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關稅風暴還沒結束,一大批餐飲人已經快熬不住了,歡迎閱讀。
中美之間的關稅博弈,已經歷了多個回合。
4 月 2 日,美國宣布對所有貿易夥伴加征 10% 基準關稅,并對中國商品加征 34% 的 " 對等關稅 ",疊加此前 20% 的關稅,綜合稅率達 54%。
4 月 4 日,中國對等反制,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 34% 關稅。
4 月 8 日,美國又加碼,将中國輸美商品稅率從 34% 提高到 84%。
4 月 10 日,中國進一步反擊,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由 34% 提高至 84%。
同日,美國再次加碼,将綜合稅率推升至提高至 125%,此時美國對中國商品實際加征的總關稅稅率為 145%。
4 月 11 日,中國最後一輪跟牌,把對美國商品的關稅稅率提到了 125%。表态如果美方繼續加征關稅,中方将不予理會。
再然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美國時間 4 月 22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高關稅将 " 大幅下降 "。
如今,關于中美的關稅政策接下來會走向何方?誰都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過去 20 多天的關稅博弈中,已經有餐飲相關從業者受到了波及。未來,倘若中美關稅大戰不能緩和,有些餐飲人可能就真坐不住了。
一、美國的中餐館,憂心忡忡
過去 20 多天裡,美國多地的中餐館,已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
" 前兩天供貨商還跟我說可以按照舊價發貨,今天就說不行了,要漲 50%。"4 月 12 日,加州奧克蘭中國城的餐館老板方女士在面對鳳凰網采訪時直言,供應商的價格變動快得讓人措手不及。
4 月 19 日,美中餐飲業聯合會主席胡曉軍在面對封面 . 新聞采訪時也指出,花椒、辣椒、豆瓣醬等中式烹饪不可或缺的核心調料,成本漲幅普遍達 10%~50%。
這種短時間内巨大的價格波動,讓在美經營中餐館的餐飲人憂心忡忡。
某知名連鎖火鍋品牌創始人向紅餐網坦言,品牌已在美國開出了 5 家火鍋店,目前這些門店用到的毛肚、黃喉、牛肉、羊肉等食材都可以在當地采購,但火鍋底料必須從國内配送過去,即便是國外有較成熟的底料加工工廠,花椒、辣椒等原材料依舊來自于中國,關稅上漲,火鍋底料價格勢必也會翻好幾倍。
該創始人還表示,今年以來,很多海運公司漲價了,從國内出口到美國的原料,光是運費就上漲了不少,原本每公斤物料是 12 元,現在漲到了 16 元,漲幅超 30%。" 從長遠看,關稅戰持續肯定會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在美國經營川式快餐外賣店快三年的 Entropy 也告訴紅餐網,關稅戰以來當地食材價格一路飙升,為了維持運營,她不得不将餐品價格上調。但漲價後,店鋪的單量就有急劇下滑,營業額從往日日均 4000 美元銳減至 2000 美元出頭,近乎腰斬。" 快撐不下去了!"
事實上,關稅帶來的遠不止成本上漲的壓力。
有行業人士分析稱,關稅上調推高美國進口商品的成本,也會導致當地零售產品的價格攀升,面對物價壓力,消費者會變得愈發謹慎,進而可能會降低消費頻次和餐飲支出。
包括前述提到的,在美國加州開餐館的方女士也表示,4 月以來,自家餐廳到店的客流量雖然沒有明顯變化,但肉眼可見大家的消費都謹慎了起來。" 以往一頓飯消費 100 美元的顧客,如今只消費 80 美元甚至更低。"
南加州中餐廳老板濤哥在接受鳳凰衛視采訪時則表示,2024 年美國已有一批餐飲店倒閉,再疊加關稅重壓,美國多地餐飲業很可能迎來新一波倒閉潮,中餐館也難獨善其身。
二、中國餐飲業,也有被波及
事實上,倘若中美關稅戰持續更新,國内餐飲市場可能同樣會受到衝擊。
比如,以牛肉大單品為主打的性價比餐廳。
海關數據顯示,2024 年我國牛肉供應結構中,近 30% 依賴進口。盡管從美國進口的牛肉總量有限,但不容忽視的是,肉牛養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玉米、大豆等核心飼料,仍高度依賴美國進口。
也就是說,如果從美國進口的商品稅率提高,會直接抬高肉牛養殖的成本,肉牛養殖成本增加,進一步又可能會影響到牛肉的價格。
卓創資訊的研報也指出,美國對華的疊加關稅政策可能會觸發連鎖反應,對豆粕等飼料主產品的影響仍在長期,将從肉牛養殖的成本面助推肉牛及牛肉價格的上漲。
資深餐飲觀察者李傑在跟紅餐網交流時也提到一個例子,某知名牛腩煲品牌在國内開了 300 多家店,年牛肉采購金額超過 5000 萬,因為關稅稅率提高,導致牛肉采購價由之前的 34 元 / 公斤,漲到了現在 42 元 / 公斤,每公斤貴了 8 元,算下來整整漲了快四分之一,對品牌的影響非常大。
" 國内餐飲連鎖(快餐 / 平價餐廳)用的牛腩,幾乎都是進口的,關稅上漲,勢必會給這些企業經營,帶來了巨大壓力。" 李傑如是說道。
李傑還表示,受影響的遠不止牛腩煲專門店。去年牛肉價格谷底時期,市場上湧現出一批以低價牛肉為賣點的餐飲品類,如自助牛肉火鍋、生燙牛肉米線、牛肋條自助、鮮切牛肉火鍋、自助牛排、地攤牛排鍋等,如果牛肉未來持續漲價,這批餐廳不作出相應調整,勢必會受到牽連。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此外,還有一些依賴進口美國食材的餐飲品牌、小眾餐廳,經營壓力也會進一步增大。
在福州經營高端海鮮自助餐廳的主理人 john 表示,關稅變動,從美國進口的波士頓龍蝦、帝王蟹等產品,進貨價上漲了 25%,由于擔心替換國產海鮮會影響品牌調性,目前正考慮下架相關產品,通過調整套餐價格的方式來應對食材成本上漲的問題。
網友懶貓則告訴紅餐網,她之前常吃的一家輕食店,原本有一款用美國進口藜麥做的沙拉,自從關稅調整後,這道菜就從菜單裡消失了。
值得注意的是,未直接采購美國食材的餐飲店或多或少也會受到波及。
新加坡 First Taste 公司總經理、新加坡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周鵬邦表示,貿易博弈中,中美雙方在農產品、凍品及水產等相關領網域的關稅政策相互交織,會嚴重衝擊兩國相關產業,餐飲業都難置身事外。
總而言之,全球供應鏈環環相扣,關稅引發的成本波動如多米諾骨牌,從原材料供應鏈端開始,逐級傳導到市場終端,最終會投射到萬千消費者的餐桌上,層層加碼。
可以預料,未來,倘若關稅戰持續更新,無論是中國的餐飲商家,還是美國的中餐館,注定都要面臨巨大的考驗。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紅餐網 (ID:hongcan18),作者:鄒舟,編輯: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