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哪吒2.0”重塑肉身尚能闖出路,中國經濟亦能,歡迎閱讀。
本文作者:張慧雯|钛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導讀
(1)近 2 年半,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已減量近 40%,至 2450 億美元。
(2)中國出口占 GDP 比值自 2006 年的 36% 降低至 2024 年的 19.7%,我國服務業和消費占 GDP 比值均回升至 53%,服務貿易出口占 GDP 比值僅有 4.9%,消費和服務業潛力大。
(3)2024 年中國研發經費 3.6 萬億,同比增加 8.3%,中國頂尖科技人才自 2020 年 18805 人增至 2024 年 32511 人,全球占比從 17% 增至 28%。
(4)若中美貿易順差進一步降低,則中國不用再将多出來的順差購買美債,中國出口退稅補貼也可大幅節省,轉為補貼消費者居民端,加大科技研發補貼。
(5)發改委正修訂出台《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 年版)》,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面向全球、充分開放。
(6)美國通過 " 技術進步化債 + 通脹化債 " 均遇阻,将化債路徑退回到 1900 年時期的财政收入路徑,靠來自貿易順差國的關稅供養财政。
正文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GDP 比值自 2018 年突破 100% 後,當前逼近 125%,這是特朗普希望控制 " 水 " 流向的根本原因。
受低利率資產未能覆蓋高利率負債成本影響,美聯儲财報也第二年出現了虧損,2024 年虧損達 776 億美元。
美國當前向全世界年進口額是 3 萬億美元,2025 年預估美國财政赤字 3 萬億美元,特朗普陣營希望追加征收近 8000 億美元關稅,以緩解債務壓力。但實際上,加征的關稅或仍然不足以補上美國債務利息支出 3000 億美元 + 減稅實施後的數千億美元财政缺口。
4 月 4 日,離岸人民币對美元升破 7.25 關口,日内漲超 300 個基點。美元指數大幅回落,人民币匯率大漲,定價角度上,全球資本用腳投票報復性關稅後的美國經濟。
近 2 年半,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已減量近 40%,至 2450 億美元。
科股寶研究發現,2018 年以來,國自美國進口額增長 25%,中國對美出口額降低 17%。中美貿易順差額自 2022 年 3 月開始逐漸收斂,最大降幅 37%,2 年半時間減少近 1550 億美元至 2450 億美元左右。
若後續對美貿易順差進一步減少,中國進一步加大其他國家的出口,加大出海步伐,加大由出口補貼向消費端補貼的政策,加大高科技技術產業的扶持,對美出口減量對經濟的衝擊将有效化解。
來源:中美貿易順差變化
若中美貿易順差進一步降低,則中國也不用再将多出來的順差購買美債。科股寶研究發現,截至 2025 年 1 月,中國持有美債 7600 億美元,近一年維持在這一水平,較 2023 年 1 月的 8593 億美元減少了近 1000 億美元,較 2022 年 1 月的 10338 億美元減少了 2738 億美元。
同期數據,2022 年 1 月日本持有美債 12998 億美元,2023 年 1 月持有美債 11029 億美元,2025 年 1 月持有美債 10793 億美元,較 2022 年同期減少了 2205 億美元美債。
來源:中國持有美債情況、日本持有美債情況
若中美貿易順差進一步降低,中國對出口的退稅補貼也可以大幅節省,2025 年中國出口退稅補貼 1.92 萬億,與 2024 年執行數持平,财政此前補貼出口生產端,轉為補貼内需消費端,中國消費對 GDP 增速的貢獻比例為 70%。
服務業和消費潛力巨大,服務業占 GDP 比值增至 53%,出口占 GDP 比值降至 19.7%
科股寶研究發現,中國出口占 GDP 的比值自 2006 年的 36% 降低至 19.7%,我國服務業和消費占 GDP 的比值持續回升至 53%,服務業占比近 24 年回升了 15%,當前,服務貿易出口占 GDP 比值僅有 4.9%,2022 年開始每年 9 月召開服務貿易大會,未來潛力巨大。
來源:出口占 GDP 比值、服務業占 GDP 比值、消費占 GDP 比值
服務業包括:金融服務、養老服務、園區服務、物流服務、研發服務、信息服務等。
消費包括:居住、出行、健康醫療醫藥、文化教育及旅遊休閒。
新消費包括:智能家居、體育賽事、國貨潮品、銀發消費等。
平台經濟亦是促進消費的重要載體,中國龐大消費者基數是中國在全球視野下珍貴的核心競争力。
2024 年三季度美國大選時期,券商預估 " 特朗普若當選,測算加征 60% 關稅情形下,補足出口拖累的 GDP 需要财政赤字規模多增 2.6 萬億元 ",極限利空落地。
中國為應對關稅,今年兩會将赤字上限從 3% 提高至 4%,2025 年 4 月,财政又将 5000 億資金定向輸血幾大銀行,補充資本。年初以來,央行多次表示,将擇機降準降息。國内為防風險,穩局勢做好準備,此次極限利空落地。國際資本流向及國際貿易格局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非理性關稅也将進一步倒逼中國加快先進技術的研發,倒逼中國加大對國内需求消費居民端的補貼,倒逼中國海外華人集體歸國助力中國發展,中國資產有望獲得重估。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财政對科技創新投資增速均不低于 7%,2024 年中國研發經費 3.6 萬億,同比增加 8.3%。中國頂尖科技人才從 2020 年 18805 人增至 2024 年的 32511 人,全球占比從 17% 增至 28%。年初以來,deepseek 等企業的技術突破更是在 AI 應用領網域赢得了全世界的掌聲。大量外國人湧入海外版小紅書也是中國社交媒體全球影響力的一個縮影。
國内經濟方面,2024 年 9 月以來,我國消費者指數整體回升。
來源:中國消費者指數
科股寶研究發現,2025 年來,我國居民部門杠杠率進一步降低,中央政府杠杠率處在國際較低水位即 25%,(而美國聯邦政府債務 /GDP 比值為 125%),居民可支配收入較 2020 年 3 月極值回暖。此外,2024 年 8 月以來,外資在華投資持續回暖。QDII 規模來看,自 2024 年 12 月的 5877 億份降至 2025 年 2 月的 5434 億份,2 個月淨減少了 443 億份,創歷史最大持續減少額,有進一步走低的迹象。
來源:QDII 份額變化
波動率可控、依靠内部源源不斷創新力、具備人口優勢能通過補貼等措施激發潛在消費購買力、中央财政仍有巨大支持空間的資產即是好的配置選擇。QDII 部分海外資金或回流國内。此外,不同于海外其他國家資本市場,當前我國 A 股國際資本占比較低,僅為 2.5% 左右,此次受特朗普關稅風波的外資擾動可控。
财政方面,2025 年,國債限額 418608.35 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限額 180689.22 億元、專項債務限額 399185.08 億。推動產業轉型更新,加強對制造業領網域科技創新的支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中央财政制造業領網域專項資金安排 118.78 億元、增長 14.5%。安排超長期特别國債 2000 億元用于支持設備更新,比 2024 年增加 500 億元。
據信達證券報告,2025 年一季度特殊再融資債發行前置,共發行 1.34 萬億,已達全年 2 萬億額度的 67%,隐債置換提前,為後續專項債發行騰出空間。
中信證券指出,2025 年土儲專項債發行規模在 6000 億元 -1 萬億元區間,2025 年仍将有 2.8 萬億的專項債資金用于債務化解。
科股寶研究發現,化債提速,企業的應收款回籠加快,年初企業活期存款也有所改善。
中國加快對外開放。
2025 年 1 月,發改委會議明确要修訂出台《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 年版)》,進一步壓減清單事項,優化市場準入管理。
發改委表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面向全球、充分開放的大市場,是對所有經營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大市場,絕不是搞自我小循環,絕不是關起門來搞封閉運行的大市場。" 我們将堅定不移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暢通的國内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更廣闊的發展舞台,讓世界各國來華投資者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機會和發展成果。"。
2025 年 3 月末,跨國企業領導人集體來華交流。中方表示,将在醫療等領網域對外開放,進一步吸引外資,優化營商便利及法制環境。
2025 年 3 月,商務部印發《關于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幹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有序擴大單方面免籤國家範圍,提升外籍人員過境免辦籤證政策效能,推動相關城市實施過境免籤政策區網域聯動。優化外籍人員入境通關手續,在入境區網域提供入境服務指南、通訊服務、外币兌換、移動支付等一攬子服務。支持相關城市增設境外直飛航線。着力完善多層次、多元化支付服務體系,推動更多商戶開通境外銀行卡受理功能,支持更多境外電子錢包在境内使用。打造一批國際消費集聚區和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完善公共場所多語種标識及導覽設施,設立外籍人員服務熱線。
後續,中國出口局勢将從轉口貿易轉變為加速企業出海,加快自由貿易區,推進中歐投資協定進一步落地等,服務貿易出口、人民币國際化也将加速。具體來看,中東方面,2024 年沙特主權基金投資了聯想集團,工廠已在建造。南美方面,2024 年 6-9 月,比亞迪在巴西的新能源汽車訂單爆單,運力緊張。
美國通過 " 技術進步化債 + 通脹化債 " 均遇阻,化債路徑退回到 1900 年年代靠貿易順差國關稅供養财政收入。
當前美國化債壓力巨大,美國債王和達利歐均公開表示,擔心美債違約風險加劇,當前美債餘額 28 萬億美元。2023 年 7 月美國就曾賴掉了日本 1000 億美元美債。
美國當前利息負擔過重,美國降息預期調整為 2025 年降息 4 次。若後續無增量财政資金對美居民購買力支持,美國衰退進程加快。
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自 2024 年 12 月的 74 降至 2025 年 3 月的 57,逼近歷史最低值。
來源:密歇根大學消費者指數
2024 年特朗普大選表示要重啟美國的制造業。而實際上,美國當前工人普遍高齡,技工缺乏培訓,短期制造業難以國内擴張,此外,制造業國家還需要一個低利率、低人均收入、低通脹率以及足夠的政府補貼來支撐。
若美國執意改變貿易赤字局勢,美元占全球貿易結算比例也将下行,美國金融賬戶盈餘将減少,美債、美股(外資占比 20%)及美元資產遭抛壓劇增,國際資本流向格局現大變局,國際資金從美國和非美資產中再平衡。
來源:外資買入美股數據
特朗普支持率降至 43%,是上任以來最低值。
來源:特朗普最新支持率
風險提示:市場波動超預期。
本文作者:張慧雯|钛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