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出廠即落伍!台灣期盼多年的“神器”終于交付,但太晚了,歡迎閱讀。
多家台灣媒體 29 日高調宣稱,從美國引進的首架全新 F-16V 戰鬥機于美國時間 28 日舉行出廠儀式,并吹噓 " 該戰鬥機可以配備各種先進導彈,戰力較以往有大幅度提升 "。然而客觀現實是,從 2019 年台灣向美國采購最新 F-16V 戰鬥機,到如今正式下線出廠,在這短短 6 年内,兩岸空中戰力的差距急劇拉大——解放軍的第五代殲 -20 和殲 -35 隐形戰鬥機不但開始大規模服役,而且兩款六代機也已經開始試飛。可以說,這款被台灣寄予厚望的 " 神器 ",注定了 " 出廠即落伍 " 的命運。
台灣《聯合報》29 日稱,台灣于 2019 年以 " 鳳翔項目 " 的名義編列特别預算,采購 66 架全新的 F-16V 戰鬥機。該機原計劃于 2023 年交付,幾經推遲後,首架戰鬥機終于完成組裝及測試,于美國東部時間 3 月 28 日舉行出廠典禮。
台灣《自由時報》稱,當天亮相的這架 F-16V 為雙座戰鬥機,機号 6831," 它代表台灣空軍即将擁有配備多型新式導彈的全新戰機,可大幅提升空軍戰力。" 報道介紹稱,未來台灣空軍将擁有兩種不同類型的 F-16V,包括台灣空軍原有的 F-16A/B 戰鬥機經過性能提升後的 F-16V(block 20),以及這次全新制造的 F-16V(block 70)。其中 F-16V(block 20)只是更換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等航電設備,具備挂載新一代美制機載武器的能力,但服役多年造成的機體結構強度下降,以及沒有更換發動機帶來的機動性能縮水、供電能力不足問題沒有解決,其性能略遜色于 F-16C/D block 52/62 的水平,與全新的 F-16V block 70 存在較大差異。
台媒吹噓稱,這次亮相的全新 F-16V 戰鬥機機背有明顯的保形油箱,作戰半徑得以較大提升,同時使用 GE 公司的 F-110 發動機,最大推力約 29000 磅,相比台軍現役 F-16V 發動機的 23000 磅也有明顯提升,因此空中機動和武器外挂能力更出色。與此同時,全新 F-16V 可以搭載 AN/APG-83 有源相控陣雷達,機載任務計算機、航電系統與座艙接口也一并更新,對空探測範圍也有大幅提升。在配備的新型導彈部分,除原有的對空、對地武器外,還可挂載美制 AGM-88 反輻射導彈、AGM-84H" 魚叉 " 空射導彈、AGM-154 遠程對地導彈等美制遠程武器中的最新型号。
不過 " 台海安全研析中心 " 主任梅復興表示,第一架出廠的 F-16V 的機背有明顯的航電艙,但美軍還沒有完成配套的 AN/ALQ-254(V)1 電子戰系統的研制與測試,因此美國交付的前幾批 F-16V 可能還沒有配備内置電子戰自衛系統,必須考慮繼續挂載台灣空軍現有的 ALQ-184 (V)11 電子戰吊艙。
不管怎麼樣,島内對于全新 F-16V 一直充滿期待。雖然從性能上看,F-16V 只能算是四代半戰鬥機,但台灣一直吹噓其能夠對抗解放軍殲— 20。2016 年時任台空軍參謀長範大維就在回答 "F-16V 能否擊敗殲 -20" 的問題時宣稱 " 可以 ",時任台灣 " 防長 " 馮世寬則說 " 有信心 "。2019 年時任台灣 " 防長 " 嚴德發也吹噓說,"F-16V 對應殲 -20 沒問題 "," 台灣飛行員戰技高超,一對一絕對把它(殲 -20)打掉 "。
考慮到台灣軍方缺乏與隐形戰鬥機正面對抗的實際經驗,沒有機會真正理解五代機帶來的全面技術壓制,井底之蛙吹噓 "F-16V 能夠擊敗殲 -20" 并非不可理解。倒是美國空軍在反復高強度對抗中,充分了解了非隐形戰鬥機在隐形戰鬥機面前的絕對劣勢。至于說解放軍飛行員的素質,也早就得到美國空軍的 " 認證 " —— 2022 年時任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赫就對殲 -20 與美國空軍 F-35A 隐形戰鬥機 " 近距離接觸 " 中表現出的能力表示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台灣全新 F-16V 戰鬥機出廠前幾個月,解放軍的兩款六代機已經相繼首飛。這也代表在不久的未來,兩岸空軍的頂尖戰鬥機将出現至少一代半的絕對技術差距。更糟糕的是,這次台灣就算是找到美國也沒有辦法了——美國空軍自己的六代機 F-47 目前還是 PPT 狀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