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和順石油面臨雙重挑戰:汽油業務失速,超充賽道擴張前景存疑,歡迎閱讀。
4 月 25 日晚,和順石油(603353.SH)發布 2024 年業績報告。期内,公司錄得營收 28.11 億元,同比減少 14.11%,歸母淨利潤 2926.58 萬元,同比減少 43.97%。
疲軟的業績數據背後,是和順石油面臨核心業務的增長困境:新能源汽車浪潮的衝擊下,和順石油 " 斷臂求生 ",連關 27 家連鎖加油站門店帶動營收下滑。
困境之下,公司牽手華為布局超充電站,希望打造第二條增長曲線。目前來看,投入的運營電站僅 6 家,尚未能對業績進行有效支撐。下一步,如果在旗下加油站開拓完畢後,勢必将面臨更大的外部開拓壓力。
業績的下滑帶動的就是公司股價的跌跌不休,目前公司股價較上市初期的最高價跌去甚遠。
一年關店 27 家,汽油業務失速
和順石油主要業務是加油站連鎖經營、成品油倉儲、物流配送、批發。產品包括汽油和柴油。
汽油是和順石油核心業務,撐起公司近八成營收。2024 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汽油銷售失速是主要原因。
年報顯示,2024 年和順石油汽油業務錄得營收 21.95 億元,同比下滑 18.58%。至此,汽油產品營收連續 3 年同比下滑。2022 年— 2024 年間,公司汽油產品營收從 30.81 億元下滑至 21.95 億元,下滑幅度接近三分之一。
對于汽油下滑的原因,公司方面解釋稱:" 主要系公司 1 月初和 4 月初退掉了租賃的存在重大隐患和瑕疵的部分加油站點。"
钛媒體 APP 注意到,和順石油門店總數較去年減少 27 家。年報顯示,2023 年公司持有自營門店 15 家,租賃門店 47 家。2024 年,公司自營門店數量未變,租賃門店減少 27 家,僅剩 20 家。
盡管成品油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造成的衝擊早有預期,但加油站門店作為和順石油經營核心基本盤,公司大批量關店的動作,還是令人感受到成品油市場的驚人寒意。
今年年初,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24 年國内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稱為《報告》)顯示,2024 年,成品油消費同比下降了 2.4%,至 3.9 億噸,預測 2025 年成品油需求還将下降 1.9%。
同時,《報告》還提及,預計到 2030 年,中國的加油站數量會從現在的 11 萬座,減少到 9 萬座,整整減少 2 萬座。需求端持續萎縮,加油站未來五年或将面臨更加嚴峻的洗牌趨勢。
除了基本盤業務營收下滑,計提信用減值也是造成公司淨利下滑的重要原因。年報顯示,2024 年公司計提信用減值 2478.60 萬元。公司方面稱," 主要系本期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增加。"
轉型預期效果難言樂觀
加油站板塊承壓,和順石油将目光瞄準充電站業務,試圖通過 " 油電協同 " 的復合經營模式,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公司在年報裡也重點提及," 公司将依托既有加油站網絡資源,加速推動站點硬體更新改造,有序推進超快充站點建設。" 年報顯示,期内和順石油已有 6 座超快充站順利落成并投入運營。
和順石油布局充電站的底氣,除了擁有較好的加油站位置,還有成功抱上了華為的 " 大腿 "。2023 年 11 月,和順石油與華為首次達成戰略合作,其首座光儲充一體超充智選站已于長沙成功落地并運營。彼時,這一合作被視為公司應對傳統成品油業務下滑的轉型嘗試,和順石油也因此戴上了 " 華為超充 " 概念的帽子。
繼 2023 年 10 月華為液冷超充 " 一秒一公裡 " 的震撼之後,3 月 17 日,比亞迪在超級 e 平台技術發布會上正式推出 " 兆瓦閃充 " 技術,宣稱電動車 10 秒鍾即可充電 20 公裡,5 分鍾充電可達到 400 公裡續航,引發市場強烈關注。
盡管是比亞迪發布新的超充技術,而非華為。但是市場熱錢的瘋狂湧入下,和順石油依舊走出了 5 天 4 板。随後,和順石油連發兩次股票波動異常公告,表示公司經營未出現重大變化。高潮過後,和順石油走出 " 反 V" 走勢,回到暴漲前的起點。
從市場的反應不難看出,市場對于超充技術的突破,保持着高度關注。只是對于和順石油而言,當前布局加油站 + 充電站的規模,能起到貢獻業績和提振股價的作用較為有限。
目前,在公司清退表現不及預期的租賃門店後,其自有門店和租賃門店加起來僅 35 家門店。年報顯示,和順石油有 6 座快充站投入運營,公司尚未實現單獨披露。公司僅披露其他業務營收 0.41 億元,營收占比僅為 1.45%。
要想超充電站業務改善營收結構,擴大規模是主要發展方向。公司在年報中提及," 公司将加快現有站點新能源充電樁的落地轉化進程,同時主動拓展合作邊界,積極與市場上具備建站條件的場地資源方、成熟的充電站運營企業開展深度洽談與合作。"
不過,和順石油最終能落地多少座超充電站," 油電協同 " 能否成功改善經營質量,仍然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
結合一季度數據看,公司歸母淨利潤有所改善,但營收下滑的趨勢依舊明顯。期内錄得營業收入 7.67 億元,同比下滑 5.01%,錄得歸母淨利潤 1259.03 萬元,同比增長 36.60%。
二級市場方面,在成品油業務承壓之下,公司股價長期處于破發狀态。截至 4 月 25 日收盤,和順石油報收 14.95 元 / 股,較 27.79 元 / 股的發行價,跌幅近半。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 | 周健,編輯 | 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