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出海再遠,拼多多根都扎在中國農業與農村,歡迎閱讀。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對產業趨勢的洞察常思常新,過去幾年,拼多多被市場重新定價的散點包括商業模式、海外擴展、高質量發展等等。展望未來,可能最大的預期差之一,仍是來自其深耕農業的價值。
過去的 2023 年,為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斷加大投入,拼多多研發投入再度破百億,從農產品起家的拼多多,在加大農研投入這條路上已經收獲頗豐。但即使如此,我們觀察到,大家對其農業基因的探讨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即使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拼多多平台購買新鮮的農副產品,但他們卻選擇性忽視公司的農業戰略。這也不難理解,投身農業不僅需要跨專業能力,而且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去改造非标準化的農業,是一件公認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慢就是快的道理在群體焦慮症的今天導致農業戰略被束之高閣。
《道德經》有雲:自利之道,首在利他;互利共赢,方得永恒。農業就是典型的先利他、後共赢的產業,做難而正确的事,本身就是一場縮圈的勇者遊戲。
農業是拼多多的基本盤,也正是屬于拼多多的勇者賽場。作為國内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台,2023 年四季度,拼多多積極支持科技小院大賽的舉辦,并對科技小院重點研發的科技農產品給予流量與補貼扶持,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農業新質生產力已經呼嘯而來。
向下扎到根,才可能做到最廣泛的鏈接;真正的走向田間地頭,才可能做好農業這個慢生意。而始終将農業作為核心戰略的拼多多,在擁抱土和泥中又走在了引領行業變革的排頭。
01
拼多多走向田間地頭的又一大步
始終與中國農民、農業在一起,拼多多大跨步走向農業的腳步從未放緩。" 農雲行動 "、" 多多農研科技大賽 "、" 全球農創客大賽 "、" 百億農研 " 等項目已經日臻成熟,近期走入三農視野的是今年 1 月剛落下帷幕的科技小院比賽。
可能讓大家有些困惑的是,拼多多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有些生僻的切口呢?
眾所周知,農產品從生產種植端(農民開始種地)到消費端(賣到消費者的手中),中間的供應鏈環節鏈條非常繁雜,歷史上多種商業模式的改革最終證明都事倍功半。
拼多多在對農業商業模式的多年探索過程中,發現解決農業現代化發展難題最重要的兩個抓手:一個是人才,一個是科技。但如何使人才 + 科技,有效的賦能農業,對整個行業來說仍然是懸而未決的難題,我們需要思索新的連接方法。
不同于美歐,中國農業高度分散,小農經濟仍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主體。這就導致,科學技術哪怕在研究上早已汗牛充棟、在海外也落地生根,但在國内農業領網域上的滲透卻一直慢于預期。可以作為例證的是,哪怕中國的互聯網滲透率冠絕全球,但農業數字化率卻明顯滞後。
實踐出真知,摸索下來,拼多多發現很多時候農業行業缺的并不僅僅是技術,而是沒有讓農戶可以相信的科技人才,畢竟對于小農經濟而言,做一個新技術的嘗試往往意味着減產虧本高風險。因此,技術的滲透還必須得依托于扎根當地的科技人才,真正帶領農戶在基于信任的基礎上進行落地生根。
簡單來說,就是将人才與科技同時下沉到田間地頭,才能破除科技與產業脫節的窘境。而科技小院的比賽,正是将科技與人才,與農業結合的最好的一次實踐。
科技小院,最早于 2009 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創設,是一次在田間地頭辦大學的產學研嘗試,帶領農業研究走出象牙塔、回歸農田。2020 年,拼多多作為支持方,将賽事機制引入科技小院中,科技小院大賽應運而生,帶領科技小院實現了破圈:高校師生可以直接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在田間地頭去解決農民實際的真問題,而農民也有值得信賴的科技人才。
經過幾年的發展,科技小院大賽已經成為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 + 創新大賽專項賽事之一,每年吸引着大概 20 萬研究師生參加,俨然刮起了一股農科旋風。
科技人才與田間地頭的一場雙向奔赴,結出碩果的時間比想象的甚至更早一些。在最近落下帷幕的第二屆科技小院比賽的獲獎項目中,我們更能切身的感受到這些變化。
1)雲南褚橙科技小院項目
褚橙,是中國互聯網時代具有标志性意義的出圈農產品标志性品牌,也是拼多多平台廣受歡迎的大單品(2019 年褚橙就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作為中國水果種植業的最高經營管理水平之一的褚橙,從最基礎田間地頭勞作到整個管理系統都實現了标準化,可以實現 20 年如一日地控制在 24 分甜 1 分酸的 " 黃金 " 甜酸比。
但大部分消費者可能并不知道的是,哪怕是标準化程度如此之高的褚橙,多年來受花斑果和裂果的影響,成品率僅有一半。這也導致褚橙的真實出貨量大受影響,僅 2022 年直接經濟損失就高達 2600 萬元。
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褚橙科技小院團隊,12 名成員從 2022 年 2 月起便深入褚橙莊園開始嘗試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經過試驗比測,團隊最終将原因鎖定為風,為了解決花斑果問題,在農田外側架起了高網,在果子上打藥形成保護膜,為減少裂果產生率,還專門補充了鉀和鈣元素。
與土地和當地的農戶融合後,上述科技發現也快速形成了成果轉化。根據最新的測試結果,去年一棵樹結 200 個果子,裂果約有二三十個,經過科技小院一番 " 救治 ",現在降至兩三個。
這一助力明星產品再上層樓的項目,也成功摘得 " 拼多多杯 " 第二屆科技小院決賽的一等獎。
圖:褚橙科技小院獲得科技小院決賽一等獎。資料來源:賽事委員會
2)丹棱桔橙科技小院項目
另外一個 " 網紅 " 產品,果凍橙(即丹棱 " 愛媛 38 号 "),主要產地是丹棱。丹棱地處長江上中遊柑橘帶重要產區,隸屬于四川省眉山市。" 丹棱桔橙 " 是國家地理标志產品,在丹棱縣,全縣柑橘種植面積高達 18 萬畝,一半人口都在服務桔橙產業,素有 " 中國桔橙之鄉 " 的美譽。在拼多多平台上,丹棱 " 愛媛 38 号 " 果凍橙幾乎每個產季都穩居平台橙子銷量排行前三。
但這一明星產品也有困擾,丹棱地區以小農經營為主,不少粗放式種植帶來諸多生态問題,阻礙了產業進一步發展。為這個問題提供解決辦法的是來自西南大學的丹棱桔橙科技小院。
建立于 2017 年的丹棱桔橙科技小院,他們的工作方向是構建、推廣丹棱產前、產中、產後柑橘綠色生產鏈條,改變往日粗放式的種植模式。
經過深入田間的統計、分析和總結,丹棱桔橙科技小院,發現了影響眉山地區柑橘綠色高品質發展的兩大問題:不科學種植造成土壤酸化、施肥過量導致溫室氣體排量高。
在專家研究員的帶領下,科技小院學生設計了一款鹼性鈣鎂有機肥改良劑,構建了一套柑橘園健康土壤和節能減排綠色生產模式。相關技術被推廣至合作企業的試驗田,幫助後者實現了平均每畝產量提升 10%、利潤提高 600-800 元。
此外,2023 年,丹橙果業又将科技小院研發的綠色種子技術推廣到了自有的近 5000 畝果園,并邀請農戶到果園實地參觀學習,免費教學指導。
圖:丹棱桔橙科技小院的科技成果在拼多多平台銷售。
不僅僅是上述兩個小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一年之中要在科技小院駐扎超過 300 天,貼近農村、農民和土地,使得每個科技小院的師生都能夠發現症結問題,并獲得農戶的信任,最終将所學知識用在田間地頭,為當地農戶提供切實的幫助。
如果說科技小院拆了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牆、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牆、教與學之間的牆。那麼拼多多支持的科技小院大賽則破開了科研與市場之間的藩籬,助力推動農特產的标準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鏈。
走向田間地頭,科技人才才能将所學為其所用;擁抱科學技術,農戶才能增產增收。串聯與賦能,這可能拼多多作為平台的最大價值之一。
02
和光同塵," 腿上有泥 " 的新電商平台
幾年跟蹤下來,我們得以更加清晰的洞察到拼多多的 " 重投農業 " 戰略不斷進化的歷程。作為一個科技平台,通過将科技人才與土地這個要素緊密結合,我們看到中國農業變革的新方向。
農業該如何與新電商平台聯系起來?為此,我們首先需要深刻的理解什麼是平台," 雙邊市場理論 " 提出者 Geoffrey Parker 和 Marshall Alstyne 在《平台革命:改變世界的商業模式》中将 " 平台 " 定義如下:平台是促進生產者和消費者進行價值互動的結構。
因此,真正的平台提供商,從來都不是簡單的 " 互聯網集市 ",而是一個產業建設者。在農業產業上,拼多多通過諸如科技小院比賽等,将科研和市場拉得更近,把科研成果直接應用到農業生產一線,改良後的產品又馬上上線銷售,将農學、農民、農產品、消費者都納入到一個共生同榮的新生态中。
新電商平台的出現,打破了小農經濟、科技發展、資本投入,這一國内農業掣肘的 " 不可能三角 "。農業也有望從小農經濟的負循環,進化到科技賦能的正循環。
從更大的戰略願景來看,拼多多對于農業的布局是全方位的:
【農產品上行】" 農地雲拼 + 產地直發 " 的模式,以穩定的需求重塑農產品流通鏈條,以產地直發取代層層分銷的模式,從而為農貨上行搭建起一條高速通路。2020 年,拼多多成為中國最大的農(副)產品上行平台。
【科技普惠】堅持對農業科技領網域長期投入。2021 年 8 月設立 " 百億農研 " 專項,由董事長兼 CEO 陳磊擔任一号位。該專項不以商業價值和盈利為目的,致力于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以農業科技工作者和勞動者進一步有動力和獲得感為目标。
【助農富農】拼多多直連全國超 1000 個農產區,助力農副產品出村進城及農民增產增收;多多買菜創新供應鏈及 " 田間直達餐桌 " 模式,進一步提升農副產品流通效率;以市場化及科技普惠引導農業現代化更新,培養新農人,有效賦能農業。
科技小院的比賽将公司宣揚的三個方向—— " 農產品上行 "、" 科技普惠 "、" 助農富農 " ——進行了最直觀的面面俱到的展示。也正是在這個比賽的切面中,我們得以直觀的看到身上有土、腿上有泥的拼多多正在大跨步的走向田間地頭。
這也解答了大家的一大困惑,在今年春節假期,不少人發現在家鄉的父母、朋友都在用拼多多,為什麼是拼多多打透互聯網滲透征程的最後一個堡壘。
雖然現在公司已經不公布月活,但早在 2022 年,公司的活躍買家就已經接近 9 億,這也就是說明,拼多多不僅僅是海外、城市用戶的共同選擇,更是對廣袤的農村地區實現了強覆蓋。農村,既是拼多多的發源地和 " 工廠 ",也是其消費者的基本盤。
根據《2024 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的最新數據統計,2023 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 5870.3 億元,約為 2014 年的 5 倍,此外,中國農產品物流總額再創新高,2023 年物流總額超過 5.3 萬億元。以拼多多為代表的電商平台,正在引領中國農產品數字化轉型。
圖:拼多多平台活躍買家數(2018 年第二季度至 2022 年第一季度)。資料來源:Wind
03
結語:新質生產力的時代使命與商業價值
當然,今天的經營成果只是一個公司 5 年甚至 10 年前種下的因,面向未來才是我們更關心的問題。因循拼多多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規劃,大眾能十分清晰的看到,如何讓農業與現代科技融合,做強農業,已然是拼多多作為科技公司的新使命。
這種使命是電商作為農產品數字化中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要求,拼多多将從人才、生產工具、生產關系着手,創新農產品電商的模式和場景。比如科技小院大賽,将助力打造能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人才、熟練掌握新增生產資料的應用型人才。
最近的諸多案例的草蛇灰線,我們不難發現,以農產品起家的拼多多,正在幫助農業進入數字化時代,進階為高質量供給;作為生态鏈的核心一環,公司的社會價值也得以擢升,正逐步轉型為最貼近農業的科技電商平台。随着一個個案例讓這件抽象的使命逐步具象化起來,拼多多的新平台價值也将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得到更廣泛的認知。
往 期 推 薦