilt-and-their-defenses/202012/the-roots-narcissistic-envy
[ 7 ] 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finding-new-home/201905/comparing-narcissistic-and-antisocial-personality
文 /Guy Leschziner
譯 /gross
校對 / 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 /lithub.com/the-green-eyed-monster-on-the-benefits-and-pitfalls-of-experiencing-envy/
本文基于創作共享協定(BY-NC),由 gross 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加星标,不迷路
往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