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有人因此“毀容”!近期這種蟲子很活躍,遇到千萬不能拍!正确應對只需一招,歡迎閱讀。
氣溫逐漸上升,各類煩人的蟲子也随之而來。近日就有 " 女子拍死隐翅蟲後摸臉幾乎‘毀容’ " 的新聞登上熱搜,讓很多人看到圖片都心慌慌。
微博截圖
如果在網上搜索 " 隐翅蟲 " 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它年年都會出現在熱搜榜,與之相關的新聞也大同小異。
相關熱搜截圖
那麼,隐翅蟲到底是什麼蟲?它們真的有這麼恐怖嗎?不幸遇到時,如何避免被它傷害?
讓人 " 毀容 " 的隐翅蟲,
是什麼蟲?
隐翅蟲是一類小甲蟲,在昆蟲分類上屬于鞘翅目隐翅蟲科。它們大多數都體型細長,體長一般在 5~10 毫米。因為它們前面一對翅膀硬而短,像一個有縫的殼;後面一對翅軟而長,質地像薄膜,平時折疊隐藏在前翅的下方," 隐翅 " 就是這個意思,隐翅蟲能飛靠的就是這對 " 隐藏 " 的後翅。
隐翅蟲科是所有生物裡種類最多的科,全世界已知的隐翅蟲有 66000 多種,别看它們種類這麼多,對人有威脅的只有毒隐翅蟲亞科的 20 多種,在中國常見的只有兩三種,其中最常見、分布最廣泛的是梭毒隐翅蟲,除了西藏之外的其他地區都有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數量較多。
梭毒隐翅蟲在外觀上很好分辨,細細長長,紅黑相間,頭尾都是黑色。這種醒目的配色本身就是一種警戒色,向其他生物預警 " 我有毒,别惹我 "。
三蝶紀 攝
遇到毒隐翅蟲,千萬不能亂拍!
不小心拍了, 3 步應對
毒隐翅蟲威脅人類健康的原因,是因為它們體内含有一種強酸性的毒素——毒隐翅蟲素。
據上海師範大學環境昆蟲組 2024 年的研究顯示,毒隐翅蟲素并不是由隐翅蟲自身產生的,而是來自它們體内的共生菌。這些共生菌生活在雌蟲的生殖系統,代謝出的毒素一部分儲存在了毒腺,另一部分被排洩出了體外,不會對雌蟲本身造成傷害。
雌蟲有了毒素作為 " 化學武器 ",存活率和繁殖力都能提升,與共生菌是 " 雙赢 "。也就是說,目前能傷人的都是雌蟲。不過毒隐翅蟲個頭太小,雌雄看起來都差不多,對于普通大眾來說,見到這個模樣的就都當雌蟲處理吧。
毒隐翅蟲毒素是一種接觸性毒素,如果接觸到皮膚,就會引起隐翅蟲皮炎,令人產生瘙癢、刺痛和灼燒感,皮膚上會出現線性的紅斑、水泡或者膿包,等消退以後還容易結痂和留疤。對于極少數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可能會引起更強烈的反應。
通常來說,當毒隐翅蟲落到人的皮膚上時,如果不受到驚吓,極少會主動釋放出毒隐翅蟲素。那些被隐翅蟲所傷的人,多數都做錯了一件事,就是在發現身上有毒隐翅蟲後驚慌失措地将其拍死,使得它們體内的毒隐翅蟲素釋放到皮膚上,引起了皮炎。前不久上熱搜新聞的受害者,就是因為在脖子上發現隐翅蟲,徒手将隐翅蟲拍死之後又沒有洗手,還用手揉了眼睛,導致眼周和脖子上的皮膚都 " 中了招 ",差點 " 毀容 "。
那麼,遇到毒隐翅蟲上身,正确的處理方法是什麼呢?很簡單,不要拍,輕輕吹走或彈走就好。如果不小心将毒隐翅蟲拍死在皮膚上,正确應對步驟有三點。
第一步:第一時間用大量肥皂水衝洗,将殘留的毒液洗去,減少對皮膚的損傷。如果在眼睛旁邊就不要用肥皂水了,用清水衝洗即可。
第二步:清洗後不要塗抹酒精、碘伏、牙膏和各種 " 偏方 ",同時克制自己抓撓患處,以免造成二次感染。
第三步:如果後續依然感覺不适要盡快就醫,在醫生指導下外塗藥物,内服抗組胺藥物或者抗生素治療。
如何預防毒隐翅蟲上身?
在生活中,我們有可能遇到毒隐翅蟲的場景有兩個:戶外和室内。
在戶外環境,毒隐翅蟲多出現在田間或者河邊的草叢或者森林的石塊、落葉下。在夏秋季節,當我們去郊野長時間活動時,最好穿着長袖上衣、長褲和能包住腳的鞋子,減少皮膚暴露。除了能避開隐翅蟲,也能阻隔蚊子和蜱蟲。
毒隐翅蟲有趨光的習性,它們來家裡,多是因為被夜間的燈光吸引。預防隐翅蟲進門,晚上在家要關閉門窗,以防隐翅蟲趨光進入家中,睡覺時最好完全關閉身邊的光源。晚上在戶外環境,要避免在有燈光的草叢周圍活動,做好防護,更不要随便踩草叢。
另外,毒隐翅蟲喜歡潮溼的環境,在悶熱、溼度大的雨季,毒隐翅蟲的數量和活動頻率都會上升。随着氣候變暖和極端氣候增多,毒隐翅蟲的活動時間也在延長,熱得早,毒隐翅蟲出來的就早,随着 " 熱度 " 一直持續活動,直到天冷才會消失。一般來說,毒隐翅蟲從 4 月開始出來活動,6~9 月進入活動高峰期,10 月後數量就少了,之後就蟄伏進入了越冬期。
其實,毒隐翅蟲并沒有主動 " 害人 " 的意思,對于農田來說,它們還是重要的天敵昆蟲,會吃掉對農作物有害的其他蟲子。另外,毒隐翅蟲素可抑制細胞的有絲分裂,阻礙蛋白質與 DNA 的合成,在癌症治療方面有着一定意義。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将毒隐翅蟲視為十惡不赦的惡魔,知己知彼,就能更好地與它們和平共處。
參考文獻
[ 1 ] 朱海清 . 毒隐翅蟲與隐翅蟲皮炎 [ J ] . 昆蟲知識 ,1986,23 ( 3 ) :135-136,140.
[ 2 ] 劉昌利 , 餘茂耘 , 趙群 , 黃林 . 梭毒隐翅蟲生物學特性與隐翅蟲皮炎的觀察研究 [ J ] . 中國林副特產 ,2004 ( 5 ) :24-26.
[ 3 ] 鄭發科 . 毒隐翅蟲研究進展 2 毒素及其在醫學上的重要意義 [ J ] . 四川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89,10 ( 1 ) :17-23.
[ 4 ] 陳世菼 , 甯譽 , 徐鴻聲 , 等 . 隐翅蟲皮炎 205 例報告 [ J ] . 中華皮膚科雜志 , 1963, 09 ( 02 ) : 96-99.
[ 5 ] Nasir,S.,Akram,W.,Khan,R.R,er al.Paederusbeetles: the agent of human dermatitis, J Venom Anim Toxins Incl Trop Dis. 2015,25;21:5
[ 6 ] Unveiling a cost of mutualism involving insect-endosymbiont-microbe interactions;Entomologia Generalis;2024-08-22.
[ 7 ]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ause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dermatitis linearis. Published:2016-04 Issue:4 Volume:23 Page:taw032. ISSN:1195-1982.
策劃制作
作者丨三蝶紀 動物學碩士
審核丨彩萬志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蘇曉清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策劃丨鍾豔平
責編丨鍾豔平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相關推薦
2.經常失眠,睡眠質量低?可能是身體缺了這種關鍵營養,很多人不知道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