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五星級酒店,幹不過亞朵全季們了,歡迎閱讀。
假期一到,平時拿着千薪、過得萬苦的牛馬們,終于可以回到自己本該待的大自然。
都說青春沒有售價,享樂就在當下,但到了景區,不少人卻被擠得不上不下,疲憊的身軀只想躺下。回到酒店,那小到上海二房東都改造不了的房間和隔壁穿透力十足的呼噜聲,更讓人不禁後悔——早知道住五星級酒店了。
曾經的五星級酒店,是高貴的代名詞、酒店界的金字招牌,連空氣都彌漫着金錢的味道,但如今它們的日子卻不太好過。接待過無數政要的長城飯店在 2023 年悄然停業 [ 1 ] ,一些五星級酒店甚至被擺上拍賣台,以 " 骨折價 " 拋售 [ 2 ] 。
看着光鮮亮麗的五星級酒店,怎麼開始跌落神壇了?
五星級酒店,正在消失
雖然看着滿滿老錢風,但五星級酒店在中國的發家史,其實更像是趕上風口的 " 暴發戶 "。
把時間撥回 1978 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了頻繁的政商活動,也讓一批旅遊飯店得以應運而生,為了規範行業發展,飯店星級評定标準于 1988 年開始推行 [ 3 ] 。
兩年後,上海靜安希爾頓大酒店、廣東白天鵝賓館和中國大酒店成為了首批五星級飯店,五星級酒店的黃金時代就此拉開序幕 [ 4 ] 。
随着 1998 年房改落地,房地產入局 [ 5 ] ,一些地方政府推波助瀾,在拍賣土地時要求開發商建設五星級酒店 [ 6 ] ,此後的五星級酒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統計,2001 年至 2010 年,五星級酒店的數量就增長了三倍多。
但好景不長,2013 年發布的《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将五星級酒店踢出了大多數政府會議的選擇範圍,彰顯身份的五星級牌匾成了負擔,不少酒店紛紛暫緩申報五星級,甚至主動要求 " 降星 " [ 7 ] 。
過去一路開挂的五星級酒店自此放緩擴張的步伐,并于 2019 年達到數量巅峰。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開始讓五星級酒店的數量銳減,走向下坡路。
不少酒店在寒冬裡破產,排隊拿着拍賣的号碼牌。據亞洲旅宿大數據研究院的《2023-2024 亞洲(中國)酒店業年度發展報告》,2023 年至 2024 年間,酒店拍賣次數達 964 起,拍賣價格在億元以上的酒店數量超 248 起 [ 8 ] 。
消失的原因不止于此,五星級酒店的頭上還懸着一把共同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復核,要是運營管理達不到五星級資格、發生重大事件或停止飯店經營、停業裝修在一年以上,都免不了被 " 摘星 " [ 9 ] 。
根據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2019 年到 2024 年共有 171 家酒店被取消五星級資格,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尤其在 2021 年至 2023 年,被摘星的酒店就高達 123 家。
我們統計了近六年被摘星且經營狀況明确的 166 家酒店後發現,截至 2025 年 4 月,已有 36 家酒店停止營業,其他還在營業的酒店中,超九成都是 2010 年及之前就開業的 " 老古董 "。
不僅如此,類似的 " 古董級 " 酒店,在近年來的評星上也不太吃香。在 2019-2024 年評上五星級的 139 家酒店中,開業時間在 2010 年甚至更早的僅有五家。
曾經的五星級酒店慘遭摘星,更多是因為在風口上早早開業,但之後基礎設施和運營管理逐漸跟不上五星級标準,只好匆匆下場,跟着五星級酒店輝煌的黃金時代一起謝幕。
曾經的酒店頂流,掙扎求生
作為開發商拿地的 " 嫁妝 ",城市天際線的門面,五星級酒店的房價自然居高不下,在裡面哪怕只是睡覺,銀子也是譁譁地掉。
過去企業争當最佳雇主,差旅一撥 " 壕無人性 ";如今個個主打降本增效、" 裁員 " 廣進,也把算盤打到了差旅上。據攜程商旅的《2023-2024 年商旅管理市場白皮書》,有 87% 的出行員工感受到差旅成本管控措施的影響,近三成人想住的酒店價格超出了差旅标準 [ 10 ] 。
為了争奪有限的消費者,五星級酒店的房價不僅沒跟着物價通貨膨脹,反而一路下探,在特殊時期更是跌入谷底。以 2024 年第三季度為例,五星級酒店整體的平均房價勉強恢復 2019 年的水平,但仍不及 2018 年。
不只是挂牌五星級酒店,與其等級相同的奢華酒店,房價也是 " 跌跌不休 "。
按當年的全年平均匯率換算,洲際酒店在大中華區的平均每日房價從 2018 年的 898 元降至 2024 年的 834 元。英迪格酒店則跌得更慘,2024 年平均房價較 2018 年跌去近四分之一。同屬洲際集團、旗下有不少挂牌五星級酒店的皇冠假日品牌,也難逃房價縮水的命運。
不過,靠降價來吸引顧客、提振生意,此招雖險,勝算也不大,不少酒店的業績并沒有因此有所回暖。
在為數不多有單獨披露酒店經營狀況的上市公司财報裡,株洲華天大酒店在 2023 年的營收和淨利潤較 2019 年分别下降了 18.8% 和 3.9% [ 11 ] [ 12 ] 。
嶺南集團的廣州花園酒店在 2024 年的營收雖然基本回到 2019 年水準,但淨利潤遠不及從前,财報内的官方解釋是 " 因更新改造、提升品質報廢部分資產 " [ 13 ] [ 14 ] 。畢竟,作為 1985 年開業的老牌酒店 [ 15 ] ,即便名氣很大,也不得不承認自己上了年紀,得靠 " 爆改 " 來讨得歡心。
背靠上市公司的五星級酒店尚且如此,其他五星級酒店,更是沒能緩過來。
根據文旅部數據,平均來看,對比 2018 年的過億營收,2023 年單家五星級酒店的營收為 8799 萬元,差距依舊明顯。盡管 2023 年旅遊的回暖,讓五星級酒店單店平均利潤扭虧為盈,卻也只達到 2019 年利潤的八成水平。
五星級酒店本就沒有之前順風順水,再加上靠酒店勾地、本就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的房地產商走向沒落,五星級酒店更是被視為燙手山芋,"0 人在意 "。
淪為地產公司賬單上最先抹去的零頭,或許是不少五星級酒店早在建成時就已寫好的未來。
住五星級酒店的理由,不多了
過去兩年,随着頭頂的陰霾散去,鐵路 12306 的 " 花語 " 變成了手慢無,人們對旅遊住宿,也有了新的态度。
曾經普通人高不可攀的五星級酒店,正被瘋狂祛魅。我們抽樣統計了攜程旅行網上 421 家五星級酒店的差評,發現最讓人诟病的,是酒店堪稱考古級的老舊。
不少老舊酒店想走老錢風,卻只剩下老,電視不能投屏,片源老到包漿,浴缸出水慢到能寫完周報,連床墊都被 " 人復一人 " 地睡出凹陷:
愛懷舊的人有福了,住進去就夢回千禧年。
衛生上也不甘示弱,全屋通鋪的地毯髒到光腳走兩步就黢黑,浴室發黃的瓷磚、殘留的毛發讓人想直接棄屋而逃。
常說硬體不夠服務來湊,但不少員工要麼宛若 " 預制人 ",人機感拉滿,要麼陰陽怪氣,優越感爆棚。五星級酒店彰顯高端的心,也沒放在改造腌入味的房間,反而執着于進不來的外賣和收費的礦泉水。
這些旅遊平台的評價,照出了酒店 " 真面目 ",即便有五星加身,也讓人退避三舍。
雖然仍有不少與時俱進、有品牌 " 冠名 " 的五星級酒店能拿捏大家的心,但不可否認,五星級酒店的光環正被其他酒店取代。
歸根到底,是因為報復性旅遊的人們沒打算連帶着錢包一起報復,在諸如全季酒店 300 元 50 平的高性價比面前,五星級酒店也得敗下陣來。
亞朵、全季們延遲退房的服務、免費的洗衣房,讓摳摳搜搜花了很多錢的人深感賺翻。酒店打造舒适的床鋪和智能設施,把錢砸在 " 上帝 " 身上,更襯得五星級酒店大堂暗淡無光。甚至做副業賣周邊 " 枕頭 ",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選擇新型連鎖酒店的人越來越多,它們的房價也跟着水漲船高,像 2024 年第三季度,亞朵直營租賃酒店的房價就達到了 586.6 元一晚,逼近同期五星級酒店平均房價 [ 16 ] [ 17 ] ,但兩相對比,更多人依舊會投向亞朵懷抱。
何況近年來,類似的中高級酒店也在不斷發力,據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5 中國酒店集團及品牌發展報告》,截至 2024 年年底,中、高級連鎖客房數較 2019 年增長了 128.47% 和 142.41% [ 18 ] 。在全國 34.9 萬家酒店業設施裡,五星級酒店只是冰山一角 [ 19 ] 。
多重 buff 下,選擇五星級酒店的人變少了。據艾瑞咨詢與去哪兒旅行的數據,2023 年普通旅遊用戶選擇五星級酒店的比例較 2019 年下降了 2.4% [ 20 ] [ 21 ] 。
好在五一來臨,酒店身價上漲,打工人一旅遊就把辛苦一年攢的金币全爆了,五星級酒店又能大賺特賺。
但假期一過,一些五星級酒店,也許還沒等來下次割韭菜,就先被 " 揮淚大拋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