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突發!廣州殺出600億超級獨角獸:5年暴漲40倍,歡迎閱讀。
作者丨惜文
廣州跑出一只超級獨角獸:小馬智行要去國外 IPO 了,近期已經獲得證監會備案。
這是一家自動駕駛公司,產品主要應用在出租車、卡車、乘用車方向。據鉛筆道 DATA 數據,過去 7 年半,小馬智行累計獲得 8 輪融資,估值達 85 億美元(約 615 億元)。尤其是 2017 年至 2022 年,5 年估值暴漲 40 倍。
過去幾年,無人駕駛也曾出現部分上市公司,已經把該行業的基本面描述清楚:盈利壓力巨大。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 01 -
2021 年 4 月," 無人駕駛第一股 " 圖森未來上市。在業務定位上,圖森未來和小馬智行有共同之處:都是主攻 L4 級無人駕駛,且都可以應用在貨車上。
但遺憾的是,圖森未來盡管市值曾突破 860 億元,但已經走在退市路上。退市背後,它的業務挑戰就是:盈利困難,成本效率缺乏優勢。
2023 年 1-9 月,圖森未來的收入下滑 96%,同比減少約 720 萬美元。從現狀可以看出,該公司首先收入體量不大,其次下滑速度很快。
鉛筆道認為,背後的核心原因之一是:與傳統駕駛方案相比,無人駕駛缺乏性價比,甚至成本更高。圖森未來的運輸價低于傳統市價的 10%-15%,但它的毛利是 -115%(2021 年):接一個 100 元的訂單,自己要倒賠 115 元。
如果按照正常盈利的定價規則,圖森未來毫無成本優勢。
- 02 -
當然,無人駕駛大賽道上市公司還有很多,比如禾賽科技、知行科技、智加科技。它們的業務和小馬智行雖各有側重,但依然有部分重疊。
知行科技上市于 2023 年 12 月,常年虧損。2020 年收入僅 0.48 億元,虧損 0.54 億元;2021 年收入 1.78 億元,虧損 4.64 億元;2022 年收入約 13.26 億元,虧損 3.42 億元。
此外,知行科技極度依賴大客戶。2022 年最大客戶為吉利集團,後者收入貢獻率占 96.4%。
智加科技上市于 2021 年第三季度(SPAC 方式),2023 年收入約 12.1 億元,淨利潤為 -1.95 億元,虧損也較為嚴重,也很依賴大客戶。
禾賽科技上市于 2023 年 2 月 9 日,去年收入為 18.8 億元,淨虧損 4.76 億元。
由此可見,但凡無人駕駛上市公司,都在面臨市場通用挑戰:盈利困難。小馬智行雖然尚未披露招股書,但預計也難脫離該困境。
- 03 -
綜合多個案例可以看出,無人駕駛公司盈利困難的核心原因有幾個。
首先是業務方案尚不成熟,還處在高昂的持續投入期。
比如禾賽科技,去年淨虧損 4.76 億元,但全年研發費用便達 7.905 億元;比如知行科技,2020 年淨虧損 0.54 億元,當年的研發費用為 0.441 億元。
其次是商業化空間有限、客戶有限。
據公開信息顯示,已上市的無人駕駛公司中,禾賽科技的年收入規模最大,突破 18 億元。而禾賽科技的主要客戶分為幾類:
1、家用車品牌,比如理想汽車、路特斯汽車(吉利旗下)、集度汽車等。
2、無人駕駛集成方案商(軟 / 硬體),比如百度、Aurora、博世、Nuro、文遠知行等。
3、物流配送公司,如美團。
相比之下,行業處于供過于求狀态;另一方面由于方案尚不完善,對客戶來說,剛需程度也有限。諸多原因導致一個現狀:即便多數無人駕駛公司上市,依然難以擺脫依賴資本的困境。
早在 2022 年 10 月,無人駕駛曾發生一個震驚行業的事件:背靠大眾、福特雙巨頭的 "Argo AI" 宣布倒閉,2 年燒光超 200 億元(36 億美金)。
福特、大眾都是無人駕駛界的超級大客戶,也是該公司的投資人,他們都認為:無人駕駛的商業化還需要時間;他們更看好 " 協助人的輔助駕駛 " 而非 " 替代人的無人駕駛 "。
福特 CEO 法利表示:無人駕駛的盈利周期長,至少 5 年以上(自 2022 年起算),投資金額至少 10 億美元以上(投資 Argo AI)。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封面圖來自微信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