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60後清華女老師,成了北美最火CEO,歡迎閱讀。
當關稅像是一只 " 黑天鵝 " 飛過貿易市場上空,眾多跨境電商平台還在觀望時,敦煌網卻憑借其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創新的商業模式,一舉成為美國 iOS 應用商店電商應用榜單的 " 屠榜者 ",單日下載量激增,交易額增速迅猛,成為關稅之争下的首個 " 赢家 "。
敦煌網的走紅并非偶然。在社交媒體的浪潮中,它巧妙地借助多個平台,将中國制造商的源頭低價優勢展現在全球消費者眼前,形成了 " 内容引流 - 平台轉化 " 的完美閉環。同時,敦煌網憑借其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匯聚了超過 100 萬中國批發商,近 4000 萬種產品,滿足了美國消費者多樣化的購物需求。而其海外倉布局和 " 小單快反 " 模式,更是極大地縮短了物流時間,提高了履約效率,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及時、更具競争力的商品供應。
敦煌網的成功,是創始班底多年創業堅守與創新的結晶。以 " 交易傭金 " 模式取代會員費,将支付、物流、清關打包成一站式閉環,将傳統國際貿易 6 個月的周期壓縮至 7 天。在 2025 年關稅風暴中,敦煌網祭出 " 智能拆單 " 殺手锏,通過算法将大額訂單拆解,配合多個海外倉的極速物流網絡,将挑戰變成機會,在不确定的政策中徹底走紅。
" 屠榜 " 的敦煌網
關稅之争下第一個 " 赢家 " 出現了。
近日,美國 iOS 應用商店電商應用榜單排名前五的 App 中,中國 App 占據三席,第一名就是敦煌網。
随着敦煌網在全球熱度的持續攀升,據媒體報道,近日平台 97 個國家交易額增速超過 100%,其中交易額貢獻 TOP5 國家為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單日新注冊買家數量自 4 月 15 日開始連續多日同比上周增長近 20 倍。平台多品類 GMV 增長明顯,其中戶外裝備的新買家交易量增長 195%,寵物用品增長近 130%,發制品激增 671%,家電增長 962%,安防躍升 601%,健康與美容品類增長 318%。
敦煌網方面對此表示,平台從 2020 年開始在社交媒體、内容生态、達人網絡等領網域深耕,多年堅持與中小微企業在一起,幫助中國制造直連海外采購商," 平台的韌性和持續創新是這次機會到來的根本原因。"
能 " 屠榜 " 美國 iOS,是動蕩市場給敦煌網機會,更是敦煌網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優勢。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導致許多商品價格預期大幅上漲,消費者擔心未來購買成本增加,紛紛通過敦煌網等跨境電商平台提前囤貨中國商品,以規避關稅帶來的價格上漲風險。敦煌網推出 " 關稅護航計劃 ",平台為保障消費者體驗及商家的長期經營利益,現緊急啟動 " 關稅護航計劃 ",針對 " 商品不漲價 " 商家平台将進行全方位、強力的流量及權益傾斜,并提供專屬 1V1 物流支持幫扶計劃。
圖片來源:敦煌網
此外,TikTok 上大量中國制造商和供應商制作并傳播視頻,引導用戶通過敦煌網直購 " 源頭低價商品 ",形成了 " 内容引流 - 平台轉化 " 的閉環,為敦煌網帶來了巨大流量,改變了美國消費者對中國制造商品的認知,使他們意識到通過敦煌網等平台直接購買中國制造的商品,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獲得類似品質的產品,從而增強了在敦煌網購物的意願。
敦煌網自身的優勢也促成了下載量的激增,區别于阿裡巴巴的會員費模式,敦煌網首創 " 交易抽成制 ",僅對成功訂單收取 3%-8% 的服務費,2025 年已匯聚 260 萬中國工廠、3400 萬 SKU,覆蓋服飾、3C、家居等 15 大品類。
通過其海外倉布局,使美國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直接下單購買中國商品,同時縮短了物流時間,提高了履約效率。" 小單快反 " 模式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及時的商品供應。敦煌網連接中國中小制造企業和北美中小批發商,減少了中間環節,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具競争力的價格,即便算上運費和關稅,其商品價格也遠低于美國本土的零售價格,這對于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部分跨境電商巨頭削減了在美國市場的廣告投放,而敦煌網則借機加大推廣力度,投入低成本搶占了這部分市場份額,使其 App 下載量得以快速增長。
清華學霸創業史
敦煌網的創始人,是曾被稱作 " 女版馬雲 " 的清華學霸王樹彤。
她創業故事的開端充滿戲劇性—— 2004 年亞馬遜以 7500 萬美元收購卓越網時,王樹彤毅然放棄财務自由,将全部積蓄砸向一個更宏大的構想:用 B2B 電商重構全球貿易底層邏輯。彼時的阿裡巴巴正以 " 信息黃頁 " 模式收割市場,她卻偏要挑戰行業認知,首創 " 交易傭金 " 模式取代會員費,把支付、物流、清關打包成一站式閉環,硬生生将傳統國際貿易 6 個月的周期壓縮至 7 天。
最初的征程堪稱悲壯,團隊蜷縮在朋友公司洗手間旁的 20 平方米小屋,融資進展也并沒有想象中順利。轉機出現在 2005 年平台上線後的首筆訂單:當美國小商家通過敦煌網直接采購浙江義烏的聖誕裝飾,節省了 60% 中間成本時,王樹彤意識到 " 螞蟻雄兵 " 戰略的價值——讓中小微企業跳過層層分銷,像毛細血管般滲透全球市場。
這種基因級創新在 2025 年關稅風暴中迎來高光時刻:面對美國對華商品加征的復合稅率,敦煌網祭出 " 智能拆單 " 殺手锏,通過算法将大額訂單拆解成 800 美元以下免稅包裹,配合美西 14 個海外倉的極速物流網絡,硬是為中國制造鑿出一條政策防火牆。
穿越周期的密碼,藏在王樹彤 " 既要造風也要御風 " 的戰略定力中。當同行沉迷流量遊戲時,她早早布局交易系統,用區塊鏈溯源技術解決跨境信任難題;當行業陷入價格内卷,她聯合 UPS、DHL 打造出較市場價低 30% 的物流網絡,甚至将智能分單技術輸出為行業标準。更精妙的是 " 她力量 " 生态的構建——通過 " 她山國際女性成長社群 ",一個由王樹彤發起的國際化非營利組織,匯聚 4000 餘名女性創業者,通過社群互助、能力培訓與資源鏈接,助力女性在全球市場成長。這些散落全球的微光,最終匯聚成 " 數字貿易共同體 " 的星辰大海。
如今站在月入兩萬的新手賣家與年銷百萬的深圳數據線工廠之間,敦煌網演繹的不僅是商業傳奇,更是一曲 " 讓世界重新發現中國制造 " 的狂想曲:當東莞玩具廠根據 TikTok 熱點 7 天反向開發出爆款減壓玩具,當山東農婦的柳編工藝品通過社交電商直抵紐約公寓,這套 " 數據驅動 + 柔性制造 " 的組合拳,正在重塑 " 中國工廠 " 的價值坐标系。
不過,光鮮數據背後暗流湧動—— 2024 年敦煌網訂單糾紛率暴露出品控軟肋,物流滞留問題也折射出全球化履約的復雜性,更不必說美國可能取消 800 美元免稅門檻的政策利劍。但王樹彤的解題思路依舊敏銳:在墨西哥城設立近岸供應鏈中心,用 AI 視覺質檢攻克貨不對板頑疾,甚至将海關申報系統訓練出 97% 的通過率——這些藏在數據之外的基建投入,恰是 20 年穿越周期的底牌。
站在 2025 年的潮頭回望,敦煌網的故事早已超越商業範疇,它既是一個女性創業者打破玻璃天花板的範本,更是中國跨境電商從 " 貨通天下 " 到 " 規則輸出 " 的進化史。
跨境電商的下一章
關稅政策的變化,像一只飛過中美貿易市場的 " 黑天鵝 ",改變了跨境電商的格局。
市場布局多元化成為趨勢,企業不再過度依賴美國單一市場,而是積極拓展東南亞、歐洲、拉美、日韓、中東等新興市場,降低關稅風險。供應鏈重構也加速推進,構建 " 區網域化 + 本地化 " 的分布式供應鏈網絡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如一些跨境電商開始覆蓋中國東南沿海、印度、土耳其三大制造集群,同時通過與上下遊企業協同合作,共同應對關稅挑戰。
產品與品牌更新方面,長期依賴低價產品的模式難以為繼,平台鼓勵商家向中高端產品更新,提升附加值,打造自有品牌,提高品牌溢價能力。物流與支付體系也不斷優化,大型物流企業憑借優勢整合小型企業,行業集中度提高,同時推動物流體系的合規更新與效率優化,此外,跨境支付體系也在不斷優化創新,以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技術與數據賦能作用日益凸顯,AI 選品、大數據預測、柔性制造、倉儲自動化等技術的應用越來越重要,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供應鏈的靈活性和效率,實現精準營銷和庫存管理。
與此同時,跨境電商也面臨着諸多挑戰。成本壓力方面,關稅上調直接導致商品出口成本增加,物流成本也因清關模式變化、合規要求提高而大幅上升,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價格優勢弱化也是問題之一,為對衝成本壓力,企業可能上調終端售價,但在價格敏感度較高的快消品類中,這會抑制消費需求,導致市場份額下降。物流時效與合規風險方面,清關時效延長,貨物滞留港口風險增加,同時申報檔案要求增多,合規成本與申報復雜度上升,物流企業面臨更大壓力。
市場競争加劇也是不可忽視的挑戰,一方面,部分企業轉向其他市場,導致新興市場競争加劇;另一方面,行業内中小賣家大規模退出,頭部企業雖占據更大份額,卻面臨成本增速超過營收擴張的困境,行業進入低利潤率的存量競争時代。此外,供應鏈調整難度較大,為規避關稅,部分企業嘗試将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或墨西哥等地,但這一過程需要大量資金和時間投入,對于資金鏈緊張的中小企業來說,難度較大,短期内難以實現。
為應對高關稅挑戰,跨境電商可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拓展市場等多方面舉措降低運營成本。優化供應鏈管理,可選擇本地化生產與采購,靈活調整供應鏈布局,加強庫存管理,選擇優質供應商并減少中間環節,提高采購效率與成本效益。在物流方面,優化倉庫布局、選擇合适物流服務商、采用信息化技術以及開展共同配送等,能夠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同時,拓展新興市場,如歐洲、東南亞、拉美等地,實現多元化的市場布局,有助于分散風險并發現新的增長機會。通過這些策略的綜合應用,跨境電商企業能夠在高關稅環境下有效降低成本壓力,提升自身的競争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這次的風波,也會成為跨境電商巨大的機遇。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消費者對海外商品的需求愈發旺盛,這為跨境電商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技術的不斷進步,尤其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的應用,将極大地提升供應鏈的效率和透明度,實現精準營銷和庫存管理。同時,新興市場的崛起,如東南亞、拉美和中東等地區,為跨境電商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這些地區擁有龐大的年輕消費群體和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消費潛力巨大。
此外,随着各國對跨境電商的政策支持和監管完善,行業将更加規範化和可持續發展。跨境電商企業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拓展多元市場、提升品牌價值,将能夠更好地應對挑戰,抓住機遇,實現長遠發展。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跨境電商有望成為推動全球貿易增長的新引擎,重塑國際貿易的格局。
這次,這位 60 後的前清華老師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下抓住了市場的裂縫和機會,也給整個跨境電商帶來了啟發。商品、物流、算法,跨境電商正在走向下一個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