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全網都在讨伐的“麥琳熏雞事變”,藏着國產家庭劇的創作密碼,歡迎閱讀。
麥琳,李行亮的妻子,一個能把網友氣到乳腺增生的神人。
原本,她與李行亮是歷屆《再見愛人》裡最為恩愛的一對佳偶,節目裡,不是男方跪在地上給女方系鞋帶,就是女方主動給男方打來一盆洗腳水,兩個人連出門備采都要手牽着手一起走。然而,随着節目的不斷推進,麥琳與李行亮之間暴露出來的婚姻危機越來越大,麥琳本人的性格缺陷也逐漸開始展露人前。
如果把麥琳放進宮鬥劇裡,她估計都活不過預告片;但如果把麥琳放到家庭劇裡,她絕對是整部劇集的最大亮點。就像有人曾質疑過,麥琳是不是拿到了祭天劇本,要用自己的名聲換取潑天的流量?網友卻真誠回答:" 你要相信,如果有劇本,現在的電視劇不會這麼難看。"
正所謂,憤怒的網友還在對麥琳口誅筆伐,聰明的編劇早已在認真研習 " 麥學 "。
在麥琳被鋪天蓋地的謾罵聲攻擊前,走上爹道的楊子和賠光妻子嫁妝的劉爽(留幾手)才是讓網友憤怒的元兇。麥琳則一直以李行亮的嬌妻形象示人,一張口就是 " 我愛亮子 ",無時不刻不在向外宣告自己為家庭的付出。
只是,她口中的 " 愛與付出 " 更像是空談,反而根據鏡頭下的蛛絲馬迹,觀眾看到了麥琳對李行亮的種種惡意發散。
比如,麥琳希望李行亮能經常給自己送點禮物,可每當李行亮送完禮物後,她先笑嘻嘻地接下,轉頭又責怪李行亮沒有把禮物送到自己的心趴上。有時候,她還會把禮物退掉或者挂在二手平台賣掉。麥琳告訴李行亮,不知道送什麼禮物可以問,可每當李行亮問她需要什麼禮物的時候,她又委屈的反駁," 我要的不是禮物,而是你的關心。"
對外,麥琳維持着自己的節儉人設,自述十幾年來從未買過新衣服。而在央視名嘴張泉靈的靈魂追問下,麥琳又不得不扭扭捏捏地說:"(亮子)送我一個名牌包包,我會覺得比較有面子。"
還有一次,李行亮專程飛去上海給麥琳買她愛吃的青團,想要哄正在冷戰的麥琳高興。麥琳得知這件事後,卻抱怨李行亮沒有打電話問她還有什麼想要吃的,浪費了一張高價機票,是死腦筋。坐在一旁聽故事的黃聖依滿臉無語,打完電話不就沒有驚喜了?不僅如此,明明李行亮買下了所有口味的青團,麥琳卻因為自己吃到的第一口青團不是喜歡的肉松味,就要将李行亮 " 罵死 "。
無法否認,貪婪且愚蠢的麥琳已經成為了觀眾眼裡的 " 惡妻 ",也正是這位 " 惡妻 " 為《再見愛人》貢獻了有史以來的熱度巅峰。反觀楊子的 " 惡 " 其實才是常見的,尤其近些年觀眾已經對 " 爹味 " 脫敏,卻太久沒有見到過一個活靈活現的 " 媽味 " 麥琳。
在國產家庭劇裡,太多反派都被戴上了同一張臉譜,面相刻薄的婆婆、重男輕女的媽媽、無理取鬧的公公和茶言茶語的小三,唯獨麥琳這樣的 " 反派 " 是前所未有的。她擁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思維邏輯和故事線,不以與 " 主角團 " 對抗為目的,而旨在讓觀眾見識到人性的多面和復雜。
" 熏雞事變 " 發生後,許多觀眾的第一反應是—— " 我就知道麥琳能作出這種妖。"
《再見愛人 4》第一站旅程進行期間,麥琳自告奮勇要當導遊,拿到了節目組提供的路書和 1000 元餐費。當時麥琳說的是:" 我比較會管錢,交給我就放心吧。" 結果,她不僅弄丢了路書,而且掌控欲極強,劉爽想用自己的早飯錢換一包煙抽都要被麥琳痛批。
第二站的導遊輪換成了劉爽的妻子葛夕,麥琳便因為記恨劉爽的買煙行為,迅速展開了對葛夕的報復。在當天晚餐已經非常豐盛且餐費只剩下 312 元的情況下,麥琳以自己不用擔責任、人生要放縱為理由,在物價高昂的服務區瘋狂購物,買了兩只熏雞、咖啡和奶皮子,還說第二天沒錢了可以餓着。
起初,葛夕是不同意麥琳這麼做的,但礙于麥琳正在單方面跟李行亮冷戰、心情不好,所以為了照顧麥琳的情緒只能退讓。然而,麥琳根本不想領葛夕的這份情,在劉爽質問葛夕為什麼要買熏雞時,葛夕正要回答是麥琳想吃,麥琳立馬打斷否認," 不是!" 試圖把鍋甩給麥琳和黃聖依。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麥琳從始至終都不是因為想吃熏雞才買熏雞,而是想要将葛夕手裡的錢全部花光,營造出葛夕不擅長持家的負面形象,以此來襯托出自己在第一站還能剩下 54 元餐費是多麼的賢惠。後來的晚餐時間,麥琳還要當着所有人的面,嘲笑葛夕錢都花沒了還不知道支付密碼,更幸災樂禍道:" 你現在心情什麼感覺?跟這個風一樣嗎?哇涼哇涼的嗎?"
葛夕并不是得罪麥琳的當事人,相反,麥琳因為畫像痛哭的時候,是葛夕在安慰她;麥琳起不來床時,是葛夕幫當時還是導遊的她外出采購。淋過雨的葛夕一次次為麥琳撐傘,但是麥琳卻要把葛夕的傘撕碎。
作為 " 熏雞事變 " 的主角,麥琳的人性之 " 惡 " 才是網友争相讨伐的重點,大家透過熏雞看清了她的自私、自卑和報復心。至于矛盾爆發點是熏雞還是熏鴨,其實沒有任何差别。
國產家庭劇裡的任何一段出圈的奇葩劇情,其出圈根源在于劇情對某一角色人性的刻畫,提升了觀眾對角色的批判熱情。就像蘇大強和他的手磨咖啡,多年以後,觀眾或許已經不記得蘇大強當時為什麼要吵着鬧着喝手磨咖啡了,但是永遠會在聽到手磨咖啡這四個字時想起蘇大強的巨嬰形象。
類似的還有《三十而已》裡的林有有、《我的前半生》裡的凌玲、《回家的誘惑》裡的艾莉 ...... 先塑造人,再以人為基點添加必然可能發生的劇情,角色的性格一旦飽滿,劇情也就勢必能夠引發大眾共鳴。鬧上了熱搜的 " 熏雞事變 ",本質仍是網友在不遺餘力地挖掘麥琳的性格缺陷。
與此同時,縱使麥琳成為了目前《再見愛人 4》裡的唯一 " 大反派 ",她的周圍也不乏死忠支持者。這些支持者認為,麥琳之所以表現得像個閣樓上的瘋女人,是因為她是婚姻裡的受害者。
盡管麥琳自身有許多問題,說話前後矛盾、從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愛擺弱者姿态,但是李行亮也對麥琳的這些問題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例如,在 " 熏雞事變 " 期間,李行亮對麥琳的行為表示了認可,甚至一開始會跟着麥琳一起嘲笑葛夕。再例如,麥琳因為自己的自畫像太醜而情緒不佳,李行亮明明察覺到了麥琳的情緒,但卻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的視而不見最終導致了麥琳的情緒崩盤。
生活中,麥琳是操持全家事務的家庭主婦,還為李行亮生了兩個冠父姓的孩子,可惜這些實實在在的付出并未能得到社會化價值的體現。李行亮控訴麥琳節儉、摳門,掌握了家裡的财政大權,但是家裡買房、買車、開公司等大筆支出都是經過李行亮同意才決定的。李行亮并非沒有問題,他只是做了這段婚姻關系裡的隐形人,享受了麥琳的隐性付出。
不難發現,與其說有些網友是麥琳的 " 支持者 ",不如說壞女人具有天然的話題優勢,能夠輕松激發關于性别雙方輿論戰。
假如麥琳是丈夫而李行亮是妻子,麥琳的這些自私、貪婪、強勢也許壓根構不成熱議。而事實上,楊子對黃聖依的掌控确實比麥琳對李行亮的掌控還要嚴重,但是網友顯然更熱衷于批判麥琳。恰如那句經典語錄:" 性别互換,評論過萬。"
另一方面,近些年來,觀眾對壞女人的态度已然改變,不再是一味的指責和諷刺,而是延伸至對性别結構復雜性的審視。《甄嬛傳》中的安陵容、《如懿傳》中的衛嬿婉、《蓮花樓》裡的角麗谯、《南來北往》裡的姚玉玲、《墨雨雲間》裡的婉寧公主,這些 " 十足惡 " 的壞女人都曾獲得不少觀眾的同情和喜歡。
或者說,麥琳的出現,氣壞了觀眾卻也啟發了創作。針對壞女人的深度剖析,不僅可以展現國產劇在角色塑造方面的創新與突破,而且能夠帶動劇集的社會層面熱議,豐富國產劇的藝術表達。
歸根結底,家庭劇源于家庭,生活劇源于生活。将可憐亦可恨的 " 麥琳 " 搬上熒幕,也許就會是國產家庭劇的下一個爆款。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骨朵網絡影視 "(ID:guduowlj),作者:李蛋 ,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