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中國第一家啟動IPO的“大模型六虎”來襲!智譜融資超160億,美國OpenAI也将IPO,歡迎閱讀。
智譜 CEO 張鵬
4 月 15 日消息,钛媒體 AGI 獲悉,據中國證監會網站,北京智譜華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譜 AI)公布 IPO 上市輔導備案報告,輔導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根據輔導備案報告,本次智譜 AI 輔導前期準備工作于 2025 年 4 月啟動,正式輔導期第二階段在 2025 年 8 月到 2025 年 10 月。這意味着,智譜 AI 最快将在 2025 年底前向上交所或港交所提交 IPO 上市招股說明書。
這是中國第一家啟動 IPO 上市流程的 " 大模型六虎 " 公司,同時也是首個公司成立不到六年、有實力對标 OpenAI 的國内 AI 大模型啟動 IPO 的公司,有望成為 "AI 大模型賽道第一股 "。
與此同時,美國 OpenAI 公司為了追逐融資和上市,對外發布最新大模型 GPT-4.1,用于編碼等場景中,但是 OpenAI 推遲 GPT-5 的發布時間。據稱,完整的 GPT-4.1 模型在包括 SWE-bench 在内的編碼基準測試中均優于其 GPT-4o 和 GPT-4o mini 模型;其中,GPT-4.1 nano 是其迄今為止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模型。
OpenAI CEO 奧爾特曼(Sam Altman)表示,GPT-4.1(以及 -mini 和 -nano)現已在 API 中可用,這些模型非常擅長編碼、指令跟蹤和長上下文(100 萬個标記)。基準測試很強大,但公司專注于現實世界的實用性,開發人員似乎非常高興。他強調,GPT-4.1 系列僅限 API。
随着 OpenAI 完成 400 億美元融資,估值高達 3000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2.2 萬億元),投資人稱,OpenAI 也将啟動 IPO 上市。
如今,一場關乎中美 AI 大模型領網域頭部企業 IPO 和融資競争已經打響。
融資超 160 億,智譜成立六年即啟動 IPO 上市
智譜 AI 成立于 2019 年,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技術成果轉化而來,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認知智能通用模型。
公司于 2020 年底研發 GLM 預訓練架構,2021 年訓練完成百億參數模型 GLM-10B,同年利用 MoE 架構成功訓練出收斂的萬億稀疏模型,2022 年研發了中英雙語千億級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 GLM-130B 并開源。2023 年,智譜推出千億基座對話模型 ChatGLM 并兩次更新,開源版本的 ChatGLM-6B 讓大模型開發者的本地微調和部署成為可能,在開源社區受到廣泛歡迎。
目前,智譜開源模型系列 ChatGLM 等 50 餘款模型,全球累計下載量超過 3000 萬、累計獲超 15 萬 GitHub 星标。
2024 年 1 月,智譜推出新一代基座大模型 GLM-4,整體性能相比上一代大幅提升;6 月開源 GLM-4-9B 及視覺模型 GLM-4V-9B,多模态能力媲美 GPT-4V;7 月推出視頻生成模型 CogVideoX,推理速度較前代提升 6 倍;8 月,智譜新更新基座大模型 GLM-4-Plus 推出,能力比肩世界先進水平。10 月,智譜發布最新的端到端情感語音模型 GLM-4-Voice 和大模型互動智能體(Agent)AutoGLM。11 月迎來 Agent 新更新,推出 GLM-PC。
今年 3 月,智譜發布首個免費、具備深度研究和操作能力的 AI Agent 智能體產品 AutoGLM 沉思,能一邊進行復雜思考,一邊執行操作。像人類一樣打開并浏覽網頁,完成從數據檢索、分析到生成報告。而 AutoGLM 沉思背後是智譜 GLM 全棧自研大模型,包括推理模型 GLM-Z1-Air 和基座模型 GLM-4-Air0414,前者不僅性能比肩 DeepSeek-R1,在速度提升最高 8 倍的同時,價格僅需 DeepSeek-R1 的 1/30。
融資方面,今年 3 月 3 日,智譜宣布完成一筆金額超 10 億元人民币的戰略融資,參與投資方包括杭州城投產業基金、上城資本等。随後,智譜還先後宣布獲得珠海華發集團、四川成都高新區融資,合作搭建首個城市級 GLM 大模型空間 " 智譜 + 珠海華發空間 "、聯合打造四川省基座大模型 " 智譜諸葛大模型 " 以及 AI 基礎設施等。
據钛媒體 AGI 統計,截至目前,智譜累計融資超 160 億元,投後估值超過 200 億元,投資方包括高瓴、啟明創投、君聯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以及美團、阿裡、騰訊、小米在内的互聯網公司。
3 月 28 日,智譜關聯主體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為北京智譜華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時智譜主體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非獨資)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資、未上市)。
談到股改事宜,智譜 CEO 張鵬表示," 我們奔着 IPO 目标發展。具體的進程,我覺得可能并不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這樣一些設計,跟外部大環境有關,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還是持續推進我們的融資工作,包括 IPO 前一些準備工作,這個是在持續有效的進展過程當中。"
算力層面,目前 GLM-130B 已經實現大模型在昇騰、海光、神威等國產平台上的從零訓練;适配在寒武紀、摩爾、燧原等國内外 40 多種 GPU 芯片上的高效推理。
商業化層面,C 端產品,智譜清言 App 擁有超過 2500 萬用戶,年化收入(ARR)超千萬,清言可以通過文本、影像、音頻、視頻來進行多模态互動,是擁有最全模态的 AI 助手;B 端層面,智譜業務覆蓋智能汽車、制造、大消費、金融、政務服務、醫療健康、遊戲娛樂、文化旅遊等行業,近期推出的 Agent 帶動大模型在智能設備的落地。
截至 2023 年底,智譜 AI 已擁有超過 2000 家生态合作夥伴、超過 1000 個大模型規模化應用。
智譜 CEO 張鵬早前在 2024 T-EDGE 創新大會暨钛媒體财經年會上表示,如今的 Agent 可以做到像人一樣,理解界面、規劃任務、使用工具、完成任務,從而更聰明地代替人類行動。我們對于對于 AI 内心所真正期待的是,AI 像人一樣,擁有各種各樣類型能力,而且都在水平線以上的綜合性 AI 能力,并且能夠像人一樣處理復雜任務,而不是單一任務,從而解答復雜的問題。
" 瞄向 AGI 的路程還很長,有大量的任務等待我們做,大可不必那麼悲觀說在語言層面上碰到的(Scaling Law)停滞現象,我們就覺得 AGI ‘完蛋’了。" 張鵬指出,對于人類本身的 AI 能力是比較明确的,我們需要對照人類的智能能力去打造通用人工智能(AGI)。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 月 15 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分兩批增加了 25 個中國實體,其中包括智譜多個實體,這也是美國首次将中國大模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随後,智譜發布聲明稱,關注到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拟将智譜及子公司增列至出口管制實體清單。這一決定缺乏事實依據,對此表示強烈反對。鑑于公司掌握了全鏈路大模型核心技術的事實,被列入實體清單不會對公司業務產生實質影響。
今年 4 月 15 日,智譜發布新一代開源模型 GLM-4-32B-0414 系列,包含基座、推理、沉思模型權重,并遵循 MIT License。目前系列所有模型可以通過 "z.ai" 訪問體驗。據介紹,推理模型 GLM-Z1-Air/AirX-0414 模型推理速度可以做到最高 200 Tokens/ 秒,這也是目前國内迄今最快的商業模型,而且 GLM-Z1-Air-0414 的價格僅需 DeepSeek-R1 的 1/30。
張鵬向钛媒體 AGI 透露,智譜正在大力推進 MaaS,當然開源對于商業化也有一定影響,我們提供更好用的工具和平台,提供更好的案例和解決方案,讓更多的人更多企業,能給把買來的模型和開源模型用的質量更好,這樣的話還有價值,否則就算拿了一個免費模型,投了幾個人做幾個月,結論也是用不起來。
" 不可否認的是,當下 AGI 之路還剛剛開始,(當前)模型的能力還無法達到完全類比人的這樣一個水平。" 張鵬坦言。
展望未來,張鵬強調,随着語言模型、多模态以及 AI Agent 等技術走向成熟,從整個技術演進方面來看,我們對此非常有信心,真正讓大模型的技術能夠走入現實世界,幫助大家解決更復雜的問題。同時,這些技術在成熟的過程當中,讓這些技術變成相應產品,創造更大的生產力價值,以及相應的市場回報。
" 對于智譜來講,我們的目标永遠是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并且讓機器服務人類。" 張鵬稱。
OpenAI GPT-4.1 編碼 AI 模型成本降低 26%,2.2 萬億估值打造 AI 領頭羊
4 月 15 日,OpenAI 在線上推出三款 GPT-4.1 系列模型:GPT-4.1、GPT-4.1 mini 和 GPT-4.1 nano。
據悉,該系列模型需要通過 API 使用。GPT-4.1 被視為 GPT-4o 的全面更新版,具備更強的多模态處理能力、更大的上下文視窗(全部可處理 100 萬個 token),成本降低了 26%。
OpenAI 表示,GPT-4.1 在編碼和指令執行方面都 " 表現出色 "。這些多模态模型可以通過 OpenAI 的 API 獲取,但 ChatGPT 無法使用。它們擁有一個包含 100 萬個 token 的上下文視窗,這意味着它們可以一次性輸入大約 75 萬個單詞(比《戰争與和平》還要長)。
事實上,GPT-4.1 的到來,正值 OpenAI 的競争對手谷歌和 Anthropic 加緊構建復雜編程模型之際。谷歌最近發布的 Gemini 2.5 Pro 也擁有 100 萬個 token 上下文視窗,在熱門編碼基準測試中名列前茅;Anthropic 的 Claude 3.7 Sonnet 和中國 AI 大模型 DeepSeek 的更新版 V3 也同樣名列前茅。
而訓練能夠執行復雜軟體工程任務的 AI 編碼模型是包括 OpenAI 在内許多科技巨頭的目标。OpenAI 的宏偉目标是打造 "Agent(代理)軟體工程師 ",正如其首席财務官 Sarah Friar 上個月表示,其未來的模型将能夠端到端地編寫整個應用程式,處理質量保證、錯誤測試和文檔編寫等方面的工作。
因此,GPT-4.1 是朝着這個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根據 OpenAI 的内部測試,GPT-4.1 可以一次性生成比 GPT-4o 更多的 token(32768 對 16384),在 SWE-bench Verified(SWE-bench 的人工驗證子集)上的得分在 52% 到 54.6% 之間,但這些數字略低于谷歌、 Anthropic 在同一基準測試中公布的 Gemini 2.5 Pro(63.8%)和 Claude 3.7 Sonnet(62.3%)得分。
在另一項評估中,OpenAI 使用 Video-MME 測試了 GPT-4.1,旨在衡量模型 " 理解 " 視頻内容的能力。OpenAI 稱,GPT-4.1 在 " 長篇無字幕 " 視頻類别中達到 72% 的最高準确率。
價格方面,OpenAI 官網顯示,GPT-4.1 每百萬輸入 Token 成本為 2 美元,輸出 Token 成本為 8 美元;GPT-4.1 mini 每百萬輸入 Token 成本為 0.40 美元,輸出 Token 為 1.60 美元;GPT-4.1 nano 每百萬輸入 Token 成本為 0.10 美元,每百萬輸出 Token 成本為 0.40 美元,比之前降低了很多。
OpenAI 表示,對于中值查詢,GPT-4.1 的成本比 GPT-4o 低 26%,而 GPT-4.1 nano 是其迄今為止最便宜、速度最快的模型。對于重復傳遞相同上下文的查詢,OpenAI 将這些新模型的即時緩存折扣提高到 75%(之前為 50%)。最後,除了标準的每令牌成本外,我們還提供長上下文請求,無需額外付費。
根據钛媒體 AGI 統計,目前 GPT-4.1 nano 價格略高于 Qwen 2.5-7B 編碼模型;GPT-4.1 mini 輸入 token 價格略低于 DeepSeek R1 模型(可能是貼着打 DeepSeek),GPT-4.1 價格略高于 o3-mini(High)版本,但低于 GPT-4o 價格。
奧爾特曼表示,ChatGPT 的用戶群正在迅速增長," 短短幾周 " 就翻了一番,已經覆蓋全球約 8 億人。
" 我記得我們上次說的是每周活躍用戶數為 5 億,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全球大約有 10% 的人使用我們的系統,現在已經很多了," 奧爾特曼稱,OpenAI 的增長得益于其病毒式功能,例如能夠生成各種風格的影像和視頻,傳奇的日本動畫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的風格。
上個月奧爾特曼表示,一小時内,ChatGPT 增加了 100 萬開發者用戶。當被問及公司是否考慮為創作符合其風格的作品的藝術家提供報酬時,奧爾特曼表示,可能會設定一些提示,觸發特定藝術家的付款。
奧特曼說:" 我認為找到一種新的模式會很酷,如果你說,‘我想以這位藝術家的名義做這件事’,并且他們選擇加入,那麼就有了一種收入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 4 月 1 日,OpenAI 宣布完成軟銀領投的 400 億美元融資,估值飙升至 3000 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科技獨角獸之一。
這是歷史上最大的一輪私募融資。CB Insights 數據顯示,該估值使 OpenAI 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私營企業之一,僅次于 SpaceX ( 3500 億美元 ) ,與 TikTok 母公司字節跳動持平。
OpenAI 在博客中表示,計劃将新資金用于 " 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研究前沿 " 并擴展算力基礎設施。知情人士透露,約 180 億美元資金将用于 OpenAI 參與的 " 星際之門 " 項目。這個由軟銀、OpenAI 與甲骨文成立的合資項目,已于今年 1 月由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
有消息稱,首期投資為 100 億美元,剩餘 300 億美元将于 2025 年底前到位。但本輪融資附帶重要條件:軟銀在周一更新的披露檔案中表示,若 OpenAI 未能在 12 月 31 日前完成營利性實體轉型,其總投資額可能削減至最低 100 億美元。
當問到 AI 取代人類的可能性。奧爾特曼表示,可以采用多個觀點考量。 " 你可能會說,天哪,我做的每件事它都能做,我該怎麼辦?或者你可能會說,就像歷史上每一次技術革命一樣,好吧,現在有了這個新工具,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到底能做什麼呢?誠然,我們對某個特定崗位人員的期望值會越來越高,但能力會大幅提升,我認為勝任這項工作将變得輕而易舉。"
OpenAI 投資人、SuRo Capital 首席執行官馬克 · 克萊恩早前向投資者透露,其投資組合中 " 未來某個時點 " 将包括 OpenAI 的 IPO。
這意味着,與智譜一樣,OpenAI 也将啟動 IPO 上市之路。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