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阿裡又拿下一個AI大單,歡迎閱讀。
作者 | 劉寶丹
編輯 | 周智宇
AI 正在加速向各行業滲透,模型廠商們都在搶占應用市場。作為國内最早布局 AI 的科技巨頭,阿裡斬獲頗豐。
3 月 26 日,華爾街見聞獲悉,寶馬與阿裡達成全面 AI 合作,阿裡通義大模型将應用于中國市場的寶馬新世代系列車型。據寶馬内部人士介紹,該車型即将于 2026 年量產,将首次以 AI 大語言模型賦能全新 BMW 智能個人助理,并将 AI 智能體引入座艙。
這是阿裡繼蘋果之後的又一個 AI 大單,也意味着阿裡在汽車行業取得标志性進展。
2025 年,AI 大模型廠商将迎來殘酷的淘汰賽。零一萬物 CEO 李開復預測,中國大模型領網域未來将會收斂至 DeepSeek、阿裡、字節三家。不過,對阿裡來說,被蘋果和寶馬選擇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挑戰在于,阿裡 AI 能否經得住市場和用戶的檢驗。
這會是一場真刀實槍的競賽,只有勝者才能赢得通關的門票。
牽手寶馬
一個是國内 AI 領頭羊,一個是世界知名汽車制造商,阿裡和寶馬在 AI 應用市場走到了一起。
據知情人士介紹,雙方非常看重這次合作,将在 AI 大語言模型和智能語音互動等前沿領網域開展聯合研發,提供最貼近中國用戶需求的前瞻性解決方案。
在智能化體驗方面,BMW 智能個人助理首次融入 AI Agent,其核心能力将包括拟人化溝通、多智能體協同及開放生态整合,能夠實現精準意圖捕捉、復雜指令解析、模糊語義理解及嚴謹邏輯推演,令互動體驗更加自然流暢。
整體來看,寶馬利用 AI 技術賦能用戶體驗将聚焦在 3 個維度,駕駛樂趣、自然人機互動和沉浸娛樂體驗,最終可實現涵蓋語音和視覺的多模态自然互動體驗。
這背後,全新 BMW 智能個人助理基于通義大模型和斑馬元神 AI,采用寶馬與阿裡共同開發的 AI 引擎,計劃搭載于中國生產的 BMW 新世代系列車型上,預計 2026 年在中國市場交付。
上述人士進一步透露,AI 引擎支持的智能座艙及智能出行互動場景,将于今年 4 月首次亮相上海車展。
阿裡巴巴集團 CEO 吳泳銘表示:" 阿裡巴巴集團與寶馬集團深化戰略合作,基于阿裡通義大模型,助力寶馬打造更智能的 AI 體驗,這是推動 AI 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的一次創新探索。"
截至目前,阿裡 AI 已經服務了眾多汽車公司,包括一汽、上汽、長安等國企,比亞迪、小鵬、蔚來、小米、極氪等新勢力,尤其,小鵬、極氪、零跑、智己等汽車智能座艙已接入通義系列模型。
華爾街見聞獲悉,汽車行業之外,阿裡通義大模型已經服務了 1000+政企客戶、商業銀行、互聯網公司、手機品牌、家電龍頭、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仍在加速向各行各業滲透。
勝在模型
在國内眾多模型廠商中,寶馬之所以會選擇阿裡通義千問,有着非常綜合的考量。
3 月 25 日,寶馬集團宣布在中國啟動 360 度全鏈 AI 戰略,該戰略以賦能數字化生產運營為基礎,提升全場景用戶智能體驗為中心。AI 已經成為寶馬打造智能、安全出行解決方案的關鍵動能。
360 度全鏈 AI 戰略背後,寶馬此舉意在塑造公司在人工智能時代的長期競争優勢,在激烈的汽車市場競争中獲得更多籌碼,而阿裡提供的 AI 能力就是其中的關鍵。
作為最早布局大模型的科技公司之一,2023 年 4 月,阿裡巴巴發布了首個大語言模型通義千問,并持續開源。1 月 29 日,阿裡巴巴超大規模的 MoE 模型 Qwen2.5-Max 正式上線,在多個權威基準測試中,該模型展現出與 DeepSeek V3、GPT-4 等比肩,甚至領先的性能。
對寶馬來說,阿裡的數據能力也很有吸引力。作為電商巨頭,阿裡巴巴擁有龐大的用戶購物和支付數據,這些交易數據含金量非常高,寶馬要想提供最貼近中國用戶需求的 AI 服務,既懂技術又了解用戶的阿裡無疑提供了最優解。
阿裡在 AI 生态和服務能力上也具備優勢。對寶馬來說,選擇一家發展穩健的互聯網巨頭可以确保供應鏈的穩定。
通義千問 Qwen 大模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源模型族群。截至目前,海内外 AI 開源社區中千問 Qwen 的衍生模型數量突破 10 萬,超越美國 Llama 系列模型,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源模型族群。
此外,阿裡雲百煉平台中調用通義千問 API 的企業和開發者超過 29 萬。
自 2015 年以來,阿裡巴巴一直是寶馬的長期合作夥伴。10 年間,雙方在數字化領網域協同合作,從電商、雲計算、智能網聯、車載導航,延伸到智能座艙、語音互動、AI 大模型等領網域。
壓力仍在
距離 ChatGPT 出圈已經過去兩年多,這場 AI 競賽開始進入應用階段,這也意味着,模型廠商将經受非常嚴苛的市場考驗。
3 月 20 日,零一萬物 CEO、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表示,在中美兩國超大模型的預訓練都在逐漸寡頭化,并且寡頭化的程度在不斷加大。他預測中國大模型領網域未來将會收斂至 DeepSeek、阿裡巴巴、字節跳動三家。
阿裡的優勢在于,公司布局了模型、AI Infra、芯片、雲計算、開源社區的全棧體系,而且無論是模型能力還是雲計算服務,都是國内第一梯隊,這是阿裡持續多年技術累積的結果。
不過,挑戰也顯而易見。現階段,AI 市場仍由模型性能而非產品驅動,這也意味着,阿裡要持續進行技術迭代。目前,真正改變 AI 基本面的模型產品只有 DeepSeek,而它來自一家非阿裡系的創業公司。
從市場潛力和創新能力角度來看,阿裡壓力不小。李開復認為,國内目前以 DeepSeek 勢頭最猛,美國則以 xAI 的發展勢頭最為迅速,但 OpenAI、Anthropic、Google 也都會做出令人敬佩的研發工作。
此外,雖然阿裡具備 AI 產業鏈能力和生态優勢,而且擅長 B 端業務,但在打造 C 端社交產品方面缺乏經驗。2013 年,阿裡曾試圖打造對标微信的社交應用 " 來往 ",最終沒有成功,阿裡随後轉向了針對企業級市場的釘釘。
阿裡在 AI 應用市場已經邁出一大步,和寶馬牽手也只是一個開始,消費者最終是否願意對 AI 帶來的智能體驗買單,還要經受市場的殘酷考驗。
這不僅是阿裡 AI 面臨的難關,也是所有 AI 企業走向市場和商業化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