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400萬輛車以舊換新,報廢車去哪了?,歡迎閱讀。
導語
Introduction
根據利益最大化原則,有三種方式。
作者丨楊 晶
責編丨杜餘鑫
編輯丨何增榮
前段時間,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 11 月 18 日 24 時,全國汽車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補貼申請均突破 200 萬份,合計超過 400 萬份。另外,10 月,全國報廢汽車回收 87.9 萬輛,同比增長 113.4%。1 至 10 月,全國報廢汽車回收 584.6 萬輛,同比增長 55.9%。
因此,相關人士透露,預計 " 以舊換新 " 政策可以拉動全年乘用車市場超 160 萬輛的增量,今年乘用車市場零售量有望增長超過 5%。基于這樣 " 喜大普奔 " 的結果,相關部門也表示會提前謀劃明年的汽車以舊換新接續政策。
面對新車市場的銷量節節高升,有部分人開始思考,那些以舊換新之後的報廢車輛去哪了?
目前符合以舊換新補貼條件的車輛為國三及以下排放标準的燃油車(2011 年 6 月 30 日前注冊登記)、2013 年 6 月 30 日(含當日)前注冊登記的柴油乘用車和其他燃料類型乘用車、2018 年 4 月 30 日(含當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
也就是說,那些舊車的年限最高甚至有可能會遠遠超過 13 年的車齡限制。然而,即便如此,如果舊車車主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始終保持着良好的用車習慣,對車輛進行了悉心的保養與維護,或者說這輛舊車本身的質量就相當過硬,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這舊車極有可能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性能狀态,可以正常地行駛在道路上。
因此,為了最大程度地實現舊車的利益價值,确保資源得到合理且高效的利用,針對被置換後的舊車,會采取一系列科學而精細的處理方式,這些處理方式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個至關重要的步驟。
一是将那些車況相對較好、仍具有較大市場潛力的舊車進行全方位的翻新工作。這包括對外觀的精心修復、對内飾的細致清潔以及對機械部件的必要檢修與更換。随後,它們将被投放到二手車市場中,以合理的價格出售給有需求的消費者,繼續發揮它們的使用價值。
二是針對那些雖然整體車況不佳,但部分零件仍然具有較高利用價值的舊車。有一些先進的再制造企業,會對報廢汽車的零部件進行更為精細化的拆解和再制造。
他們通過專業的技術和設備,能夠回收更多的物料產物,并建立完整的數據庫來追蹤和管理這些零部件。這種精細化拆解加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模式,不僅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還減少了環境污染,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赢。
三是對于那些已經無法再通過翻新或拆解獲取有價值部件的舊車,将采取專業拆解分類回收的方式進行處理。在這裡,這些車輛會被仔細拆解成各個零部件,如發動機、變速箱、座椅等。
拆解過程中,有價值的金屬、塑料、橡膠等材料會被分離出來,進行進一步的分類、清洗和破碎處理。這些材料随後可以被回收利用,比如金屬材料可以送回鋼鐵廠重新熔煉成鋼材,用于制造新的產品。
在報廢汽車的處理過程中,環保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因此,拆解產生的廢棄物,如廢油、廢電池、廢橡膠等,都需要按照嚴格的環保标準進行處理,以确保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每當有 1000 萬輛報廢汽車得到妥善處理時,可以回收到 1035 萬噸的鋼鐵資源。這一數字無疑彰顯了報廢汽車中鋼鐵含量的豐富程度,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資源再利用的潛力空間。
除此之外,還能回收到 75 萬噸的有色金屬,這些金屬在各類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 90 萬噸的塑料回收量,則意味着可以減少對原油的依賴,降低環境污染,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不僅如此,報廢汽車中還能回收 75 萬噸的橡膠。這些橡膠經過專業的處理與再生,可以廣泛應用于輪胎制造、密封件生產等多個領網域。另外,還能回收 60 萬噸的玻璃,它不僅能夠減少對新玻璃原料的需求,還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實現綠色循環經濟的目标。
如果将視線聚焦到一輛普通家用汽車上,經過精細的拆解處理,這樣一輛車可以拆解出大約 0.7 噸的廢鋼鐵。這些廢鋼鐵在經過一系列的熔煉、加工後,完全可以再次變成高質量的鋼鐵產品,為建築、橋梁、機械制造等眾多行業提供堅實的材料支撐。
可以說,報廢汽車的回收與再利用不僅是一項關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更是一個潛力巨大的產業。通過科學合理地處理這些報廢車輛,不僅能夠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還能推動產業的綠色發展。
實際上,當前我們所讨論的,還是基于大部分油車的回收過程。而從今年開始 2018 年也就是 6 年前的新能源車也走上了報廢的流程中,其中最關鍵的也是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動力電池的回收再利用,也将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有專業人士用了一句話總結:" 我國電池回收利用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回收利用體系構建亟待完善。" 雖然產業前景廣闊,但仍面臨着諸多難題。
有消息稱,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的門檻相對較低,導致該領網域企業數量迅速膨脹至 10 萬家以上,而這些企業在規模、實力和技術水平上存在巨大差異。其中,部分企業的技術基礎薄弱,專業技能有限,往往只能采用簡單的手工拆解方法。
這種粗放式的處理方式難以保證動力電池能夠得到高效且高質量的再生利用,也無法實現資源的深度循環和產業鏈的閉環運作。更為嚴峻的是,有些企業甚至存在以次充好的行為,給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帶來了極大的風險。
與此同時,随着電池包技術的持續創新和更新,拆解工作也遭遇了新的難題。據業内人士透露,當前市場上動力電池組的型号眾多,結構也日趨復雜,這使得企業在梯次利用過程中面臨着拆解能力不足的挑戰。特别是對于新興的帶膠電池、刀片電池等類型,拆解難度更是顯著提升。
盡管動力電池再生利用領網域的發展勢頭迅猛,主流工藝也相對完善,但在锂、錳等有價值金屬的分離提純和再生利用方面,仍存在明顯的技術障礙。由于工藝技術的創新力度不足,整體的回收利用率仍然偏低,這成為了制約行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因此,如果明年繼續推出以舊換新政策,那麼面對數量龐大的退役動力電池,這将會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
|楊晶|
中午不睡
下午崩潰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