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比亞迪推出全新純電中型轎車秦L EV 憑借“高階智駕”配置能否成為爆款?,歡迎閱讀。
記者 王帥國 經濟觀察報 王帥國
3 月 23 日,比亞迪推出王朝網全新車型秦 L EV,三款配置車型售價區間為 11.98 萬元 -13.98 萬元。作為比亞迪首款基于 e 平台 3.0 Evo 架構打造的純電中型轎車,秦 L EV 全系标配高階智駕系統、車載冰箱等配置,對标小鵬 MONA M03、長安啟源 A07、極狐阿爾法 S5、大眾速騰、豐田卡羅拉雙擎等競品,試圖在 10 萬元 -15 萬元級轎車市場獲得更多份額。
秦 L EV 最大看點在于全系搭載天神之眼 C- 高階智駕三目版(DiPilot 100),配備 5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攝像頭及 12 個超聲波雷達,支持高速領航(HNOA)、自動泊車、代客泊車等功能。相比之下,小鵬 MONA M03 同價位車型僅配備 L2 級輔助駕駛,高階功能需額外付費。
不過,外界對于比亞迪天神之眼 C 智駕系統是否屬于高階智駕系統頗有争議,其争議點主要在于天神之眼 C 智駕系統目前還并不具備城市道路領航功能,需依賴未來 OTA 更新。
配置方面,秦 L EV 定位 " 智美中級車 ",全系标配 " 冰箱、彩色電視機、大沙發 " 等舒适配置,車載冰箱支持 -6 ℃制冷至 50 ℃制熱,滿足多樣化場景需求;三屏互動系統 15.6 英寸旋轉 Pad+8.8 英寸儀表 +12 英寸 HUD,配合四音區語音互動;主駕 8 向電動調節 + 通風 / 加熱 / 記憶功能,後排腿部空間超 2 拳(軸距 2820mm)。
對比同價位燃油車,如大眾速騰、豐田卡羅拉雙擎等,秦 L EV 的配置豐富度與性價比優勢顯著。但為控制成本,秦 L EV 中低配車型取消了電動尾門、座椅按摩等配置,與同價位純電競品如埃安 RT 相比,舒适性稍遜。
技術架構方面,秦 L EV 采用 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和前雙球頭麥弗遜 + 後五連杆獨立懸架,整車剛性提升顯著,可承受超過自身重量 5 倍的車頂靜壓。其整車能耗低至 10.8kWh/100km,CLTC 續航最高達 545km,滿足跨城出行需求。
比亞迪将秦 L EV 定義為 " 年輕人的第一台智駕車 ",并通過多種策略精準卡位:價格方面,秦 L EV11.98 萬元起售,比同級燃油車,如卡羅拉雙擎便宜 1.6 萬元;場景覆蓋方面,秦 L EV 的後驅動力可以為駕駛者帶來操控樂趣,長續航滿足短途旅行,低能耗降低使用成本。
秦 L EV 在純電市場的主要競品包括小鵬 MONA M03、長安啟源 A07、極狐阿爾法 S5 等車型。相比之下,小鵬 MONA M03 優勢在于 0.194Cd 超低風阻、标配無線快充等設計和科技配置;長安啟源 A07 空間更大、冬季續航更優;極狐阿爾法 S5 在續航和内飾、座椅方面配置更好。秦 L EV 在智駕功能、舒适性配置等方面有一定優勢。
比亞迪通過自研技術、成本控制等實現 " 高配低價 ", 但自研技術雖提升用戶體驗,但封閉生态可能限制第三方應用兼容性。
秦 L EV 以 " 後驅平權 + 智駕普惠 " 為核心賣點,在 10 萬元 -15 萬元級市場展現出一定競争力。方正證券預測,秦 L EV 月銷或突破 5 萬輛,直接衝擊大眾速騰、日產軒逸等燃油車份額,并擠壓零跑 C01 等新勢力生存空間。但其成功仍需面對技術迭代壓力與競品差異化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