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晚上10點後,店裡一半是韓國人”,只為吃瓜?,歡迎閱讀。
" 現在這個時間點,我們店裡一共接待了 12 桌韓國顧客。最多的時候,我們一晚上能接待 100 多桌韓國顧客。"26 日晚上 6 點 15 分許,海底撈上海人民廣場店經理胡小征向中新經緯介紹。
胡小征稱,從 11 月 10 日開始,門店韓國顧客便開始增多,為了更好地接待這些顧客,一個多月前他便開始組織門店服務員學習韓語。" 考慮到韓國顧客比較喜歡用剪刀、冰塊、勺子等物品,我們就臨時學習了一些常用的韓語,目前能用簡單的韓語和顧客進行交流。"
" 周五下班去中國 " 曾在 12 月初登上韓國社交媒體熱搜榜,而最近," 上海擠滿了周五下班的韓國人 " 在中國的社交平台也引發熱議。
一天接待韓國顧客可達 200 位
" 從數據來看,我們門店平均一天接待顧客總人次在 1200 — 1500 位之間,其中韓國顧客在 150 — 200 位左右,能占到總接待人次的 15% 左右,周六日會很多,約占三分之一,尤其是晚上 10 點以後,店裡一半以上顧客都是韓國人。" 胡小征稱。
▲海底撈上海人民廣場店裡的韓國顧客 受訪者供圖
他介紹,從菜品來看,韓國顧客喜歡點鮮切牛肉、金針菇、豆皮、娃娃菜等,鍋底則比較喜歡牛油麻辣鍋等辣味鍋底,還比較喜歡吃西瓜、哈密瓜之類的水果。
有網友猜測,來中國吃海底撈的韓國顧客可能是因為愛吃西瓜。據公開報道,今年 7 月,韓國一個 7 公斤左右的西瓜,其批發價格曾漲到約合人民币 119 元。
對此,胡小征表示,此前門店也一直在供應西瓜,并未專門增加。" 沒有網友說得那麼誇張。他們也會去小料台拿西瓜,但不會一直拿。中國顧客也很喜歡吃西瓜。"
胡小征介紹,由于語言上的障礙,店内工作人員與韓國顧客沒有太多交流,但明顯能看出他們對海底撈的撈面以及為顧客過生日的場景很感興趣," 有很多韓國顧客會拍照、拍視頻。"
除了學習韓語,胡小征所在門店還專門在美甲區安排了一名員工,以自己的手機号幫助他們排隊美甲服務。" 我們還在洗手間設定了英文指引牌,為韓國顧客提供更為便捷的指引服務,在點菜過程中,我們也把菜單調成了英文界面。"
▲海底撈上海人民廣場店裡的英文指引牌 受訪者供圖
胡小征透露,目前門店還準備新增泡菜菜品,以滿足韓國顧客。" 馬上就到貨了。" 胡小征稱。
為什麼是上海?
" 免籤之後,上海街頭,每五分鍾就有個韓國人經過。" 近日,不少上海 IP 的網友稱,明顯感覺到當地的韓國遊客變多了。
11 月 8 日起,中國對韓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籤政策。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期間,韓國公民以來華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等目的可在華停留最長 15 天。
攜程數據顯示,自 11 月 8 日中國對韓國單方面免籤政策實施以來(11.08-12.02),韓國遊客入境遊訂單環比上月(10.08-11.02)增長約 15%,同比增長超 150%。韓國遊客入境中國熱門城市依次為上海、青島、北京、廣州、深圳、大連、杭州、延吉、成都、煙台等,其中,上海是韓國遊客最喜歡的中國城市,且增速較高,上海的韓國入境遊客訂單同比增長超 180%,環比增長超 40%。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遊客流行周五下班來中國,11 月 8 日至 12 月 2 日期間,韓國入境遊客選擇周五、周六來中國的旅遊訂單占比将近四成。
另據上海市統計局數據,11 月國際旅遊入境外國人人數為 54.93 萬人次,同比增長 59.8%。1-11 月國際旅遊入境外國人人數已達 440.57 萬人次,同比增長 1.1 倍。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教授吳麗雲對中新經緯指出,上海的開放度、時尚度和國際化程度都非常高,對韓國人來說是比較容易适應和接受的一個目的地," 一兩個小時的飛機路程,機票價格也不貴,再加上迪士尼度假區,綜合來看上海可能更契合韓國人對于城市休閒度假旅遊的需求。"
另外,吳麗雲表示,上海擁有一些獨特的歷史文化或者情感鏈接會和韓國人有共鳴,如韓國曾經的臨時政府所在地就在上海。
中新經緯查詢發現,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網友發帖稱,位于上海黃浦區馬當路 306 弄 4 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最近成了韓國人遊上海的必打卡地,男女老少紛紛在舊址門前排隊組團合影。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前排隊合影的人群 來源:社交平台截圖
" ‘韓國人來上海’的熱度應該會持續一段時間 ",吳麗雲稱,當韓國年輕人來到上海,并且通過各種自媒體渠道分享旅行經歷的過程,在一定時間内會讓上海在韓國人心中持續散發魅力。而随着這種熱度的延續,中國其他的一些有吸引力的城市,或許也會慢慢成為韓國人的入境熱門地。
對于中國國内旅遊市場商家的配套裝務方面,吳麗雲表示," 對商家來說,可能最核心的就是語言,比如餐飲行業可以準備一些針對外國遊客的菜單,培養或者招聘一些懂外語的服務員,包括英語、韓語等,或者準備翻譯軟體,打通溝通渠道。此外,也要充分了解外國人的消費習慣,比如提供信用卡等支付類服務。"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中新經緯 "(ID:jwview),作者:闫淑鑫 李曉萱,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