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沒人住的房子,為什麼會“老”得特别快?,歡迎閱讀。
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農村那些空置的老房子,如果長時間沒有人住,房子會壞得特别快,有的老屋甚至不出幾年就有可能房倒屋塌。
這好像和我們的慣常思維有點矛盾,為什麼有人住的房子壽命更長,沒人住的房子反而先壞掉呢?是不是所有的房屋都這樣呢?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房屋不維護,确實老得快
我猜你最容易想到的是人對房屋的日常維護。沒錯,很多農村的老房子都是用土、木、石等自然材料建造的,屋頂的瓦片也常常是小青瓦之類小塊的、固定不太牢靠的材料。這樣的建造體系要想經久耐用,日常的維護維修是至關重要的。
比如四川省阿壩州阿壩縣的藏族夯土民居,屋頂曬台使用黃泥鋪面,每年都需要進行修補,以确保屋頂的防水和平整。土的牆體外表有細泥制作的抹面保護層,大約每隔十年就要整體修復一次,修復的時候村裡的鄉裡鄉親都會過來幫忙,這也成為了鄉村聚落中重要的公共活動和聯絡感情的紐帶。
在雲南昆明的大擺衣村,傳統建築大多是土坯房或夯土房。以前的村民門會用泥或者石灰抹面來保護土牆,再加上維護得當的小青瓦屋頂遮風避雨,土房子用上 100 年妥妥的沒有問題。但牆體抹面每隔幾年就需要維護翻新,屋頂的小青瓦如果被風雨或者小動物損壞,一定要及時修補。否則一旦雨水長時間沿着土牆持續衝刷,牆體受到嚴重的損傷,可能會危及房屋的安全。
在寒冷地區,大量積雪積雪也許會成為 "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大部分的建築都會根據當地的氣象數據進行結構設計,确保建築物能夠承受積雪的重量。但如果建築本身無人居住年久失修,再加上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不斷加劇,空置的房屋被積雪壓壞甚至壓塌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現在很多老房子也通水通電了,建築内部的水管、電路等系統設備也需要日常的維護。如果長時間沒有使用和檢修,可能會損壞,甚至引發火災之類的安全事故,使房屋毀于一旦,這一點無論是老房子還是現代建築都是如此。
年久失修外牆抹面已經脫落的雲南土房子,攝影:萬麗
傳統社會中,人們用心地組織工匠,修繕房屋,把它當成一種生活方式,甚至一種儀式。這個過程不僅是對居住空間的營造,更是關乎歸屬感、尊嚴、榮耀的精神建構。而現代社會和城市化的衝擊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和人的價值觀,以往那些充滿儀式感的建築修繕工作如今在追求效率的現代人眼裡變得麻煩,花費高,吃力不讨好。逐漸空心化的村落中,房屋也随着人們的離去而快速老去。
日積月累,生物的力量
生物可以适應環境,也可以改變環境,對建築也是如此,很多建築的老化是生物引起的。
如果建築采用竹、木、動物皮毛等有機材料建造,那麼防黴防腐是重要的一環。很多傳統木構建築中都有火塘或者爐灶。人們在室内生火取暖,熏烤食物產生的煙氣會持續熏烤建築内部構件,保持幹燥的同時形成一層黑黑的保護層,避免構件發黴、蟲蛀。如果長時間沒人居住使用,自然也就沒有了這種 " 煙火氣 ",建築構件會更快地腐朽。
此外,白蟻的危害已經眾所周知,如果不人為檢查和及時幹預,後果不堪設想。而在北美地區,萌萌的浣熊已經泛濫成災。它們入侵住宅,破壞牆壁、天花板和屋頂,拆家能力比二哈還要強上數倍。人們需要時常檢查住宅周圍的環境,修剪樹枝,密封垃圾,防止浣熊入侵。如果已經無法自己處理,只能花錢請專業的公司驅離(這裡順便說一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浣熊并不是合适的寵物)。
浣熊破壞建築物的屋頂
(圖片來源:www.nationalgeographic.com)
植物的種子,也很容易随風掉落到屋頂或牆體的縫隙,生根發芽。如果沒有人類的清理維護,大氣中的灰塵、鳥類的糞便、垃圾都會成為基質,為植物提供生長條件。久而久之,植物的根系會破壞屋頂和牆體,造成建築的損壞。
有些植物雖然沒有直接長在建築上,但如果距離建築物太近,植物的根、枝、葉都有可能影響建築。植物的地上部分掉落的枝葉如果長時間積累在屋頂,可能造成過大的負重。植物的根系產生的一些化學物甚至會損害和分化建築基礎。
比如十九世紀被引進歐洲的日本虎杖,是一種能開出一串串乳白色小花的園藝植物,但因為合适的土壤、氣候和沒有天敵的環境,被英國環境署列為了入侵物種,甚至得到了 " 房屋殺手 " 的别稱。
因為虎杖的根系非常強大,可以穿透柏油、混凝土、空心磚等材料。任何一點縫隙都能成為它的生長空間,一旦鑽入,就會在生長的同時将裂縫撐大,不及時處理的話很容易造成房屋漏水、管線破壞,甚至影響結構安全。日本虎杖泛濫的地區,房價也會下跌,人們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的方法進行去除。
穿透牆壁的日本虎杖
(圖片來源:www.environetuk.com)
鋼筋混凝土
就可以高枕無憂嗎?
農村的老房子就像人一樣,難免會有磕磕碰碰,小病小災,需要細心照顧。有人照顧的房子用得久,沒人照顧的房子壞得快,比較容易理解。而城市裡的現代建築早已更新換代,使用工業化材料了,那麼城市建築沒人住的話還會壞得快嗎?
的确,工業化材料的穩定性和耐久性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不需要像農村老房子那樣經常維護翻新了,但如果長時間沒人居住,依然會有不少的問題。
說到這兒筆者想起了前幾年,父母搬到了我所在的城市,老家的商品房空着一直沒人住。有一次媽媽回去辦事,回到家一看,廚房的吊櫃已經搖搖欲墜,台面也裂開了大口子。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除了對房屋進行檢修維護,人的居住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讓房屋内的溫度和溼度維持在一個比較舒适的範圍内。
雖然房子本身不會 " 感覺 " 到舒适或不舒适,但如果長時間沒人住,室内環境會随着外界氣候的變化而大幅度波動。夏天悶熱潮溼,冬天寒冷幹燥,反復的幹溼循環,熱脹冷縮,會導致室内的家具、裝修材料、電器設備、管道產生發黴、開裂、變形、脫落等問題。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這還不算完呢!美國著名的科學作家和記者艾倫 · 韋斯曼(Alan Weisman)寫過一本書叫《沒有我們的世界》(The World Without Us),讨論如果人類突然消失,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他認為如果沒有了人類,水和火會慢慢摧毀一座現代化的城市。
暴雨會堵塞管道,洪水會流入地鐵、地下停車場等低窪地區,腐蝕城市的根基。柏油馬路和混凝土會因為反復的結冰和解凍而開裂。随着水分的滲入,混凝土裡的鋼筋将會生鏽膨脹,最終撐破混凝土,讓建築破碎坍塌。煤氣等易燃物可能洩漏引起火災,沒有消防措施的情況下,大火可能蔓延到成片的街區。
沒想到在我們的心目中牢不可破的 " 水泥森林 " 在沒有人的使用維護以後竟是如此脆弱,而塑料垃圾這樣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東西卻能在人類消失後繼續存留數十萬年。更為危險的是那些儲存原油、有毒化學品、放射性物質的容器,如果失去人的維護,可能產生破損和洩漏,對生态環境造成大量的污染甚至災難。
千百年來,人類和建築早就形成了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在傳統社會中,不管是建造房子還是修葺房子,都是人類生產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們通過分工統籌,協力互助,在對居所的營建和維護活動中傳承了技藝和智慧,也維系了凝聚力和歸屬感。而到了現在,追求發展的同時咱們也要想一想,如何照顧這些人為建造,讓千百萬人得以容身的龐然大物,做一個負責任的使用者。
策劃制作
作者丨萬麗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副研究員
審核丨朱絢絢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策劃 | 徐來
責編丨一諾
審校丨林林
相關推薦
1.為什麼有人顯老,有人顯年輕?這 5 點原因讓你 " 老得更快 "
3.這個神秘的地震波,在全球傳播了整整 9 天,嚴重後果卻很少有人察覺
4.胡蘿卜素是西蘭花的 29 倍!這種蔬菜抗氧化、促排便、控血壓,錯過太可惜
5.維生素 C 含量比橙子還高,熱量還超低!這種秋天水果錯過真的會後悔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