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非醫學本科讀醫學博士,4+4 又吵起來了,歡迎閱讀。
今天,協和 4+4 臨床醫學專業登上了熱搜。
微博熱搜截圖
詞條下,網友們對 4+4 學制展開了激烈的讨論:
@蝶 ***:堪稱完美後門,國内名門子弟可以不參加高考,只需要花錢在國外讀野雞學校學個經濟學地理等專業,然後回國直接在協和醫院搞個什麼普通人都不知道啥門道的 4+4,規培 1 年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醫學博士,直接在三甲醫院工作。
@蝶 ***:别人讀了多年非臨床專業都不能轉臨床,他們非醫學專業的居然這麼輕易就轉臨床博士了?
@午 ***:普通人累死累活寒窗苦讀,按部就班當牛做馬這麼多年,搞科研、寫文章,結果抵不上别人 4 年速成,甚至規培時間都比你要短。
@西 ***:将來給你做開胸手術的醫生本科是在國外學的新媒體,不知道你的心髒會有什麼感覺。
4+4 這個專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協和 4+4 已經辦 8 年,公開面向這些學校招生
上個月底,北京協和醫學院剛剛發布了《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 2026 級本科畢業生春季批次招生簡章》。
所謂「試點班」正是 4+4。據悉,協和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是經教育部批準的醫學教育改革試點項目。
該項目學制 4 年,面向國内外高水平大學招收多學科背景的優秀本科畢業生攻讀臨床醫學專業博士學位。
學生入學前均需完成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和人文社科等課程,達到學校醫學預科學分要求。
培養方案和課程設計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培養期間每年均設定階段性考試,通過者方可進入下一階段學習。畢業生需通過博士研究生論文答辯,成績優秀者方可獲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并根據用人部門要求完成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實際上,協和在 2018 年就已經開始試點,當時名為「長學制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
試點班實行「3+5」的培養模式,招收有志于醫學事業的大四學生就讀臨床醫學博士,總數不超過 30 人。經考試錄取後,這批學生将在本科第四年進入北京協和醫學院,開始 5 年醫學專業的學習。
《北京協和醫學院長學制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 2018 年招生簡章》(圖源:北京協和醫學院)
在 2019 年的招生簡章中,「3+5」改為「4+4」,并明确提出将采用「分流機制」:在第一年學習結束後進行考核,合格者可以正式進入醫學博士(MD)培養計劃;不合格者可選擇轉入科學博士(PhD)、科學碩士(MS)培養計劃或退學。
目前,協和 4+4 試點班一年 2 次招生,春季(3~5 月)面向境内高水平大學大學生,冬季招生(10~12 月)則面向境内外高水平大學大學生。
根據招生簡章信息,春季批次報考試點班的國内本科畢業生必須來自以下高校:
圖源:北京協和醫學院
而冬季批次報考的國内外大學本科畢業生,則需本科就讀 QS 世界大學排名、Times 世界大學排名或 U.S.News 世界大學排名任一排行榜中排名前 100 名的大學,或 U.S.News 全美排名前 20 名的文理學院。同時,必須為非醫學專業。
與此同時,對于報考學生的本科成績和課程,招生簡章中也做了明确要求:
入學課程要求(圖源:北京協和醫學院)
本次 2026 春季招生計劃名額為 45 名,本批次拟錄取不超過 25 名。網絡申請截止日期 4 月 10 日,拟錄取名單将于 5 月公布。
前 4 年專業任選
除了協和,其實國内多所高校也已進行類似探索。
如浙江大學醫學院從 2005 年起創辦的「巴德年醫學班」,前 4 年攻讀非醫學本科專業,後 4 年進入醫學博士培養階段。
巴德年班的招生對象是高考生。2024 年,巴德年班在浙江的最低收分為 691,直逼清北復交,也被稱為「浙江最難考的一個班」。
圖源:浙江大學大學生招生網
按照浙大醫學院官網介紹,巴德年班學生在前 4 年,除了選擇的專業外,還需要同時完成臨床醫學基礎、生物化學等 33 個學分的醫學預科課程。
「和其他專業同學相比,學的課程要更多一些,期末也會多一些考試。」有就讀于浙大巴德年班的學生這樣介紹,「我們專業是有淘汰制的,前四年結束後考核,低于分數線自動分流,只出不進。」
又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早在 2002 年起,就每年從「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選拔招收優秀本科畢業生攻讀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
根據上交醫給出的教學進程安排,4+4 的學生在入學後的前兩年完成醫學基礎、臨床理論和見習相互交叉融合學習;第三年完成臨床内、外、婦、兒及各科實習;最後一年進行臨床二級學科培養、科研并完成學位論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 4+4 培養方案》(圖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不僅如此,上交醫還推出國内首個「4+4+X」醫工交叉培養模式,本博連讀,包括本科 4 年、博士 4+X 年。博士培養階段實施醫工交叉雙導師制,學生經過課程、臨床和科研高度交叉融合的學習實踐,最終可獲得 MD+PhD 雙博士學位。
就讀于上交醫學院 4+4 專業的學生姜夢(化名)本科畢業于上交本部某工科專業。
姜夢介紹,上交 4+4 在招生過程中更傾向于讓學生的背景「更多元化一些」。與她同級的二十三人中,純工科(如計算機、機械、材料等專業)專業出身的就有五、六個。
「當時有不少生物專業的同學組團報考,最後也只錄取了一、兩個。」姜夢申請 4+4 時,招生簡章明确限制學生專業必須屬于理工科類。「後來有幾屆好像原則上也接受文史類專業報名,但我印象中最後也沒有招到。」
最強卷王,還是最水博士?
在被極限壓縮的 4 年時間裡,拿到醫學博士學位,真的可行嗎?
葛皓(化名)就讀于上交醫 4+4 項目,本科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他表示:「早些年知道有 4+4 專業的人比較少,現在有些人本科一入學就開始往這個方面努力了。」
來自浙大巴德年班的謝雨桐(化名)也觀察到了類似現象:「雖然前 4 年專業可以随便選,但很多人都會選擇和醫學關聯度更大的專業,為後面打下基礎。」
而想要順利拿到學位證書,科研是繞不開的難題。
「時間被明顯壓縮,很難在科研上做出什麼成果。」有學生提到,學院對 4+4 的畢業要求,一般略低于其他學制。「相比其他模式的醫學博士,有的課題組或醫院可能不要求開題答辯、中期答辯。」
另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則是,4+4 畢業生好就業嗎?
據上交醫學院公布數據,截至 2021 年,該校已有 16 屆共 254 名臨床醫學專業 4+4 畢業生。這些學生均獲得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證書。畢業生由學院推薦,用人部門按需要錄用,歷年來籤約率均為 100%,主要在三級醫療機構就業。
但也有人提到,自己從 4+4 畢業後,曾在應聘時被問「為什麼前 4 年學的是藥學」,「為什麼你還沒有執醫證」。
圖源:圖蟲創意
根據目前執業醫師法的規定,報考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應當有臨床醫學學士學位,或臨床醫學專業型研究生學位。非醫學本科學位 + 臨床醫學博士學位的組合模式,目前的考試資格并不明确。
北京協和醫學院「新型八年制醫學教育改革辦公室」主任歸航教授曾公開回應過這一問題。他表示,就協和的改革來說,這是教育部批準的試點,在未來推進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相關配套政策的調整,以适應試點班實際情況的發展。
「試點班和目前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一樣,畢業後達到要求者可獲得醫學博士(MD)學位,可以參加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并進入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或申請臨床博士後培養計劃。」(策劃:z_popeye、肯德羊|監制:islay)
題圖來源:微博熱搜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