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從20億資產至負債3億,麻辣誘惑老板認了,網紅餐飲洗牌太快,歡迎閱讀。
設想一下,假如你奮鬥多年,某天身價高達 20 億元,在北京有 10 套房,在埃及也有 6 套房,那一刻,是否覺得已是人生巅峰?
但别忘了一句老話,叫世事無常。近日,筆者沉浸于《鳳凰 WEEKLY》對麻辣誘惑創始人韓東先生的深度訪談,感慨萬千。
昔日,韓東先生創辦的網紅餐廳麻辣誘惑年入過億,無數後來者争相模仿,而那時的他也是風光無限,洋洋得意。但很快小龍蝦業務失利,部分資本的撤離讓公司資金鏈驟然緊張,而新冠疫情的肆虐更是雪上加霜,讓麻辣誘惑轟然倒塌。
韓東先生不得不背負起沉重的債務,數額高達三億之巨。他至今借住在親戚家的房子,靠着老母親每月 8000 多元的退休金生活,連在加拿大讀高三的大兒子也辍學回國,以送餐為生。無奈之下,他在廣場上擺起了麻辣小龍蝦的攤位,也試圖做短視頻翻身,他在采訪中自嘲為 " 摔得最慘還能爬起來 " 的老炮。
韓東先生的故事,不僅僅是個人命運的沉浮錄,更是網紅餐廳興衰更替的生動寫照。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市場中,網紅餐廳如同夜空中劃過的流星,有的璀璨奪目卻轉瞬即逝;而有的則能在風雨中屹立不倒。
除了麻辣誘惑之外,還有多少曾經紅極一時的網紅餐廳悄然消失?餐飲界的 " 消失的她 " 們,又留下了怎樣的啟示與教訓?那些能夠穿越風暴、持續繁榮的餐廳背後又有什麼成功秘訣?
那些年,跌落的網紅餐廳
在移動社媒時代,火了一大批網紅餐廳。它們以誘人的美食圖片、生動的打卡視頻為媒介,吸引了萬千食客。為了那一口風靡網絡的味蕾盛宴,消費者願排上數小時的長隊,甚至催生了黃牛代排的奇特景象。
但潮流易逝,輝煌難續。曾經那些風靡一時的網紅餐廳,如今卻紛紛褪去了耀眼的光環。以熊貓老灶火鍋為例,曾經它是有名的排隊王,卻也難逃市場風雨的洗禮,近期大規模關店的消息令人唏噓不已。
更甚者,企業因經營異常被列入名錄,法人丁飛也被限制高消費,員工薪資難繼,昔日輝煌終成過往雲煙。
同樣,作為 " 江浙滬泰式火鍋先驅 " 的 Just Thai,也未能幸免于難。它曾以獨特的泰式風味和精致的用餐環境,赢得了食客們的熱烈追捧,以往門店外長龍蜿蜒,而今卻門可羅雀,僅剩的 3 家門店難以再現昔日盛況。
圖源:Just Thai 官方公眾号
這股撤退潮,并非個例,從米其林二星餐廳喜粵八号的悄然離場,到上海 %Arabica 咖啡店内的寂靜無聲;從 " 漢堡界奢侈品 " 哈比特在國内市場的幾近消失,到上海初代網紅穹六人間的黯然閉店;再到廣州文和友閉店傳聞四起,無不透露着網紅餐飲市場的劇烈動蕩。
即便是擁有雄厚資本支持和明星效應的網紅品牌,也難以逃脫市場的篩選。
張振緯攜紅杉資本十億巨資打造的 " 謝謝鍋 ",從輝煌登場到黯然退場,僅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譚鴨血老火鍋雖借明星之勢風靡全國,卻也難逃關店百家的命運;陳赫的 " 賢合莊 "、韓寒的 " 很高興遇見你 "、薛之謙的 " 上上謙 "…… 這些明星光環下的餐飲品牌,同樣未能逃脫閉店的魔咒。
圖源:網絡
而那些承載着無數人回憶的 " 老網紅 " 們,如牛角村、虎頭局等,也相繼陷入困境,從輝煌走向沒落,欠薪、閉店、破產清算等負面消息頻出。
這一系列事件,仿佛是網紅餐飲界的一場盛極而衰的戲劇,那些曾擁有龍頭、标杆、獨角獸、估值百億等光環加持的品牌,為什麼在市場的洪流中一一敗退?
為何一步步 " 跌落神壇 "?
央視網曾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網紅餐廳的速成法則:開業、網紅種草、坐等客流。
網紅餐廳的精髓,不在于餐廳,而是網紅。店家不惜重金邀請網紅、美食達人探店,通過精美的照片與視頻,搭配誘人的文案,在網絡上營造出一種虛假的精致。
但當滿懷期待的消費者踏入這些網紅餐廳時,卻常常遭遇 " 照片與實物不符 " 的尴尬現實。這些 " 照片刺客 " 讓消費者在一次次的落差中逐漸對網紅餐廳失去了濾鏡。而且網紅餐廳的虛假評價、水軍刷單等行為,更像一層厚厚的陰霾,遮蔽了真實的消費體驗。
部分失望的消費者甚至開始生起了叛逆心,他們不再盲目追求高分餐廳,偏要湧入 3.5 分低分餐廳。這些 3.5 分低分餐廳多是本地蒼蠅館子或者本地特色快餐,主要特點是環境不怎麼樣,規模也很小,價格不貴,但菜品很好吃。一時間," 點評網站的高分店都是刷出來的 "" 互聯網評分體系不可信 " 等言論甚嚣塵上。
網紅餐廳之所以陷入困境,根源在于它們過于依賴外在的包裝與營銷,而忽視了產品與服務的核心。價格虛高、口味下滑、服務缺失、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 這些問題如同一座座大山,壓得消費者喘不過氣來。一些品牌更是從一開始就偏離了餐飲的本質,将重心放在了非食品因素上,如環境布置、網紅打卡等。
就拿上文的 Just Thai 來看,不少消費者表示,Just Thai 火了之後在菜品和服務上均開始 " 打折 ",而另一網紅品牌牛角村也因 " 虛假宣傳 " 被市場監管局處以警告罰款。
圖源:網絡
食品安全問題更是網紅餐廳難以回避的痛點。部分品牌被曝出篡改原料日期、使用過期食材等醜聞,整個行業因此蒙羞,消費者的用餐體驗大打折扣,對網紅餐廳的信任度更是降至冰點。
經濟周期的起伏也深刻影響着網紅餐廳的命運。經濟繁榮時,消費者嘗鮮無礙;經濟下行時,消費者則更顯理性。以前網紅店為造勢不惜雇人排隊,營造繁榮假象;而今,消費降級,年輕人既缺錢又缺精力,排隊文化式微,投資熱情也随之冷卻,網紅餐飲也逐漸退潮了。
哪些餐飲品牌坐穩了?
那麼,到底哪些網紅餐飲做得不錯呢?筆者認為真正的好餐廳,會在菜品新鮮、口味好、價格公道、服務卓越幾個方面中重點聚焦 1-2 個方面,現實中要做到面面俱到還是非常少的,做出自己真材實料的特色才是關鍵。
先說說菜品新鮮、口味好,筆者想到最近口碑不錯的一些餐廳,他們 " 堅持現炒,不做預制菜 ",一道菜都可能成為眾人追捧的爆款。
這些飯店其實菜品并不多,每家門店不超過 30 道菜品,這就是 " 做精不做多 ",集中精力開發拳頭產品。且餐廳還引入了末位淘汰機制,對長期點單率不佳的菜品進行果斷調整,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圖源:網絡
再來說說價格公道,泰式大排檔是一個典型代表,在泰式火鍋式微之時,一些泰式大排檔卻能逆風而上,成功在全國各地開出超過幾百家門店,其關鍵就在于價格公道。
一直以來,泰式火鍋常以高昂的價格和大型商場店為标志,人均消費都在一百元以上,而泰式大排檔則巧妙地選擇了幾十平米的小店模式,人均消費僅需幾十元,契合了當前消費降級的趨勢。
此外,泰式大排檔還将甜品、火鍋等多元元素融入菜單之中,成功吸引了原本可能流向泰式火鍋的顧客群體。
另一個 " 初代網紅 " 中餐廳也是價格公道的典範。" 好吃不貴 " 是很多人對它的初印象,而且歷經多年,它在保持親民價格方面始終如一。據招股書數據顯示,從 2021 年至 2023 年,其人均消費分别為 60.5 元、62.9 元、61.8 元。
很多人都有印象,不管是工作日還是周末,這家餐廳門前總是人頭攢動。2013 年,聯合創始人曾透露,餐廳的平均翻台率為 6 至 8 次,在大本營更是高達 12 至 14 次。
再來說說服務好,筆者認為一家輕食餐廳就是一個将服務價值發揮到極致的網紅餐廳。
眾所周知,輕食賽道并不好做,一直被業内視為中國輕食的 " 先行者 " 的 " 新元素 ",也已經破產清算。但這家輕食餐廳卻實現了飛速擴張,不僅順利解鎖了百店成就,還把版圖擴張到了上海和成都。
圖源:網絡
根據加盟數據顯示,每家店鋪的日均營業額在 15000~16000 元左右。以此推算,這個餐廳品牌年度營收預計已逼近 5 億元大關。
深扒了一下這家輕食餐廳的服務,首先它融合了外賣與堂食的便利性,精準定位白領聚集區,讓健康飲食觸手可及。其次,它的餐品熱量清晰标注,省去了消費者繁瑣的計算過程。再者,它通過高效的員工培訓,将點單時間縮短至驚人的 30 秒左右;為了照顧到白領們的健康需求,它的菜單中預制菜的比重還下降到了 40%。
互聯網時代的雙刃劍效應尤為顯著,它既是成就品牌輝煌的封神台,也是檢驗品質真偽的降魔地。在這個信息透明的環境下,網紅餐廳想要長紅,核心必須回歸到菜品的口味、服務的質量,以及價格的合理性上。
特别是在餐飲行業競争日益白熱化的背景下,網紅品牌如果還用以前過度營銷那一套,而忽視内在實力的提升,無異于飲鸩止渴,只會加速衰退與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