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河南發現大油田,兩桶油笑麻了?,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BT 财經,作 者 | 遊璃
炸裂!河南發現個大油田!
新年伊始,一個令全國網友震驚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三門峽盆地發現一個大油田,預計儲量高達 1.07 億噸。據 CCTV13 新聞頻道報道,該油井位于三門峽盆地中部的靈寶函谷關鑽,原油日產量為 17.13 噸,估算原油資源量将達 1.07 億噸,具備建設新的油氣資源接續基地資源基礎。
随着該新聞刷爆社交媒體,小編也快被笑死在網友評論中。網友們對這個油田的發現表示了各自的看法,有河南網友稱:" 沒想到身為河南人,可以一夜之間比肩沙特!" 有河南網友稱:" 再也不用出門打工了,我在家就能當石油工人!" 還有河南網友稱:" 一直羨慕中東土豪,沒想到土豪竟是我自己。" 還有外省網友稱:" 河南老鄉!苟富貴,毋相忘。"
長期以來,中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都在 70% 左右,超半數的石油由進口引入,也正因為此,探查到油氣資源才顯得如此振奮人心。
想當初,大慶油田的現世也分外傳奇,據資料顯示,上世紀初中國與美國籤訂了《中美合辦油礦合同》,美孚石油公司打了 7 口井,沒見到一處大規模油藏。1930 年日本國防資源調查隊進行石油鑽探,81 口鑽井均未發現可供大規模開采的工業油流。自此," 中國貧油論 " 開始發酵。美國學者稱中國陝西盆地不可能進行成體系的石油開發,東北大部分地區更是 " 沒有含油可能性 "。
建國後,尋找大油田的重任最早落在了地質部,1955 年 1 月,地質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會議,将松遼盆地找油勘探工作提上了日程。1955 年 7 月,6 名二三十歲的年輕地質勘探隊員踏上了征程,帶隊隊長為韓景行。
韓景行回憶:"7 月份正值各隊野外工作高潮,人員和設備工具都很缺乏,幾乎只有地質工作‘三件寶’(鐵錘、羅盤、放大鏡),連個照相機都沒有。"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6 人小組踏上了艱辛的找油之路。
當時,韓景行在報告如此描述道:" 我們在一些溝壑中發現多處可能屬于白垩紀或第三紀的紫紅色砂泥岩和黑、灰、綠等色泥頁岩……尤其重要的是在灰、綠色泥頁岩中有很濃的油味,呈‘芝麻餅’狀的介形蟲頁岩和魚子狀泥灰岩薄層,他們具有熒光反應,推斷可能是生油層。"
通過大量地質勘探後,地質隊長韓景行通過砂泥岩構成、熒光反應等檢測推斷出松遼盆地存在生油層,在報告中寫道:松遼盆地應該而且可以找油,建議進一步開展油氣普查和物探工作。
當時鄧公當機立斷,将勘探重心由西向東轉移,成立松遼石油勘探大隊,與全國各地抽調的千餘位地質調查、物理勘探,最終發現了大慶油田,力破 " 中國無石油可辦 " 的西方謠言,一舉改寫了歷史,河南發現大油田,更是為此再添力證。
智和島咨詢創始人、《颠覆與重構》作者胡華成曾提出,中石油這樣的實體行業,尤其是能源性行業,業績增長的确定性還不及阿裡、京東、字節等互聯網公司,至少互聯網大廠能保證增長,投資者要擔憂的只是賺多賺少。河南發現大油田,将人們的聚焦點再次放在了中石油與中石化、中海油這 " 三桶油 " 身上。
中石油:業績創新高,股價仍低迷
2 月 22 日,中石油的股價走出了一段明顯的陽線,開盤不到 3 小時上漲 3.10%,報 8.98 元 / 股,創近 8 年新高。 據騰訊自選股消息,截至當日 10 點 54 分中國石油股票成交 13.01 億元,換手率 0.09%,振幅 4.02%。
2 月 23 日休市,中石油股價定格在 9.07 元 / 股,總市值 1.66 萬億元。二級市場關注度帶來股價提升,其核心還是需要業績支撐,中石油最新财報交出了創新高的業績,沒錯,近一段時間業績并不穩定的中石油賺錢了!
但同樣需要看到的是,盡管中石油的股價一掃近 8 年來的低迷," 史上最強三季報 " 卻依舊沒能将股價拉上新的巅峰,遙望 2017 年 16.7 元的發行價,中石油目前還差着将近一半的距離,更遑論 44.76 元的股價高點,榮光顯然也很難復現。
為什麼好業績沒有換來符合其歷史地位的回饋?答案還是得從财報裡找。
先看中石油的三季報,财報中披露 2023 年前三季度中石油營收達到了 22821.4 億元,相較 2022 年同期其實是下降了 7.1%。" 反常識 " 的是降收入這件事最終沒有影響到中石油的利潤,報告期内中石油的淨利潤同比增長 9.8%,淨利潤達到了 1316.5 億元。平均每天可以賺 4.8 億元,這也是最受二級市場關注的部分。
中石油表示,營收下降主要是受到國際原油、天然氣價格影響。财報中數據顯示,2023 年前三季度中石油油氣營業利潤在全部營業利潤中的占比為 67%,借用《資本市場的會計邏輯》作者饒鋼的說法,原油價格上漲是中石油利潤增長的核心動力。
2023 年前三季度,中國原油平均價格是 75.3 美元 / 桶,比 2022 年前三季度下降了 20.9%。天然氣價格則從 2022 年同期的每千立方英尺 9.25 美元降到 8.81 美元,同比下降 4.8%。油、氣價格雙降影響下,中石油油氣和新能源分部在 2023 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币 6477.69 億元,同比下降 6.0%。
對于營收下降、淨利上漲的情況,中石油給出的解釋是抓住了中國油氣市場復蘇視窗期,再加上有效控制成本、優化業務結構等舉措行之有效。但對這樣的說法,看長線的投資者大多認為難以服眾。
智和島咨詢創始人、《颠覆與重構》作者胡華成就提出,中石油的業績存在不确定性。他認為中石油這樣的實體行業,尤其是能源性行業,影響業績增長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其中就有在原油產地的油氣資源開采權争奪。
" 對中石油來說,它今年賺了 1500 億元,明年可能就賺不到了,只能賺 500 億元,到了後年可能又回到 1500 億元,原因是國際油價在不停波動,這會影響中國石油的業績表現。"
饒鋼對比了中石油 2013 年至 2022 年歸母淨利潤與全球原油現貨指數後,得出的結論與胡華成類似。饒鋼說:" 中石油淨利潤與原油價格指數層高度線性相關,淨利潤可以用原油價格指數解釋 70% 左右。因而理解石油價格變化,就是理解中石油未來業績的鑰匙之一。"
能源行業研究員呂超偉認為,國内發現油氣資源,對中石油、中石化來說,是一劑強心針,讓中國的石化巨頭可以不用再看石油產地的 " 臉色 ",這可以大大增加石化企業業績增長的确定性。
中石化:增收不增利,與同行拉大差距
饒鋼與胡華成的說法不止适用于中石油,與其說他們探讨的是中石油這一家企業,莫不如說兩人看透的是石油化工業的整體情況: 資源周期性強,業績可控性低。
這一現象在 " 三桶油 " 中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身上又表現得尤其顯著,因為中海油專注在上遊油氣勘探開發上,中石油中石化都是全產業鏈布局,只不過中石化的化工業務占比更高。
煉油化工業務與油價呈現的是反比例關系,原油價格越低,煉油石化成本也就越低,利潤反倒上漲,按理說 2023 年油氣價格下跌利好的是中石化,它的财報表現卻并非如此。
中石化三季報顯示,2023 年前三季度中石化實現營收 24699 億元,領超中石油的 22821 億元和中海油的 3068.17 億元。營收增幅排名也是如此,相比于 2022 年同期,增幅由大到小依次為中國石化(1%)、中國海油(-1.39%)、中國石油(-7%)。
到了淨利潤排名,情勢卻大不相同。
報告期内中石化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淨利潤 529.66 億元,同比下降 7.5%;營收最少的中海油淨利潤也降得最多,同比下降 10.2 個百分點,最終獲得淨利潤 976.5 億元,排名第二;第一名是前述提到的中石油,1316.5 億元。
如果說投資者懷疑的是中石油在長線作戰上的能力,那麼中石化失去的已經是投資者對其短期運營的信心。
據華夏能源網統計,2019 年時 " 三桶油 " 的淨利潤表現差距并不大,排名分别是中海油 610.45 億元、中石化 575.91 億元、中石油 456.77 億元。抛開業務垂直的中海油,中石化當時的盈利水平是超過中石油的,反轉來自 2021 年,中石化盈利水平差的問題在那一年現出了端倪。
2021 年,中國石油超越中海油,以 921.61 億元的淨利潤成為第一,中石化 712.08 億元的淨利潤與其差出一個身位。2022 年,差距進一步擴大,中石油淨利潤錄得 1493.75 億元,中海油 1417 億元,中石化萎縮至前兩家的一半不到,為 663.02 億元。
截至發稿,中石化市值為 7602.55 億元,在 " 三桶油 " 中排名最低,也是唯一一家市值還停留在萬億以下的企業。
從投資者角度看,二級市場不鍾情于中石化也有輿情這一影響因素。
去年年末,中石化投資 30 億于新疆庫車建設的全球最大綠氫項目陷入了利用率低的争議之中。研究機構 BNEF 曝出消息,稱這一項目產能利用率不足 30%,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系統設計中安全功能不全、效率不達标等。
在此之前,中石化曾在通稿裡透露新疆庫車綠氫項目的重大設備及核心材料全部實現國產化,華夏能源網報道認為,由此引發的產品和技術實力支撐或許就是症結所在。
據彭 * 博新能源财經的分析師爆料,綠氫設施裡電解槽的產品設計和材料使用問題,導致該項目一直以小于三分之一裝機容量的低效率運行," 考慮到該項目投資高達 30 億元,低效運行意味着項目投資回收困難,更意味着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是大問題。"
盡管後續中石化新聞辦作出了相關回應,但投資者們均認為,中石化回避了產能利用的敏感話題。只說到 2025 年四季度輸氫量能達到 2 萬噸 / 年,隐含之意即目前的實際輸氫量大幅低于設備產氫能力,發力氫能本該推動中石化率先一步從傳統能源行業向新興綠色能源轉型,财報裡中石化披露了不少關于氫能的投資動向,不過就目前來看,情況沒有達到投資人預期。
打開未來增長引擎
近期石油股強勢攀升,能源行業研究員呂超偉認為,越到市場一片看漲的時候,投資者越該謹慎,除非時刻關注市場去賺短線的錢,否則對于絕大多數投資者,秉持長期主義,審慎、客觀才更重要。
" 中石油上漲的邏輯其實是不太牢靠的,去年上漲靠中特估,最近上漲靠央企市值管理,還是概念偏多。從财務上看,營收和利潤在披露出來的數據裡沒有特别出彩,也就是說,中石油去年以來的上漲或是靠拔估值,而不是靠業績增長。"
基于基本面預期和資金預期兩個層面,呂超偉認為,以中石油為代表的中字頭都不占優勢。從業務預期看,原油價格上漲的可能性較低,按理說地緣政治因素可能會帶來原油波動,像饒鋼教授就說過:" 只要不世界太平,油價就下不來。"
可實際看來,近一年來地緣政治局面一直比較緊張,原油漲勢也沒有顯露。而指望大筆資金投入救市以拉高股價,靠運氣顯然也不太靠得住。呂超偉認為,要想資金長期不翻臉,歸根結底還得是實打實的業績支撐," 之前消費、白酒、醫藥走了這麼久的牛市,人家是真的有拿得出手的業績,才能夠被各路資金炒出泡沫。"
胡華成同樣不看好中石油為首的各個石油企業,他給出了另一個原因:想象力低。" 中石油公司很大,業務很廣,但是公司未來的發展不具有特别強的想象空間。"
不得不說,這或許也是石油化工企業的無奈。國家發展、行業進步、企業經營歸根結底都需要能源來打底層支撐,行業整體毛利率降低本質上是在為國民服務,這也是中國經濟能夠騰飛的原因,不完全以利潤為主導,而以保障工業穩定及民生安全為第一要務。這或許才是中國能源巨頭們的使命。
可想而知,留給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不會是長期且高額的利潤,如何在這樣的前提下穩住步伐,如何抓住合适的機會創造奇迹?河南發現大油田,或許是三桶油發展歷程上又一個轉捩點,可以讓三桶油擺脫 " 想象力低 " 的既有印象,在未來能讓業績 " 又多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