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米手機好穩啊!雷軍可以放手造車了,歡迎閱讀。
來源:雷科技 AI 硬體組 | 編輯:大月亮 | 排版:JINX
日前,小米公布 2024 年第二季度财報,通過财報數據,我們能清晰看到,盡管汽車業務的表現已足夠亮眼,但小米營收最堅實的後盾仍是傳統的三大核心業務:智能手機、IoT、互聯網。當鎂光燈聚焦在小米 SU7 驅動的小米汽車業務時,聚焦 AI 硬科技的雷科技這一篇内容,将視線拉回到小米的大本營業務中,看看小米的大後方是否穩固?
" 小米歷史上最出色的季報。"
這是小米董事長兼 CEO 雷軍對小米二季度财報的評價,字裡行間透露着喜悅。根據财報數據,2024 Q2 小米營收 889 億元,同比增長 32%,創單季歷史新高;經調整淨利潤 62 億元,同比增長 20.1%;賬上現金儲備高達 1410 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 24.5%。
在阿裡、京東、騰訊等一眾互聯網企業營收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小米依舊保持着如此迅猛的增長勢頭,實在難能可貴。
具體業務結構方面,小米手機業務營收達到了 465 億元,同比增長 27.1%,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高達 52.31%。不難看出,手機當前仍是小米絕對的支柱業務,貢獻了超過五成的營收。
在财報和手機業務相關的部分,小米官方強調幾項市場數據。
首先是 Q2 全球市場出貨量,小米援引 Canalys 報告稱,小米手機出貨量 4230 萬台,同比增長 27.2%,全球市場的占有的份額為 14.6%,排名第三,前兩名分别為三星和蘋果。而第四、第五則分别是 vivo 和傳音。毫無疑問小米是出貨數據表現最好的中國廠商。
圖源:小米
小米在全球手機市場的增長,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場的持續開拓。相對而言,國内市場的表現不算太出彩。在國内市場,小米市占率為 14.2%。今年 Q2,國内手機市場上 TOP5 分别為 vivo、OPPO、榮耀、華為和小米,其中 vivo 市占率高達 19%,其餘廠商市占率比較接近。
整體而言,小米在國内手機市場上較往年是有所提升的,只不過表現沒有其他國產手機廠商亮眼,雷科技認為原因有二:1、國内市場競争比海外市場更激烈,OPPO、vivo、華為、榮耀都相當能打;2、小米手機落地高端化戰略,以量換價,追求利潤,在利潤低的千元機等市場降低存在,市場份額自然會降低——市場份額統計基于銷量 / 出貨量,而非銷售額。
在财報解析的 PPT 中,小米重點提及 3 個價位段的高端市場份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 3000-4000 價位段最為明顯,同比提高 5.3%。另外,小米手機線下渠道的市占率為 10.4%,近五年這個數據在持續上升。
圖源:小米
而在海外部分,小米手機走的是前些年在中國市場走過的 " 以價換量 " 路線,靠性價比拼殺市場打開知名度。小米手機在拉美、非洲、印度、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國際市場均取得了份額增長。其中,拉美地區首次跻身前二。小米在海外銷售的機型仍然偏入門。盡管小米手機高端戰略取得不錯的進展,但由于海外銷量增速更快,所以本季度小米手機整體的 ASP(平均售價)并沒有大的變化。
其他業務方面,IoT 和互聯網業務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IoT 這個 " 米家雜貨鋪 " 貢獻了 268 億的營收,同比增長 20.3%;互聯網服務和廣告收入合計貢獻 143 億營收,同比增長超 11%。
汽車業務營收為 64 億,經調整淨虧損 18 億元。目前小米不缺銷量,這兩年關鍵是產能爬坡,Q2 交付單季度累計交付新車 27307 輛,并已連續兩個月單月交付過萬。全年 10 萬輛交付目标預計提前至 11 月完成。
不難看出,目前小米汽車還處于前期投入的階段,開局算是相當不錯,接下來要考慮的是盈利問題。畢竟汽車行業的競争激烈程度對比手機行業有過之而無不及,未來充滿想象空間,也充滿巨大挑戰。小米汽車要實現從 10 萬輛到 100 萬輛的跨越,面臨兩大挑戰:
1、現在小米打的是小鵬這樣的 " 小喽啰 ",之後将死磕比亞迪、特斯拉這樣的大 BOSS,打怪更新,難度系數倍增;
2、汽車競争血海,小米 SU7 走性價比微虧模式,未來如何盈利?不可能像互聯網硬體一樣靠廣告盈利。
總體而言,手機仍是小米當前的主力業務。IoT 和互聯網業務保持着穩定且相對健康的成長,在雷科技看來,這兩個業務均高度依賴手機,屬于泛手機業務,或者說手機業務的延伸,因此可以放在一起看,它們一起給小米生态儲備用戶和貢獻收入。汽車業務則是小米未來十年的最大增量,它的成敗決定小米能否跨越式發展。
暢想明天固然美麗,但在汽車業務帶來穩定盈利前,如何穩固以手機為首的硬體基本盤才是小米目前的當務之急。
回看 Q2 小米手機業務的情況,雖然營收和整體銷量大幅增長,海外市場表現亮眼,但國内市場表現相對一般,高端市場份額提高的同時,手機毛利率卻迎來下滑:小米 Q1 手機毛利率為 14.8%,去年同期為 13.3%,而 Q2 毛利率僅為 12.1%。
圖源:小米
小米手機高端化戰略的目的,不就是為了高價高利潤,進而提高利潤率嗎?為什麼小米手機毛利率反而低了呢?雷科技認為,這與小米當季主推的手機產品有着密切關系,今年 1-3 月,處于高端手機價位段的小米機型主要就是小米 13 Ultra、小米 14 系列等,它們的表現超出市場預期。4-6 月,小米發布了 Redmi Turbo 3,這款中端機攤分了不少高端機帶來的毛利優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為配合 618 大促主動舍棄了部分利潤,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618 期間小米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創歷史新高,包攬全平台國產手機銷量 / 銷額雙第一,能取得如此成績,犧牲些許毛利也屬情理之中,畢竟,在用戶換機意願減弱的今天,降低毛利争取用戶,謀一個 " 落袋為安 ",才是更務實的做法。
作為高度成熟的存量市場,小米很難從手機上獲得爆發式的增量,因此手機業務的核心打法是持續執行高端化策略,以更高的營收、更高的利潤來抵制銷量的停滞。
參考小米在 7 月發布了 Xiaomi MIX Fold 4 和 Xiaomi MIX Flip,雖然目前外界不知道兩款產品的具體銷量,但折疊屏手機既是提升高端市場占有率的利器,也是手機市場最大的一個增長點。從小米第一款小折疊屏 Xiaomi MIX Flip 借助随身拍套裝出圈來看,這兩款手機在折疊屏市場具有極強競争力,它們至少可以幫小米在折疊屏這一高速增長的新品類中,占據有利身位。
圖源:雷科技攝制
去年,小米 14 系列拿下了高通骁龍旗艦芯片的首發,首發優勢 + 硬體堆料令小米 14 系列取得 10 天銷量破百萬的成績。小米 15 系列應該将延續這套打法,取得骁龍 8 Gen4 的首發權,再度打出一款 2024 年 Q4 登場的爆款機型,讓小米在 2025 年有扮演 " 壓艙石 " 的主力出貨旗艦。
強勢高端機型的發布,将有望推動小米手機毛利率的提升,當然,小米 15 系列到底有沒有這個實力?雷科技也将對這一新品的發布保持密切關注,并第一時間給讀者送上專業、深度、立體評測,歡迎關注我們。
產品層面上,雖然很多人說智能手機同質化,但其實近兩年裡,我們還是能看到手機產品上的很多變化或者說創新,手機廠商們仍在絞盡腦汁地卷技術、卷功能,創新和產品亮點不斷湧現——特别是國產手機。
雷科技認為,手機廠商圍繞材質、螢幕、快充、性能、影像等等一切可卷的功能 / 技術維度,将繼續卷下去,不過這些都只能互相争奪蛋糕。手機廠商要獲取增量,必須成功開拓新品類,在雷科技看來,手機行業的下半場将重點圍繞折疊屏手機、AI 手機、影像手機展開。
圖源:雷科技攝制
如今,幾乎每家頭部品牌都在做折疊屏,包括三星、華為、OPPO、vivo、榮耀、摩托羅拉、傳音、谷歌等。其中小折疊產品潮流在 2024 年延續,成本和價格更低,更容易讓用戶買單,同時更小巧的機身和更高的顏值更能打動人。而大折疊屏手機會繼續往旗艦級體驗靠攏,在影像和系統方面進一步補足。
随着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未來折疊屏手機的價格一定會降低,屆時将會是同價位的折疊屏手機與直板手機進行錯位競争。小米 Xiaomi MIX 系列產品的芯片性能、後置影像系統、充電速率等配置已經有向直板手機看齊的趨勢,但是相比于同價位的直板手機,它還是存在差距,但至少讓人看到了日後成為主流的可能。
AI 手機的競争,絕對不是應用的競争,而是 AI 作業系統甚至芯片的底層較量。如今,雷科技觀察到,國產品牌紛紛在自研系統上發力,努力打造 OS 領網域的 " 黑悟空 ",比如鴻蒙 NEXT,再比如小米澎湃,歸根結底,一是想掌握更充足的自主權;二是要面向 AI 以及 IoT 新時代打造更适合的 OS,原來的安卓系統已捉襟見肘。我們看到,自小米正式發布澎湃 OS 以來,就将自家生态内的所有產品整合到一起,即雷軍所說的 " 人車家全生态 "。
圖源:小米
手機相機化也是大勢所趨,畢竟很多人購買手機都是想買一個擁有微信等互聯網功能的相機,影像是超高頻需求,也是廠商們可以将產品拉開差距的關鍵點。因此我們看到手機廠商都在強化影像力,紛紛推出影像旗艦,甚至千元機都号稱擁有旗艦級影像能力。小米也是影像手機的重量級玩家,小米 14 Ultra x 徕卡大獲成功,我們一起期待小米 15 系列在影像上的表現。
總的來說,小米 Q2 财報至少在手機維度表現是相當不錯的。雖然小米汽車勢頭甚猛,但我們不要忘了,小米依然是全球手機市場的關鍵玩家。這是小米公司成立的起點,是小米一切業務的原點。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将來,手機才是小米的 " 命根子 ",雷科技将對小米手機業務保持持續關注。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