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蘋果幫百度解了圍,歡迎閱讀。
文 | AI 藍媒匯,作者 | 陶然,編輯 | 魏曉
蘋果看上了百度。
市場消息顯示,為了推動相關功能在今年發布的國行 iPhone16、Mac 系統和 ios18 中落地,蘋果日前與百度進行了關于在中國市場的蘋果設備中使用百度 AI 技術的初步會談,重點就是文心一言。即将部署在下一代國行版 iPhone 中的 AI 功能,也許就會由百度提供技術支持,采用統計 API 接口使用次數的方式計價。
不過還未板上釘釘——進一步的消息稱," 蘋果尚未與百度就人工智能合作達成協定。
但對于百度而言,已然是一記強刺激。
合作相關消息一出,市場随即給到積極反饋:當日,百度港股股價直線上升,盤中最高漲幅達 6.42%,最終收漲 4.27%。
同時,意義不只局限在資本市場。
來自蘋果這家全球頂級智能設備制造商的合作申請,對百度來說,等于一份業界蓋章的技術力和產品力證明。
尤其是當下的百度,在大模型行業競争中,多少有些尴尬:即便文心一言已經坐擁 1 億用戶,李彥宏也頻頻帶貨大模型,但市場反應總是差強人意,反倒是近期 Kimi 蹿起爆紅。現狀無疑給文心一言帶來了極大壓力,也挑戰了百度在大模型領網域的地位。
蘋果此時抛出的合作橄榄枝,順帶就幫百度解了圍。
蘋果急需大模型
兩者的合作基礎,自然是互有所需。
對于蘋果來說,倘若能與百度達成大模型合作,則意味着可以拿到一張中國手機市場的 AI 時代的入場券。
現如今,AI 已經成為推動技術迭代和換機趨勢的引擎之一。各大主流手機廠商,包括不僅限于華米 OV、榮耀、三星,也都已經在 AI 手機概念下的軍備競賽中各占一席。
殺回高端市場的華為有自研的盤古大模型,從去年八月份更新到鴻蒙 HarmonyOS 4 版本開始,大模型就已經接入了小藝語音助手,随後,小米、OPPO、VIVO、榮耀也分别掏出了小愛、安第斯、藍心和魔法大模型。
整體來看,國内市場主流品牌的旗艦機已悉數搭載大模型,AI 正在成為智能手機市場的又一分水嶺。市場本就紅海一片,倘若蘋果在這個時間點缺位,代價很可能是設備銷量的進一步下跌。
根據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的數據,2024 年前六周,蘋果的 iPhone 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已然下降 24%,華為的銷量則增長了 64%,榮耀增長了 2%。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降至 15.7%,位居第四。而在 2023 年同期蘋果的份額為 19%,位居第二;華為的市場份額從一年前的 9.4% 擴大到 16.5%,升至目前的第二位。
份額的下滑雖不能直接與蘋果遲遲未能發布大模型產品 100% 關聯,但沒有大模型,就意味着 iPhone 等產品失去了一個在 AI 時代被市場普遍看好的增長可能。
或許是行業趨勢誤判,或許是技術仍在打磨,總之,在 AI 領網域的蘋果已經落後了版本,也沒了過去後來也肯定能居上的底氣:上周,矽谷接連傳出蘋果與谷歌、與 OpenAI 談大模型合作消息,比起掏出自研,蘋果顯然更希望及時入場,哪怕需要借助外力。
同理,在國内市場,蘋果同樣需要一個即插即用的方案盡快入局,補上缺失的大模型手機概念,至少穩住目前的市場份額。
為何可能是百度?
最早出現的說法是,這次 AI 合作,蘋果洽談的對象不止百度一家,至少還包括阿裡和另外一家國產大模型公司。
但百度,似乎是最有可能達成協定一家。
前段時間,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了《2024 年中國大模型能力評測》,報告顯示,在涵蓋百度、騰訊、阿裡等第一梯隊大模型模型的橫向測評中,百度文心一言的五項評測維度均為優勢能力,其中四項取得了第一。
類似的橫評,一定程度能反映出目前 AI 賽道各家的身位。目前來看,眾多國内 AI 大廠中,百度在技術層面顯然是較為領先的一家。2023 财年,百度全年研發投入為 242 億元,同比增長 4%。高投入帶來語音識别、自然語言處理、影像識别等領網域的技術領先,于蘋果而言是可觀的合作價值。
其次,從市場份額來看,擁有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的百度,在用戶數量基礎和網絡數據來源上就有着相當的護城河,文心一言截至目前已經已經積累了超過 1 億的用戶量。從領先的互聯網服務公司到領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司,百度過去數年在 AI 領網域的長線布局開始展露優勢。更廣泛的接受度,意味着蘋果可以通過百度較為全面地适配中國區用戶需求和使用習慣。對于看重生态構建的蘋果而言,較高的產品初始接受度,意味着其 AI 手機概念在起步階段至少能穩住基本盤,下限不會低。
再者,考慮到政策和市場,在大環境鼓勵本土創新和數據安全的背景下,蘋果與國内成熟的大模型廠商合作會更有利于适應中國市場的法律法規和文化環境。這一項并非百度專屬優勢,百度只是包含其中,且綜合排名靠前。
而現在的百度,同樣也需要蘋果這塊 " 金字招牌 "。
最近一段時間,以月之暗面 Kimi 為代表的一眾 " 小廠 " 大模型在中國市場爆火,長此以往很可能會吸引部分原本使用百度等大廠服務的用戶轉投更優質的選擇,畢竟除了 GPT 之外,目前的大模型產品還很難產生所謂的用戶粘性和忠誠度,後起之秀的高熱度勢必會影響百度的市場份額,除了内部重新評估和調整產品策略外,及時有效的熱點對衝也是解法之一。
好在,目前百度在 AI 領網域的市場中依然有着相當高的話語權。對于潛在與蘋果的合作,這種技術力和影響力意味着談判桌上的議價權。而對于百度自己,與一線大廠在應用層面、產品層面的合作,則是一次讓自家大模型產品力再上一階的可能。
前提,要及時,要踩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