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廠商開卷三折疊,能否撼動蘋果高端霸主之位?,歡迎閱讀。
文 | 陸玖商業評論
相較于預定數,廠商們更多還是會看實際走量 / 激活情況,畢竟激活量是透明的,是否真的繁榮,還是要用數據說話。
今年的 " 科技春晚 ", 蘋果 iPhone 16 與華為 Mate XT 三折疊手機正面交鋒,硝煙彌漫。
先是兩大科技巨頭再次撞檔,均選定 9 月 10 日召開發布會,而相關宣傳文案也帶有一絲火藥味——蘋果秋季發布會的主題為 " 高光時刻 ",而華為終端在微博預熱時宣稱 " 非凡之作,時刻高光 "。
随後,戰鼓未響,華為已先聲奪人,熱議的三折疊手機 Mate XT 非凡大師突然開啟預訂,盡管沒有透露價格,但預訂開啟僅 24 小時,華為商城顯示該產品預約人數已超 211 萬。
不僅如此,基于這款三折疊手機的超高人氣,不少黃牛已經蠢蠢欲動,有人預估黃牛價或在 6 萬 -8 萬之間,最高甚至可能摸到 10 萬,主要針對價格不敏感人群,或高端禮品市場。而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台,大量代拍也表示正在接單。
Mate XT 與 iPhone 16,一邊是三折疊螢幕的創新突破,另一邊則是 AI 智能的深化應用。這兩大巨頭的 " 撞車 " 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三折疊是否真的有必要?各大廠商是否跟風入局?蘋果是否又會有危機感?
AI 抬高卷度,三折疊成了新解?
這兩年來,AI 成為手機廠商打出的一張新王牌,華為、榮耀、OV、小米等品牌紛紛将 AI 功能作為新品發布的重頭戲,新發布的 iPhone 16 也不例外,力圖在這一新興領網域中開辟出一片天地。
然而,從市場實際反饋來看,盡管 AI 技術的應用,使整個行業的競争水位不斷被抬高,但整體市場格局并沒有太大的變化,特别是在高端市場中,蘋果的霸主地位似乎很難撼動。
市場分析機構 Canalys 與 Counterpoint 的數據均印證了這一點:前者的數據顯示,2024 年第二季度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600 美元以上),蘋果以 62% 的市場份額穩居高端市場首位;後者的調研數據則顯示,2024 年第二季度,在全球銷量前十的智能手機中,蘋果獨攬四席,iPhone 15 系列更是霸榜前三。
為何 AI 手機目前對廠商的出貨量貢獻有限,原因在于——
一方面,各家 AI 手機的功能趨于雷同,同質化問題嚴重。
據各廠商的產品介紹,無論是處于探索階段還是已經上市的 AI 手機中,大部分 AI 應用多集中于 AI 生成文案、AI 識圖、AI 生成圖片、AI 對話、AI 通話摘要等常見功能上,并沒有形成顯著的差異化優勢。
另一方面,從用戶體驗來看,AI 手機帶來的實際差異感受并不強烈。
在社交平台上,有消費者調侃,所謂的 AI 功能更像是 " 增強版的美圖秀秀、谷歌翻譯 ",而非革命性地改變。
陸玖商業評論在走訪市場時注意到,在實際銷售中,多位手機店内的銷售人員還是更強調攝像效果、芯片性能等傳統賣點。" 相對于當下并不能直觀感受到的 AI 技術,消費者現在還是更關注手機的直接使用感、價格、品牌喜好等因素。" 有銷售人員指出。
根據 Canalys 的一項消費者調研中,對于吸引流動用戶的潛力,AI 排在硬體規格、物有所值等因素之後。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并不會缺席 AI 技術,此次發布的 iPhone 16,就是重點是引入 AI 功能。更何況,從削減 Vision Pro 頭顯的出貨量到取消造車項目,通過蘋果最近的種種動作中不難看出,其也在加碼 " 押注 "AI 手機。
" 與其在即将到來的 AI 紅海中與蘋果展開直接競争,不如在蘋果尚未涉足的折疊屏持續發力 ",行業觀察人士王曼表示," 從兩折疊到三折疊,其實也不難理解,品牌商想要圍剿蘋果的地位,那麼就要集中力量去打‘差異點’,蘋果堅持自己的打法、自己的方法論,它沒有的東西就是折疊屏,因此‘卷折疊屏’成了國產手機品牌走高端的一個路子。兩折疊如此,三折疊更甚。"
Canalys 研究分析師鍾曉磊此前也告訴陸玖商業評論,從當前國產手機的表現來看,折疊屏是它們憑借外觀差異化與蘋果競争高端市場的有利競争點。
三折疊是否真的有必要?
毋庸置疑的是,在當前手機市場增長乏力的大環境下,折疊屏手機在銷量上仍然保持增長——
TrendForce 的數據顯示,2023 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 1590 萬部,同比增長 25% ——在大盤持續承壓的背景下,作為細分市場,折疊屏賽道的增長難能可貴。
艾瑞咨詢報告數據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近幾年折疊屏銷量持續增長,呈現快速上升趨勢,預計 2024-2025 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長。
基于戰略考量、利潤率提升以及市場份額的争奪等因素,華為、榮耀、OV、小米等品牌,以及雖已基本淡出中國市場但仍保持全球影響力的三星,均将戰略重心之一放在了折疊屏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上。
這些品牌不僅競相推出新品,更是在 AI 技術之外,将折疊屏產品作為新的競争焦點,密集發布了一系列創新產品,其中華為即将發布的三折疊手機更是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告訴陸玖商業評論," 對于三折疊屏技術在當前智能手機市場中的地位和潛力,我認為它是一種創新的技術,三折疊手機能夠提供更靈活的折疊形态,來滿足用戶不同場景需求,可能會在高端市場獲得更大的競争優勢。"
" 華為其實在去年就在做這款手機了,在手機行業整體缺少突破性技術或產品的 2024 年,這款產品确實能給市場帶來一些積極的情緒,畢竟某種角度上算是開辟了一個新賽道 ",一位行業資深從業人士也向陸玖商業評論指出,三折疊機最大的科技含量可能是互動方式," 這已不再是一個手機的互動模式了,而是更趨近于平板的互動模式。"
事實上,三折疊并不是一個新概念,華為之外,其他手機廠商也早已布局。
例如,傳音旗下品牌 Tecno 于 8 月 29 日發布了其三折疊概念手機 Phantom Ultimate 2,展示三折疊手機在不同形态和場景中的适用性。
同一天,OPPO Find 系列負責人周意保也透露,OPPO 從前年開始就做了非常多三折疊的概念機和模型,等待新品上市之後,也将為 OPPO 粉絲講講三折疊的故事。
此外,榮耀 CEO 趙明早就表示,榮耀在三折、卷軸等 N 多的技術上都有布局,但還沒到公布的時候。也就是說,榮耀三折疊的相關技術已經具備量產商用條件,具體發布時間要看市場反應。
更早之前,三星在 2022 年曾展示過名為 Flex S 和 Flex G 的兩款三折疊概念機,并在 MWC2024 期間攜三折疊概念機亮相。
當然也有品牌如小米,對三折疊手機持保守态度。一位接近小米内部的人士向陸玖商業評論透露,小米目前沒有相關產品的規劃,一是成本拉得太高,與其品牌閱聽人并不完全匹配;二是對于三折疊手機未來的市場規模持保留态度。
" 之前很多廠商都押注曲面屏,但小米堅持做了小直屏,小米 13、14 賣爆後,vivo 也宣布了要做小直屏 ",該人士補充道," 按照自己的產品節奏走,也是一種很好的生存方式。"
不難看出,盡管各品牌對于三折疊手機的态度與策略各異,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華為将成為首個推出三折疊產品的廠商。
誰更有機會勝出?
盡管各大品牌紛紛表示自己有相關技術積累,并展示原型機,然而,量產的遲遲未至,無疑解釋了從概念到落地之間仍橫亘着諸多難關。
" 如果把折疊屏手機的出現視為 0 到 1 的突破性創新,那麼三折疊手機更多是在現有折疊形态上的 1 到 100 的改進與優化 ",鍾曉磊向陸玖商業評論分析道,相較于傳統的橫向折疊手機,三折疊設備進行了諸多提升,但并沒有引入全新的元器件。
" 三折疊手機的鉸鏈設計較橫向折疊設備增加了一條鉸鏈,在不過多影響整體重量的前提下,必須對鉸鏈進行減重并确保其耐用性。此外,三折疊的形态對螢幕柔性面板和 UTG 玻璃的彎折強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更加輕薄的設計下,對内部元器件的堆疊以及電池的減薄也帶來了技術上的挑戰。"
上述行業資深人士對此持有相同的觀點," 折疊屏手機最大的難點在于要做的輕薄,這涉及到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内部空間裡,最合理地堆疊元器件。以雙折疊屏機為例,一般情況下,電池在一邊,主機板在一邊,攝像頭大多都是突出的,原因也是如此。"
基于此,該人士認為,從物理結構上講,無論是柔性屏的選取,還是單鉸鏈增加至雙鉸鏈,其實三折疊手機的實現難度整體還是可控的。" 但想要保持整體輕薄,很大概率上,就是要把中間做薄,這些都不算太難。"
至于成本,螢幕、元器件都有增設,制造成本自然會有抬高,該人士表示," 如果最後整體銷量不大,那麼這款三折疊手機的成本就不能有效攤薄,成本自然會被拉得極高,不過即便量不大,這個成本投入也可以當做市場效果的測試。"
除了硬體的挑戰外,軟體生态的适配同樣是三折疊手機的一大難關。鍾曉磊指出,"(三折疊)更大的挑戰在于軟體的适配。早期橫向折疊設備面世時就面臨軟體适配問題,直到最近一兩年,我們才在廠商與第三方開發者的協作下看到了大屏應用體驗的逐步改善。從當前市場情況來看,折疊屏的總體滲透率剛剛超過 1%,在三折產品體量有限的背景下,即便廠商在系統層面進行優化,第三方開發者獨立為這一品類優化适配的動力仍然不足。這需要廠商的推動,并且仍需一定時間才能真正見效。"
鑑于上述技術、成本及軟體适配等方面的挑戰,業内普遍認為,短期内其他廠商對三折疊手機可能依然會持觀望态度。
" 華為新款三折疊手機首批放貨也不會太多,大概在幾千台,目的是要真金白銀試水銷量 ",據上述行業人士的透露,各家可能還是會根據自己的戰略節奏走。" 相較于預定數,廠商們更多還是會看實際走量 / 激活情況,畢竟激活量是透明的,是否真的繁榮,還是要用數據說話。"
整體來看,三折疊手機還處于廠商 " 秀肌肉 " 的階段,能否 " 截胡 " 蘋果的潛在用戶,仍待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