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她的大尺度,拍出了女人的風暴核心,歡迎閱讀。
正在上映的國產電影《我經過風暴》提出了某些現階段的女性迷思。導演創作的希望,是那些緘默的、撇過頭的時刻,不再重演。
起初被《我經過風暴》吸引,是因為一張海報。海報上排列着一家四口,沒有溫暖,沒有笑容。與之相替換的,是年輕母親臉上兩塊紅色的血印,以及一襲将他們與外界隔絕、冰冷的長簾。
這是一個被疼痛籠罩,又同時被噤聲的家庭——他們的母親被捂上嘴巴,孩子則閉上眼睛,關上耳朵。
▲《我經過風暴》定檔海報
導演秦海燕說,《我經過風暴》不是一部家暴科普片。她刻意在鏡頭上做得克制,不呈現過多暴力的情節。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觀眾能夠進入、反思與讨論更深遠的話題。
電影中,有許多打破人固有認知的設定。
女主角徐敏,擁有光鮮的外表,光鮮的身份,酒場之上,懂得獨善其身;魔手之下,有一顆入世的、智慧的頭腦。
在這個時代,她是擁有光環的那一類女性。為人獨立,事業穩定。
她的人物 B 面,不是走入琳琅滿目的衣帽間,或為搽哪支顏色的口紅而苦惱。而是必須趕在踏進家門之前,把顏色樸素的襯衫理正,把色彩豔麗的口紅抹除。
男主角陳均,表面看上去溫和無害,承擔了家中大部分家務。你能看見他拖地、做飯、洗碗,乃至笑臉相迎地陪孩子玩耍。
▲《我經過風暴》
外人眼中,他是個從不被質疑的好丈夫、好爸爸。不為人所知的是,他也是親密關系中,面容兇狠的控制者,無時不在捏碎、剝奪伴侶的自由。愛與欲望的混淆,他成了時常使用暴力的惡魔。
故事在搜集、探訪了幾百個真實案例之後創作完成。它的肌理是真實的,掙扎也是真實的。溫習秦海燕近些年的作品,現實主義是她絕大部分創作的母題。
她本人是三位女兒的母親," 當媽之後,本着賺奶粉錢的老黃牛精神在工作,以前受挫的時候,就去衛生間冷靜一會兒,但從來沒有放棄的想法,我是台必須保持運轉的機器 "。
▲《我經過風暴》,佟麗娅飾演女主徐敏
寫講述母親困境《找到你》的劇本,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個體經驗在與劇本發生摩擦、共鳴。
故事裡的三位母親,來自不同的職業、階層,她們身處不一樣的境遇。但篇章進行到最後,你會發現,她們的某部分生命體驗,是共通的、相連的。
對戲外的秦海燕來說,也是同樣。《我經過風暴》依舊是攜帶集體生命經驗的故事。每個人都可在這場風暴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
電影也提出了某些現階段的女性迷思:為何女人擁有了更好的經濟能力與生活水平,卻依舊不能免受暴力?為何她們甘願閉口不談,寧願忍受暴力折磨,卻不肯承認自己是弱者、受害者?為何掙脫不出風暴的人,反而會被責怪 " 沒反抗 "?
要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很難。但房間裡的大象正在顯型。對于呈現個中困境的創作者來說,最大的希望,是緘默的、撇過頭的時刻,不再重演。
以下是秦海燕的講述。
口述 | 秦海燕
記者 | 萊一
編輯 | Felicia
一個友好的風暴外圍
很多人以為,我只是想利用這題材,去說好看的故事。但看完片子發現,我寫了很多現實主義的、刺痛的東西。
這個故事的源起,是我閨蜜被她老公打了,當時她在朋友群裡尋求幫助,我趕過去後,見證了她報警的那一幕。
但她的經歷沒有電影中這麼嚴重。遭遇暴力時,她立馬就選擇了報警、離開。身邊人對她還算理解,她很快脫離了那段關系。
後來深入這個議題,我才知道,發生在城市、中產家庭裡的暴力非常普遍。以前有種偏見,覺得這在農村,或受教育不高的人身上更常見。但并不是這樣。
讓我比較震驚的是,有一定教育程度且對自我價值有較高認可的女性,反而更不願意講述自己的遭遇。
一個來自二線城市的醫生,被家暴了很多年。但迫于各種社會文化、家庭倫理的壓力,她從沒向外說過。最後是屍檢中斷裂的鼻梁骨,替她發出了聲響。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李松蔚老師在電影首映那天說了一段話——像徐敏這樣有經濟能力、有女性意識,甚至擁有逃離資源的人,在人群之中只是百分之幾。這也與我采訪中許多故事相映。
很多律師、民警、反家暴組織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大多數遭遇家暴的人,很難主動脫離困境,他們最終都選擇了調解和回去。
作為創作者,必然希望故事裡的人有勇氣。但現實當中每一個案例,每一個家庭的人,境遇都是不同的。
家暴的模式從施暴到求饒,有甜蜜期,有平靜期,不斷地反復、更新,受暴者在這種關系裡頭會很無力。我們叫 " 習得性無助 ",或是 " 受虐婦女綜合征 "。
▲《中國反家暴紀事》
我的目的,就是把這種家庭的癌症、黑洞真實地反映出來。因為做到理解,而不評價真的很難。
現場有人看完電影後手腳發麻,哭到腦仁疼,非常共情。但也有人覺得徐敏愚蠢、懦弱,群情激憤。他們對家暴的認知,還停留在社會新聞上面,對當事人的心理——她們的無奈、猶豫和糾結,是沒有辦法理解的。
就像片子裡,徐敏的朋友會說,平時知道他們吵吵鬧鬧,但沒想到有這麼嚴重。風暴之眼形成的時候,外圍的一切其實都是支持系統。
來自親人、朋友、同事的偏見、不信任、不理解,以及習俗的掣肘,都是徐敏走向悲劇的助力。我希望這些東西能被看見。
很多反家暴一線的工作人員,把理解、傾聽受暴者的過程叫作 " 賦能 "。意思是賦予她們自我感知的能力,讓她們知道自己具備價值感,然後走出來。
不存在勸與不勸,也不存在勸離不勸和。站在他們的角度,可以為受暴者做的,就是去理解,不去評價。
鳄魚的眼淚
我進行了很多采訪,但電影人物的設定、狀态,是一直保留下來的。他們是城市裡的中產家庭,雙方都很有文化,甚至在外人看來,是女強男弱的設定。
可能有人對家暴雙方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覺得施暴者就應該長得很兇惡,看起來很暴力,其實不是。
▲《我經過風暴》
我在電影裡選擇了一個時間點——當徐敏的經濟能力開始比陳均強時,陳均失控了。
我們說眾生皆苦,因為活不出真正的自己而痛苦。陳均也一樣,他也是被社會定義的。
我們從搜集來的資料發現,家暴男的普遍特征之一,就是他們在社會層面上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表面上看,陳均是個老好人,很無害,很客氣,但因為沒有完成價值實現,他會把能量轉移到妻子身上,對妻子實施暴力。
有人說這個男的沒本事,在外面不能打天下,只能回家打老婆,就是對此很通俗的翻譯。
陳均是最典型的家暴施暴者,多疑、控制欲強,擁有兩面性、表演性。在警察或更強勢的人、公權力面前,他們很會偽裝表演。
▲《我經過風暴》
還有受身邊環境影響進行施暴的,有時僅僅是因為對方不做飯等很細小的事情。從根本上講,家暴的核心是一種控制手段。徐敏刷完卡、停完車,陳均就根據信息追蹤過來,孩子也成為他的利用工具。很多無形的控制,造成徐敏心理上的恐懼。
拍戲時,佟麗娅很少來看回放。但殺青那天,她忽然坐到監視器旁邊,說晚上睡覺都覺得心悸。
她對這個角色投入很大,不只是靠方法在演,而是完全體驗和融入的。爆發力很強的那場法庭戲,她 4 天演了十幾遍,真的像在歷劫。
▲秦海燕與佟麗娅,圖片來自受訪者
采訪中很多受訪者對我們說,經歷家暴會產生很多生理性苦痛。心悸只是其中之一。
虛假的勝利
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對電影的預設,是女主最後要離婚,而且離婚成功了。但我們了解到,離婚前來回猶豫的受暴人有很多,沒有成功離婚的也很多。
離婚沒有那麼容易,徐敏們得賭上自己和孩子的人生。這是結構性鉚釘。家暴是種控制手段,婚姻解體以後,手段甚至會更新。
我将離婚設定成故事的中點。我覺得那是 " 虛假的勝利 "。
真實的故事中,有離婚後,男方以偽裝的身份,進入前妻家裡進行強奸的,也有婚姻解體後,因為孩子無法離開的。正因為如此,徐敏才會選擇回去。
如果兒子沒有產生暴力傾向,徐敏也許不會再次反抗。她在絕境之下才選擇殺死丈夫。
▲《我經過風暴》
而在這之前,她的部分軌迹與婆婆的重合——她們都選擇隐忍。
婆婆身上的煙疤,說明她也曾是家暴受害者。但她沒有反抗的自覺。兒子死後,她譴責徐敏,為什麼不忍忍,忍忍不就過來了?
有些受害者會不自主地轉變為加害者,對下一代延續暴力。陳均從小也沒有得到愛,于是當他的親密關系遇到問題,他的壓抑就此噴湧,走上了施暴的道路。
我希望下一代不必生活在暴力之中。至少先讓大家看見房間裡的大象,才有可能去介入、解決問題。
是悲劇,而不是爽劇
法庭上徐敏爆發的台詞,參考了一些受害者自述。而弑夫的結局,參考了對李瑩律師的采訪,她是致力于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多年的援助律師之一。
2015 年,她幫一名殺夫的家暴受害者做辯護。當時 " 反家暴法 " 剛好頒布試行條例,這名女性最終被判處了 5 年。
這個案例當時非常轟動。一方面它讓人看到了受害者的無奈,她們無處逢生,所以以暴制暴。另一方面則是司法的進步,以往的故意殺人罪,大多判的是死刑或死緩。
但這個案子——承認她是被家暴對象的事實,讓她得到了相對公正的判決。
這是一個現實主義悲劇。受暴者殺人後,真實感受可能是 " 我殺人了,我認了,我也不必再活 "。現實中沒有那麼多爽文女主。
法庭上不管律師怎麼發問,徐敏都不作答。那個時候,她已經自我放棄了,絕望了。
▲導演與佟麗娅對戲,圖片來自受訪者
整個過程中,徐敏辯護律師的無力感和替代性傷害,也是現實主義的。這是采訪中律師們最常見的叙述。
王影璐飾演的小律師,有個條件還不錯的男朋友,家人經常對她說 "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她本希望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但她輕判了現實中沒有辦法處理的問題。
老律師王盛和她是對照的。他擁有更現實的邏輯。他會告訴你,家暴很難證明,有把柄就該抓緊離婚,也真實地告訴你,撫養權的争奪就是沒那麼容易。
現實中我遇到的律師,大多是像他這樣的。穿得很樸素,當你開始理想主義的時候,他用最熟知、方便、實際的方法解決問題,共情的同時也保持專業的邊界感。
畢竟不是爽劇,誰也沒法站在道德的高處去要求别人應該如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看到真實,但不必否定愛
有人問,看完這部電影,還能相信愛情、相信婚姻嗎?
我還是覺得,愛是光明的。《我經過風暴》縱然反映了親密關系中的一些問題,但沒有否定愛。結局中,小律師的男朋友留在法庭上,對她報以鼓勵的微笑,就是因為愛。健康的愛是一個有益的過程。
像李銀河老師說的,我們缺乏的,一直是惡的教育。從小到大總有人在編織美好,而不肯讓你看看人性的惡。沒有人告訴你,用傷害、控制的方式愛對方,是不對的。
《我經過風暴》的意義可能在這。讓你提高甄别惡的能力,看到不健康的親密關系會滑向怎樣的深淵。認識人性中惡的一面,也是關于愛的教育。
一路上遇到很多目睹過父母打架的人。首映時有個男孩,說他就是徐敏的兒子念念,目睹父母的暴力長大,跟飾演念念的小演員隔空擁抱了一下。對他來說,其實是給了自己小時候一個擁抱。
家暴會在代際之間傳遞。目睹家暴的兒童,男孩容易成為施暴者,女孩則可能變成受害者。他們認定親密關系的模式就是被傷害。
▲《我經過風暴》
也有逃脫出魔咒的人。原生家庭是沒有辦法選擇的,但要不要做人生功課,開展一個不同的未來,還是自己的選擇。盡管十分艱難。
我現在和女兒聊天,會聽到她對情感很真實的見解:開始再怎麼美好,也可能經歷變化,甚至于衰敗。認知絕對高于我十幾歲的時候。
有直面現實的勇氣,就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