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AI折疊:新“iPhone時刻”并沒有到來,歡迎閱讀。
陳白 / 文 手機市場的戰況進一步更新。
9 月 10 日,iPhone16 如約而至。這屆蘋果發布會的一切,都符合此前大家的想象:延續了 iPhone 的設計和外觀,最大的看點是軟體意義上的從 iPhone 到 AI Phone 的躍進。就在同一天,華為也發布了自己的年度新品——三折疊手機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
一個主打 AI 手機、一個主打三折疊,蘋果和華為正在往不同的軟硬體技術方向狂奔,手機市場的競争也日趨白熱化。但從另一面來看,消費電子產品的技術路徑分歧正在逐漸出現。在各家銷量數據還未出來之前,如果說這場新機大戰有什麼實際結論的話,那就是整個手機市場,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具有震撼和引領意義的現象級產品了。大家都在等待下一場真正變革的到來。
從蘋果的視角來看,本次 iPhone 16 主打的 AI 手機并沒有什麼新鮮的噱頭。此前,三星已經率先推出過一系列 AI 手機了。作為跟随者的蘋果,最早的 Siri 一直廣受诟病,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蘋果在 AI 應用領網域的表現也不出眾。再加上受監管影響,未來應用落地的預期還要更悲觀一些。而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國,蘋果與本地生成式 AI 開發企業的合作前景目前也不明朗。
再退後一步看,AI 產業本身就面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即便是人工智能最為前沿的公司 OpenAI(美國開放式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也持續面臨不能盈利的質疑;唯一賺錢的 "AI 賣鏟人 " 英偉達,股價都開啟了暴跌之旅。這側面印證了市場信心的搖擺。一切迹象都表明,外界對于 AI 手機這條技術路徑的空間到底有多大,還存有許多的疑慮。
我們再從華為折疊屏的視角來看:" 全球首款三疊屏 " 固然是創新,但仍然只是物理和硬體意義上的迭代,以滿足一部分人的高端化需求。此外,從其定價也能側面印證,三疊屏的目标閱聽人群體還是以高端用戶為主,主打的還是細分市場的革新,而不是全行業的颠覆式變化。
當然不可否認,在創新的探索之旅中,中國科技企業确實正在加速度。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最新發布的全國公眾科技創新認知度調查報告顯示,在對 30 家企業的創新成果評價中,華為、大疆、騰訊、科大訊飛、小米等知名科技公司位居前列。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革新就藏在這些企業的探索之中。
但現實就是,在喬布斯用電容屏和多點觸摸開創了智能手機時代之後,目前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非常成熟。雖然各個廠商主打不同的創新點,產品趨于同質化卻是不争的事實。此刻的消費電子市場,仿佛又回到了 2008 年前後——那幾年裡,折疊屏、旋轉屏等這些圍繞着企業外觀的設計和創新,成為當時廠商的主流選擇。
對那些真正期盼技術革命紅利的人們來說,這些細節和版本上的革新多少顯得有些動能不足。管理學者克裡斯坦森曾經提出過一個知名的概念—— " 創新者的窘境 "。在他看來,企業非常容易選擇将資源集中在那些能帶來最大短期收益的地方,而不是那些可能代表長期機會的新技術上。從產業的視角來看,這種 " 創新窘境 " 可能同樣存在,這也是為什麼最初生成式 AI 誕生時大家會產生如此巨大熱情的原因,人們實在是太渴望颠覆式的技術革命出現了。
但遺憾的是,從目前應用端的進展來看,無論是 AI 手機還是折疊屏,對市場的衝擊力和對供應鏈的影響力都不夠大。到今天為止,此前大家所期待的新 iPhone 時刻,其實并沒有到來。我們依然身處等待真正變革的前夜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