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從局外人到主戰派:任天堂為何此刻重返主機戰場?,歡迎閱讀。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任天堂在遊戲主機的競争中采取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方法——它選擇置身事外。然而,随着任天堂 Switch 2 的信息大量鋪開,其中包含了許多鮮少出現在任天堂硬體上的知名第三方遊戲,這家以馬力歐聞名的公司似乎準備重新加入這場競争。關鍵是,為什麼是現在?這要歸功于信心、機遇與必要性的碰撞。
索尼和微軟為了争奪最奢華的視覺效果,已經耗費了數代之久,互相厮殺,以博取視(Activision)和藝電(Electronic Arts)等大型發行商的青睐。與此同時,任天堂則反其道而行之,該公司偏愛更便宜、性能較低的機器,這些設備更注重玩具般的新奇性,而非純粹的規格。
Wii 和 Switch 的歷史性成功掩蓋了這場賭注的風險。性能較差的硬體——除了少數幾個已經被遺忘的例外——無法運行遊戲界最受歡迎系列的最新作,包括《使命召喚》和《GTA》。任天堂能否生存取決于它每年能否推出多款獨家熱門遊戲,而小型獨立遊戲則會填補這些空白。
Switch 的推出,讓任天堂的一切都如願以償——這既得益于它的設計,也得益于它的運氣。任天堂組建了史上最強大的第一方遊戲陣容。獨立遊戲開發蓬勃發展。而一波備受喜愛的新 IP ——《我的世界》《堡壘之夜》《Roblox》——都專為智能手機級别的配置而設計,這代表任天堂的硬體恰巧也能運行這些火爆全球的遊戲。
圖源:CD Projekt RED
然而在月初長達一小時的 Switch 2 發表會上,任天堂卻展示了大量曾經在其主機上罕見的作品。CD Projekt RED 預告了《賽博朋克 2077》将登陸 Switch 2;2K Games 帶來了《WWE》《文明》和《無主之地》系列的新作。其他開發商,例如 IO Interactive,承諾将推出曾經在 Xbox 或 PlayStation 上體驗最佳的熱門遊戲,例如《殺手》和正在制作的《007》新作。Square Enix 展示了《最終幻想 7》重制版,EA 也亮相,承諾将《EA Sports FC》和《麥登橄榄球》移植到 Switch 2 上。
推薦:任天堂 Switch 2:性能變強,價格更高,還藏着這些 " 小傲嬌 "
或許,任天堂在 Switch 的成功之後——這與 Wii U 之後任天堂的頹勢大相徑庭——這家遊戲機制造商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進軍被索尼和微軟瓜分的第三方遊戲市場了,而索尼、微軟似乎正緊緊抓住硬體業務不放。畢竟,任天堂已經售出了超過 1.5 億台 Switch,超過了 PlayStation 5 和 Xbox Series 的總和。
運氣和行業趨勢的結合也可能再次有利于任天堂。索尼和微軟不願完全告别 PS4 和 Xbox One 時代,再加上一代人是在手遊時代長大的,這讓 3A 遊戲開發商們習慣于為性能不足的硬體打造遊戲。Switch 2 在性能方面仍落後于頂級主機,但這可能已不再重要。大多數主流遊戲系列根本不需要最頂尖的配置。
這兩個因素可能都是謎題的一部分。但我認為,任天堂決定推出一款更昂貴、性能稍強的設備,可能與過去的主機戰争關系不大,而更多地與其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有關。2025 年,Valve 的 Steam Deck 能夠做到 Switch 所不能的:它讓玩家可以随時随地享受大多數 3A 遊戲——并且以折扣價提供許多獨立遊戲。(Steam Deck 還能運行任天堂所有主機的模拟遊戲,這一點任天堂當然不會忽視,因為該公司仍在繼續打擊第三方模拟器遊戲。)
圖源:任天堂
如果任天堂再次忽視第三方及其對圖形性能的需求,該公司将會發現自己會與越來越多提供更強性能、更多遊戲的掌機競争,這些掌機通常具有更好的規格——盡管價格更高。
令人費解的是,微軟和索尼耗費了整整一個硬體周期,卻沒有抓住 Switch 的核心賣點:便攜性。這需要一個幾乎沒有硬體背景的 PC 遊戲市場來提供真正的競争。而任天堂憑借 Switch 2 更高的價格、更強大的性能以及一系列類似 PC 的社交功能,似乎正在認真對待這一威脅。
是的,任天堂已經重返現代主機大戰。或許有一天,索尼和微軟也會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