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數解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 “小組賽”要結束了,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數讀智車
5 月的新能源車市場,從一開始就不平靜。
第二周剛過,網上流傳出一張上險量數據圖,圖中車企銷量排名發生巨大變化。但這張圖随後被李想辟謠。
如果說這起事件還是車企暗地裡裡較勁,那麼到月底長城與比亞迪的對抗,就已經是亮出了刺刀。
新能源車企銷量的争奪,已經到了無法保持體面的程度。
5 月,在激烈的競争下,廠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4 家車企 9 家創年内新高
目前有 14 家車企公布銷量 / 交付量數據,從整體看,廠商的上升态勢依舊。
14 家車企中,有 9 家在 5 月創造了今年以來的銷量新高,有 8 家車企已經連續 4 個月環比上漲。
銷量破萬的有 6 家,比 4 月增加 1 家。而銷量低于 5000 的車企有 3 家,上個月有 4 家,減少了 1 家,一升一降反映了本月車企積極的一面。
按照可比口徑,14 家車企銷量的平均值為 27967,比 4 月的 24916 增加了 3051 輛,環比增速為 12.2%。同比只有 10 家車企有數據,平均銷量增加了 17300 輛。
按照中位數的算法看,車企 " 頭尾 " 差距在拉大。14 家車企銷量的中位數為 8092 輛,4 月為 7590 輛,環比增加了 502 輛,增速 6.6%。10 家車企銷量中位數同比僅增加 271 輛。
中位數的銷量遠低于平均銷量,中位數增速也低于平均銷量增速,說明主要是頭部在拉動平均銷量增加。
5 月銷量還是有明顯的四個梯隊。比亞迪仍然無法被撼動,銷量達到 24.022 萬,創下了歷史新高。
第二梯隊,廣汽埃安的銷量達到 45003 輛,又一次刷新了歷史新高。今年前 5 個月,埃安連續 4 個月創下新的歷史。
新勢力中的理想也達到了歷史新高的 28277 輛,連續第二個月創銷量新高。距離月銷 3 萬輛的新台階已經一步之遙。
第三梯隊中,起量的趨勢也非常明顯。零跑終于在本月跻身第三梯隊,繼去年 9 月以來,銷量首次破萬。哪吒穩中有升,創造了年内銷量新高。
第四梯隊則依然表現掙扎,處于這一梯隊的車企,整體規模和增速上與前面梯隊的差距在拉大,月銷過萬的鴻溝非常深。
回顧今年以來 5 個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整體向上、内部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第一、二梯隊愈發穩固,到 5 月,第三梯隊也逐漸固定,2023 年競争的視窗期正在關閉。
銷量越高,增速越快
具體車企的銷量更加印證了這樣的趨勢。
在 5 月,銷量靠前的車企,幾乎都實現了同比和環比的雙增長。雖然銷量基數超過 10 萬,但比亞迪同比增速翻番。第二梯隊的埃安和理想,也同樣實現了同比增速超 100%。
哪吒、零跑、極氪的銷量不如埃安和理想,也沒能在增速表現上好于後兩者。
表現最掙扎的反而是第四梯隊的車企。可以看到,本月銷量出現下滑的車企,幾乎都出現在第四梯隊,蔚來甚至同比環比雙降, smart 更是環比下滑了 40%。
對于 2023 年銷量目标的完成情況,目标設定更高的車企,完成進度反而越理想。目标銷量 300 萬的比亞迪,目前已完成三分之一。目标 50 萬輛的埃安,也完成了 33.3%;目标 30 萬輛的理想則完成了 35.5%。
而目标定在 24.5 萬輛左右的蔚來,目前只完成了 17.9%。銷量目标定在 20 萬輛左右的小鵬和深藍,只完成了 16% 左右。
明顯能夠看出,銷量越高,發展趨勢越好,銷量越差,表現越掙扎,馬太效應不斷加深。
2023 年是為未來競争争奪入場券的關鍵一年,對于掙扎的車企,時間越來越緊張。
新勢力:小蔚難兄難弟
具體到新勢力車企,這種分化的趨勢同樣明顯。
先說蔚小理,作為關注度最高的新勢力,三家車企的局勢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不變的是理想,最近兩個月,理想接連創造歷史新高。5 月,另外兩家銷量甚至不及理想的零頭。也是憑借快速增長的銷量,理想 5 月單月營業收入突破百億,這也是理想首次單月營收破百億。李想甚至豪言要在 2023 年底挑戰 4 萬輛 / 月。目前的态勢看,理想與另外兩家已經不在同一條競争軌道上。
蔚來與小鵬則堪稱難兄難弟。蔚來的銷量原本在年初表現穩定且強勢,可二季度開始,銷量陡然下滑,已經跌至 6155 輛,連續兩個月未能超過 7000。最近兩個月已經成為蔚小理中銷量墊底的存在,形勢并不樂觀。
小鵬汽車目前的銷量規模依然沒有恢復,不過處境正在逐漸扭轉。去年遭遇挫折後,小鵬一直處于緩慢爬坡過程中。5 月,小鵬汽車銷量 7506 輛,已經連續 4 個月增長。上半年,小鵬 P7i 發售,這款改款車在一定程度對小鵬汽車的銷量起到了提振作用。在公告中,小鵬表示,"P7i 交付量環比大幅增長 "。按照規劃,小鵬的新款智駕轎跑 SUV G6 将于 6 月 9 日開啟預售,這将是小鵬進一步提振銷量的機會。小鵬對此似乎頗有信心,其表示四季度月交付目标将超 2 萬台。如果能夠實現這個目标,小鵬下半年的表現或許值得期待。
本季度,零跑和哪吒汽車的表現十分亮眼,銷量均超越了蔚來和小鵬。
其中,零跑環比大幅增長 38%,銷量達到 12058 輛,同比也實現了 20% 的增長。降價策略起到了十分顯著的效果。
哪吒汽車同樣一改前幾個月在月銷 1 萬邊緣徘徊的狀态,本月銷量達到 13029 輛,起量的态勢非常明顯。
傳統車企品牌:冰火兩重天
新勢力雖然有所分化,但每家車企都保存着希望,與之相比傳統車企品牌的分化就非常殘酷。
目前公布銷量的品牌中,埃安與極氪非常強勢。今年以來,這兩個品牌銷量連續 4 個月都保持上漲。
特别是埃安,其已經連續 4 個月創造歷史新高。3 月站上 4 萬 + 的台階後,已經持續保持極高的銷量。按照規劃 Hyper GT 純電轎車将在 6 月上市,這款車具備一定的越級體驗,可能會進一步提振銷量。按照趨勢,埃安将有很大的希望衝擊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地位。4 月乘聯會的數據顯示,其已經衝到新能源銷量榜單的第二位,超越了特斯拉的銷量。
另一家品牌極氪也持續保持增勢。5 月銷量 8678 輛,今年以來連續 4 個月爬坡。極氪仍然依靠 001 和 009 兩個高價位的車型,對比蔚來的表現,說明極氪的產品具備很強的市場競争力。6 月開始,低價位的極氪 X 将發售,極氪後續的市場表現值得關注。
此外,問界在本月終于迎來了反彈。5466 的銷量創造了今年以來的新高。
除了上述三家車企,長安旗下的深藍銷量 7021,環比下滑 10%;奔馳旗下的 smart 銷量 2624,環比下滑 40%,兩個品牌均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滑;東風旗下的岚圖銷量 3003,環比下滑 9%。這三家品牌的月銷量均沒有過萬,基數并不高,卻表現如此掙扎,也足以看出市場的殘酷。
重點企業
蔚來:ES6 能救火嗎?
蔚來的表現有些可惜。原本在一季度,蔚來的表現還算平穩,2-3 月均月銷過萬,但最近兩個月,蔚來的銷量表現非常低迷。
5 月已經是蔚來今年連續第三個月環比銷量下滑,也是一年以來交付量的新低。如果在去年還可以說是供應鏈問題,那麼今年蔚來很難找到客觀理由。
5 月底,全新蔚來 ES6 上市,這款車按電池租賃模式起售價在 29.8 萬元。價格段位依然非常高,ES6 或許可以對蔚來的銷量帶來一定的提振,但顯然很難帶來質的變化。蔚來汽車的價格普遍較高,在起量的階段非常吃虧。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階段,蔚來正在不斷被對手趕超。
零跑汽車:降價策略終于奏效
今年開年,1 月銷量只有 1000+ 将零跑拉到懸崖邊上。零跑迫切需要提振銷量,朱江明并不掩飾零跑對于銷量的追求,他在曾表示, " 如果零跑 2023 年銷量上不去,那後面也就沒什麼希望了。"
此後幾個月間,零跑幾乎每個月都有明顯提升。5 月,零跑汽車月銷量終于過萬,上次過萬還是去年 9 月,這次破萬也終于讓零跑汽車舒了一口氣。
零跑公布的數據顯示,C 系列交付 10000+ 台,憑借于此,零跑擺脫了對低價 T 系列的依賴,提升了 ASP,側面證明其降價策略的成功。
零跑當前的增長态勢非常積極,零跑接下來有望站穩第三梯隊。
哪吒汽車:GT 的考驗在 6 月
與零跑汽車一樣,哪吒汽車在 5 月也達到了新的裡程碑。13029 輛的銷量創造了年内新高。
需要看到的是,本季度哪吒 GT 是交付的完整月,1716 輛的銷量表現可圈可點。而 U、V、S 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這讓 GT 車型成為錦上添花。
不過還是老問題,哪吒汽車目前的主力還是 U 和 V 的低價車型,高價的 S 車型已經連續 4 個月保持在 2000+,目前,相近價格段位的 GT 車型即将邁入 2000+,這一次,哪吒汽車能否突破銷量瓶頸,事關哪吒能否向更高價格段位延伸,這對于哪吒汽車來說會是重要的考驗。
問界:革命尚未成功
今年以來,問界銷量始終處于低迷态勢,中間一度沒有公布銷量數據。按照上市公司賽力斯發布的公告,問界在 2-4 月跌至谷底,銷量壓力巨大。
4 月起,問界發布了 M5 智駕版,試圖提振銷量。從結果看,問界在本月銷量終于有所回暖。按照上市公司的口徑,5466 輛的銷量是今年以來的新高。
但需要看到的是,5 月銷量與去年同期剛剛持平,問界的銷量還遠沒有恢復,銷量提振在接下來仍然任重道遠。
Smart:品牌号召力拉胯了?
要說 5 月銷量最慘淡的品牌,smart 無疑是其中之一。2624 的銷量是今年以來的新低,是目前已公布銷量車企品牌中下滑幅度最大的車企。
今年以來,smart 已經連續 2 個月銷量下滑,值得注意的是,純電車型精靈一号交付時間尚不到一年,就已經出現疲軟态勢。
對于現階段的 smart,銷量如此快速下滑,對于品牌号召力可能也是一種挑戰。6 月,精靈三号即将開啟交付,售價 20.99 萬起,售價甚至高于精靈一号。Smart 能否重新證明其品牌價值,接下來将會至關重要。
總結
開年以來,車企品牌之間的差距還在持續拉大。頭部一騎絕塵,腰部如今也已經展現出起量的态勢,而底部的掙扎态勢愈發劇烈。2023 年普遍被認為是分化的一年,5 月的一系列事件證明,競争在愈發激烈,車企已經沒有中場休息可言。
簡要報告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